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怎麼了?」
歲末年終,因總編家齊的一個問句,編輯室按2011年以來的慣例,回顧我們共同經歷的一年,盤點該年度10件動搖了表演藝術風景的重要事件。
歷經上半年本土疫情升溫,加以烏俄戰爭引爆的全球通膨危機,COVID-19、遠方戰事的深遠影響如暗影隨形;但同時我們也迎來了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啟用、藝術未來行動專案、階段性呈現、音樂劇演出爆量等現象,讓年底的編輯室哀號四起「這檔我撞期!」「週末要連看4場演出!」「為什麼我不在外面曬太陽!」,同事們各自比對行程只能深呼吸,求在夾縫中喘口氣。
根據勞動部統計數據顯示,台灣人在2021年的年總工時為2000.4小時,在調查報告中的40個國家中位居第4,僅低於新加坡、墨西哥、哥斯大黎加等3個國家;高於鄰近的南韓(1915小時)、日本(1607小時)。那麼,在2022年因各種因素加成,各類演出在下半年百花齊放的表演藝術領域,工作者們雖不需打卡上下班,是否也面臨工作過量的問題?
想起數月前和編舞家古名伸訪談時,問她是否能給創作者什麼建議,她先是自謙所言僅是自己看世界的一種方式,但話鋒一緩,「有!我有建議!」她興奮地雙眼放光:「開創性的建議!」她給的答案在現今強調速度的加法時代很逆風:「做少一點。」(關於古老師睿智的建議詳見本刊349期專訪)
面對充滿挑戰、演出爆量,創作者與觀眾都疲於奔命的2022年,「做少一點」是一個理想的選項,但我們的藝術生態系統有足夠健全的網絡,能讓創作者們「做少一點,做好一點」嗎?
我們從年度現象觀察出發,邀請以多產知名的導演王嘉明,以及睽違3年終於推出劇場創作的李銘宸作為對照,並與製作人、經理人高翊愷進行對談,從他們的創作、生存之道,細觀與瞻望當前台灣創作生態的困境與可能,從而反思「創作是什麼?」的基本問題;也感謝3位 2022 PAR People of the Year——周善祥、蕭東意、蘇威嘉在不同創作光譜上,堅持自己步調,以速度相異但皆強而有力的實踐,讓我們得到啟發與力量。
要延展創作的生命力,按現在流行的說法是,我們該思考「永續」的問題——不只為了氣候、土地、環境、生態,也為了在這個領域做工的人。「重演」是作品續命的方法之一,而重演涉及的市場經濟、團隊營運、表演系統,將如何能超越時代與觀眾對話?我們除了邀請舞者劉奕伶、製作人黃雯提出相關觀察;也記錄了台灣當代戲曲靈魂人物王安祈,與長期耕耘小劇場的王墨林在兩廳院35周年系列活動「平行劇場——軌跡與重影的廳院 35」論壇中,對1970、80年代創作與觀眾情感交流的回望與省思;並邀請了戲劇、舞蹈、音樂、戲曲等領域的專業推薦人向宇宙下訂單,點名自己在疫情的兩年間最想再看一次的作品,同步回顧我們所共同經歷的時光。
一年行至尾聲,謝謝還在表演藝術領域裡的各位,也謝謝此刻正讀著《PAR表演藝術》的您。願大家回顧2022,展望2023,無論做多做少,走快走慢,都能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好好感覺,在今天活得比昨天更好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