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特別企畫 Feature 萌荷舞團編舞家專訪
蒙塔沃與艾維爾 快樂漫舞雙人行
睽違台灣九年的萌荷舞團(Compagnie Montalvo-Hervieu),將再度帶著充滿奇想妙景的舞作訪台,擅長結合多媒體影像與多種舞蹈元素的該團編舞家約瑟.蒙塔沃(Jose Montalvo)和多米尼克.艾維爾(Dominique Hervieu),這次帶來的《拉摩的異想世界》卻是從十八世紀的巴洛克氛圍出發,以古典音樂家拉摩的歌劇音樂為基底,打造充滿狂歡節氣氛的舞台世界。本刊特邀旅法新聞工作者羅苑韶專訪兩位編舞家,娓娓道來兩人合作編舞的淵源與歷程,以及他們如何展現《拉摩的異想世界》。
-
特別企畫 Feature 多媒體與舞者手牽手
讓我們舞出一個異想世界吧!
在這個充滿圖像資訊的年代,變化多端的畫面搬上舞台與舞者共舞,與劇情共同發展,營造環境,以完成一個表演的完整性,已經是一個可以被觀眾期待、也能被接受的事實了。表演藝術的更多元化,涵括電影、動畫、互動影音裝置、魔術般的特殊效果等等,都在創作者求變求新的渴望下,開始進入另一個新型態表演的高峰。
-
特別企畫 Feature
凡爾賽宮前的街舞青春
也許就動作技術面,現代、嘻哈並無完美整合的一刻,但是他們之間的關係有互為隱喻的象徵性。在《拉摩的異想世界》中最讓人動容的一幕應是嘻哈舞者Benlemqawanssa緊隨拉摩的巴洛克音樂舞動著,他柔軟如蛇的手臂、頭頂地的連續旋轉,全心奉獻的神態相襯背後凡爾賽宮的雄偉影像。此時嘻哈或許不再狂野,但它一身的傲然反骨依然挺立不搖。
-
特別企畫 Feature 街舞帶頭 音樂、時尚跟著燒
嘻哈瘋台灣 台風嘻哈客
美式嘻哈文化進入台灣,其實不是最近的事,早自上世紀九○年代,鐵板衣褲、霹靂舞、L.A.Boyz就已經帶起嘻哈的第一陣風。近年來嘻哈音樂成為樂壇主流,街舞更是處處可見,儼然已成為年輕世代的文化主視覺。但是,嘻哈到台灣,影響了什麼又刺激了什麼,可有在地化的新穎質變?
-
戲劇
看見風格,看不見風格家
《看不見的城市》從文字的平面敘述轉化為在舞台上的場面敘述,卻讓我們在敘事中看到文脈鬆垮的詩意,使得一個虛構化了的歷史情境,顯得過於形而上化。通過八位編導差異極大的文脈建構,又讓戲劇漸漸走進了與文本愈來愈脫離的另一個虛構世界。
-
戲劇
罵人、做戲都不心虛!
這不是一部能以西方戲劇成規評價的作品;從過去「野戰之月」到台灣海筆子等一系列帳篷劇場的呈現至今,櫻井為台灣劇場開拓了一個視野相當清晰的戰鬥位置。他們不是靠西方文明體質的劇場藝術來說服人,而是學著用在地的情感和身體,吶喊出渴望什麼的心聲。
-
音樂
曲目失焦的「國樂二十年」
除了指揮,曲目的安排與演出還真令人乏力!首先曲目顯得凌亂沒章法,也沒有準確抓到時代風格;而兩場以大合奏為主體的「采風民族管絃樂團」,更找不到代表的正當性(采風民族管絃樂團是為這次音樂會臨時組成的樂團),這樣的安排,真太讓人意外了!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多媒體 多元化 多新曲
不當LKK 國樂也要變新裝
現在聽國樂演出,只是看到一群人拿著傳統樂器,穿著傳統唐裝,咿咿啊啊或鏗鏘錚琮地「陽春白雪」嗎?那你就錯了,台灣的國樂音樂會早就發展出多元豐富的演出樣貌,結合多媒體演出不稀罕,加上美食或品茗的感官體驗才有趣!曲目或老曲新編或全新創作,搖滾一下也不賴!
-
藝號人物 People 從現代作曲家到國樂團團長
鍾耀光 讓台灣國樂與世界接軌
對於國樂要衝出台灣這個地域的限制,鍾耀光認為除了中西交流之外,另一個方向就是把國樂團與世界的音樂來接軌。應該要打破過去的格局,將「國樂」的定義拓寬為「所有國家的國樂」,而不是將國樂「西化、洋化」、或者「洋為中用」、「中西並用」,在二十一世紀裡要談論的是跨種族、跨文化的觀念。
-
藝號人物 People Déjà vu 後設的劇場人生
憤怒之外,多了世故—「阿斗」劉亮佐
劇作家紀蔚然的「《夜夜夜麻》三部曲」即將在年底完工,其中貫穿三齣戲的要角隨時拿著棒球棍的「山豬」,也一以貫之地由資深劇場、電視演員劉亮佐人稱「阿斗」飾演,從演出第一部《夜夜夜麻》算起,「山豬」這個角色伴隨阿斗近十年,劇作中的人物性格演變,彷彿也映照著劉亮佐一路走來的人生心路,從憤怒傲骨到溫和老練。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從莫札特到理查.史特勞斯
笑看人間愛情遊戲
「愛情」是造物者賜予人類最好的禮物之一,也是藝術創作最好的靈感來源,只不過在每位藝術家的眼中,愛情各有表現方式,也許它同時包含了酸甜苦辣,也許它只是人類生活中的某種情趣調味料,在德國作曲家理查.史特勞斯的歌劇《玫瑰騎士》當中,「愛情」則是發揮了畫龍點睛的效果,讓我們見識到人性的縮影。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赴台演出前 專訪《玫瑰騎士》導演
托比亞.李希特—玫瑰使者答客問
要做《玫瑰騎士》,首先要有好品味。但是好品味還不夠,還要找到正確的風格。 托比亞.李希特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看到《玫瑰騎士》背後的歐洲歌劇工業
歌劇院大搜秘 —透視維也納國家歌劇院
六月底《玫瑰騎士》的來台,台灣觀眾終於有機會看到一齣原汁原味「歐洲製造」的經典製作。藉著這個機會,本刊也策劃了「歌劇院大搜祕」專題,希望藉此讓讀者了解,像《玫瑰騎士》這樣的繁複製作,是在怎樣一個「歌劇工業」環境中誕生的。 由於這次訪台演出的德國萊茵歌劇院,常駐演出的場地自去年開始大規模的整修工程,所以萊茵歌劇院便以「行動歌劇院」(Mobil Bhne)的方式在杜塞朵夫電視塔旁活動舞台上演出。因為這個特殊情形,本專題無法以萊茵歌劇院為介紹主體,卻因緣際會有機會鎖定另一個與理查.史特勞斯關係匪淺的歌劇院維也納國家歌劇院,來作為介紹歐洲歌劇工業的範例。 理查.史特勞斯曾於一九一九年接任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的總監暨指揮,迄今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的定目劇碼中仍有史特勞斯的多齣作品像《玫瑰騎士》、《厄勒克特拉》、《達孚尼》等。而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在歐洲歌劇工業中,其規模與運作模式也具相當代表性,藉由旅居維也納的音樂工作者鄭巧琪的近距離描繪,盼能讓讀者更深入了解成就一齣經典歌劇背後的opera world。
-
新藝見/新銳藝評
第五屆台新藝術獎.藝術相對論座談
位於仁愛圓環的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為敦南生活圈的居民開闢新的場域,在這個自由的空間中、自在呼吸;除了閱讀外,培養民眾新的週末活動,可以到這兒免費賞建築、聽音樂、看展覽,帶回滿滿的創意與感動,藝術讓生活成為一場盛宴。 在這個商業與藝術的跨界交會之處,用變的創意、不變的經典,邀請跨界達人從各自專業領域出發、對談主題不設限,激起不同質地的創意火花,挑戰雙方對於「跨領域」範疇的極限。
-
藝視窗 News
旅歐舞台設計高豪杰推出「虛擬虛擬」個展
【台灣】 旅歐舞台設計高豪杰推出「虛擬虛擬」個展 旅歐舞台設計家高豪杰,將在台灣首度推出作品個展,自6月2日起至6月12日止於台北華山文化園區東1館展出。畢業於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主修舞台設計的高豪杰,2001年時在德國學術交流總署的贊助下赴慕尼黑美術學院的舞台暨服裝設計系深造,於2005年獲得舞台暨服裝設計碩士學位。2006年並擔任奧地利 薩爾茲堡音樂戲劇節的超重量級歌劇《費加洛婚禮》服裝設計助理。這次個展將展出在德國期間的舞台設計創作包括著名的歌劇及戲劇作品如《費加洛婚禮》、《奧 菲歐》《群鬼》等,並運用攝影及多媒體,在展場裡虛擬「演出實況」。展覽期間,將安排定時導覽,由高豪杰親自帶領觀眾進入他的虛擬空間。6月10日下午三 點並邀請詩人導演鴻鴻與高豪杰對談歐陸歌劇的發展現況。(周倩漪) 俄羅斯禁止稻米進口 雲門《流浪者之歌》莫斯科巡演重製三噸半稻米 雲 門舞集6月7日將赴莫斯科契訶夫藝術節演出《流浪者之歌》。《流浪者之歌》演出中需要大量稻米,但演出前兩個月,藝術節告知自今年三月起,俄羅斯政府禁止 稻米進口,即使是雲門演出中的舞台稻米也不能放行。而《流浪者之歌》舞台上三噸半的稻米需具特殊條件,兩端不能太尖,防止舞者受傷,米要有一定硬度,才禁 得起舞者一再重踩,翻躍落地而不輕易碎裂。因此藝術節在莫斯科境內,花了近兩個月時間尋找適當的稻米;雲門舞台技術人員林家駒亦提前於五月中旬飛莫斯科, 指導當地技術人員重新製米,終能讓演出進行順利。(周倩漪) 兩廳院藝術夏令營 大人小孩「一起來玩藝」 往年兩廳院為兒童所舉辦戲劇類的夏令營,深獲好評,這次為慶祝兩廳院的二十週年,特別規劃了戲劇表演營、說唱藝術營、戲曲創意營、舞蹈律動營、布袋戲操偶營及創意玩偶營等六種課程。除了提供小朋友多樣化的課程之外,今年特別開立戲劇表演、布袋戲操偶及創意玩偶等三個成人課程,針對人文藝術教師,提供教學相關課程。 夏令營師資有如果兒
-
國際藝識International Vision 2007柏林戲劇盛會
恐怖劇場.莎劇新編.彩帶反撲
今年的評審團選劇並沒有設立標準,所以觀眾在被第一齣開幕的恐怖劇場搞得憤而起身離開或者起立大聲鼓掌之後,路過《少年維特的煩惱》和《無事生非》的經典劇場,然後在彩帶裡揭穿《偽君子》的真面目,最後看著戴著怪異面具的演員演契訶夫《三姊妹》,風格迥異,其中的搞怪、創意、紮實的演技絕對讓你決定這一輩子都要一直進劇場,畢竟,這裡的現場體驗,電影電視網路都給不了啊!
-
藝術家的OFF學
被太陽曬黑的子民(中)
我想像著她的戀人如何以刀斧鉤鐮尖石等利器在她身上劃下愛的印記,鮮血淋漓時再刻意塗抹沙污塵土,誘發嚴重的發炎、潰爛、結出巨大如圖騰般的疤記傷痕受難的過程是愛情的試煉,驚怖的傷口是盟誓的言宣何其暴烈的愛意表達方法與美學啊,我駭然於如此難以理解的異俗奇風,無法停止顫抖。
-
一本藝術經
陳宏一 鏡頭之下 揮灑藝術叛逆
曾拍過多支音樂錄影帶、電視廣告、短片的導演陳宏一,是個寡言安靜的人,他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包括司迪麥及中興百貨電視廣告等,鏡頭下犀利的影像風格,與桀傲不羈的意識形態,總是在每次出現時,讓人不能忘懷。
-
專題
許芳宜 舞星與模特兒貓的低調親暱
身為舞者,許芳宜好奇著貓的舞蹈細胞可施展到什麼程度?比如拿玩具逗貓玩,看低調可以旋轉幾圈,可以跳到多高,或是一時興起抱起貓咪轉圈跳舞,再把微微頭暈的貓兒放下來。「牠的脊椎怎麼可以這麼彎?牠幹嘛把自己折成這個樣子?」貓咪的柔軟度和百種姿勢,常令芳宜發出驚嘆的疑問。
-
專題
王戰 玩伴貓摸透指揮家的心
這隻貓,愛把自己的心情喵喵喵報告給主人聽;這個指揮家,聽遍了從歌劇到管絃樂的聲響層次,他回家專注著,傾聽貓咪跟他說些什麼身為國台交管樂團常任指揮、天使之翼管樂團團長的王戰,與太太方宇俐養了一隻善解人意的撒嬌貓毛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