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共製與委託創作:與藝術家及機構合作的策展實務」講座現場。(在地實驗ET@T 提供)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全球化時代下,藝術家們的合作與生存策略

側記「國際共製與委託創作:與藝術家及機構合作的策展實務」講座

國際共製在當今全球化的文化背景下,已成為表演藝術領域中一種重要的合作形式,促進了全球文化的多樣性和藝術的繁榮發展。臺北藝術節策展人林人中應藝術組織「在地實驗」之邀,於7月下旬以「國際共製與委託創作:與藝術家及機構合作的策展實務」為題,深入探討了國際共製的定義、模式及其對藝術產業的影響。(註)

國際共製與台灣表演藝術產業的發展歷程密不可分,特別是自2010年代以來,隨著國家表演藝術中心三館的成立及2022年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的開幕,台灣的文化基礎設施日益完善,這些改變對藝術生態產生了深遠影響。藝術家在進行獨立創作時,與機構合作的可能性愈來愈大,而這種合作形式正是國際共製的核心。

兩個以上的國際製作夥伴  參與作品生產過程

林人中進一步解釋國際共製的定義和模式。由於台灣也有許多國際合作,但這和國際共製不同。他引用了由歐洲當代表演藝術網絡組織(IETM)和韓國藝術管理服務(KAMS)共同研究的資料,指出國際共製涉及兩個或以上的製作夥伴,這些夥伴可能是藝術節、劇院或視覺藝術機構。他們通過合議的契約,共同投入資源支持一項製作或以發展過程為主的計畫。共製的核心在於過程,夥伴不僅僅是出資,更重要的是參與作品從無到有的整個生產過程。

共製的兩種主要模式為「共資創投」(The co-financing model)和「藝術或文化上的合作」(The artisitc or cultural collaboration) 。共資創投主要是指製作夥伴在資金上共同支持一個藝術作品的生產過程,例如支付人事費、購買研究資料、場地租賃等。普遍常見的共製是由劇院提供設備完整的劇院空間給藝術家去進行發展製作新作品及展演,這種共製方式的成果將是由主辦製作單位發表國內或世界首演。而一個共製計畫可包含兩個至十多個製作單位。

比如今年在台灣國際藝術節演出的《這不是個大使館》,就是由台灣的國家兩廳院和瑞士洛桑維蒂劇院聯合製作,作品通過探討國際政治和文化交流,呈現了一個獨特的視角。名單中還可以看到許多其他共製單位,像是柏林藝術節 (Berliner Festspiele)、維也納人民劇院 (Volkstheater Wien)等,這些單位就比較有可能是進行資金挹注,而較少直接涉入作品製作過程。林人中分享許多台灣過去相當成功的國際共製案例,像是2014年蔡明亮的《玄奘》、威廉.肯特里奇的《烏布王》、2017年雲門舞集林懷民的《關於島嶼》等。觀察這些製作的共製名單不難發現,資源投入的程度也與藝術家在國際上的藝術成就有關,成就愈高,號召力也愈強。

不只是資源投注,也包含合作與對話

國際共製常由兩個單位共同主辦,在更緊密的合作中,著重於文化合作的內涵,通過合作來探索和實現藝術創作。林人中提出,「這時就和策展觀念有關,除了金錢等實際資源的投入,若計畫有策展人或是藝術節的戲劇構作來參與藝術上的對話,就進入到委託創作的工作流程。」像是這次臺北藝術節《剩女經濟》就是一個很好的國際共製委託創作案例。

在深度對話的情況下,國際共製也相當程度地改變藝術家的角色和定位。當藝術家與機構合作時,他們不僅僅在創作作品,更是參與了一個更大規模的文化對話。這種合作能夠促進不同文化間的交流和理解,也能在國際舞台上推廣本地的藝術作品。林人中在接受本刊對於《剩女經濟》的訪談中特別提到,台灣場館或藝術節進行國際共製的意義,各個單位「有一個很大的基礎共識或焦慮是希望能夠增加台灣藝術家的能見度,這是一個最常被理解的原因。此外,我更在意的是特定藝術家是否需要國際共製?關鍵在於他的藝術在對話什麼?這些作品其實是很需要有意識地去放在一個台灣以外、不管是區域或全球的藝術對話上。這個對話不是指議題操作,而是可以跨國地被了解。」

國際共製的發生,需要一年以上的鋪排

通常國際策展人會藉由觀看展演作品來理解和研究特定的藝術家的思考、突破和作品之間的關係,追蹤其發展時也會進經過長時間正式或非正式的對話的累積建立關係。林人中以《剩女經濟》為例,早在計畫概念確立之前,他和蘇品文就已經有長期的對話或夥伴關係。他發現藝術家的生涯發展階段,「現在需要的是出去台灣以外的地方,跟不同的策展資源一起對話。」林人中認為在台灣的藝術生態系統裡,尚未建立起一個對女性主義的認識論和創作的討論基礎。而當他擔任臺北藝術節策展人後,剛好有機會可以去促使這次國際共製的發生。早在作品概念定案前,各方對話就已經發生,因此這些鋪排並不是單一提案的結果,而是一種長期循序漸進地的布局和安排。林人中表示這次很幸運地能在短時間內找到合作夥伴,恰好這次共製的其他3個單位——葡萄牙波多DDD舞蹈節、法國國家舞蹈中心、澳洲雪梨表演空間——各自有不同的資源和結構,這些合作單位的策展人都對女性主義藝術有深刻的理解,這讓他們能夠與蘇品文的作品進行更有意義的對話。

國際共製作為一種藝術創作和生產模式,不僅僅是資金和資源的共享,更是文化和思想的交流和融合。通過國際共製,藝術作品得以在更廣泛的國際舞台上展示和推廣,從而促進了不同文化間的理解和交流。或許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國際共製將會在未來藝術產業中扮演愈來愈重要的角色。

註:在講座中,林人中分享許多實際案例,因側記篇幅有限,詳細內容可參在地實驗YouTueb頻道中的講座完整影音記錄

〈《剩女經濟》  挑戰性別與經濟體制的藝術探索〉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廣告圖片
本篇文章開放閱覽時間為 2024/09/07 ~ 2024/12/07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