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從MSN、電子郵件往返,一路延燒到劇場的辯論戰局,也即將燒到台北的舞台——《樂觀主義精選集》是兩個作家親上火線的思辨劇場,包含了演講、蘇格拉底式的哲思對話,和觀眾的互動。這部作品探索了批判性樂觀的概念,也企圖揭示樂觀主義者在當下社會脈絡的角色。從二○○九年演出以來,劇場的演出融入了來自許多人士多元的辯論觀點,這回台北演出,當然也加入了本地觀眾的意見。
臺北藝術節《樂觀主義精選集》
8/5~6 19:30
8/7 14:30
台北 松山文創園區1號倉庫
INFO 02-25289580轉196
樂觀的人不批評,就表示不思考嗎?悲觀的人不積極,就表示能力有障礙嗎?悲觀主義已經是布爾喬亞社會的閃亮配件,而樂觀主義只會不要命地粉飾太平?樂觀與悲觀到底有沒有交集?二○○○年,比利時作家彼得.諦.拜斯(Pieter de Buysser)和加拿大作家傑克柏.任(Jacob Wren)首次相遇,性格迥異的兩人雖有一見如故的絕佳默契,卻各擁大相逕庭的世界觀,簡言之,彼得是一位樂觀主義者,而傑克柏是一位悲觀主義者。這場樂觀主義者和悲觀主義者之間的唇槍舌戰,一路從MSN、電子郵件往返,延燒到劇場,他們的戰局也陸續加入世界各地不同階層人士的意見,於是,一個作家親上火線的思辨劇場《樂觀主義精選集》An Anthology of Optimism,就從二○○九年開始,走過全球卅多個城市,帶給觀眾不同的思考與啟發。
一場融合多元觀點的趣味學術辯論會
與其說《樂觀主義精選集》是一場演出,不如說它是一場學術辯論會,包含了演講、蘇格拉底式的哲思對話,和觀眾的互動。這部作品探索了批判性樂觀的概念,也企圖揭示樂觀主義者在當下社會脈絡的角色。彼得說:「我們需要重新思考樂觀主義的意涵。」對他而言,西方社會所擁有的安逸及舒適的環境反而為民眾帶來悲觀的態度:「我們居住在富裕的西方世界,但同時也居住在悲觀的國度中。」彼得形容自己樂觀卻又批判的性格,反之,傑克柏則為極度悲觀。彼得強調:「我覺得如果我同時扮演樂觀者和悲觀者的角色,會讓這部戲失敗。所以必須讓這兩個衝突角色對立,但我們更期待去發現一個道德立場,使我們能了解兩者的必要性。」
「雖然傑克柏和我個性非常不同,但是我們對於政治和表演藝術的觀點卻很相似。」發想過程中,傑克柏和彼得首先定義什麼是樂觀,試圖區分樂觀的性質,以及評量一個人樂觀或不樂觀的標準是什麼?接著,為了探索這兩者不同的哲學態度,他們向全世界知名的思想家、藝術家、政治家發出一百廿九封信件,詢問他們對樂觀主義的看法,信件被翻譯成不同語言,發送到世界各地,在卅三封回覆的信件中,形式包含了照片、短訊、物件、影片或音樂,種種回應的方式,都代表了各自的意識形態傾向和社會階級。這些材料,也成了傑克柏和彼得在舞台上談論樂觀主義時所使用的素材。
傑克柏和彼得認為,並不是每一個人都願意回信,也沒有這樣的必要,但為了讓這齣戲的討論能夠更客觀,也避免自己對樂觀主義有先入為主的意見,他們親自出馬訪問了一些人。「我們想要去接觸一些平時和我們完全無關的人們,像是高階主管或是資深的政客。」在問題的設計上,他們也怕大家不想回答或懶得回覆,導致隨便編造一個答案,因此在回答問題的格式上面非常寬鬆。「對某些人而言,一句話或是一張圖片就能充分表達意見,但對某些人而言則覺得不夠。」這次,《樂觀主義精選集》在台北上演,傑克柏和彼得也將加入本地觀眾的意見和觀點,彼得說:「不論在何處演出,我們都會因地制宜,加入當地觀點與喜好,但是我們還是有一個普世的的主題存在。」
觀眾同時是觀察者也是參與者
《樂觀主義精選集》的形式很簡單,沒有演員,沒有繁複的調度,沒有漩目的舞台,只有傑克柏和彼得分別代表正反立場的雙方,透過投影畫面、手繪字卡、公共辯論等手法,以活潑輕快的基調、娛樂性的花招和嬉笑怒罵,來呈現這場辯論,讓議題在舞台上活過來。對於這齣戲,更重要的是,觀眾的積極參與。傑克柏和彼得引導台下的觀眾進入討論,觀眾將同時扮演觀察者(observer)和參與者(contributor)的角色,進行一場探索樂觀主義的旅程。經過近百場的演出,兩人是否在潛移默化中也改變了對方的態度,彼得笑著回答:「剛開始的時候我們看對方都很不順眼,但是現在我們的感情愈來愈好了。」
理性論辯、積極參與的論壇劇場
論壇乃是議論時事的地方,政客、律 師、哲學家齊聚一堂針對公眾議題交換意見:那是講究修辭、珍惜理性辯論的時代。論壇劇場(Forum Theatre)是巴西籍劇場大師奧古斯都.波瓦(Augusto Boal)的劇場體系「受壓迫者劇場」(Theatre of the Oppressed)中有名的一個形式,名為論壇,但並不是以口語的方式進行論壇,而是以演出的形式進行探索。演出中,有一關鍵人物「丑客」 (Joker)會在演出時數度中斷戲劇的演出,鼓勵並邀請觀眾上舞台取代主角(此時觀眾成為演出者,波瓦為突顯觀眾越界成為演員的這個行動,給這個行動者 一個新的名稱「觀演者」)演出,以表達自己對這事件的意見。
論壇劇場的設計為觀眾提供了一個表達意見的空間;觀眾在戲劇演出過程中不再是與 劇情無關的旁觀者,觀眾有機會提出對主角言語或行為的建議,因而使得觀演者成為影響劇情發展的行動者。在論壇劇場「丑客」負責倒帶式地重複演出(每個關鍵 點至少三次)同一問題,讓不同的觀演者表達意見,強調的就是「找尋所有可能」的方法和態度。《樂觀主義精選集》雖不標榜論壇劇場,但其精神與手法,可視為 與論壇劇場的理念有不謀而合之處。(廖俊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