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亞維儂藝術節創辦人尚.維拉創立的「開放劇場」,多年來以發掘仍在世的優秀劇作家,發行並推廣其劇作為職志,透過出版、讀劇等多樣活動,讓觀眾更接近、認識劇作家。去年十一月舉辦「當代劇本寫作週」,透過劇本甄選尋找新文本與新形式;也將多年來累積的各種文字與圖片檔案,包括出版的劇本、期刊、劇作家手稿、演出劇照等數位化放上網路,親近劇作家更為容易了。
當今的劇場研究與發展,常以導演為中心。年輕與資深導演,無不以各種創意重新詮釋經典文本,而劇作家卻淪為二線角色。為了探索劇本寫作的可能性,尋找新文本與新形式,巴黎「開放劇場」(Théâtre Ouvert)於二○一四年十一月下旬舉辦「當代劇本寫作週」,甄選十多齣風格各異的劇本,以讀劇方式帶領觀/聽眾共同探索劇本寫作的不同面向。
與此同時,開放劇場成立四十三年以來的各種文字與圖片檔案,包括出版的劇本、期刊、劇作家手稿、演出劇照等,也於二○一四年十一月底上線,讓各界可於「開放劇場檔案」(theatre-ouvert-archives.com)網站檢索。
用各種方式讓大眾認識劇作家
開放劇場於一九七一年亞維儂藝術節期間由尚.維拉(Jean Vilar)創立,原為實驗性質,後於一九八一年遷往巴黎,並於一九八八年成為「國家戲劇創作中心」,宗旨是發掘仍在世的優秀劇作家,發行並推廣其劇作。二○一一年,原國家戲劇創作中心更名為「國家當代劇本寫作中心」,接受文化部補助,持續其栽培當代劇作家的職志。
在文學出版艱難的今天,劇作家的處境無疑更為辛苦。戲劇演出或許仍有固定票房,但真正購買、閱讀劇本的讀者,數量卻遠遜於其他文類。也因此,出版社對於出版劇本,多半興趣缺缺,導致當代劇作家的作品更難被讀者認識。
開放劇場早在一九七八年,就創立名為「打字稿」(Tapuscrit)的書系,專門出版新進劇作家劇本。截至二○一三年為止,共出版一百廿八本,開啟許多劇作家的專業生涯。國人較為熟知的戈爾德茲(Bernard-Marie Koltès)與拉高斯(Jean-Luc Lagarce)兩位劇作家,生前都有劇本於此書系出版。
從一九八三年起,開放劇場創辦另一個出版書系,名為「關鍵」(Enjeux,取法文「演出」jeux一字之意)。每一本以單一劇作家為主題,除收錄或重新印行其劇本之外,也刊載與該劇本相關的評論、檔案等,在當時可說是創舉,形同為當代劇作家建立歷史地位。
然而,從劇本文稿到實際演出之間,怎樣評價或欣賞一齣劇本,尤其是形式與敘事具有開創性的劇本呢?數十年來,開放劇場嘗試過許多不同策略。一九七○年代末期,開放劇場率先採用名為「置入空間」的方法,也就是由導演挑選一個未曾演出的劇本,經過為期十二天的排練後,在沒有布景的劇場公開「演出」,讓觀眾自由想像劇本未來可以發展的演出方式。隨著時代演進,在舞台上呈現新劇本的方式也愈來愈多樣化,包括全本讀劇、片段讀劇、劇作家本人朗讀等。不管形式有何不同,重點仍在突顯劇本的文字內容。
讓觀眾「聽」到劇作家的文字
當然,讀劇最終目的還是為了演出。這也正是劇作家在創作時,與其他文類作家最大的不同。一齣沒有演出的劇本,往往只能說是未完成的作品。在發掘新劇作家的同時,為了避免劇作淪為孤芳自賞的文字,開放劇場於二○○五年創立「戲劇作者實務學校」(EPAT),借重導演與演員的指導協助,讓劇作家更明確理解舞台上可行與不可行的技術面考量。
正是因為對劇作家的重視,開放劇場的節目安排除了一般戲劇製作以外,更側重於讓觀眾「聽」到劇作家的文字。例如二○一四年十二月推出的「聆聽工作坊」,是與法國廣播公司合作,將過去這一年曾在該電台朗讀過的新劇本,拿到劇場現場播出。觀眾可以免費躺在劇院準備的舒適長椅上,聆聽新進劇作家的創作。
除卻了舞台視覺的眩惑、導演手法的介入詮釋,聆聽與閱讀是與劇作家最近距離的接觸方法。開放劇場檔案資料庫建立的同時,再一次體現了劇作家在當代藝術裡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