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歐洲人文筆記
孟克的忘年交
易卜生曾經說過,一個作家的基本職責是去看,而不是去反映。這個想法影響著年輕的孟克,他也說過類似的話:我並不畫我所看到的東西。他為易卜生畫了五百多張畫,有的是素描,有的是舞台的背景或草稿,那五百張畫奠定了孟克的繪畫精神。
-
演員的庫藏記憶 登陸艇中的海軍回憶(下)
啊!是尼米茲號航空母艦
我們全體士官兵禮貌地站在右舷邊,抬頭敬禮看著這艘舉世聞名的航母,他們的士官兵也要禮貌地還禮,但好像更認真地低頭行禮,看著我們這一艘曾是他們家的「古董」;當時的心情不是「啼笑皆非」,是「啼笑皆是」!科學啊科學,你怎麼能讓人有這麼大的差別?
-
音樂電影文學的邊界 歌德的「浮士德」與眾音樂家們(三之一)浮士德精神
就完整鋪陳浮士德精神而言,李斯特比起舒伯特、白遼士、古諾,是完備太多了。浮士德的性格在李斯特的音樂中,至少呈現了四種,包括以增三度和弦為主的,懷疑、絕望、煩悶的年老浮士德;快速遊走短促音符呈現出來的渴望經歷生命、積極躁動的浮士德;還有旋律溫柔充滿愛意、所表現出來的在愛情中的浮士德;最後是輝煌以銅管樂器為主樂器的、完成大我理想的浮士德。
-
當我遇上兩廳院Memory about NTCH 雲門舞集藝術總監
林懷民:雖然陳舊,仍是間體貼的好劇院
它是華格納式的空間,德國歌劇院的翻版。面對如此大的舞台,我們的製作反趨精簡,這個超大舞台日後成為一個丈量尺度。九○年代以後,到兩廳院首演新舞作,接著就可以到全世界巡演了!這對雲門來說深具重要性。
-
戲曲 戲曲史上頭一遭!
《孟姜女》 用水磨調哭倒長城
編劇曾永義表示,《孟姜女》的故事歷代有各種版本,最早見於《左傳》。之後,這則故事經歷代文人加工,增添天馬行空的情節想像。《孟姜女》題材也見於京劇、豫劇與各地方劇種,但以崑曲而言,係屬首創。曾永義以他的獨特視角,賦予古老的民間傳說新的思想,更企圖揭露自古至今中國歷史上長存的政治矛盾。
-
舞蹈
讓東方皮影戲媲美迪士尼動畫
美國光影戲導演賴瑞.李德與無獨有偶劇團合作,歷時三年製作而成的光影劇場《孫悟空大戰蜘蛛精》,融合戲曲身段、皮影戲美術造型風格與現代電影運鏡手法,戲偶與真人演出,加上京劇唱腔、人聲表現、樂手的現場演奏,呈現出罕見的影戲新風貌。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三大男高音,叫我第一名!
多明哥 永遠為藝術向前走的歌劇之王
二十世紀三大男高音,在帕華洛帝宣告退休、卡瑞拉斯漸漸淡出後,唯有多明哥仍在舞台上發熱發光。能唱更能演的他,除了能唱多達一百二十多個歌劇角色,更是歷來擔任最多齣歌劇之世界首演的歌手;唱歌之外,他還轉戰指揮台,甚至手掌兩家歌劇院的經營兵符,可以說為藝術做出多面向的貢獻。去年底才演出譚盾歌劇《秦始皇》的他,可說是活到老學到老,稱之為「歌劇之王」,誰能否認?
-
藝號人物 People 致力彈奏當代作品的鋼琴家
林佳靜:要與作曲家共同寫下歷史
她十歲即為了拜師學琴而遠赴維也納,再歷經美國、瑞士等三地不同的文化薰陶與人生階段,在甜美外表下,林佳靜有著青年音樂家們少見的開闊格局。台灣觀眾幾乎每年都可聽到她的演出,但在這些音樂會曲目中,觀眾們又看到多少她豐富的面貌呢?去年年底走馬代打由史耐德指揮的理查.史特勞斯《戲謔曲》,今年一開春又將與國家交響樂團越洋至星馬演出馬水龍的《關渡隨想曲》,林佳靜在繁忙的演出中,與讀者分享她的音樂與生活。
-
藝號人物 People 《放牛班的春天》《白色大地》配樂家
從光影思考的聲音打造者—布魯諾.寇萊
他以音符來觀賞振羽疾飛的鵬鳥,以聲響描述顯微鏡下的世界,他讓觀眾在影像之外,「聽到」光影。 法國作曲家布魯諾.寇萊(Bruno Coulais),從事電視電影配樂二十多年、創作了一百二十多部配樂,不僅善用專業的作曲訓練,也讓音樂成為影片的一大助力。此次為新片《白色大地》首次來台訪問,為台灣觀眾再次展現他的配樂功力,也分享他的經驗與感動。
-
戲劇
一種文化產業式的豪華感
管你喜不喜歡林奕華的戲,他的最新作品《水滸傳》,毫不掩飾地把這個消費社會最時尚的「身體主義」,轉化為一種文化產業式的「豪華」場面,用來阻截原著強烈的傳統意識,你就不能不承認,「非常林奕華」的想像力較台灣同世代的劇場導演實具有更敏銳的「現代」感。
-
戲劇
劇場?商場?
《水滸傳》是一個林氏商場體驗的過程,在全劇真實與扮演的交錯中,小至賣笑與娛樂、他對經典的拆解、他在劇場創造出的時尚幻象,大至論述裡對消費主義的回應(他只是回應,並不是站在不同陣線上),讓觀眾在其中各取所需。他改變了台灣劇場向來習慣尋找精神依歸的表達方式。
-
戲劇
青春不老、永恆不死?!
舞台設計利用軌道排列組合的「珠簾」景片,切割空間,搭配大量投影的紀錄影片,為本劇提供相當重要的背景資訊,以及解讀舞台畫面的參考。不過,這樣如同戲曲表演般呈現直觀的寫意舞台,卻與許多模擬與再現史實事件的場景質調──或是為了觸動群體記憶──扞格不入。
-
音樂
名家手筆,不同凡響!
第二部分結尾的《哈利路亞》大合唱,儘管全場觀眾遵循英王喬治二世傳統自動起立,葛羅絲曼也順勢轉身指揮群眾加入齊唱,然而她並未處理得過度興奮,寧可將真正高潮保留到第三部分結尾的《阿門》合唱,讓全曲格局增大,感人肺腑至深,名家手筆的確不同凡響!
-
特別企畫 Feature 國片「春天來了」,好演員在哪裡?
尋找下一位台灣電影巨星!
二○○六年,國片總觀影人次攀上近五年來的高峰,這個令人振奮的現象,更讓不少影人相信低迷已久的國片已經逐漸回春。但是,除了已經有資金的投入,國片的製作環境,還亟需有實力的演員,而訓練有素的劇場演員,是否可能成為未來的「國際電影巨星」?!
-
特別企畫 Feature 過來人說話 從舞台到電影鏡頭的演員心路
戴立忍 放下「劇場」回歸真實自然
問戴立忍:「你所受的劇場訓練對電影演出有沒有幫助?」他哈哈大笑:「完全沒有!」這牽涉到台灣電影的新寫實主義取向及表演的本質。關於表演,戴立忍形容自己從電影回到舞台,他採取與劇場人迥異的方式:他不暖身,他無法不穿鞋,而且不化妝。「化妝會讓人意識到要表演了!」戴立忍將表演和生活的界限拉近,以更自然、更融於內而自發於外的功力呈現所謂演戲這件事。
-
特別企畫 Feature
導演說話 「我要先愛上演員,觀眾才會愛!」
電影《一年之初》的導演鄭有傑,在片中用了大量的劇場演員,甚至劇本的創作靈感,也是因為看了劇場表演激發出來的,鄭有傑說明他的選角原則:「如果我喜歡,觀眾才會喜歡,我要先愛上演員,觀眾才會愛。」
-
特別企畫 Feature 經紀人說話
有實力,也要有伯樂
劇場演員需要實力,也需要伯樂。圈內目前主要經紀劇場演員的經紀公司有李烈經營的影一事務所,去年正式進軍經紀的表演工作坊,以及簽下趙自強、劉亮佐的齊石經紀公司,每家公司的依照經紀人的性格和操作模式不同,旗下的演員都有不同的發展。
-
特別企畫 Feature 從《如夢之夢》顧香蘭到《色,戒》第二女主角
朱芷瑩:第一個鏡頭,永遠不是我最好的表演
「我的表現是越來越好的,因為我必須有第一次失敗的經驗,才知道第二次該怎麼迅速的、猛烈的進步。」朱芷瑩說,因此有導演說她:「是個Take得越多,演得越好的演員」但拍得越多,底片、場租就要花得更多,當然無法無限制地磨戲,她苦笑說:「我這種特質,對控制預算的製片而言,應該會很痛苦,很想把我敲昏吧!」
-
特別企畫 Feature 幸運展星途,但是…
莫子儀:以後想待的地方,還是劇場
這幾年,持續的作品露出,以及加入經紀公司,讓莫子儀擁有比別人更多選擇影像演出的機會,但他說,還是比較喜歡在劇場工作:「我一直覺得自己是演員,一個劇場出身的演員。我願意參與不同媒介的演出,但我的所學跟以後想繼續待的地方,都是劇場。」。
-
特別企畫 Feature 要讓人看見「好演員,這裡就有!」
黃健瑋:當演員,就要像蝙蝠俠
遊走於劇場與電影兩種媒介,「我沒有什麼調適的問題」黃健瑋說。他直率地表示:「專業演員這件事在台灣還不成立。」但即便無法撼動整體產業「不把表演當專業工作」的態度,黃健瑋認為自己和其他同輩演員能做的,「就是演示一種表演格調,把一種表演的標準呈現出來,告訴別人:好演員,這裡也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