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中樂團慶祝四十周年「初見」音樂會演出現場。(香港中樂團 提供)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演出復刻當年 回首初心再創新猷

香港中樂團四十周年「初見」音樂會

成立於一九七七年的香港中樂團,今年歡度四十周年大壽,特地舉辦「初見」音樂會,全然復刻當年首場規格——同一場地、同一時間、同一曲目,讓人重溫舊時感動!四十周年活動也包含了在音樂會前一天舉辦「情繫香港四十年學術座談會」,以「人才培育」、「社區服務」、「樂器改革」、「委約創作」、「國際拓展」五個主題,盤點整理樂團多年走過來的足跡。

成立於一九七七年的香港中樂團,今年歡度四十周年大壽,特地舉辦「初見」音樂會,全然復刻當年首場規格——同一場地、同一時間、同一曲目,讓人重溫舊時感動!四十周年活動也包含了在音樂會前一天舉辦「情繫香港四十年學術座談會」,以「人才培育」、「社區服務」、「樂器改革」、「委約創作」、「國際拓展」五個主題,盤點整理樂團多年走過來的足跡。

十月十三日當晚,香港大會堂音樂廳裡觀眾貴賓雲集,在期待音樂會的愉悅交談中,空氣瀰漫著一種歡慶的氣氛。團員們藍衫馬掛出場坐定,主持人出場以粵語、國語交錯介紹。接著,當宣告主禮嘉賓由香港中樂團名譽贊助人——香港特首林鄭月娥親自擔任時,現場歡呼聲不斷。場邊推出標示著四十歲的生日蛋糕,無論台上或台下,無不洋溢著笑容。「初見」,是這場音樂會標題,為的不僅僅是慶祝樂團的不惑之年,也意味著向篳路藍縷的創團過往致意。

當年成軍倉促  卻成「民樂翹楚」

回首四十年前,一九七七年十月十四日的晚上八點,香港中樂團創團總監吳大江率領的團員在香港大會堂音樂廳演出。此一登場,不但是為第二屆亞洲藝術節揭開序幕,更是樂團為踏上職業之路的首度表演。那歷史性的一刻,剎那成為永恆。回憶當年,香港樂評人周凡夫透露,其實成立過程相當匆促。原來成立音樂會安排在十月,然而確定策劃中樂團成立事宜時已然六月,要在短短四個月的時間內公開招考甄選團員、制訂樂團排練演出計畫、並且甄選演奏曲目等等,相當不容易。幸虧各方齊心戮力奔走,終於讓樂團以嶄新的面貌,完整出現在大會堂的舞台上。

當時的演奏,從陣容、編制、風格乃至選曲等等,都是一種突破。如今的香港中樂團,已擴編成為香港唯一擁有九十一位專業演奏家編制的大型職業樂團。團員平均年齡僅卅四歲,因此年輕、活力又有彈性。在歷任音樂總監吳大江(1977-1986)、關迺忠(1986-1990)、石信之(1993-1997),和現任藝術總監及首席指揮閻惠昌(1997-)的帶領下,樂團一直肩負著推廣國樂的任務,而在多年的經營下,香港中樂團頻繁獲邀至國際著名音樂廳及藝術節演出,足跡遍及歐洲、美洲、亞洲、澳洲、北極圈等多個國家及地方。不但是香港人引以為豪的珍寶,對外更享有「民樂翹楚」及「香港文化大使」之美譽。

五個主題  整理盤點過往足跡

為了慶祝創團四十周年,香港中樂團特地在音樂會前一天舉辦「情繫香港四十年學術座談會」,依序以「人才培育」、「社區服務」、「樂器改革」、「委約創作」、「國際拓展」五個主題,由閻惠昌及樂團理事暨作曲家陳永華主持,邀請長期觀察及與中樂團合作的專家學者、作曲家、評論人與團員等擔任講者,一同分享並回應,盤點整理多年來的足跡。

在人才培育上,樂團經常國際性大賽及研討會,思考與探索國樂未來發展走向。比賽不但包含作曲、指揮項目,也在香港、中國舉辦,更曾跨海與盧森堡現代音樂協會合辦。研討會則邀請海內外學者與亞洲其他樂團行政及藝術領導者出席參與討論。最有趣的是在二○○二年,在舉辦「探討中國音樂在現代的生存環境及其發展」座談會時,樂團並發起全球投票,由樂迷、樂團及八大專業樂團選出「廿世紀最受樂迷歡迎中樂作品」活動。今年七月,第三屆國際中樂指揮大賽更與臺灣國樂團共同合辦。長年下來,透過實習、大師班、交流觀摩、培訓計畫等孕育出的指揮、演出、作曲與行政人才數量已相當可觀。不但如此,更積極地提供他們機會,累積了實際操作的經驗。

歷年來,香港中樂團對於社區服務的貢獻,可以由多項創舉登上了金氏世界紀錄來反映:最早有近千名胡琴樂手同時演出;二○○五年更有五百多名樂手在香港笛簫節開幕式齊聚一堂,人數最多;而最感人的還有二○○三年有高達三千多名鼓手在香港鼓樂節開幕式齊奏一曲《雷霆萬鈞》,激勵香港市民在SARS肆虐後的鬥志,此後鼓樂節年年舉辦,到今年已經滿十五年。細數來時路,講者香港中樂團敲擊首席閻學敏形容成果可說是「遍地開花」。

戮力改革  為了更遠的未來

「從中國有樂器以來就有改革,不改革無法適應當時的歷史與審美。」在研討會上,中國音樂學者喬建中如是說。的確,當國樂走向交響化,樂器改革又是另一波必然的趨勢。由香港中樂團研發的環保胡琴系列,運用多種可再生的 PET聚脂纖維膜取代蟒蛇皮,以科學的計算法重新設計共鳴箱。高胡、二胡、中胡擴張其表現力,革胡和低音革胡音域橫跨六組八度的音域,音量較傳統弦樂器大三分之一以上。不但解決了國樂團旅行世界之時,蟒皮由於溫差致使音準失焦等問題,更能夠廣泛應用於表現各種風格的新作品上。從二○○九年全面使用、微調至今已讓音色諧和、穩定。樂器改革及研發主任暨柳琴演奏家阮士春謙虛地說:「沒有團員正反兩面的建議,改革不會進步。」但他也驕傲地表示:「目前這一代的環保胡琴,已經擺脫以往的『模仿』,進入比原有傳統胡琴更好的階段。」

創作是音樂的根本,對於曲目缺乏及發展中的國樂團來說尤其如此。從香港中樂團成立初期,大型國樂作品的委託創作與演出便是樂團實力的象徵。在積極的催生下,樂團至今已有2,249部的委編,包括633首創作、1,542部改編。華人國樂團間演奏的經典之作,不少來自於香港中樂團的保留曲。中央音樂學院教授梁茂春歸納樂團委創的特色,在於數量多、質量高、時間長、委約面廣、制度輝煌。而作為香港對外的名片,中樂團經常獲邀於國際著名音樂廳及藝術節演出,足跡踏遍各地,旅行世界高達八十多國。歸根結柢,周凡夫指出原因眾多:異國文化、音響色彩、環保胡琴、節目設計、觀眾互動、中國崛起、團員年輕、士氣提升等等,都是成功的要素。

「初見」如當年  回顧卻也顯現創新

四十周年的慶祝活動,在音樂會中進入了最高潮。為了這天,中樂團刻意安排同一場地、同一時間(註)、同一曲目,「復刻」舊時情景。上半場從嗩吶領奏的《喜慶》、古曲《霓裳羽衣曲》、笛子與樂隊的《今昔》、韻味十足的《廣東小調聯奏》到馬來地方色彩的《耶林舞曲》;下半場則有揚琴獨奏的《延河暢想曲》、板胡獨奏《花梆子》、印尼民歌改編《美麗的梭羅河》及壓軸的《東海漁歌》。在習慣了現代音響之餘,再度接觸這些具有歷史的樂曲,要說是令人「回味」,毋寧說是在時代的變遷、人員的更迭與樂器的改革等多種元素調合下,衍生出了新的口味。最後,閻惠昌拿起麥克風宣布「從現在開始,可以任意拍照」時,觀眾快門此起彼落。不能免俗的《生日快樂歌》奏起後,又加上了粵語版的《祝壽歌》,當現場同聲歌唱的同時,終於體會這個以「香港」為名的樂團,是如此真切地受市民的認同與支持。

藉著這場「初見」音樂會,香港中樂團又成功了引起了話題——你可以說「今昔不能比」,因為舊時的韻味難以保留至今;卻也可以說「今非昔比」,因為各方的進步有目共睹。切下標示著四十歲蛋糕的這一刀,象徵著不惑之年的歡樂,卻也象徵在這個切割之處,再向前跨越一步。如同那張呼應四十年前的節目單封面與曲目所設計出來的海報上所寫的那樣——他們「回歸音樂原點,再創輝煌時代」。

註:除了當年的10月14日演出外,本次亦於前一日加演一場,因此今年以10月13日為開場。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