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即將上場
廖末喜舞蹈劇場演出「緣之舞II土之香、河之流」
廖末喜舞蹈劇場今年年末將以「綠之舞I──土之香、河之流」來延續去年「綠之舞」的精神及內涵,並將對台灣這塊土地的疼惜展現在演出的舞碼之中。舞碼包括《浪漫的靑春》、《悲情運河》及《鳴沙山之舞》。《浪》將呈現出少男少女在運河河畔載歌載舞的歡樂靑春氣息;《悲》則將呈現出因都市發展、人口膨脹而遭受破壞的運河的悲慘面貌。
-
即將上場台南人劇團一九九八年冬季公演《辭冬》
《辭冬》描寫南部靑年阿明北上求學所面臨的家人關懷及某種無形桎梏的心情。題材具有台灣「下港人」的普遍經驗。在台北讀書,他有離家的逍遙,但是遙遠家鄕不得志的父親對家人的謾罵卻依然無時無刻牽絆著他。在維繫這個家庭的老祖母去世後,阿明頓感無所依恃的茫然。受到家庭的影響,在面對愛情時,阿明害怕給予任何的承諾,希望愛情可以自由來去沒有負擔。《辭 冬》寫出台灣Y世代靑年的困惑或徬徨,以白描淸淡的氛圍凝造成長的苦澀,共鳴性極強。全劇國、台語並用。劇中阿明爲民歌手寫詞,而女主角秀婷亦是一位民歌手,配合劇情將有多首歌曲現場演唱。 《辭冬》編劇陳世杰爲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硏究所創作組畢業。陳世杰除了專硏舞台劇創作,重要編創作品包括電視劇集、電影(《徵婚啓事》、《我的美麗與哀愁》、《只要爲你活一天》、舞台劇(《謎底,嗯(Medium)》)並兼任導演;歌詞創作有《春風少年兄》、《無聲的所在》、《少年吔,安啦》等三、四十首國台語流行歌曲。
-
即將上場
綠光酒吧演出《台北秀秀秀》
爲了讓大衆覺得「戲劇」不是遙不可及的,而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綠光劇團到pub演出歌舞劇,創造一個看戲環境的另類新選擇。此次演出,演員陣容包括:女主角由流行音樂界名人黃韻玲擔任,她亦爲此次音樂設計者;另外二位演員則爲羅北安與鄧安寧。此次演出內容將呈現台北生活百態、兩性關係等。
-
即將上場一九九八「泰瑞之愛 消防之夜」慰勞打火英雄
爲慰勞一群義務爲人民出入火場、滅火救人的義勇消防隊員,泰瑞公司將舉辦一場公益表演活動,邀請大台中地區包括台中縣市之義消、消防員及其家屬觀賞「蘭陽舞蹈團」演出的「泰瑞之愛 消防之夜」。 泰瑞國際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一九八五年,自一九九〇年起與蘭陽舞蹈團合作舉辦歲末公演,至今已邁入第八個年頭,活動目的除提倡社會藝術風氣,每年並邀請社會公益團體作爲回饋對象,多年來參與此活動之團體包括有育幼院小朋友、銀髮族、聲暉協會聽障朋友、陽光基金會燒燙傷朋友等。
-
即將上場
伯牙三重奏音樂會
至今已成立一年的伯牙三重奏將於年底在巡迴系列的最後一站國家演奏廳,演出阿倫斯基、德弗乍克等經典作品,和樂迷們渡過今年最後一場音樂會。 伯牙三重奏的成員包括團長李俊穎(現任敎於高雄師範大學音樂系)、鋼琴黃貞綾及大提琴劉姝嫥(現任敎於國立藝術學院及輔仁大學),三位成員在擔任敎職之餘並常受邀至各地演出。
-
即將上場
野草莓舞團演出「藍調發電機」
野草莓舞團的創始者及編舞者李斌榮在美國留學五年,每年維持二季的演出;今年該團確定回台發展,將演出「藍調發電機」作爲國內團創團首演。此次演出舞碼包括《旅程》、《兩隻老虎》、《複製之後》、《第一名小壞狗》及《藍調發電機》等。 《旅程》嘗試表達出單性戀(Asexuality)的微妙關係:用簡單的感覺及線條去呈現兩人之間的關係,一種反反覆覆的感情;兩個人面無表情像個紙做的娃娃,但身體的血液卻有不同的流動方向,時時蹦出身體內潛在的衝突及抗爭。《藍調發電機》則想用電視的影像來傳達時間、地點,由舞者來傳達感情及情緖。
-
即將上場
風動舞蹈劇場「台北舞蹈眞輕鬆」
風動舞蹈劇場爲了拉近舞蹈藝術與大眾的距離,推出一個屬於大眾的舞蹈演出,一場舒服又有創意、輕鬆又自在的「台北舞蹈眞輕鬆」! 由劇場人王世信領軍的風動舞蹈劇場,以發掘新人、鼓勵新創意爲原則,啓用了許多有想法、有點子的人,此次演出除了有李永豐的舞作之外,還有藝術學院在學學生的創作,「台北舞蹈眞輕鬆」結合了許多音樂與舞蹈、戲劇與肢體語言的元素。
-
即將上場
朱宗慶打擊樂團吳佩菁打撃樂獨奏會
第四度舉辦個人打擊樂獨奏會的朱宗慶打擊樂團首席吳佩菁此次獨奏會表演的曲目,除《馬特烈舞曲》是由鋼琴及六個定音鼓擊奏,《吉伯特藍調》是由鐵琴表演之外,其餘樂曲皆爲木琴擊奏,有曲風溫馨柔美的《日本童謠變奏曲》、《鈴鼓香頌》、《躍動的木琴》等曲,其中《聲型》一曲是作曲家趙菁文在美國第一個電子音樂作品,以打擊樂與電子聲響互動,作曲者試著用這二種音色展現力極高的樂器,來描寫大自然中三態──氣態、液態、固態三者間相互關係,及其轉化和變型的過程,打擊樂和電子樂器時而合作時而對立。另外一個新嘗試的作品是由木琴與數位音響合作的《菲比恩理論》,舞台上由一部木琴與數位音響對位,慢半秒的音響輸出使現場有如無數的木琴在對話。
-
印象手記NOTE OF PHOTOGRAPHER
印象手記
二十年前 《薪傳》首演 二十年後 「薪傳」一代傳一代 二十年前的小娃兒 成了今日的《薪傳》舞者 再二十年後 他們又將「薪傳」下去
-
藝問藝答
藝問藝答 藝搭藝唱
問:我是歌劇門外漢,如何欣賞「歌劇」?根據觀賞一、二齣的經驗發現,歌劇演員在「演戲」方面很差,所以我日後觀賞時,是不是只要注意「聽」歌就好了(桃園 林欣怡)? 答:我不太淸楚您「觀察」過的是那兩場歌劇演出。 一位職業的歌劇演員所要受的訓練,除了技巧與語言,還要每天接受肢體的磨鍊。從舞台走步、古典芭蕾、劍道,甚至「鞠躬」都要訓練,除了這種外型的練習,還有戲劇上的訓練。當然最重要的就是對整個語言的了解,所以完整的訓練中一定有「戲劇」,從唸台詞(歌詞)、即興演出等都與肢體語言同等重要。所以現在在音樂院對歌者都有這種訓練,當然也有更近一步,就是對「角色」個性的硏究。歌劇演員也是「演員」,很少有人會「砸」自己的招牌。如果您遇到不會演戲的歌劇演員,大概有兩種情況,就是演員不「專業」或觀眾「不專業」,都要加油。 問:學聲樂是不是一定得學好幾種語言?我聽説女高音Te Kanawa並不懂法文,可是她還是演唱法國歌曲,她是怎麼做到的?(樹林 王妙妙) 答:古典音樂雖然被稱爲是「國際語言」,這句話比較是對「欣賞者」說的。因爲學習古典音樂是一個「跨國」敎育,除了該具備的技巧,還有必須要有不同文化的灌溉與薰陶。學樂器的人幾乎可以在任何地方學習技巧,然後依個人的條件與需要來選擇文化的環境。 而學聲樂的就比較麻煩一點,因爲整個聲樂技巧是與「語言」有很密切的關係。所以在一個完整的聲樂敎育中最開始是要學義大利文,以這個最有歌唱性的語言來學聲樂應該是最自然的,之後就是學德文、法文、斯拉夫語系或西班牙文,也同時學這些語言寫的歌曲。 Kiri Te Kanawa一開始是在紐西蘭與一名修女學聲樂,基礎打得十分堅固(不要忘了在敎會演唱的詩歌大部分是拉丁文),之後在倫敦這個所有「高手」聚集的文化都市發展。在國外,每一場音樂職業的演出,都有專門的語言專家來訓練歌手的歌詞發音,所以歌者在被千挑萬選出來之後,還得在工作過程中戰戰兢兢的接受「演出前的演練」,因爲台下的樂評與觀眾都有備而來,漏掉歌詞(歌劇院裡都有職業提詞師躱在觀眾看不見的地方執行工作)或音樂不正確,就會失去口碑。而像Kiri這樣的超級巨星,她的努力是普通人想像不到的,因爲要維持Super Star的名譽,不是可以「混」的。然而
-
焦點
在歷史罅隙中作戲
此時此刻在台灣,中國「歷史劇」的撰寫、演出,過程爲何?意義又是什麼呢?《皇帝變》描繪了中國人存活的天地系統,處理自己本能和衝動的方式,與台灣現代戲劇的其他作品相較,不只是狹隘地關心眼前幾十年的生活與思想。
-
焦點節制的自由與嚴謹的輕佻
NOP負有較具彈性而「全能」的任務,他們可在廣播公司其他團體的支援下演出西方音樂上任何奇特編制的作品,它本身也可細分成數個小型管弦樂團或室內樂團同時在不同地方演出,而且曲目兼容並蓄,不限於法國作曲家的作品。
-
台前幕後
太平蜃世的餘溫
來自日本的Pappa TARAHUMARA劇團,將在今年帶來和煦《春晝》,雖然在台演出改名爲《春季》,美麗夢幻依舊
-
台前幕後
淸新詩與畫
首督芭蕾舞團新製作請來黎美光編舞,演出三支不穿硬鞋的現代芭蕾。舞碼的風格迥異,表現新生代女性編舞家的風情,
-
台前幕後
無聲勝有聲 《無言劇㈠、㈡及揷曲》
劇中關於存在與自我關懷的主題,使得貝克特的作品顯得一點都不荒謬,「我把他的作品看成是一種黑暗中的啓示之光,光之難以捉摸,所以實驗的空間無限擴大擴大」。
-
異人館
誰讓他死在舞台上 戲子王榮裕
「我們不斷的探索,不斷的學習如何在過程中使自己更強壯,而不是更油條、變得更懂得閃躱問題!」
-
特別企畫 Feature
自營商與服務業
在當代的表演藝術中,裝置藝術已逐漸延伸至舞台設計的範疇,可是從舞台設計者的角度來看,裝置藝術與舞台設計在本質上有許多的差異。兩者在創作的出發點和工作方式上,以及作品的目的與完整性上截然不同。
-
特別企畫 Feature
互蒙其利!?
裝置藝術家與表演藝術家的合作,對雙方來說大多都是互蒙其利的;但是其中的「合作對象是否契合」以及「工作方式與認知是否協調」,都是完成創作的重要關鍵。
-
特別企畫 Feature
揮灑新視界
對裝置藝術家而言,與新領域的跨界合作,並非只是裝置的形式或功能上的改變而已;更重要的是在觀念上不斷地辯證與翻新後,所累積帶來的新美感經驗。裝置藝術家談到他們在舞台上的合作成果。
-
特別企畫 Feature
從視覺藝術延伸出來的表演
廣義地說,「表演」不只在表演藝術範疇裡才能呈現出來;當美術品本身或創作者概念上具有演出性時,不論是「表演者」的或「物件」的「表演」便油然而生。並且「表演」的概念在美術上其實是有跡可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