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戲劇
爲賦新意強說「戲」
且不論《徵》劇有多少問題和疑點,李國修絕妙大膽的角色扮演,實足以自成一齣耐人尋味的喜劇。然而編導偏偏放棄經營強而有力的戲劇結構,大量附加許多了無新意的議題,硬生生地套入「戲外戲」的彩排場景,破壞了全劇的張力與節奏。
-
戲劇
一則關於孤寂的寓言故事
《夜》劇中關於旅程、夢魘、追尋溫暖擁抱的希望的這些主題,和都會邊緣的敍述情境,在當代的戲劇文本中並不少見,編導的敍事基本上也依循著一些成規。但編導在處理這些習見的主題時,不僅技巧相當純熟、充滿巧思,並且相當有效掌握了動靜場景之間的穿挿與呼應,創造出溫柔與粗糙並置對比的趣味。
-
戲劇
我們不當王子公主很久了!
看著不強調明星氣質的學生演員的演出,那些眞正的遲疑表情、不連貫的情緒,都愈發讓人相信他們是呑下了克萊斯特的催眠文字做爲暖身。
-
戲劇
成功的實驗永不過時
近三十年來,跨文化劇場成爲當代西方劇場的重要探索領域,往往以遠古悲劇或民族傳說爲取材對象。《特洛伊女人》組合了美國大瓊斯定目劇團和韓國東朗劇團的成員、羅馬尼亞的導演,以無人能懂的語言演出希臘悲劇,雖是二十年前的版本,搬到今日台北,猶可嗅到濃烈的實驗氣息。
-
座談會
辣媽媽談辣媽媽
《特洛伊女人》的演出,讓觀衆親眼目睹辣媽媽的實驗劇場傳奇。當年影響蘭陵劇坊創立的Ellen Stewart,與觀衆面對面地敍述這樁傳奇的銳變歷程。
-
座談會
珍惜相互撞撃的火花
《Tsou.伊底帕斯》的演出,引發如何面對不同文化元素衝撞與融合的討論;此外,原住民傳統如何因應現代表演藝術而轉型,更是關心原住民文化者致力突破的目標。
-
回想與回響 Echo
Tsou!鄒? 一個文化角度的戲劇反省
誠如媒體文字所言《Tsou.伊底帕斯》的確完成了許多特殊的成就,留下不可磨滅的紀錄。然而,對人與實驗之間關係若不能有更深的反省,那恐怕也就無法成其眞正的意義。
-
回想與回響 Echo
舞出自己的英雄傳奇
這次參與演出的中壯世代的鄒族演員,做到極具關鍵性的突破;這種現象顯現鄒族族人深切希望本身祭典儀式與表演歌舞分際的釐淸,以及有心者對於傳統歌舞儀式脫胎換骨的殷盼。
-
回想與回響 Echo
世紀末的公案──《牡丹亭》
由上海崑劇團和美國林肯藝術中心等聯合製作的全本五十五齣《牡丹亭》,在中國大陸演出後,不得「通關」赴美。關於這件公案,是一場權力對藝術的挑戰,結果如何雖無法斷定,劇團、媒體、跨國製作等在事件中的立場、是非,卻可以讓我們追索此─「公案」的來龍去脈。
-
現象視察
北京舞台劇的新氣象
在話劇危機的呼聲狂喊了十多年之後,北京的話劇舞台頓時呈現春潮洶湧的景象。人們經過不斷的反思、探索,對藝術規律和文化市場的認識,已相當淸醒而深入;而自身的創作激情和能量,也經歷了長期的孕育。因此,話劇演出在這個春天裡蓄勢而發,當是件順理成章的事。
-
專欄 Columns
談創意夥伴
創意夥伴並不是新觀念,而是新主張和新行動。在回應全球化和本土化的緊張時,創意夥伴的關係就應運而生。兩岸交流至今已開放十年,不論文化、藝術和政治,兩岸都應該成爲創意夥伴;兩岸在政治上的衝突,應該化爲創意夥伴的關係。
-
專欄 Columns
從網路文化析煉文化網路
網際網路被稱爲是繼印刷術發明之後的「第二次文藝復興的契機」,因爲只要擁有網路進出的帳號,人人都可以有一個自己的「電子肥皀箱」,讓你像從前倫敦海德公園的演講者一樣,墊高身體,暢所欲言。網路的人本精神加上成本誘因,實在可以讓具有藝術訓練與見解的專才跳進來發展評論事業。
-
特別企畫 Feature
創作與婚姻
常有人以為藝術家在獨自面對生命時,才能錘鍊出創作的精華;然而還是有許許多多的創作者,選擇了平凡人的婚姻生活,與對方許下一生一世的承諾。在這樣生命過程的轉化中,他們如何適應兩個人的生活,在日常煩瑣中沈澱創作?除了相互扶持的夫妻之情:兩人彼此不同的生活經驗與專業背景,究竟是限制了自我創作的空間還是使得彼此的藝術創作獲得了成長?
-
聲音劇場
Eric Satie鋼琴作品的手風琴錄音現場手記
Stefan在迷宮一般的義大利高速公路上迷路了,從 機場轉了好幾個大圈才到 Briosco。爲什麼要這麼大費周章,跑來這個米蘭近郊 的小鎭上錄音呢?我很好奇。Stefan賣個關子,說:「你一會兒就知道了,那是 世界上絕無僅有的地方。」 車子在Giulini夫人的別墅前停下來,與其說是「別墅」,還不如說是「城堡」來 得恰當。高聳巨大的圓拱形木門,被實鐵牢牢框著,樣子根本就是電影裡中世紀的古堡。如果這時候,門一開, 有個巴洛克衣著的人帶著假髮走出來,我是一點也不奇怪。 Giulini的僕人幫我們開了門,來過此地不下二十次 的Stefan顯然跟大家都十分熟絡:「嘿,費德里哥, 我們這次住哪一間房呢?」 因爲別墅實在太大了,數十 個房間,每次看Ginlini夫人高興怎麼分配,就睡那兒。 那麼,Giulini夫人自己呢?謝天謝地,她並不住這兒。興致好的時候,她一星期多半只來一天,過一晚上。據說她是米蘭時裝界的名人,家財萬貫,別墅不少, 但脾氣古怪,難以捉摸。僕人們在她蒞臨當天總是沈默恐懼,把房間打掃得纖塵不染,還穿上白制服,戴上白手套,恭敬服侍。簡直像是 殖民地時代的遺老。 所以,雖然別墅的錄音條件很誘人,卻沒幾個人能夠登堂入室,Stefan Winter成了這裡唯一的常客。 錄音的大廳在東廂左邊入口。因爲常年不住人,石壁都泛著森冷的氣息,我們拾級而上,穿過恬靜的迴廊,走廊兩邊這時又出現緊閉的幾扇門,想是通往不同的廳房。這時,Stefan推開走道盡頭的兩扇灰門。 我走進偌大的廳中,驚懾不能言語,深怕一說話就會從這個美麗的夢境醒來。黃昏的餘光自三層樓高的十四扇綠框天窗折進廳裡,黑色的屋樑撐住粗厚木條搭建的屋頂,十七世紀的壁畫完好在一面牆上展開。從來不曉得褪色的粉紅色與綠色搭起來是這麼典雅。 與Stefan已經合作十年的錄音師Adrian早就把麥克風架好了。地上鋪了一層白布,以防止聲音的過度折射。德國人的敬業態度叫人不得不服氣,從音控室出來的每一條管線都被妥當安排,不至絆腳。錄音直接透過一台Tascam進行,在混音桌上當場mix成兩軌,錄進DAT。由於錄下來的音樂是以原音呈現,麥克風的選擇與擺置因此都扮演關鍵性因素。 晚上八點,這次錄音的主角Teo
-
即將上場
一九九八台灣國際音樂節
「一九九八台灣國際音樂節」(Taiwan Music Festi-val 1998),將從的七月份起於東台灣的花蓮舉行一個月。這次音樂節的策畫爲呈現出音樂活動的完整性,將由以硏習課程爲主的音樂營與師生音樂會發表兩個部分所組成。從七月十日起於花蓮縣立文化中心推出每位敎師的個人獨奏會,以及室內樂、協奏曲等各種型態的演出,而參與硏習的學員也將與台灣弦樂團舉辦一場成果音樂會。
-
即將上場
張毅心大提琴獨奏會
張毅心曾爲台灣省交響樂團的大提琴首席,並赴美求敎於奧克拉荷馬州愛樂交響樂團首席──Dan Wat-ters。九〇年春天曾獲選爲Pi Kappa Lambda美國國家榮譽學會會員,並且考入奧克拉荷馬州愛樂交響樂 團。 此次負責鋼琴伴奏的郭姿妤,於民國八十二年便與張毅心有過合作演出的經驗,同時也是當代樂集室內樂團的一員。此次演奏曲目,有貝多芬大提琴奏鳴曲第一號、 布拉姆斯兩首大提琴奏鳴曲、聖桑爲大提琴寫的兩首奏鳴曲。
-
即將上場
台北首都歌劇團《鄕村騎士》及《丑角》
十九世紀末歌劇受到文學運動中寫實主義風潮的影響,於是產生大量描繪人生眞實情愛瞋怨的寫實歌劇。馬斯卡尼的《鄕村騎士》與雷昻卡伐洛的《丑角》即以寫實的手法道出許多市井小人物因妒而由愛生恨的愛情悲劇。《鄕村騎士》(Cavalleria Rusticana)取材自威嘉爾同名小說,描述西西里鄕村裡,一場因愛情背叛而生恨所引發的悲劇。《丑角》(Pagliacci)一劇多年前曾於台灣演出,描寫一個遊走於鄕城間的巡迴劇團,團員間的感情與生活,劇情發展以戲中戲的方式展開,凸顯出生如戲如人生的無奈,眞實與虛構的模糊。
-
即將上場
「一九九八九歌兒童藝術節」
每七、八月兒童劇場強強滾,今年九歌兒童劇團更是結合宜蘭的小太陽兒童劇團熱鬧登場。小太陽兒童劇團是文建會八十六年度兒童戲劇推廣計畫中由九歌扶植的團體。「一九九八九歌兒童藝術節」九歌特別邀請小太陽兒童劇團參與演出自然生態保育劇《快樂森林》。除此以外九歌還演出由眞人、執頭偶、撑竿偶聯合演出《啊啊雞狗乖》及《寶貝小咕嚕》。
-
即將上場
小飛飛的天空
今年夏天來自荷蘭的偶劇工作者Damiet van Dalsum,將應「鞋子兒童劇團」的邀請,來台指導一齣溫馨感人的偶劇《小飛飛的天空》(Li-ttle Fredreek);同時也將爲幼敎老師及對偶劇有興趣的人舉辦「想像偶劇硏習營」。 《小飛飛的天空》故事內容描述在一個粉紅色的村莊裡,小飛飛是個一誕生就與他人不同的綠 色小孩而被村人丟棄。此時,一匹馬將小飛飛載 到了星星的出生地蛋蛋國,那兒的人正等著小飛 飛的到來,因爲傳說中,有一位綠色小孩將會幫 他們把星星之蛋從粉紅怪物的手中救回來。小飛 飛果眞憑著他的智慧,讓所有的小星星都可以安 全回到天上的家。從此以後,小孩不再害怕夜晚, 因爲他們有天上的星星陪伴,一邊數著星星,一 邊安穩的進入夢鄕!
-
即將上場
紐約經典芭蕾舞團演出《歌劇魅影》
紐約經典芭蕾舞團由蘿莉塔山謬葛(Lolita San Miguel)於一九七八年一手創立,蘿莉塔爲芭蕾舞者,曾於大都會芭蕾舞團擔任首席獨舞者達十年之久,之後除於紐約及長島大學等任敎外,並開始著手進行成立屬於自己的芭蕾舞團,即現今的紐約經典芭蕾舞團。 該團此次來台將帶來觀衆熟悉且喜愛的全碼芭蕾舞劇 ──《歌劇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原作者爲賈斯頓勒胡(Gaston Leroux),由艾柏特曼德兹 (Alberto Mendez)編舞,音樂設計爲費南茲利斯特(Franz Liszt)、雷蒙托雷斯(Raymond Torres),藝 術指導則爲蘿莉塔山謬葛(Lolita San Migu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