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音樂
爲音樂而存在的技巧
巴魯耶哥最令人驚異的是他對不同時期音樂的風格皆有不同的詮釋,他的技巧是爲了表現音樂,而不是爲了技巧本身而存在。西裔英籍的包尼爾是第三度來台演出,三次演出曲目大同小異,他顯現出過人的技巧及豐富的音色,但也由於這些優點造就了他的缺點
-
音樂
合唱與獨唱良性互動
拉脫維亞是個俄國風味濃厚的國家,民族性情反映在音樂中,就顯得率直厚重,而拉脫維亞向來也有悠久的合唱傳統,在這一次的歌劇演出中可以印證這一點。
-
音樂
在音樂中尋求詩境
傅聰在音色與情緒的控制相當出色,讓人在欣賞表演時,對莫札特這位天才作曲家英年早逝的命運感到不勝唏噓。
-
戲劇
模糊了刻度的感傷尺碼
「懷舊」在劇中代表了一種企圖回歸到回憶中去尋求寬慰的願望,我們卻無法從演出中看出對於改動劇作時空的、屬於詮釋或創意上的理由;而在追憶和感傷以外,編導也並未呈現其他更爲深刻的、看待這些老東西與舊價値的觀點,使得演出的整體形貌略顯模糊。觀衆面臨的,毋寧是一種更大的失落:像是恰才實現了一場一直夢寐以求的跨時空之旅,卻悲傷地發現自己無法完整地認出(甚至比旅行前更陌生)那個曾經一再夢想的目的地。
-
戲曲
南轅北轍的新編宗敎神話劇
集中國古典主義之大成的戲曲藝術,何堪演繹西方古典主義裡的聖經故事!?這是個十足僞古典主義下的產物。
-
回想與回響 Echo
《出埃及》:首部曲
新編京劇《出埃及》不談瑣碎的典章誡命,而讓觀衆見識到了一個景觀萬千、氣度恢弘的異域想像;摩西不見史籍的大逃亡前私生活歷歷在目,周旋在多個女人與權力的運作之間,「前傳」意味顯而易見。
-
回想與回響 Echo
窮則變,變則通
戲班子劇團的「沙沙發發站起來」藝術節,或許並沒有引起太多的注意,或許劇場發酵的渲染力範圍也較小,但是我們看到了小劇場工作者的熱情與毅力。
-
回想與回響 Echo
水之至柔和劍之至剛
生於「鐘錶之國」瑞士的杜特華,長年吐納著法國文化迷人的芬芳和精華,繼他的老師孟許之後,成爲本世紀又一位法國音樂的代言人。去年十一月十六、十七日他率領法國國家交響樂團來到上海大劇院,爲上海樂迷獻上兩場他最拿手的作品。
-
歐陸劇場
精練意涵豐富的詩意空間
看似現實生活剪影的舞台設計,其實是經過精練的詩意空間,舞台設計的每一元素皆能跳脫侷促、有限的現實框架,進而觸動觀者的想像力。遠方的遼闊海景與無際的室內──相對於通常狹隘、閉塞、堆滿物件的寫實空間,建構本戲縱橫古今的恢弘格局。
-
專欄 Columns一個劇場設計者的體認與省思
劇場藝術是在不斷的演變之中成長,所以不時需要更多的智慧投入,從事創作,面對挑戰,呈現、消失、追求再一個新的生命。劇場設計者永遠要在這樣一種氛圍下,永續的學習,不斷辛勤工作,不然很容易就會遭到淘汰。我想任何一個認眞嚴肅從事設計的人,都會有相同的感受與體認。
-
專欄 Columns著作財產權(二)
任何人未經語文、音樂等著作人或表演人之同意而於演出時予以錄音、錄影者,同時侵害語文、音樂等著作人及表演人之著作財產權(重製權)。
-
九二一文化震撼系列報導
讓藝術活水灌漑受傷的幼苗
小朋友的童年只有一個,我們不該、也不能讓災區的小朋友在恐懼中長大。硬體的重建很重要,讓我們的食衣住行不虞匱乏,但是心靈的重建,更是不可忽視。 尤其是小朋友的心理輔導,絕對不是把學校蓋的堅固一點、設備弄好一點就算完成了。
-
即將上場
創作社性別越界非愛情喜劇《天亮以前我要你》
《天亮以前我要你》是周慧玲以創作的形式呈現其近年的關注和硏究、更是她取得學位返台後獻出的第一齣作品。這齣結合「表演理論」與「性別操演」,關於性別跨界、關於身分移轉、關於文化雜交的愛情\慾望兩國論的中型戲劇演出。由於其中對於慾望投射的虛實、社會角色的扮演多所探討,周慧玲除了切入情色話題外,對於劇本裡頭近似戲中戲的段落,也以少見的組合式創作模式,企圖呈現多層次感的表演空間,爲此,她邀請了創作社前三齣戲、風格迥異的兩位導演:黎煥雄、魏瑛娟二人一起加入此次工作。 劇中四位主角都是出身台灣的知識份子,在各自專業領域內獨領風騷:一位是自矜於愛情潔癖的攝影師、一位是駕著慾望四處流竄的電影導演、一位耽溺於美食與扮裝皇后的服裝設計師、一位是長袖善舞於兩國/兩性之間的畫家。在這場聚會裡,他們四人以瑣碎的閨中對白、混合自覺的生活表演,展現對性別/愛情的輕浮、游離與執著,赤裸裸的揭露thirty something、三十人生的前中年焦慮。 此次演員包括:黃士偉、傅仰曄、阮文萍及林嘉莉等。設計群則包括王孟超(舞台)、黃祖延(燈光)、陳建騏(音樂)及黃禹銘(服裝造型)。
-
藝壇動態藝壇動態
〔法國〕 龐畢度文化中心重新開幕 封館二十七個月進行整修的龐畢度文化中心(Centre Pompidou),已於一月重新開幕,今年的主題以帶領大家瞭解二十世紀藝術爲目標。該文化中心除了國立現代藝術博物館(Muse national d'art moder-ne)、公衆資訊圖書館(Bpi)與美術展覽、電影放映外,也是當代表演藝術的重要展演地,兩千年將有三十餘齣節目上場。 「演出空間」(Espace Spctacles)包含了四個表演廳,可供電影、音樂、戲劇、舞蹈演出與討論會多方運用。已排定的節目:包括以展覽中的「時間,迅速」(Le Temps, Vite)爲題,舉行音樂創作與即興演出;二月初,舞者將以當代的視野詮釋尼金斯基一九一二年所編的《牧神的午後》;三月,Catherine Contour的《房間》Chambre將在一個旅館房間中演出,尋找觀衆與舞者在狹窄空間中的互動關係。此外還有「音樂與影像」,「戲劇與表演」等專題。 「演出空間」中的「工作室」(Studio)將在十月開幕,提供藝術家發表高度實驗性的作品,讓觀衆一窺當今熱門的表演潮流,今年將探究表演藝術中的「聲與光」(Sons et Lumires)表現,與該中心內同題的展覽呼應。 龐畢度文化中心現藏有一百二十支經典現代舞的影片,「舞蹈影像」(Vidodanse)此後成爲年度固定專題,今年展期從一月二十二日到二月十九日止。所有相關資訊請上http://www.centrepompidou.fr査詢。 (文天元) 〔日本〕 尼崎「創造劇場」的地域化 在戲劇專業雜誌《對白時代》所企畫的一項專題報導中,以日本國內的主要劇場爲評選對象,邀請劇評家井上久、劇作家別役實、以及多名演員、演出家、舞台美術家,對三十六座劇場予以評審。項目包括劇場入口、觀客席、音響等十三種項目,而評選的結果,獲得「日本劇場」排行首位的卻是位於關西
-
印象手記NOTE OF PHOTOGRAPHER
印象手記
斯人,斯情。
-
焦點
X檔案
本尊分身說 有些阿格麗希迷注意到她那瘦削的身影和舞台上揮動長髮的模樣,和另一位當紅的女性鋼琴家內田光子頗爲肖似(阿格麗希自己也說她在飛機上常被人誤認爲日本人),竟因此傳出有「阿格麗希和內田光子分身本尊說」,有各種有趣的穿鑿附會,指阿格麗希是兩個不同宇宙空間中穿梭的同一人,所以只要有一人在,另一人就只好不見。而如果這兩個本應不同時空的分身一旦不小心碰在一起,那時空就會產生扭曲,造成核子爆炸一般的反應,地球會因此產生核融合而毀滅。還有一種說法是,阿格麗希有次到日本去旅行,竟因此搭不上回另一時空的班機,就此流落在東京街頭,無以維生,只好從事她一直想當的「秘書」一職維生,當然她原來的技能還是派得上用場,因爲她有最快的手指,可以一分鐘敲打一百六十個字,又兼懂英文、西班牙文、德文和義大利文,是最好的秘書材料。 傅聰談阿格麗希 傅聰與阿格麗希的一段浪漫過往,是樂壇傳頌多年的美事。傅聰在應新象之邀的餐會上,談到了許多往事。他們一九六一年初識於紐約,這時正好就是阿格麗希不練琴的那三年間。傅聰談到兩人在阿斯肯納西(Stefan As-kenase)八十大壽時,以拉威爾的《鵝媽媽》組曲和莫札特雙鋼琴奏鳴曲爲大師祝壽的故事。演奏時兩人聲部的分配,充份凸顯出這兩位鋼琴家的演奏特色:在莫札特的曲子中,阿格麗希原本負責第一部,卻因嫌傅聰笨手笨脚,而傅聰也嫌她旋律線唱得不夠美,所以,兩人就互相對調,形成視覺上男生負責高音部、女生負責低音部不太和諧的景象,第二部中許多靈巧、節奏性強的伴奏正好符合阿格麗希的彈奏特性;而在《鵝媽媽》一曲中,第一部有許多閃亮、快速的裝飾音,因此又換回阿格麗希來彈。傅聰說阿格麗希的彈奏是發亮的。 傅聰講述趙元任以中國字「十」造了一句強調中文「陰陽上去」四音特別唸法的故事,被阿格麗希借去解釋莫札特音樂中看似重覆卻句句不同的細膩處理,更加深了我們對阿格麗希觸類旁通、智性極高的印象。 阿格麗希曾反對阿根廷政府以她爲名舉辦大賽,這種不喜凸顯自己的率眞和樸直,卻常因爲任性取消演奏會,被人誤認爲喜歡耍大牌。而在阿格麗希大賽當評審時,她卻又常因同情心和善變的性情,輾轉無法決定得獎者名單。傅聰也談論到幾位他
-
特別企畫 Feature藝網開來
從BBS到網際網路(Inter-net)、 從收發E-mail到電子商務,數位化的電子資訊通訊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逐漸地改變與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數位網路」絕對在這個新紀元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這股新興媒體勢力,也挾著其高互動性、短時間距離的便利特質,正改變著表演藝術的行銷、宣傳甚至創作、演出、觀賞的方式。在這個世紀交替的當兒,面對著新科技與新世紀,就讓我們藉由對「藝術與網路」的探索,來預測未來藝術的新面貌。
-
特別企畫 Feature
藝見指數
在3P表演藝術網的「藝見交流室」中,開闢了一個「網站擂台大賽」的專區,期望藉由這個話題的討論,瞭解網友對於目前台灣表演藝術網站的想法。 資訊與速度 經由一個月的討論,歸納出網友在表演藝術網站的選擇上,首重資料的豐富及完整性,尤其是表演藝術團體的專屬網站,網友皆希望從網站中得到詳盡地團體成立經過或之前的演出等背景資料;表演藝術團體或許可加強這部分的內容,增加觀衆對團體的瞭解,無形中也可在演出之外拉近與觀衆的距離。 其二,即是速度,包括了更新資訊與網友互動的即時性。各表演藝術團體網站幾乎都設有「留言板」之類的版面,從各板的討論內容、人次,可明顯看出不同屬性的觀衆關心的話題爲何。就討論區的經營而言,網友最推薦的是表坊的網站,不論是討論的話題及熱烈的程度,可以做爲其他表演藝術網站的參考。與網友的互動的即時性,網友則推薦果陀劇團的網站,網友對於劇團或演出有任何疑惑,幾乎皆可透過電子郵件的方式,立即獲得解答。 親切性 其三,即爲親切性,其中包含了網頁設計、爲初入門者規畫的單元。網頁設計的視覺效果,影響初上此網站的網友意欲停留的時間;對於習以影像思考的一代而言,視覺效果有時還比文字來得重要。目前台灣網路上的表演藝術人口大約僅有兩萬多人,因此仍有許多的網友對於表演藝術並不熟悉,例如台北曲藝團的網站即爲初入門者規劃了深入淺出的曲藝介紹,不失爲一個拓展新觀衆的管道。 網站對於各表演藝術團體而言,或許還是較不熟悉的領域,但若把網站視爲一個打破時空限制的演出舞台,將可以創造更多與觀衆之間雙向溝通的可能性。 文字|程于泯 3P表演藝術網站主編
-
九二一文化震撼系列報導
九二一文化震撼系列報導表演藝術界賑災行動:
1.九九年十一月三十日由聯合報系、TVBS、牛耳藝術經紀公司主辦,台機電文敎基金會贊助的男高音卡瑞拉斯「爲九二一震災而唱」音樂會,捐出兩百萬元並和政府及其他企業合作推動「歡樂書香列車-行動圖書館」活動,利用長榮海運提供的貨櫃,將圖書送往災區供災民閱讀。 2.爲幫助九二一大地震地區災後文化重建,鋼琴家傅聰於去年十二月四日在台北國家音樂廳加演一場鋼琴獨奏會,全數票款將捐助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做災後文化重建之用。 3.國立藝術學院在九九年十二月二十八、二十九日在台中縣霧峰鄕舉辦「藝術季-百年大震與邁向千禧年的省思」。 4.九二一大地震後,在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的專案補助下,許多劇團動員,投入災區的心靈重建計畫,包括小靑蛙劇團、金枝演社等先後進駐災區,前者於各災區演出《新三隻小豬-防震篇》,後者預計於今年二月至四月進駐南投、台中縣等重建社區,演出《胡撇仔戲-台灣女俠白小蘭》。 5.文建會繼第一階段心靈重建系列活動之後推出「心靈劇場」晚會及「藝術治療──角色扮演遊戲課程」。「心靈劇場」晚會共舉辦五場,由紙風車文敎基金會執行長李永豐擔任總編導,紙風車劇團承辦及規畫,包括台北愛樂室內及管弦樂團、藝術家合唱團、台北室內合唱團、風動舞蹈劇場、紙風車劇團等參與演出。「藝術治療──角色扮演遊戲課程」則由歡喜扮戲團深入災區,協同各社區劇團及兒童劇團成員,針對當地中小學設計「角色扮演遊戲課程」,此計畫時間由一月起至六月底止,預計十個學校(班級)參與,共二十場場次。 6.由陳茂榜文敎基金會、陳張秀菊文敎基金會主辦、聯合報協辦的「跨世紀慈善基金會」於去年十二月十九日由亨利梅哲指揮台北愛樂管弦樂團在國家音樂廳演出,義賣及門票所得捐與五個社福團體。 震災影響: 1.由於九二一重建經費中央財政排擠效應,去年十一、二月台灣區布袋戲初賽、決賽及今年台北市歌仔戲初賽,應聲而掛休止符。而台北市歸綏公園原訂依「歸綏公園地區環境改造」計畫,配合台北市地方戲劇初賽而修建,目前則因九二一震災、地方戲劇停賽後,公園整建工程延宕。 2.南投縣立文化中心由於九二一大地震的影響,內部受到損害,所有展活動全部取消,縣府已斥資一百多萬元緊急搶修,九九年十二月底重新開
-
即將上場俄羅斯男低音尤里.費德瑞雪夫獨唱會
十八歲就開始演唱生涯的男低音尤里.費德瑞雪夫,一九六〇到一九六五年進入莫斯科學院攻讀演唱,習師賽奇.明格(Sergei Migay)。在賽奇.明格的指導下,尤里學到了俄羅斯傳統的歌唱技巧。一九八〇年的莫索斯基聲樂大賽及一九九三年於莫斯科舉辦Chaliapin聲音大賽中,尤里均獲得首獎。 費德瑞雪夫大半生的精力都投注在歌劇及皺內樂的演唱,演唱曲目由早期的經文歌到現代作曲家作品,近年則專注於室內樂演唱,擅長的曲目包括巴哈、韓德爾的詠歎調,海頓、莫札特、貝多芬及德國浪漫派作曲家,如舒伯特、舒曼及布拉姆斯等人的作品。 此次演出的曲目爲:柴可夫斯基的〈祝福你,森林〉、〈只會憧憬的人〉、韓德爾的歌劇《賽爾斯》中的〈費耶斯可的羅曼史〉、拉赫曼尼諾夫的〈夢〉、〈過往雲煙〉、〈輓歌〉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