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藝@電影
佛萊迪.海默 恰到好處的優秀童星
你一定會想知道十六歲長得像小學生是啥模樣?去年上映的《把愛找回來》,佛萊迪實際年齡十五歲,跟羅賓.威廉斯在一起,飾演十一歲的作曲天才小孩,仍然充滿說服力,讓人懷疑他的出生年(1992)是否謊報。或是今年上映的《奇幻精靈事件簿》,各位有看到一個十六歲的高中生嗎?他還是完全像一個小學生啊!
-
節目掃描 Performance schedule
常客推薦—黃睿妍、倪若喬
-
節目掃描 Performance schedule
達人推薦—鴻鴻、楊忠衡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人生的風吹落花,也吹白了頭
年初的一場大火,燒毀雲門在八里十五年歷史的排練場,浴火後編舞家林懷民帶著雲門再度出發,新作《花語》在暫時落腳的排練場「台灣人權景美園區」排練,巴赫無伴奏大提琴快板樂章中,數萬片花瓣灑落飄飛,舞者旋轉、跳躍、延展,展現春日與花共舞的燦爛朝氣。昔日的政治犯受難地,今日卻見落英繽紛,林懷民演繹「開到荼蘼」的青春,但現「三春去後諸芳盡,各自須尋各自門」的繁華落盡景象。林懷民受訪時說,人生的風景不見得都是美麗的,《花語》不只有漂亮的花瓣,還有擾人的風扇聲,這風是人生的風,不知不覺吹白了頭。 這不禁讓人想起,舞台這門瞬間即逝的藝術,不也正如鏡花水月,台前的光鮮亮麗,正映照著幕後現實人生的無常,與對生存極微小、卑微、卻最根本的需求和渴望。當年軍政府執政的年代下,龍應台說:「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時時恐懼。開店舖的人天亮時打開大門,不會想到是否有政府軍或叛軍或走投無路的飢餓難民來搶劫。走在街上的人不必把背包護在胸前,時時刻刻戒備。睡在屋裡的人可以酣睡,不必擔心自己一醒來發現屋子已經被強制拆除,家具像破爛一樣丟在街上。」而如今民主當頭的年代裡,每一位從事表演工作的人是否可以如此奢求,幸福就是,舞台上的表演者,不必擔心謝幕之後恍然發現一生辛勤貫徹的職志,竟只換得孑然一身。 用全部的生命成就藝術,本期「藝號人物」就專訪兩位在音樂和舞蹈領域默默耕耘的女性藝術家。因為嫁給台灣音樂家鄧昌國,出生日本,曾經轟動國際樂壇的鋼琴家藤田梓與台灣結下不解之緣,自二十多年前,在台灣開辦首屆「國際台北蕭邦鋼琴大賽」,迄今為無數台灣鋼琴家走向世界樂壇奠下基石。而另一位,十三歲開始習舞,走過雲門舞集、台北越界舞團,資深舞蹈家鄭淑姬在人生道路上一舞四十年。對她來說,舞蹈是「致命的吸引力」,上台,她跳舞;不上台,她依然跳舞,在鄭淑姬身上,舞蹈就是生活。她們對藝術上的執著與奉獻,成就了一則動人的故事,也成就了她們豐美的人生。 隨著暑假進入尾聲,國際各大樂壇也進入新樂季,本刊特別企畫「國內外交響樂團樂季大觀」,綜觀德奧、法國、英國、美國等世界各大交響樂團新趨勢、搶先帶給讀者第一手情報。在國內三大樂團部分,國家交響樂團(NSO)、國台交(NTSO)、北市交(TSO)端出的菜色琳琅滿目,除了有紮實傳統的經典曲目,亦不乏跨界、跨國的精采製作,好聽好看又嚐鮮,絕對讓樂迷大飽耳
-
演員的庫藏記憶
莎士比亞來了嗎?
這個意思對我來說,就是戲排演得怎麼樣了的意思,那麼,排得怎麼樣了呢?還真不好說,那句中國話是怎麼說的啊?如今嚐盡愁滋味,欲語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不對,好像有點扯遠了,我是真想逃避現實,可是既然要談了,又不能躲著不談,那就談吧!!
-
四手聯談
指揮!
「指揮」真是讓人羨慕!從來就不用質疑自己脆弱的神經系統,不像其他器樂演奏家,特別是鋼琴家們,在每天苦練十小時後,還得戰戰兢兢生怕出錯。雖然,獨奏家們在音樂演奏這行業中算是頂尖角色,許多大牌指揮對獨奏的天王巨星都仍然畏懼三分,唯諾是從。然而,「指揮」這行業,真是太吸引人了,讓許多傑出獨奏家們紛紛拿起指揮棒來帶領世界知名的交響樂團、
-
音樂電影文學的邊界
來自東哈林區的小提琴樂音
在優雅精緻音樂的養成教育過程中,是絕對需要自我要求、對音樂品質也絕對不容妥協的,就算對待孩子們艱困的環境需要寬容與諒解,但對音樂本身,完美演出的標準絕沒有降低的可能性。
-
其他分類
台灣新聞媒體可以用藝術與文化建立特色
平常並無看電視習慣,日前偶爾得空在家,打開電視收看新聞,但是才看了十分鐘就讓我感到非常沮喪,因為在短短時間裡面我所看到的新聞,不是天災人禍,如颱風、地震、殺人、放火;就是負面的政治及社會新聞。我心裡不禁疑惑,難道新聞的同義字就是災禍報導?最後只好嘆口氣,關掉電視。 近年來的台灣媒體,不論是平面或電子媒體,充斥八卦與負面報導,種種亂象讓許多人憂心忡忡。專業電視新聞頻道眾多,廿四小時不間斷播放,但有益人心的新聞卻很少。身為藝文工作者,我更關切的是,藝文新聞在整體媒體環境所處的邊緣與弱勢地位,而且似乎越趨惡化。近兩年,繼《民生報》停刊、各大報藝文新聞版面紛紛縮減;去年初,某無線電視台也決定停播已經做了十年的每週藝文新聞專題,令人扼腕。為此,去年夏天有藝文界人士發起搶救藝文新聞運動,但可惜宛如一顆小石子在寬廣湖面上激起之小小漣漪,瞬間就消失無蹤,這波搶救運動,並未引起社會各界太多的注意。 周美青女士成為第一夫人後,辭去工作,投身公益。而我則注意到,自五二○後她僅有幾次現身在公眾場合,都是與藝術或文化活動相關,包括到國家戲劇院觀賞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的黑色喜劇《秀才與劊子手》、邀請原住民小朋友看米勒畫展、還有參加詩人余光中的簽書會等。最近她更成為專欄作家,處女作談的也是藝術。作為一個公眾人物,周美青女士一再表露她對藝術文化的熱愛與重視,對我們的社會或民眾毋寧是一項正面的示範;而更令人期待的是,或許藉由她的影響力,能稍稍提升媒體對藝術與文化的些許重視。 藝術文化是傳遞真、善、美的工具,而藝文新聞則是一般大眾認識藝術與文化資訊的重要管道。作為兩廳院藝術總監,向台灣的社會大眾推廣表演藝術與文化之美,是我的重要使命;也因此,我有一個夢想,或許會被嘲笑是白日夢、或不可能實現的夢想,但我仍想與大家分享這個夢想,就是台灣媒體能夠拋棄八卦腥羶、天災意外、政治惡鬥,以藝術與文化來建立其核心價值,走出媒體自己的特色與風格。讓藝術與文化透過媒體,走進民眾的生活,打造一個真善美社會。 所以,我持續著我的夢想,有一天當我打開電視,或翻開報紙,第一個映入眼簾的頭版新聞如果是:雲門舞集林懷民又有最新創作問世、優劇場出國巡演大受好評、台灣音樂家在國際比賽揚名該有多美好!
-
即將上場 Preview 繪本挑戰小巨蛋 走向親民又「娛樂」
《向左走.向右走》 就是要好好說故事
相較於在國家戲劇院上演的《地下鐵》和《幸運兒》,這次黎煥雄要拋開「美學」、「藝術」包袱,不往劇情敘事、導演手法、表演形式等層次鑽牛角尖,而為走進小巨蛋的一般民眾服務,以自己二十年劇場經驗為基礎,做一個質感對得起自己,而又親切、可以親近的娛樂性作品。
-
即將上場 Preview 重現軍中競賽戲
《天下第一家》 笑談乾隆軼聞趣事
國光劇團即將演出的《天下第一家》,即是二十年前軍中劇團「競賽戲」時期,劇作家貢敏為「海光國劇隊」所寫,藉乾隆的軼聞趣事,倡導族群融合。藝術總監王安祈強調,別以為軍中競賽戲就很樣板,貢敏的本子重人性,「因為是積善之家才有資格被封天下第一家」,是「政治上的領導對文化最真誠的禮敬」。
-
即將上場 Preview 「獨奏家系列」第二炮!
陳則宏、張巧縈 精湛詮釋台灣創意
兩廳院的「獨奏家系列」繼續推出強棒!旅美中提琴家陳則宏將演繹作曲家許家毓的《生肖》,表現熱情、沉穩、粗獷、感性等特色;旅英鋼琴家張巧縈則會演出作曲家林梅芳的《迷宮的守護女神》,引領聽眾進入音符迷宮。
-
即將上場 Preview NCO畫與樂系列—丹青樂響
林谷芳導聆 領會聲畫美感新境界
視覺轉化聽覺,嗅覺引發味覺,各種感官之間的「聯覺」與「共感覺」不是現在才有,跨界的想法也不是創新。NCO的「畫與樂丹青樂響」音樂會,就透過禪者、音樂家也是文化評論人林谷芳的主持與導聆,讓樂友們在欣賞音樂的同時,更能夠了解畫作,進一步從繪畫藝術之美,開拓對音樂的體認。
-
即將上場 Preview 魯賓斯坦大賽的榮耀 阿格麗希接班人?
閃耀之星胡瀞云 將演璀璨協奏曲
The Competitor from Taiwan will win First Prize!二○○八年三月,第十二屆「魯賓斯坦國際鋼琴大賽」結果發表前夕,以色列當地報紙以頭條報載,預測著台灣選手的勝出。而在宣佈成績後,果然不負眾望,這位年方二十六歲的鋼琴家擊敗了來自全球兩百多位的鋼琴好手,在首獎從缺的情況下獲得了銀牌,同時獲得「最具觀眾人緣獎」。胡瀞云,這個名字從此更為閃亮,而台灣,也因著這個榮耀發光。 贏得這項殊榮後,胡瀞云更獲得以色列愛樂管絃樂團總監的青睞,要請她接替法國名鋼琴家海倫.葛莉茉(Helen Grimaud)合作演出貝多芬《第一號鋼琴協奏曲》。精采的演出不僅贏得觀眾熱烈共鳴,更在一連串「得獎音樂會」中獲得各方肯定。以色列愛樂管絃樂團指揮Uri Segal表示:「胡瀞云的表演亮麗,極富才氣及想像力,透過她的演奏,可以帶領觀眾進入醉人的音樂」;美國著名樂評家David Dubal形容她的琴藝:「力道、色彩、技巧俱足,不可錯過。」以色列知名樂評家Chanoch Ron更形容她:「擁有布蘭德爾的張力,普萊亞的詩意和巴倫波英的深度」更大膽地預測她「是否她就是阿格麗希接班人?」 獲獎後的胡瀞云已在台灣舉行過幾場音樂會,然而返台的協奏曲演出,則是第一次。首度與台北愛樂青年管絃樂團攜手的表演,是拉赫瑪尼諾夫最受喜愛的作品《第二號鋼琴協奏曲》。剛出爐的樂壇新星,備受各界矚目。
-
即將上場 Preview 八個人抵一整個樂團!!
史溫格歌手 超越界限的音樂傳奇
「史溫格歌手」的曲目相當廣泛,從古典、跨界爵士、流行與民謠都有精湛的表現。他們拿手的樂曲不僅有巴赫、莫札特、貝多芬的器樂曲,連耳熟能詳的《大黃蜂進行曲》、《匈牙利舞曲》、《星際大戰》電影主題曲乃至柴科夫斯基的《一八一二序曲》都能夠詮釋得淋漓盡致。成員一共才八位,但這個團體就像是人聲樂器一樣,能夠唱出樂團般豐富的聲響。
-
即將上場 Preview 是支撐也是限制 是穩定也很脆弱
驫舞劇場《骨》 撞擊精采的身體異想
甫獲台新藝術獎表演藝術類大獎的驫舞劇場,這次網羅了舞蹈四小天王中的三位天王及團隊中流砥柱:陳武康、周書毅、鄭宗龍、蘇威嘉、楊育鳴從各自的肢體出發,以最身體最純粹的舞蹈,開啟「骨」的基礎示意及無邊想像。
-
即將上場 Preview 台北首督芭蕾演出E化生活的制式化
賴翠霜《囲》 營造沒有出口的迷宮
從「囲」這個字的形態與字義發想,編舞家賴翠霜在舞作中營造出種種環繞的空間,探討E化生活的制式化。結合四位芭蕾舞者及四位現代舞者,她以即興創作的方式激發舞者潛能,編作出在這個沒有出口的迷宮中,人們如何自處與生存的諸般可能。
-
即將上場 Preview 內蒙古民族歌舞劇院帶來二十多種歌舞器樂
《天堂草原》 展演蒙古民族藝術精髓
內蒙古歌舞劇院是內蒙自治區內最大的藝術表演團體,下設歌舞團、蒙古劇團、交響樂團、蒙古民族舞團、蒙古青年合唱團等十二個演出團體。這次來台演出,將帶來二十種特屬內蒙古地區的歌舞器樂表演項目,包括蒙古音樂精髓「馬頭琴」、「呼麥」、「長調」,融合舞蹈與雜技的「頂碗舞」等等,磅礡跌宕,風情萬種。
-
藝號人物 People 專訪國際台北蕭邦鋼琴大賽主辦人
藤田梓 台灣鋼琴音樂的啟蒙舵手
她是藤田梓,是位琴藝精純深湛的鋼琴家、蜚聲國際的傑出女性、足跡踏遍世界的「鋼琴大使」,是台灣深耕樂壇的導師,也是已故日本國際廣播協會會長原清先生口中的「鋼琴女神」。因為嫁給台灣音樂家鄧昌國,與台灣結下不解之緣,從二十多年前開始舉辦「國際台北蕭邦鋼琴大賽」,蓽路藍縷,迄今已成為國際知名的鋼琴賽事,她的付出與辛勞,令人感佩。
-
藝號人物 People 台北越界舞團資深舞蹈家
鄭淑姬 今生為舞蹈而活
從十三歲開始習舞,資深舞蹈家鄭淑姬一舞四十年,走過雲門舞集的璀璨與台北越界的豐美,迄今仍勤勤懇懇走在舞蹈之路上。對她而言,舞蹈是「致命的吸引力」,是「生命的召喚」。
-
其他分類 專訪歌劇《黑鬚馬偕》作曲家
金希文 用音樂寫馬偕的生命境界
「《黑鬚馬偕》是我構思了將近七、八年的作品!」感動於馬偕的事蹟,金希文,這位台灣當代最受矚目的作曲家,投注了大量的時間與精力,籌畫以大型的歌劇製作,來貼近馬偕這一個人在台灣付出三十年的故事,希望能夠引發共鳴,讓馬偕這個他心目中景仰的對象,被更多人模仿和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