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藝X盜火劇團《One Two Punch 痛感一擊》搖滾音樂劇
2025/5/24~25 14:30
2025/5/24 19:30
2025/5/29~31 19:30
2025/5/31~6/1 14:30
台北 水源劇場
近年原創音樂劇在台灣蔚為風潮,有別於過往常見的百老匯音樂劇來台巡演、或是IP授權演出,台灣團隊陸續開發出屬於在地語言、題材的音樂劇作品,而不同劇團也逐漸擁有自身的風格與特色。
首度挑戰音樂劇的盜火劇團,經歷了兩年左右的醞釀與發展,先是獲得廣藝基金會第5屆「表演藝術金創獎」銀獎的肯定,並於去(2024)年底發表「半場讀劇音樂會」,廣納各方意見後,才於今(2025)年5月底正式演出《One Two Punch 痛感一擊》(後簡稱《痛感一擊》)。不過,在頗受好評且獨具特色的「懸疑三部曲」之後,屬於盜火劇團的第一部音樂劇會有怎樣的面貌呢?
拳擊X音樂劇 以「女性」為關鍵主題
以拳擊手為主角的《痛感一擊》,是台灣極少數以「競技運動」項目為主題的劇場作品。這部作品的創作起點來自於主創團隊的個人經驗,編劇之一的劉天涯表示,兩年前想做音樂劇的同時,她跟另一位編劇何應權不約而同接觸到「拳擊」這項運動。「我們之前比較多在做重訓,當時想找個有氧運動,作為喚醒自己身體的方式。」但她也笑說,一開始想的是有氧運動,後來意識到拳擊是種「格鬥」,「兩個人站在場上,要不怕被打、或者要敢去打別人,這對我來說是個印象很深刻、並且腎上腺素很高的事情。」於是,他們開始思考如何將拳擊帶到劇場之中。
對盜火劇團而言,兩個很新鮮且充滿節奏的元素——拳擊與音樂劇——碰撞在一起,構成《痛感一擊》的出發點。而《痛感一擊》更為特殊的是以「女性拳擊手」為主題,談的是拳擊手臻亞在拳擊場上意外奪走師妹之命後,所面臨的種種恐懼與悔恨。何應權表示,自己從小就跟著外公看歐美的拳擊電影,而電影主角多半是男性;直到這幾年亞洲也開始拍攝相關主題時,女性才逐漸成為主角。他意識到的,男性拳擊手所談的多半是將「家國」包裹於賽事裡,而女性似乎更聚焦於自身,包含面對創傷、自我成長等,「她嘗試克服一個很陽剛的東西(拳擊),去刺激自己的內在。」
在田野調查過程中,劉天涯也同樣注意到女拳擊手的內在變化。她提到,有位女拳擊手想要證明的是「女生也是可以很強悍」,並且去挑戰主流大眾的價值,「她覺得自己揮拳是為了一種女性獨特的榮耀感,好像是為了成為自己想要的女性的樣子。」於是,「女性」成為作品與運動連結的關鍵。
強調內在的個人狀態 延續盜火風格
《痛感一擊》更著墨於站在拳擊場上後的「個人狀態」,何應權表示:「拳擊有一種『殘酷』的感覺,因為拳擊比賽是一對一的,會有個孤單的時候,獨自面對自己的敵人。我覺得這是拳擊給我們的吸引力,特別是音樂劇有獨唱、有群唱,剛好是拳擊訓練與比賽時的不同狀態。」他也另外提到:「這次故事的切入點還有,同門一起訓練時是很好的朋友,但站在擂台上,就會從朋友變成敵人,我覺得這是拳擊很特別的地方。」
這也連結了盜火劇團本身相對關注的面向,偏向人性,甚至是比較暗黑、幽暗的內在。
劉天涯更在田野調查的過程中,從拳擊手口裡獲知泰國對於「正規」與「非正規」拳擊的現況,因而發展出一條「地下拳賽」的情節線,也就是以「賭錢」為主的賽事。「藉此去尋求『運動』跟『故事』之間的平衡。」她認為,拳擊電影可以拍攝很多場景去講述選手的成長,但舞台相對有限,因此藉由與正規賽完全不同氛圍的地下賽事去寫人物本身的墮落,並帶出更曲折的情節,是編劇的主要考量。
發展至今,劉天涯雖笑說,最難的是如何將演員變成拳擊手,但核心在於讓不同背景的觀眾能感受到《痛感一擊》所希望傳達的內在變化,不被拳擊術語拒於門外,也讓熟悉拳擊的民眾看到不同面向。
同時,音樂總監江泰德的加入, 憑藉其為詞曲創作者的豐富經驗 ,也讓何應權重新掌握音樂劇歌詞的書寫方式。何應權表示:「音樂劇歌詞包含了敘事,因此可能得讓觀眾不看字幕就能聽懂,這是很重要的事。一開始我做了點錯誤的實驗,寫得過於意象,好像愈寫愈離題。」正式演出的版本,其實僅留下當年試演時的一首序曲。
《痛感一擊》不只是講述女拳擊手的心境,也正擊出屬於盜火劇團的音樂劇第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