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4/18~19 19:30
2025/4/19~20 14:30
台北 臺灣戲曲中心小表演廳
2025/5/24~25 14:30
新竹市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演藝廳
布袋戲演師仰賴的是「操偶」與「口白」的技藝。操偶是讓戲偶能有動起來的生命,口白則賦予戲偶聲音,而劇中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聲線也往往由同一位主演擔綱。不過,演師多數時候藏在戲台後頭。但隨著現代劇場的介入,演師的「現身」成為全新課題,也是多數布袋戲團陸續嘗試的創作方法。其中,臺北木偶劇團大概在2019年前後開始有此嘗試,藉此去找尋人與偶間的共鳴,以及兩者存在於舞台的平衡。
身為臺北木偶劇團主演之一的吳聲杰,不只是從戲台裡頭走向舞台前方,被喜愛看布袋戲孩子們稱為「猴子哥哥」;他更是在大學之後才接觸布袋戲,進而從一名二胡演奏者,闖進布袋戲這片「武林」,隨著無數位門派宗師、或民間高人,持續進化成現在的青年好手。
吳聲杰
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學系。2005年開始學習傳統布袋戲,師承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木偶戲代表性傳承人莊陳華老師、國家文藝獎得主邱火榮老師、李傳燦老師、鄭安成老師等。榮獲第34、35屆傳藝金曲獎最佳偶戲主演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