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起:無獨有偶藝術總監╱偶戲導演的鄭嘉音、資深戲偶設計葉曼玲、劇場編導林孟寰。(林韶安 攝)
特別企畫 Feature 跨!偶七十二變 林孟寰X鄭嘉音X葉曼玲

非「偶」不可?! 當代偶戲跨界裡的關鍵思考(上)

「愛國東小聚場 ——偶戲翻車記?」側記

為了連結劇場創作者間的靈感交流,醞釀合作可能,每季一次的「愛國東小聚場」這次(2024年4月16日)由兩廳院駐館藝術家「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以下簡稱:無獨有偶)以「偶戲翻車記?——當代偶戲跨界成與敗的關鍵時刻」為主題,透過無獨有偶藝術總監、同時也是偶戲導演的鄭嘉音,與資深戲偶設計葉曼玲的對談,向表演藝術工作者分享當代偶戲跨界成敗的關鍵時刻,而劇場編導林孟寰則擔任本場主持人,穿針引線帶起對台灣當代偶戲的觀察。

源自歐洲的偶戲,其實早就有跨東西方文化與跨界元素

「偶戲很適合表現動畫般的奇幻故事?」、「假設表演藝術形式是個光譜,一端是最多最多的語言,也就是話劇;另一端是最多最多的動作,那是舞蹈,那偶戲是偏向哪一邊?」、「比起傳統偶戲,當代偶戲對劇場人比較快上手,也更容易和其他劇場形式結合?」、「偶戲表演的終極目標,是讓戲偶達成和真人演員媲美的表現力?」

講座一開始,林孟寰一連拋出4個問題,以舉手方式調查觀眾對於提問的贊成與否,「這4個問題會貫穿今天的分享,最後你可能得到解答,也可能會產生更多的疑惑,但我們並不會給出解答。」林孟寰坦言,連台上的講者間的想法可能都不太相同,這些提問並不見得有標準答案。

短暫進行提問與舉手調查後,林孟寰對「當代偶戲」的定義、發展與流變,簡短做了介紹。「當代偶戲」這個名稱,是相較於台灣傳統既有的布袋戲、皮影戲、傀儡戲或杖頭偶戲等的稱呼,一部分的當代偶戲表現形式,是由西洋移植而來。

在當代偶戲發源的歐陸裡,德國偶戲大師Albrecht Roser是不可不提的重要人物。1951年他所創作的《Clown Gustaf》裡,打破過往形式,透過戲偶和操偶師的互動,讓觀眾明確看見並意識到操偶師的存在,這在當時不僅是劃時代的想法,也讓「人偶同台」成為當代偶戲的重要特色。

鄭嘉音進一步分析,當代偶戲的發展,有著「跨文化」、「跨界」與「重視『偶』及『操偶師』互動關係」的幾大面向。在歐洲偶戲的創新上,其實有不少是借鏡亞洲的靈感,例如由兩、三個人一起操作出擬真動作的執頭偶,其實是歐洲藝術家借鏡日本的人形淨琉璃,所仿造出來的形式,這是當代偶戲的跨文化。又如法國頗具代表性的香堤人偶劇團,由於導演Philipppe Genty的妻子是名舞者,於是在他後來的偶戲作品中,融入愈來愈多的肢體、舞蹈,甚至是魔術,以跨界合作方式展現偶戲的魔幻感。而在偶戲的展演當中,除了偶之外,包含操偶師與觀眾,都是表演的一部分,偶作為角色,經由操偶師的動作使其活出生命,觀眾也得要能信服台上發生的一切,偶戲表演才能真的成立。

延續這樣的思維脈絡,當代偶戲在80年代來到台灣,1985年開始在電視上播出的美語兒童節目《芝麻街》則是早期多數觀眾熟悉的偶戲形式。台灣劇場圈最初開始投入偶戲形式表演的,則是以兒童劇團(如:九歌兒童劇團、鞋子兒童實驗劇團)為主。

1999年成立的無獨有偶,則是台灣首個當代偶戲劇團,成立那年碰上921大地震,無獨有偶開著車前進山上各個小學和避難所,把偶戲表演帶到災區孩子們面前。「這個行動其實也標誌了當代偶戲是需要跟我們的土地緊密結合,是要配合時代脈動、跟著人民一起長出來的藝術形式。」回顧無獨有偶成團之初的決定,林孟寰鄭重地給出這樣的評論。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