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目劇」、「文創劇場」……一個個看似打造劇場榮景的名詞,去年在台灣頻頻出現,但這些名詞,卻是官方有官方的想像,團隊有團隊的思考,但無非與劇場的產業式發展發展有關。真正要落實,面對的不只是演出場地的缺乏、目標觀眾的設定不清,更有演員能否負荷長程演出、票房能否持續推動的問題。
去年這一年,劇場界出現了許多看似熟悉卻又陌生無比的名詞,例如「定目劇」與「文創劇場」。對於這些名詞,大家各有各的想像:「政府所謂的定目劇,應該就是文建會所推動的『文化觀光定目劇』,文創劇場大概也是類似的概念,像是百老匯或是中國的印象系列,反而和國外所熟知的“Repertoire”概念不太一樣」(註1)。
政府的「定目劇」想像
“Repertoire”指的是劇團得以一演再演的經典作品。近年來積極累積經典舊作票房實力的屏風表演班執行長林佳鋒解釋:「“Repertoire”原指美國非營利劇場藉由舊作重演來籌措財源,每五、六年一次的重演,更能讓作品接觸到不同世代的觀眾。」“Repertoire”來到台灣,被譯作「定目劇」。二○一○年屏風在花博推出《百合戀》,於固定場館連續演出一百九十六場,也讓定目劇有了新定義。
作為花博邀演作品,《百合戀》這種得以吸引卅萬人次觀賞的製作畢竟是特例。大部分的製作籌備了半年,排演了兩到三個月,然後演出短短的一個周末——好一點的話可以到兩週。這樣的環境,似乎與政府想像中連演半年一年的製作有很大的差距。為了跨越這道鴻溝,於是今年由表演藝術聯盟所承辦的華山藝術生活節有了「文創劇場」演出,來為「定目劇」試水溫(註2)。
不過,表盟副秘書長杜惠萍卻認為「文創劇場」只是因應政策推動的產物,並非具有延續性的規劃。表盟也只能藉由這個機會,鼓勵團隊挑戰較以往更多場次的演出,呼籲團隊重視行銷。杜惠萍直言:「政府想做的,無非是將大陸印象系列那一套搬來台灣,卻未曾好好理解台灣劇場,一味地比規模比場次,最後又要仰賴陸客來支撐票房。」
表演場地在哪裡?
撇開政府推動定目劇的大方向不談,不少劇團早已持續耕耘自己的「定目劇碼(Repertoire)」。首要難關,便是場地的缺乏——特別是中小型劇場的不足。這十年間早已針對這項議題討論再三,但目前只得到官方釋出的「替代空間」作為回應。和各地文化中心的大禮堂相比,有時候,這些改建的文化園區反而是更好的選擇。
這幾年來總是自掏腰包、帶著前一年作品全國巡演的無獨有偶劇團便認為,只要妥善利用各個空間特色,其實更能拉近與觀眾的距離。不過團長鄭嘉音也表示,許多文化園區在一年一約的經營方式限制下,經驗無法順利傳承,更讓團隊在申請檔期時感到相當困擾。
當然並非所有的製作都保有這種空間彈性——今年分別在台北華山及台南吳園演出的台南人劇團藝術總監呂柏伸即表示:「劇團在非專業劇院演出時,有時幾乎要重新打造一個劇場。」這對團隊來說,更是沉重的負擔。
目標觀眾在哪裡?
除了場地問題外,城鄉差距、票房壓力也是一再被討論的問題。
政府挹注大筆經費推動定目劇,卻未曾思考台灣是否具備這麼多的看戲人口。營運規模堪稱國內「大劇團」的屏風表演班,儘管其行政體系已算健全,執行長林佳鋒依然呼籲:「若要推動定目劇,票房不該只是團隊的責任,公部門更要協助專業分工,讓專門人才來負責行銷,甚至結合公部門力量與觀光產業合作。」
觀光客或許的確是「把餅做大」的解答之一,但劇場工作者再次強調,「創作」本身絕不應成為觀光導向。台灣的劇場創作既然本於這塊土地上所發生的點滴,如何開發國內藝文人口也成了重要課題。如在無獨有偶的巡演中,既見到了台北外民眾對於藝文表演的饑渴,卻也面臨了與地方上「免費演出」競爭的票房壓力——無論如何,消弭城鄉差距、擴大台灣劇場的「內需市場」,絕對具有值得努力的空間。
和劇團的困境相比,行之有年的誠品春季劇場卻樂觀不少。挾帶著豐富的母企業資源,誠品自二○○七年推出連演十八場的《包法利夫人》以來,便深刻受益於「口碑」所帶來的宣傳加倍效應。但台灣演員究竟能不能負荷少有的連演挑戰,也成為他們現階段不願再延長演出時間的主因。
團隊還是得靠自己
就在劇團十年如一日地為現實困境請命之際,全台首座定目劇場「水源觀光劇場」完工了。開放申請以來,卻見演出團隊裹足不前。其營運單位台北市文化局因此改變策略,開放短期演出申請,並提供長期演出優惠、以公部門優勢結合觀光行銷作為誘因。但文化局也自知由舊建築大禮堂改建而成的劇場本身即有許多限制,首檔演出進行後,文化局已根據實際使用需求補強劇場技術設備。不過至於團隊最關心的「並無足夠大小可供裝卸舞台的載貨電梯」問題,目前暫時無法提出解決之道,尚待劇團自行克服。
是的。這十多年來,不管政策如何改變,團隊始終只能自行突破難關。「定目劇」名詞上的紛義,更再一次顯現了立場上的差距——政府要的是「文化產業」,但劇場人奮鬥的是「文化事業」。
註:
- 正如文中所提,大家對於定目劇或文創劇場都有自己的定義,在此只是整理出各方說法,並不代表一個具有共識的定義。
- 《中國時報》,2011年2月8日,〈打造定目劇 文創劇場試水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