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焦點專題 Focus
劇院不足 所以「全城皆舞台」
澳門的正規劇場甚少,但演出活動日益旺盛,所以各劇團窮中變通,或是開放自己的排練場,作為當地的小型表演空間,或是利用古蹟活化空間作演出;而有十年歷史的澳門藝穗節舉行時,更是「全城舞台」!本文作者以個人赴澳門的經驗,介紹當地的特色劇場空間。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原色木偶 述說底層悲戚
今年在紐約百老匯一舉拿下六座東尼獎的英國戲劇《戰馬》,演出中最令人驚豔的就是其中維妙維肖的大型馬偶與靈活如真的操作,這些吸睛的偶全出自南非的「掌中乾坤偶劇團」之手。這個精采的偶戲創作團隊,也在九月時在倫敦巴比肯中心(Barbican Centre)演出自家的精采舊作《南非高地的沃伊采克》,樸拙的原色木偶,配上炭筆畫的黑白動畫,搬演以南非社會為背景的畢希納劇作《沃伊采克》,述說社會底層的悲哀。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專訪南非掌中乾坤偶劇團創始人
艾居恩.寇勒:我心中有好多角色在等著我親手做出來
很久沒有這樣因為訪問而感動過了。 坐在學校附屬劇場的簡陋小咖啡座,和締造《戰馬》全球奇蹟的關鍵人物閒聊,感覺好超現實,卻有種奇異的溫馨。創立南非掌中乾坤偶劇團的艾居恩.寇勒(Adrian Kohler),就是這樣一個隨和謙遜的好人。笑起來牽動滿臉皺紋的他,既慈祥又親切;原本被經紀人限定為卅分鐘的演前訪問,因為我們相談甚歡,變成了連續兩晚的長敘。寇勒不但透露了在其他訪談中很少提及的往事與創作源起,更不避諱地聊到既是創團拍檔也是生命伴侶的巴索.瓊斯(Basil Jones)。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為偶呼吸,給偶呼吸,與偶呼吸
配合《南非高地的沃伊采克》演出,倫敦巴比肯中心特別邀請《戰馬》原始製作的三位偶師,舉辦為期兩天,名為「操偶祕技」(Secrets of Puppetry)的密集工作坊,對《戰馬》裡精妙偶戲瞠目結舌的我,怎能不挺身一試,親探其中奧秘?
-
兩廳院櫥窗 Hot at NTCH
讓偏鄉孩子與佛朗明哥零距離
在「財團法人永齡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贊助下,九月底,五百位來自全台各地偏遠學校的中小學生來到國家戲劇院,觀賞來自遙遠的西班牙的《佛朗明哥傳奇》彩排,永齡基金會創辦人郭台銘夫人曾馨瑩老師亦親臨現場,與小朋友們共享美好的藝術體驗。
-
藝視窗 News
舞蹈教育家王玉英教授過世
【台灣】 舞蹈教育家王玉英教授過世 培育無數舞蹈人才的國立臺灣體育大學體育舞蹈系所主任王玉英,因癌症於10月9日過世,消息傳來,舞蹈界一片悼念之聲,而臺灣體育大學舞蹈系則於10月12日至23日在系上進行追思。 王玉英教授為臺灣體育大學舞蹈系之系所主任兼副校長,中國舞等地方民族舞蹈為其專門研究的領域。而長年扶持中台灣的舞蹈學子,在舞蹈教育者與編舞家的蔡麗華手中接下臺灣體育大學舞蹈系的主持工作,並曾擔任臺灣體育大學代理校長一職。此外,身為新竹人的她也是成立卅三年的新竹市欣蕾舞蹈團團長,為舞蹈教育資源較為匱乏的新竹中部地區持續扎根。王玉英教授病故後,她的學生們於Facebook成立專頁「王玉英教授」,舞蹈良師和學生的深厚情誼,從學生們的追憶緬懷中深刻映現。(鄒欣寧) 紙風車319鄉村兒童藝術工程 即將抵達終點 結合創意、美學、愛與關懷的「紙風車319鄉村兒童藝術工程」,經過了五年在台灣各鄉鎮的奔走,終於在今年底即將達成計畫,圓滿地畫下句點。 從2006年的聖誕節前夕啟動,由世界首創專為兒童而辦的「紙風車319鄉村兒童藝術工程」是一個完全由民間發起、募款而成的表演活動,目的在讓每個孩子接觸藝術、享受藝術、病感受到藝術的創意與美好。經過1,800個日子、29萬公里的路程、372場次的努力,計畫走遍全台灣319個鄉鎮,在空地、廟口、學校禮堂、封街的馬路上演出。歷經無數的歡笑和感動,也將進入倒數計時的階段。最後四場的演出自11月5日起,從新竹、台南、高雄一路演到台北,最後是12月3日在新北市萬里鄉的演出。期待最後的時刻能邀請更多人一起見證歷史,感受成功的喜悅。(李秋玫) 2011臺北詩歌節「詩的小宇宙」 多項展演11月底登場 臺北詩歌節今年的主題為「小宇宙」,將市民的文化生活繪為一張詩的星圖,包含歷史、地域、美學、族群、性別的向度,融合不同感官層次,以不同形式展演。活動以長達七小時的詩歌接力賽「為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舞台下的一把大提琴與它的主人
地點:台北 國家音樂廳觀眾席 時間:二○一一年三月廿五日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陳毓襄 征服「黑」與「白」
當初知道雜誌要選一天跟著她採訪時,陳毓襄第一個反應就是懷疑。 「一整天嗎?」 我心虛地回答:「盡量不影響原本的作息。」沒想到她自己挑了音樂會當天。那場彈的可是整套李斯特的《超技練習曲》啊!這下子,換我開始懷疑了。 下午進了音樂廳靜靜地在旁邊觀察著,不料一下子多了好多人,經紀公司、技術人員、公視的錄影、特地坐十幾個小時飛機前來打氣的朋友很快就將舞台擠滿了。原來,這麼重要的日子不是將琴彈好就好了,在龐大壓力下居然還要處理那麼多事情! 鋼琴定好位置,一群人移師到休息室時,造型師已在裡面擺好了陣仗。坐下後,陳毓襄才有機會將今天的第一份食物一口一口地塞進嘴巴。她安安靜靜地看者造型師梳化妝,並且適時地請他調整,但慢慢地又恢復了靜默,看來有點不妙!等了一陣子,在工作人員頻頻催促下,她決定不再塗塗抹抹,而是要回到舞台上綵排。冷靜地練一陣琴後,時間已經不多,她竟堅持要坐計程車回家小睡。 送走了她回到辦公室我也累垮了,休息一會兒回到音樂廳,才知道她請求取消音樂會前這段時間的採訪。是的,太多人、太多意見、耽誤了時間、也打亂了程序,這時候她亟需一段空白! 音樂會到了,掌聲中看她走出來敬禮,嗯,很好,髮妝都重新弄過了,心情也整理得不錯,獨處一下果然是必要的。 其實她可以不用那麼認真,但為了讓我們拍化妝特地請了造型師、拍手部帶我們去看整復師、拍禮服主動要去買衣架,還擔心下雨而改了到家裡拍照的時間。可不要以為她的生活悠閒,約訪的期間,她是在台灣與全世界的音樂廳間中飛來飛去。單打獨鬥的她即使會調皮地嚷著要喝下午茶,但誰真正知道聚光燈下觀眾為她喝采、佩服她有鋼鐵般的意志,可是在旅途上奔波的弱女子不是遇上了麻煩,就是一陣的孤單襲來,讓她一下飛機就蹲在地上痛哭。 我終於可以體會為什麼很多才華洋溢的音樂家最後會崩潰了。要奔放又要壓抑、要孤獨又要被群眾包圍、要接受掌聲同時忍受批評、要鎂光燈更要適應黑暗所有要征服的,就像這整排的琴鍵一樣,黑白相間。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費心研究實驗 紮實功力「為劇場服務」!
國家文藝獎得主、入行超過卅年的林璟如,可說是國內劇場服裝設計界的第一把交椅!林璟如說:「別認為只要能畫圖,你就能做好這件事。」除了會畫設計稿,她也精熟於打版、結構、製作方法,因此在面對執行上的溝通,更能完整落實設計概念。面對創作團隊,她隨時保持彈性、因應調整;面對執行師傅,她則嚴格堅持細節、絲毫馬虎不得:「絕不跟製作的人改設計,這才是那件衣服的精神」。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通向自我之路
透過當下的感受性,藝術家或是提出創作的訴求,或是積澱為表演的能量透過《誰怕艾未未》與《劉若瑀的三十六堂課》兩書,我們看到了「當下」如何以不同的方式搭建他們的藝術之路一條通向自我之路。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馬勒《第九》四種版本 各自風華璀璨
拉圖爵士將再度帶領柏林愛樂訪台,這次配合馬勒周年紀念演出他的天鵝之歌《第九交響曲》,為門票貴死人而扼腕的樂迷,就在家中沙發舒服地聆聽拉圖爵士早就錄好的專輯吧!順便看看之前的《馬九》經典版本卡拉揚、巴畢羅里、華爾特,不上音樂廳,也能聽到流耳油!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金馬又要奔騰 大師新作炫目登場
一年一度金馬盛會又來了!依舊是好片雲集,大師齊聚,兩座坎城大獎得主達頓兄弟、葛斯凡桑、貝拉塔爾、李滄東、SABU、安德烈.泰希內、金基德、洪尚秀、努瑞.貝其.錫蘭今年都有新作品。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又見陳澄波 油彩化身鄉土情
正在高雄市立美術館展出的「切切故鄉情:陳澄波紀念展」,可說是近廿年來難得再見陳澄波的完整個展,匯集陳氏家族、台灣與香港十多位收藏家提供的陳澄波畫作,共計兩百六十三件,完整呈現陳澄波畢生藝術風華。陳澄波的繪畫特色,在於他將西洋油畫技巧摸索出屬於台灣土地的色彩,並營造出地處熱帶氣候的氛圍,他筆下描繪的故鄉嘉義是為代表作。
-
常客推薦 本月我想看
8213肢體舞蹈劇場《極境之旅》
這學期初,在學校的藝文中心再度觀賞了8213肢體舞蹈劇場的舊作《電子》,喚起了幾年前記憶猶新的觀舞經驗。《電子》融合了前衛電子音樂和螢光燈的閃爍,舞者嘗試以充滿機械感和現代感的肢體語言,讓整個舞台上流瀉出一種科幻又詭異的氛圍。例如,舞者會透過肢體重複地抽搐、扭動和顫動,來擬仿電流在全身上下的竄流;途中,他們時而拿起「大聲公」製造在商場中惱人的廣告宣傳噪音,諷刺意味十足,也因此整部舞作呈現出屬於當代消費社會異化和疏離的感覺結構。而這一次8213肢體舞蹈劇場的新作《極境之旅》,依然是編舞家Casey Avaunt、音樂製作陳世興及創意總監孫梲泰的三人合作,在短短宣傳影片中,看見七位舞者在浪上拍打、蠕動和掙扎,最後從浪花中浮現,伺機而動,不知道這一次他們又會實驗出什麼新的感官元素呢?令人期待。
-
達人推薦 本月我想看
「跨界玩樂劇場在紅樓」
什麼樣的音樂會,可以一次將古典、爵士、傳統、世界音樂盡收「耳」底?什麼樣的場面可以見到絃樂五重奏,國樂的阮、柳琴、二胡,中東手鼓、印度西塔琴、塔 布拉鼓與甘及拉鼓、豎琴、長笛、鍵盤、電貝斯,還有不可思議的特色女聲齊聚一堂?別以為這是史汀或馬友友才能排出來的陣仗,集結享譽國際的台灣之光「聲動 樂團」、今年傳藝金曲獎備受矚目的「最佳跨界專輯」得主「世界軌跡樂團」,及台灣世界音樂最耀眼的新勢力縱橫南北印度的「科羅曼德融合樂團」,十一月 的西門紅樓,即將舉行台灣世界風原創樂團史上最盛大的跨界高峰會!如果將古典、國樂、爵士、搖滾這些發展多年的樂種視為口味已經過於講究的經典菜,那麼, 這三場一氣呵成的音樂佳餚就是爽口宜人的創意料理大會串。對於喜愛嚐鮮又對品味有絕對要求的音樂饕客們,這將是令您畢生難忘的一次美好體驗,千萬不要錯過囉!
-
企畫特輯 Special 二胡+爵士鼓+薩克斯風
NCO團慶音樂會 流行金曲打開新「耳」界
以另類的方式詮釋流行音樂是國樂團近年來的嘗試,也是樂迷們喜愛的模式之一。為慶祝今年的團慶,樂團特地以「金曲夜未眠」為節目名稱,邀請規劃了整場的流行金曲。在指揮蘇文慶的策劃與領軍下,除演奏經典國樂創作之外,還特別邀請知名的二胡演奏家溫金龍、薩克斯風演奏家顏慶賢,以及與樂團合作多次的爵士鼓演奏家黃瑞豐共同合作,一場別開生面的演出,將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
企畫特輯 Special
多國團隊在地精采 淡水處處有藝術
二○一一年的淡水國際環境藝術節以「百年好河.藝想淡水夢」為主軸,除延續歷年藝術踩街、《西仔反傳說》環境劇演出斐然的成果,國內外表演團隊更將深入社區、學校與居民、師生進行互動和教學,期待藉由國內外專業表演團隊的展演,以淡水的自然景致、人文風貌為背景,將表演融入淡水各個街頭角落,營造出淡水處處有藝術、處處有驚喜的城市意象。
-
企畫特輯 Special
跨越國界與時空 東西明君舞台相會
與故宮相關特展同步推出的歌劇《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將於十月中在故宮戶外廣場舉行世界首演。這齣歌劇以東西方兩位知名的君主為主角,動員四十五位演員、四十五位樂師和前後台超過上百位演職員的工作團隊,由吳興國執導、許舒亞作曲,吳興國與法國巴洛克聲樂家Jean Franois Novelli分飾康熙大帝與路易十四。
-
企畫特輯 Special
台灣之光 桃園獻藝
獲得文建會「活化縣市文化中心劇場營運計畫」補助的桃園縣展演中心,在仲夏的環境劇場工作坊、早秋的「百年爵唱秋天聽見鄧雨賢」後,邀請到將傳統鎔鑄出嶄新表演形式的「舞鈴劇場」和「當代傳奇劇場」,前者帶來《奇幻旅程》,後來連演《兄妹串戲》、《李爾在此》等最具代表性、享譽國際的戲碼,並以鼓勵青少年走進劇場的索票專場,以及一般大眾優惠場,持續催生桃園的藝文觀賞人口。 為傳統穿上新衣,驚豔國際代表作 以劇場元素為「扯鈴表演」拓展出多元表演面向的舞鈴劇場,至今已登上卅多國舞台,將這項民俗技藝結合聲光,製造出驚奇繽紛的觀賞經驗。此次,劇團將演出代表作《奇幻旅程》,透過多媒體投影與扯鈴的虛實互動,改變鏡框舞台與觀眾之間的距離,三度空間的劇場編排設計,引領觀眾進入超越想像的藝術世界。 而當代傳奇劇場的兩齣戲碼不約而同以演員分飾多角,展現傳統戲曲演員精湛的技巧。《兄妹串戲》以「劇情無厘頭」為主軸,運用年輕人的語彙詮釋京劇經典的橋段、用嘻哈節奏代替京劇數板、用迷你裙皮衣代替傳統戲服,兩位演員在一百分鐘內表演八齣戲、廿個角色,令人對京劇耳目一新。《李爾在此》為當代傳奇劇場復團之作,透過東方京劇身段解構、重組莎翁名劇《李爾王》,吳興國一人獨撐大局分飾十角,不但是當代傳奇劇場受邀出國演出次數最多的劇碼,也是吳興國最經典的代表作之一。 培植觀眾:青少年免費/大眾優惠專場 此外,為了鼓勵青少年與一般民眾走進劇場、認識劇場,桃園縣政府特別推出下午「青少年專場」及晚間「優惠票場」;「青少年專場」針對國中/高中學子,開放憑學生證每人限索兩張票券之入場方案,「優惠票場」則以超低票價(100、200、300元),鼓勵民眾購票欣賞優質演出,藉此吸引民眾觀賞演出,培養潛在藝文消費人口。
-
企畫特輯 Special 兩岸三地表演團隊齊聚高雄
2011正港小劇展 港都戲味濃
「正港小劇展」將讓港都再度散發濃濃戲味,長達一個月的馬拉松式聯演,除了國內優秀的劇團外,更跨國邀請香港、上海團隊共襄盛舉,兩岸三地劇場連線,觀眾不用出遠門,在地就能參與小型戲劇藝術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