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回想與回響 Echo
嘻笑怒罵背後的生死課題
《有關借來的人生》藉由舞台上的舞蹈與銀幕上放映的影片,以雙軌進行、虛實錯置的方式,呈現出人生中介於生和死之間的吉光片羽。
-
回想與回響 Echo
男人、身體與二十一世紀舞蹈啓示錄
這四套來自不同地區或文化、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節目,不但反映了台北舞蹈消費的國際化趨向與新文化版圖的開發,也透露出當下國際舞蹈圈的流行訊息,那就是性別、身體與文化。
-
回想與回響 Echo
宇宙中的舞者,機械中的禪意
勅使川原三郎不刻意隔離出一個舞台空間以傳達靈性,快速動作也不是過去祭儀中的癲狂, 如數學般的理性與純粹,竟一樣可以將神聖表現得淋漓盡致。
-
回想與回響 Echo
「斷層」在美東
《斷層》的爆發力及所呈現的悲劇,與抹滿嬰兒油的舞者、滑溜溜的地板,呈現極端的對比與反諷, 也反諷了那些著裝正式「消費型」的觀衆,彷彿打了他們一記耳光。
-
回想與回響 Echo
跟李爾先生捉迷藏
伊牟田耕兒演出的最後那一段,是一個讓你不能忽視的孤獨生命意象,在靜默中一點一點地竟被「表演」出來。《李爾三個王》大槪只能說是一種捉迷藏的遊戲, 甚至不太清楚自己的偽裝已達到何種程度,也許,「三個王」都被自己的表演所迷惑住了吧!
-
回想與回響 Echo
教育,在劇場裡追風
透過經驗豐富的劇場編導和演員,以及具有劇場教育能力的引導者,在簡單但精緻的小型演出模式中,培養戲劇藝術的鑑賞能力,激發可能的戲劇創作興趣,成為可以預期的劇場未來。
-
回想與回響 Echo
來自巴西的擊樂神話
奈.羅沙洛本身散發出音樂即是生活的特質,經過他身旁的人一定會忍不住地再看他一眼或停留一會, 從中觀察,你會發現,他無時不歌,且跟著旋律跨步,更有趣的是,他會邀你一起哼哼唱唱、或隨著音樂搖擺,或使用現場任何可以發出聲音的物品來點節奏,音樂彷彿就是他的靈魂。
-
表演書房
充滿道德勇氣與八卦內幕的起訴書
萊布列希最大的問題,是把古典音樂當成宗教來看待,一切屬於人的權力傲慢、墮落都不應屬於這個超俗的國度,而只有天才才配坐在上帝的寶座。在基督教式微、「上帝已死」的年代,作者以清教徒般的高道德標準,似乎拿古典音樂取代基督教空缺出來的位置,是非常耐人尋味的。
-
表演書房
解開迷思的音樂知識分子反攻
魏樂富運用其音樂家的特質與哲學修養,已經練就其時而詼諧反諷、時而精練嚴謹的文字風格。這本書讀來如俯拾即是的箴言省思,在成為「一本書」的制式要求下,也許其架構失於散漫,但這豈不就是形式與内容拉鋸戰的趣味之所在?
-
回應與挑戰
打破停刊的文化宿命
與其等待一份具領導地位的劇場刊物出現,我們選擇了先行製作一份雛形版,至少在這個劇場刊物的真空期,提供空間渠道給觀衆寫下劇場二三事,並為劇場工作者提供溝通及理解的機會。
-
回應與挑戰
架設一座溝通的橋樑
民間職業劇團在良好的演出條件及公平公開的評選制度下參加比賽,比賽的得獎者成為一種榮譽,而政府給予循序漸進的引導與扶植,這樣一來「地方戲劇比賽」能夠讓民間劇團爭相參與,並且成為政府與民間彼此溝通的橋樑,「比賽」的存在性就不容置疑了!
-
炫技的傳承
鋼琴上的「小巨人」
達貝爾不僅琴技傑出,音樂常識更是無人能比。曾有人如此描述他彈琴時的姿態:「半人、半鋼琴的怪獸」,因為,他演奏時,幾乎人身已與鋼琴融合為一 !而他彈奏時的力量巨大無比,幾乎在每篇樂評中都離不開"titanic"(力大無比)的描述。
-
專欄 Columns
表演藝術應加強與大衆溝通
很難想像需要一個團隊的表演藝術,在沒有任何支持下存在。這是很多國家都以納稅人的錢來贊助演藝團體的原因。可是以藝術經濟的角度來看,公部門在演藝上的投資,必須能對社會大衆有所貢獻才是。他們要如何使社會上更多的人可能並欣賞他們的產品,實在是非常重要的努力方向。
-
專欄 Columns
國際表演藝術協會聯想
我的夢想就是希望所有的表演藝術團體、表演場所、藝術經紀公司、各級學校藝文中心、藝術節、表演藝術相關的社團或基金會、文化局、文化中心、文建會及其所屬的相關機構都能夠聯合起來,平起平坐,交流互助,靠會員合作的力量,為台灣的表演藝術開創更好的表演空間和機會,造就更多的藝術人才,培養更多的藝術領導人物。
-
專欄 Columns
「無名」的喜悅
藝術教育與外交、軍事一樣屬國家必須承擔、投資的公共建設,藝術教育完善的國家不但提振國民生活品質與國家形象,也必能受到國際尊重。專業藝術教育本來就是「虧本」的「生意」,如果要斤斤計較它的成本效益,或只注意它的市場取向,把藝術當成商品,國家存在的必要性也値得懷疑。
-
藝壇動態
藝壇動態
〔台灣〕 王友輝劇作集《獨角馬與蝙蝠的對話》出版 曾多次獲得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和文建會舞台劇本創作獎的王友輝,具有劇場編導、表演者、劇評等多重身分,歷經二十一年的創作生涯後,在今年四月發表劇作選輯《獨角馬與蝙蝠的對話》,分為〈劇場實驗〉、〈劇場旅程〉、〈劇場寓言〉及〈劇場童話〉四冊;内容從創作的靈感開始,探討劇場的多樣形式、人物與情節的構思方法、以及兒童戲劇的創作理論與實踐,並附有王友輝多年來的創作劇本,由天行國際文化公司出版。 (編輯室) 二〇〇一年技術劇場實務研習班 中華技術劇場協會為提供有志於技術劇場者一個正確、務實的基礎訓練,特舉辦「二〇〇一年技術劇場實務研習班」,以期提昇國内劇場技術工作者之專業水平。 此次活動除邀請國内專業師資授課外,課程内容將分為實務、專題講座及演出實習三大部分進行。同時也依技術劇場工作特性將學員分設舞台技術組、燈光技術組、服裝技術組、舞台與劇場管理組等分組研習。活動時間為九月十六日起至十二月十六日止,學員費用將由文建會全額贊助,報名從八月一日起至八月二十日止,九月一日進行學員甄試。有興趣者請洽:中華技術劇場協會(02)23577136 (編輯室) 國藝會獎助論文研撰案開始申請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為提昇文化藝術與社會環境結合之研究,累積相關文獻,而擬定的獎助「國内當代文化藝術發展與社會環境結合相關研究」學位論文研撰計畫,九十年度申請辦法已公佈,並自即日起至十一月三十日止接受申請。 意者請洽: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02)27541122轉209 ;網址http://www.ncaf.org.tw/ (編輯室) 國藝會九十一年度獎助文化藝術行政人才出國進修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九十一年度獎助文化藝術行政人才出國進修專案,
-
焦點
點著大紅燈籠跳芭蕾
《大紅燈籠高高掛》從計畫一曝光就一直是大陸藝文界矚目的焦點,不只因為國際得獎紅牌導演的效應,還因為它也代表了中央芭蕾舞團亟欲突破傳統形象的積極作風。
-
焦點
照見幽暗戲園的光亮
藉著電影與生俱來的紀實特質,我們在斑駁的活動寫真裡依稀可見内台歌仔戲的影跡;當中甚至有不少生、旦燕好的旖旎情節,畫面撩人遐思。在漆黑的電影院裡任由情慾脈脈流動,恐怕是保守的年代釋放壓力最好的方法和場所罷!
-
特別企畫 Feature
人體美技的現代傳奇
在走紅國際的「新馬戲」風潮中,傳統馬戲場上的動物明星已淡出舞台,改由雜耍特技的藝人全面當家,以其出身街頭的表演魅力,結合戲劇及其他表演藝術的元素,創造了人體特技藝術的新境界。在新馬戲蔚然成風之際,反觀國内自成特殊生態已久的雜技行當,是否已有不同面貌的新發展?而在新馬戲演出的亮麗表現下,又潛藏哪些攸關新世紀表演藝術發展的共同課題?値得我們深思。
-
特別企畫 Feature
人獸競藝
現代馬戲團的成形,以十八世紀英國人艾斯特里成立職業馬戲團為起點。十九世紀起,馬戲節目内容隨著場地變寬而日漸豐富,人體特技表演的任務也逐漸吃重, 如今更在新馬戲藝術的誕生中,扮演了決定性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