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映會-Premiere 2.0》中,賴翠霜延續前作相關水的環保與生態議題,從瓶裝水製造訴及人性黑暗面。(組合語言舞團 提供)
即將上場 Preview 組合語言舞團《首映會-Premiere 2.0》

你還在喝瓶裝水? 舞動環保的警示燈!

《首映會-Premiere 2.0》除了延續前作對環境生態的關懷,藝術總監楊桂娟和賴翠霜媒合了資深媒體人周倩漪,共同以電腦組合語言(Assembly language)的模式,擷取生活息息相關的題材、事件和舞蹈語彙,一人撰寫舞蹈文本,一人打造舞台風景,企圖開啟觀看舞蹈的新視角,拉近與觀眾對話的距離。

《首映會-Premiere 2.0》除了延續前作對環境生態的關懷,藝術總監楊桂娟和賴翠霜媒合了資深媒體人周倩漪,共同以電腦組合語言(Assembly language)的模式,擷取生活息息相關的題材、事件和舞蹈語彙,一人撰寫舞蹈文本,一人打造舞台風景,企圖開啟觀看舞蹈的新視角,拉近與觀眾對話的距離。

組合語言舞團《首映會—Premiere 2.0》

6/8~9  19:30   6/9~10  14:30

台北 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6/29  19:30 新北市藝文中心演藝廳

INFO  02-29569190

 

「多喝水沒事,沒事多喝水」這段瓶裝水的廣告詞早已深植人心。現代化的生活,走進便利商店,冷藏櫃擺滿琳瑯滿目包裝時尚、標榜健康衛生的天然礦泉水、海洋深層水、能量水、電解水,甚或經處理的純化水,在炎熱的天氣,冰涼的瓶裝水唾手可得,但可知人人隨手一瓶寶特瓶裝水所造成的後續問題有多嚴重?

寶特瓶垃圾  打造海洋浩劫

臺灣環境聯盟秘書長李卓翰指出:「一瓶六百毫升的瓶裝水,約耗費十點五公升的水,排放九十三公克的二氧化碳,換算碳足跡,每瓶水要消耗兩百五十毫升的石油。」這些寶特瓶所使用的塑膠材料(PET&PE)經由石油提煉,產製過程從裝填、運送、銷售,乃至丟棄,不僅造成大量的碳排放與水資源消耗,塑料毒物的溶解嚴重污染環境,不僅造成人體健康的危害,海邊的寄居蟹背著塑膠瓶蓋棲身,海鳥、魚類等海生動物更因誤食塑化垃圾身亡。

一九七九年,美國氣象學家愛德華.諾頓.勞侖次(Edward Norton Lorenz),在華盛頓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的演講中提出「蝴蝶效應」:「一隻蝴蝶在巴西輕輕振翅,會在德州引起龍捲風嗎?」人類每一個小小的事件,透過連鎖反應也可能形成深具影響力的關鍵。小小的台灣,每年至少用掉四十五億支寶特瓶,它的長度可繞台灣二百廿三圈、地球六點三圈,這是一個多麼驚人的數字!一支寶特瓶所耗用的能源與排碳量,正無時無刻地在加速地球的暖化,而地球的暖化正以一種連鎖的效應在世界各地漫延。

藝術家克里斯.喬登(Chris Jordan)曾發布一部影片,一群信天翁鳥群聚於太平洋中途島的垃圾渦流地帶,母鳥不知情地叼起這些隨洋流旅行而至的塑化製品,餵食嗷嗷待哺的小信天翁,數十萬隻信天翁幼鳥便相繼死去。這部影片深深烙進旅德編舞家賴翠霜心裡,她決定從生活中隨處可得的瓶裝水浩劫出發,以劇場藝術的表現手法,呼籲大眾一同關懷我們的生態環境。

舞蹈人+媒體人  讓環保議題入舞

二○○九年,組合語言舞團的《首映會-Premiere》,將嚴肅的環保議題入舞,結合多媒體影像、裝置藝術和現代舞蹈語彙的跨領域創作,獲得廣大回響。今年六月,如同科技產品推出進階版發表的《首映會-Premiere 2.0》,除了延續對環境生態的關懷,藝術總監楊桂娟和賴翠霜媒合了資深媒體人周倩漪,共同以電腦組合語言(Assembly language)的模式,擷取生活息息相關的題材、事件和舞蹈語彙,一人撰寫舞蹈文本,一人打造舞台風景,企圖開啟觀看舞蹈的新視角,拉近與觀眾對話的距離。楊桂娟提及,創團的初衷即是「媒合各界藝術家共同創作,以達到『組合』各種元素的可能性。」

一般而言,舞蹈少有專人撰寫文本,不同於過去記者的寫作方式,周倩漪表示,「在創造這個文本時,如果我是環保線記者,或是關注生態議題寫報導文學的作家,(寫作方式)是不一樣的。我有意識現在面對的是表演藝術,是一個純舞蹈的東西。所以我在抓這些概念時,腦中是有畫面的。相較於充斥著資訊與社會結構分析的環保生態新聞,是很難舞蹈化的。所以我依著生活、生命與環境的感受性,來尋找這幾年看舞、對舞蹈的感覺,和這些新聞資訊的交集點。」

楊桂娟說:「我知道文學有文學的優勢,舞蹈也有舞蹈的優勢,一直很喜歡倩漪的文筆,自己異想天開,如果這次文本是由倩漪和翠霜一起創作會怎麼樣?就讓她們兩個持續對話。」兩位能手,彼此對作品呈現都有著不同的想像,因創作媒材的轉換,對作品走向的交流與磨合,便成為此次跨領域製作上最大的挑戰。

文本與舞蹈對話  從生活中探討發展

二○一一年九月開始,負責舞蹈文本的周倩漪,開起一個虛擬的分享空間,讓遠在德國的賴翠霜可以同步進入她的思考脈絡中。「我比較關注的是台灣的海洋和內陸水的污染狀況,包括我們吃的食物與喝的水,以及對整個生物鏈的影響。」她先蒐集新聞及相關資料,然後分類;賴翠霜則藉由這些資料與文本汲取靈感,尋找共質的切入點。

「倩漪的東西很豐富,動物與生物比較難表現,我較希望從貼近生活的事物中發展,就限縮到這麼窄(瓶裝水)的方向。她提到六輕石化和海洋汙染,我就聯想到垃圾傾倒海洋所產生的水汙染問題。」賴翠霜作品中探討寶特瓶(製造)的問題、寶特瓶中『水』的問題,以及我們人類製造的垃圾最後都去哪裡了?

《首映會-Premiere》作品最後以影像傳達南極冰山融化,一艘船在融冰的水道上載浮載沉,《首映會-Premiere 2.0》延續相關水的環保與生態議題,從瓶裝水製造訴及人性黑暗面。作品中一段瓶裝水製作流程的舞蹈,舞者如同工廠輸送鏈上的各個環節,各司其職,機械化地操演著制式的手勢動作,十分有趣。

周倩漪和賴翠霜更巧妙地將美國職籃(NBA)的「林來瘋」現象呈現於文宣及舞作當中。一方面藉籃球術語PK雙方戰力,一方面藉由籃球場譬喻人性的黑暗戰場。球技的運用象徵現實生活的你爭我奪,舞者們不斷地躍上他人身體壓垮對方,並搶奪他人手中的瓶裝水,暗喻當水資源匱乏後,涓滴的瓶裝水將成為人類掠奪的目標。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