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衡哲本業為醫師,但在文化界,卻無人不曉他致力推展藝術、以台灣文化為主體為職志的精神。從年輕時代起,林衡哲即催生「新潮文庫」、引進世界名著開拓讀者眼界,旅美期間創辦了「台灣文庫」出版台灣文化名著與傳記;返台後又創立「望春風出版社」,並於醫界開設人文講座。而身為資深樂迷的他,數十年來也孜孜不倦地推介台灣音樂,結識了知音與戰友——作曲家蕭泰然,更在擔任南加州台灣人聯合基金會(簡稱TUF)會長期間,催生蕭泰然三首協奏曲,並將濃厚的民族情懷推向國際,在樂壇大放異彩。
在2020年寫完《林衡哲80回憶錄》之後,林衡哲近期又出版了《東方浪漫派音樂大師:蕭泰然》一書。事實上,他所撰寫關於蕭泰然的書籍有兩本,第一本《深情的浪漫——蕭泰然音樂世界選集》為集體寫作,邀請了10多位國內外人士撰稿,包括林衡哲及蕭泰然自己的文字〈自畫像〉。新書《東方浪漫派音樂大師:蕭泰然》則由他獨力寫就,全本以歷時法區分為5個部分,加上序文與附錄將近500頁,耗時3年才完成。林衡哲說:「兩本性質完全不一樣,這一本記錄了蕭泰然從生到死的歷程,將他的影響寫得更詳細。」
書中蕭泰然幼時的資料與照片,一部分由蕭的妹妹提供,一部分則從蕭泰然的演講而來。林衡哲表示:「2001年,我在誠品敦南店舉辦了10場音樂會,邀請蕭老師演講〈台灣音樂與我〉,他將童年時光講述得很詳細。」那次的內容非常豐富,除了本土的歌仔戲、南北管、日治時期的西洋音樂外,也分析蕭自己的作品《來自福爾摩沙的天使》及《望春風》。林衡哲還記得:「1994年在溫哥華的音樂會中演出作曲家許常惠的《嫦娥奔月》,蕭泰然的鋼琴協奏曲也同時世界首演,安可曲並用了蕭泰然的《望春風》。聽完後許常惠驚訝地說:『這麼好聽的曲子,我在台灣都沒聽過!』那時,許常惠就曉得蕭泰然這個學生已經青出於藍了!」
「跟蕭泰然30幾年的交情,我很感激、也很佩服他。」旅美多年,林衡哲回想:「最初在紐約10年,我聽了500場音樂會,但從沒有聽過台灣音樂家的作品。1982年蕭泰然在美國橘郡有系統地介紹台灣音樂家的作品,我才第一次聽到。」內容包含了江文也、郭芝苑、陳泗治、馬水龍,當然也有蕭泰然自己的作品。作為樂迷,台灣有這麼好的音樂讓他非常感動,「若不是遇到蕭泰然,我就跟一般樂迷一樣,只知道貝多芬、華格納、馬勒……」他感慨地說:「我也寫過馬勒傳,而蕭泰然最令我感動的是,他跟馬勒一樣將創作當作一生最重要的事情。為了藝術,可以犧牲自己的生命。」
書名中的「東方浪漫派」,是林衡哲賦予蕭泰然的定義。他認為中國作曲家大多以現代音樂手法創作,唯有蕭泰然選擇以浪漫時期的風格來譜寫動人樂章。他回憶起蕭泰然晚年時,他常在其病榻前播放交響樂與蕭共同欣賞,蕭泰然聽完總是謙虛地說自己的管絃樂法不能與馬勒相比。但林衡哲反駁:「西洋作曲家們沒有來過台灣,他們的作品不可能像你一樣有台灣味。」當然,每位台灣作曲家的作品或多或少都有台灣味,然而蕭泰然的情懷特別濃烈:「就像是蕭邦想念他的祖國一樣。」透過一本書,林衡哲旁徵博引,不僅記述了蕭泰然的一生,更輻射至更多的時代背景與故事,寫傳,也寫台灣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