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樂合奏中通常只需一台古箏,也連帶影響古箏的專業學習人口減少。圖為2020年臺北市立國樂團「箏峰涵韻」音樂會,古箏獨奏家為樊慰慈。(張震洲 攝)
焦點專題(二) Focus 少來,問題不只是少子化——這些玩「藝」兒,沒人學了嗎?

國樂愈發達 古箏愈萎縮!?

國樂中的熱門學習項目——古箏,近年來卻看到學習人口無聲無息下降,原因卻非很多人歸咎的「少子化」,古箏演奏暨作曲家樊慰慈點出答案:「因為國樂合奏不需要古箏!」透過社團接觸國樂的中小學學生,大多由指揮或指導老師指定學習的樂器,考量的重點就是各聲部平衡的數量,如此發展下來,即使冷門樂器也有保障名額;而古箏,充其量就只需要一台。觀察到這個事實,樊慰慈語重心長地斷言:「台灣國樂愈發達,古箏人口就愈萎縮。」

國樂中的熱門學習項目——古箏,近年來卻看到學習人口無聲無息下降,原因卻非很多人歸咎的「少子化」,古箏演奏暨作曲家樊慰慈點出答案:「因為國樂合奏不需要古箏!」透過社團接觸國樂的中小學學生,大多由指揮或指導老師指定學習的樂器,考量的重點就是各聲部平衡的數量,如此發展下來,即使冷門樂器也有保障名額;而古箏,充其量就只需要一台。觀察到這個事實,樊慰慈語重心長地斷言:「台灣國樂愈發達,古箏人口就愈萎縮。」

2019年,英國古典音樂權威雜誌《留聲機》Grpmophone在4月號的封面上,刊登了鮮豔的五星旗以及中國指揮家余隆的肖像。震撼的話題,搭配著作者的調查研究,將人們說了幾十年「古典音樂的未來在東方」的話題,毫不保留地與「中國」畫上等號。相較於對岸的蓬勃,台灣的古典音樂在技術與詮釋上即使擁有高水準,卻難掩疲態。從最根源的音樂教育說起,音樂班招不滿、特殊樂器沒人學,在近期已敲起警鐘,若持續下去,未來恐怕連為自己「發聲」都難。

西洋樂器如此,國樂器又何嘗不是。特殊樂器如笙、嗩吶等,在在國高中音樂班、甚至大學藝術學院音樂系報考名單中缺席已見怪不怪。然而難以預料的是,一向最熱門的古箏學習人口,竟也無聲無息地下降中。古箏演奏暨作曲家樊慰慈憂心地透露:「這個現象,從樂團舉辦的器樂比賽或全國音樂比賽就可以看出來。翻看秩序冊約略統計人數,就能發現二胡、笛子、琵琶數量仍舊占多數,但古箏卻大幅減少,甚至比不上揚琴。」

國樂社團的推展  反減低了古箏學習人口

原因何在?很多人歸咎於「少子化」。但倘若如此,數字該是整體下降,而不是單獨偏重一方。「答案很簡單,因為國樂合奏不需要古箏!」樊慰慈說:「各地小學、中學對國樂有興趣的學生,除非是沒有接觸到社團、主動學習某個樂器,否則一旦到了社團,學古箏的機率就是零。」確實,學生進到樂團,大多由指揮或指導老師指定學習的樂器,考量的重點就是各聲部平衡的數量,如此發展下來,即使冷門樂器也有保障名額;而古箏,充其量就只需要一台。觀察到這個事實,樊慰慈語重心長地斷言:「台灣國樂愈發達,古箏人口就愈萎縮。」

或也有人認為,坊間還是看得到音樂教室招收古箏學生。但仔細分析就可發現,學習者多半是社會人士或銀髮族,很少有兒童及年輕學生報名。前者就算熱中於此,多半也只為了興趣與消遣,即使程度上能夠公開演出,也僅限於小型沙龍,難以從事古箏的研究、推廣、教學、研發等工作,更遑論為這項樂器做出更深層的貢獻。

可是,若說國樂團少用古箏,那麼西樂的鋼琴不也如此?況且鋼琴比古箏體積更龐大、移動更不方便,為什麼不受影響?樊慰慈認為:「西洋古典音樂發展了兩、三百年,傳承不曾中斷,尤其近一百年來世界化,它的地位已經定型了。」他舉例在20世紀初期,德布西、浦羅科菲夫、拉赫瑪尼諾夫這些作曲家的創作蔚為風潮,而巴赫、貝多芬、莫札特的作品仍然經典,不可能在古典音樂歷史長流中消失。

少子化  不該是唯一的答案

反觀古箏,早期國樂大樂團合奏尚在發展階段,再加上幾位箏樂大師與演奏家的推廣,造就了一段輝煌的時期。隨後在中國大陸的研發下,古箏不但在樂器本身擴張體積、弦數、音量,也在樂曲風格、演奏技術等等根基上推陳出新。回首短短的20、30年,裡裡外外都有了極大的翻轉。只不過,不論兩岸,也不管哪一種樂器,專業演奏上皆傾向彈奏新創作的樂曲,連20年前當代的作品也乏人問津。樊慰慈說:「對新創作我沒有貶抑,但這種趕時髦的情況很像流行音樂,過氣了就不追,缺乏對經典的關注。但應該要平衡發展。」現實的是,即使老師們意識到這個問題,學生們在同儕、在考試、在賽事平台上互相較量的壓力下,也容易造成師生之間的意見分歧。

若說古箏也像鋼琴一樣擁有地位,那就錯了。在一個世紀以前,彈奏古箏者階級恐至乞丐之流。再往古探,《史記.卷八七.李斯列傳》所載:「夫擊甕叩缶,彈箏搏髀,而歌呼嗚嗚快耳者,真秦之聲也。」那種敲瓦盆、彈箏拍大腿、嗚嗚唱歌的形象,貼切地顯露了貶意。況且,文人書生彈奏的不是古箏,而是古琴。

國樂一般被認為有5000年傳統,然而嚴格來說,「現代國樂」不過是從20世紀中葉左右開始發展出的樂種,跟傳統的國樂並非一式一樣。某種程度上,古箏似乎也相仿。在現代的表現手法上如脫胎換骨般的前衛,卻也和古時的韻味逐漸脫軌。在看似蓬勃的表象下,危機也逐漸萌芽。後繼者在哪裡?要探究真正的原因太多,如果僅以「少子化」作為答案,那答案就太簡單了。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