:::
PAR表演藝術
專題 兩廳院文化沙龍 陳板談「台灣社區營造之美」

看到自己的生活 發現文化的美好

「如果無法看到自己的生活,就無法看到自己的文化。」陳板說。從社區家政班、歌謠班、韻律班,到社區巡守隊、掃街、資源回收,至發展到向相關單位提案,對國家施政之缺失提出社區的觀點或解決方案,參與感創造了社區居民對於在地社區的美感認同。從生活到文化,從社區到國家,從個人表達意見和美感到社區集體的重塑與再造,人民的創造力與生命力,就在社區營造過程中壯美滋長。

 

「如果無法看到自己的生活,就無法看到自己的文化。」陳板說。從社區家政班、歌謠班、韻律班,到社區巡守隊、掃街、資源回收,至發展到向相關單位提案,對國家施政之缺失提出社區的觀點或解決方案,參與感創造了社區居民對於在地社區的美感認同。從生活到文化,從社區到國家,從個人表達意見和美感到社區集體的重塑與再造,人民的創造力與生命力,就在社區營造過程中壯美滋長。

 

「在社區營造裡,我的參與身分為『社區的老百姓』,而非其他職務。」陳板用一句簡單的話,直指社區營造的根本精神。身為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協會理事、第三工作室負責人的陳板,長年從事社區營造、影像紀錄、客家文化觀察,著有《六家庄風土志》、《水與竹塹:新竹水文化導覽手冊》等書,主編《大家來寫村史》。當社區的居民將看法和感受提出來,如引起同感,便會發酵。「真誠表達自己的感受,總會吸引共鳴。」就從這麼人性化的出發點,陳板引領進入社區營造的真實面貌。

「異鄉之眼」,重新發現自己的家鄉之美

「解嚴是美的。」陳板說。政治上的解嚴,讓自由與多元價值得以發展,不同族群相互尊重、認同差異,為弱勢發聲的社會運動風起雲湧,民間力量崛起。對於公義社會的追求,漸漸成為普世價值。社區營造與政治解嚴有著重要的關連,如果沒有解嚴,社區便無法看待自己,重新發現自己的土地、風俗與價值。社區營造可以從自然與人文兩個角度觀察其深層意義。從自然環境來看,台灣由於緯度與高度上的差距,造就出特殊的自然風貌。陳板曾與「台灣蕨類教父」郭城孟教授到新竹鎮西堡與當地原住民分享植物知識,這個印象中偏遠、交通不便、沒有學校的地方,當專家與居民的對話一拉到野外,居民用不同於學術術語的語言命名及對於植物樹種在各種地形生長形貌的生動描繪,讓此地的意義生動浮現。「每一個動作,都是社區營造。」陳板感性地說:「問題是如何讓它發光發熱!尤其是在地人對自然與文化資產的加持。」

陳板提出一個「異鄉之眼」的概念,來形塑我們每個人身處的空間特色。「每個社區的人找出空間中十個最棒、最具美感、最值得推薦給親朋好友的點,再找出十個值得改善的點。」這些地點,是富涵時間及人的記憶之點。「一個場景賦予一個故事,就是社區營造。」陳板說。異鄉之眼即是將自己化為旅行者,看待自己的家鄉和社區,就像是去進行一趟旅行,近近地、細細地察覺自己的家鄉,對於平時習以為常的物事,以既是旅行者又是深刻生活其中的眼光重新觀看。「一個同學十張好照片,三十個同學就有三百張照片。」陳板每到社區上課,總是出這題作業給鄰里老小做功課。

像是台中的大里市是個充滿外地移民、經濟條件不甚佳的地區,有個機車行老闆,他不會寫字,但會拍照,他的女兒便幫他記錄,作業一出爐,馬上成為班上的模範生,他在如此擁擠不堪的社區,竟然發現這麼多美感!「社會醞釀非常多的能量。」陳板表示:「重新看社區,重新看台灣──每一個社區,每一片土地,都是有機會的!」他引歷史學者吳密察所言:「用社區營造方式寫歷史,用歷史寫作來做社區營造」,做自己的歷史研究,寫作自己的社區歷史,因而陳板曾發起「大家來寫村史」計畫。又如日月潭的邵族正名運動,邵族人寫族譜、建立譜系、確立自己的語言和宗教祭祀、成立邵族文化發展協會,亦是族群發展自我意識而參與社區營造及歷史建構的實例。

小林村與六家庄,社區與歷史生活的軌跡

以下,將由三個例子來呈現社區營造的實貌。一張張綠意盎然、街道潔淨、花木美巧的照片映入眼簾,那是二○○四年的五月三十日,高雄縣甲仙鄉的小林村。當時高雄縣政府社會局在這裡舉辦「社區活力再造工作坊」,陳板擔任「社區文史」課程的講師,他拿著數位相機,一張張記錄著小林村社區營造的生活樣貌,小林村家家皆有綠化庭院,水圳雅淨如溪水,公共設施的綠美化相當宜人。陳板拍攝了大滿族小林平埔公廨、萬壽亭、巷道、派出所、村辦公室、賣菜車、小販、餐飲店、玄天上帝北極殿、小林社區康樂台、衛生室、小林國小、小林社區活動中心等,還有每棟房子的外觀。愈老的房子,有著愈多的文化痕跡,例如一間門前雜物堆得滿天高的屋子,原來是一個從事資源回收及賣草藥的老婆婆的住屋。這些或許並非官方之文化資產標準,然生活的每一個點滴,都是社區居民長期醞釀而成的。「每一個人生命中執著的東西是什麼,覺得美的東西是什麼,然後去捍衛它,改善它。」小林村曾參與台灣的社區營造,它已寫入歷史,這些照片亦是未來重建的珍貴文化素材。

竹北頭前溪流域的六家庄聚落,本因高鐵設站而瀕臨拆除,後來在地方文化人士的努力之下,保留了田間的土地伯公和水路,及幾座具有代表性的老夥房,為傳統文化留下了重要的根,「新瓦屋再造」結合了單姓聚落、人文活動及自然環境,而成為活的客家文化保存區。當地的水文非常豐富,老聚落與水圳交織。「水汴頭」即是農民用水的分水區,因農田灌溉須供水公平,農民發展出科學方法,以寬度、高度、流速而設計水汴頭。而防風林可以防風種稻,防風林下即設水圳,水圳又可作洗衣場。關於水田、水稻,陳板由一個原本的外行者,透過請教農民,方瞭解種稻的奧秘:「田有著田頭與田尾,田頭是水進來的地方,田尾是水出去的地方。」陳板描述:「稻子長根的時候要把水放乾,為什麼?因為水放乾了,稻子就必須往地下找水,如此根才扎得深。」而河川地多石礫,變為耕地的過程中常常挖撿出很多石頭,石頭分三種用途:一是再回填土,二是蓋房子,三則是變成駁坎。因此當看到駁坎時,可推測此地早年極可能是河川地或新地。

齊心合力打掃家園,期待保存文化資產

番子寮聚落位於竹北,曾是生產貢米的穀倉,舊時一度成為南來北往的市集。一九九七年高鐵都市計畫劃定此地,二○○四年聚落成了公園,周圍阡陌良田建起高樓大廈,僅留下老紅磚屋、水圳、枯木。許多園區新貴進駐大樓,成為新住民,原住戶在都市重劃過程中被迫離開。新住戶對於公園中留存的老紅磚屋,屢屢投訴其老舊髒亂,希望把老屋拆除。而原住戶只想在歷史軌跡中,保存客家番子寮的舊貌,以向後代交待先民的歷史與足跡。二○○九年十二月底,在沒有預算的情況下,近百名舊住戶民眾,自備手套與畚箕掃帚等工具,在中興里長林礽三與東平里長林顥峰帶領下,回到番子寮聚落,一同整理環境。大家埋頭清掃了一整天,清理掉幾卡車的廢棄物。這些舊住戶居民,源於對土地和歷史的感情,親身參與社區事務,舊住戶們表示,當初他們因為六家高鐵站的興建被迫離開,番子寮聚落的整修又將他們凝聚在一起,希望相關主管能夠聽到他們的訴求。阿公阿媽一起掃地,一起為了保存文化資產而努力,這是相當動人的社區營造範例。

「如果無法看到自己的生活,就無法看到自己的文化。」陳板說。從社區家政班、歌謠班、韻律班,到社區巡守隊、掃街、資源回收,至發展到向相關單位提案,對國家施政之缺失提出社區的觀點或解決方案,參與感創造了社區居民對於在地社區的美感認同。「期待國家是個平台,人民自由表達意見的平台。」從生活到文化,從社區到國家,從個人表達意見和美感到社區集體的重塑與再造,文化資產的概念不斷拓深和翻新,而人民的創造力與生命力,就在社區營造過程中壯美滋長。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紀念大師-張岫雲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陳板帶路  踏入美學生活

藝文休憩空間

「依嬤老店馬祖風味餐廳」

馬祖有間餐館,充滿當地家鄉味,名叫「依嬤老店」。依嬤老店位於馬祖南竿島復興村,早期叫做依嬤的店,是牛角社區發展協會地方人士共同出資經營,將這棟百年建築再利用,保留古厝特色,從大陸福州訂製木桌椅,讓馬祖風味美食推廣出去。餐飲風味有如媽媽的菜,可嘗到道地的地方味,感受馬祖聚落與人文風情。

 

文化活動

白沙屯媽祖徒步進香

陳板推薦的文化活動,是用雙腳步行,去體驗每年苗栗通霄的白沙屯媽祖徒步北港進香。和大甲媽祖不同的是,白沙屯媽祖的行走路線、休息地點是沒有固定沒有計畫的,全憑神醮的旨意——亦即媽祖的靈感而定。陳板描述他參與的經驗,初時他全副武裝,第一天媽祖即疾行五十公里,他只得一步步將身上累贅的裝備卸掉。對於此行的準備,他的建議是「鍛鍊身體,不理水泡」。參與白沙屯媽祖進香,可認識媽祖文化,體會台灣苗栗至台中、彰化、雲林、嘉義的沿途風光和民間風情,許多都是可能一輩子不會去到的地方。看宗教文化,看眾人對此事的情感和狂熱,白沙屯媽祖徒步進香會是個相當特別的經驗。

 

◎品牌推薦

「只要是MIT就是好品牌」

陳板認為,只要是MIT就是好品牌。其中他特別推薦客家人製作的美食製品。「客家人做的東西有著好品質,是因他們以做給自家小孩吃的心情來製造。」陳板說。例如「豬膽肝」,豬肝醃漬後切片蒸食,佐以生蒜片,風味特別,是佐餐下酒的絕佳小菜。此道美食量少而小眾,如加上包裝與行銷,方能普及。此外,苗栗的三灣觀光產業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長林秀鳳身世傳奇,自幼為童養媳的她,刻苦耐勞又聰慧,她跟著農會的課程一路學習,開店經營客家花布,茶業製作更是有成,老茶美味。

 

Authors
作者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