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回想與回響 Echo
是豪爽的遊戲!或無力的耍弄?
這樣以演員爲優先的考量,與台灣現行普遍導演權威主導的劇場作法,更是不同。究竟二者對演員潛力的開發與創作者的角色定位影響如何,値得未來費時觀察。
-
回想與回響 Echo
窺見舒伯特多樣性的獨唱會
舒伯特兩百歲紀念音樂會零零落落,金慶雲卻以精緻優雅的獨唱,彌補了台北樂迷的部分缺憾。
-
遊藝場 ART SPECE
地下嬉戲 誠品藝文空間
誠品書店裡一個一百五十坪多面向實驗性的彈性空間,將自今年起每年的九月,提供各種不同的表演藝術主題展演。
-
現象視察
期待「英雄」的多頭馬車時代
處於不同的社會發展環境,基於不同的原因,儘管燃燒著同樣的動力─對戲劇的熱情與執著─南、北兩個劇場聯盟的籌備,都產生了一種多頭馬車奔馳時的恐懼與孤愁。這種孤獨摸索、挫折奮鬥的情緒,讓南北兩地許多劇場工作者,開始期待一雙能抓穩韁繩、馴服野馬的「好手」。
-
現象視察
深埋一顆愛戲的種子
八十五年由文建會發動、吳靜吉博士領航、紙風車劇坊主駛的靑少年戲劇敎育列車,繞遍台灣一周後,今年準備再次巡弋。超越去年活動的實驗色彩,今年將更精細地規劃,開發屬於靑少年的戲劇語彙和表現空間。
-
愛戲一族
從講台到舞台
學生放暑假,老師最開心,卻有著這麼一群「想不開」的夫子們,放棄假期如學生般揮汗如雨地努力背台詞、練走位,準備從講台跨上舞台,一圓年少時的戲劇萝◦
-
專欄 Columns
讀劇與演劇
老舍的劇作,多半在尚未完成時就被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演員讀過,使老舍可以有機會邊聽邊改。《茶館》的台詞所以寫得如此之「溜」,跟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讀劇」多少有些關係。「讀劇」在台灣,已經被戲劇(甚至一般讀者)遺忘太久了!
-
專欄 Columns
馬密的《美國水牛》
《美國水牛》指涉的不只是三個搞不出名堂的小混混,還影射美國整個企業界及社會。在此劇的世界裏,因爲有資本主義做靠山,人們可以名正言順地去偷去搶,而不覺有任何不當之處。然而,他們長年處於相互猜忌、勾心鬥角的情況裏,導致友誼和善意都被犠牲了。
-
焦點
搖滾吧!搖滾歌曲入劇場
果陀繼大型音樂劇《西哈諾》後,大膽嘗試搖滾音樂劇,詞曲作者陳樂融、張雨生分別談到創作的想法及執行的困難
-
特別企畫 Feature
新象二十
新象自一九七八年創始,今年正邁入第二十年,二十年的風雲錄不但縮影了台灣的表演藝術史,新象拿下的許多第一,二十年來仍無人能及。而這張成績單背後的第一狀元卻是曾經拒絕聯考、行事充滿爭議的許博允。《表演藝術》本月要細數新象的第一、體驗許博允,回顧這二十年的表演史,也聽聽藝文界給新象打的考績。
-
特別企畫 Feature
許博允:我只有興趣,沒有夢想!
採訪許博允是一困難的工程,他永遠忙進忙出,訪問不停地被打斷,問題也極容易被「閃過」,興致來了,故事一個、再來一個,甚至涉及極機密他也不諱言,比手劃腳、口沫橫飛
-
新視窗
新視窗
表演藝術面貌隨著科技進步與多元文化的漸受重視,在萬態紛呈的世紀末,有著令人驚喜的發展變化,不但全球各民族藝術在資訊流通下百家爭鳴,傳統藝術也各在保有原始精神努力下,尋求跨出下一個百年脚步的新方向。 「新視窗」不僅是《表演藝術》雜誌爲讀者新開啓的一扇窗,帶領讀者進入各個全新當代表演藝術面向;更將是台灣表演藝術界的全新網路捜尋引擎,透過各領域作者的有力連結,探索不同領域間合作、融合的可能面貌。
-
演出評論 Review
演出評論
大駱駝艦《死者之書》 古名伸與梅卓燕雙人舞展《她們在跳舞》 組合語言舞團《「XX」的春天事件》 綠光劇團《結婚?結婚!辦桌》 國立藝術學院《記得香港》 國光劇團《釵頭鳳》 再興靑年越劇團《林投姐》
-
即將上場
卡通主題大會串─陪小朋友過暑假
除了小魔女范曉萱的卡通歌之外,台北長號四重奏也將推出一系列卡通主題曲大會串陪小朋友過暑假。 一九九〇年由長號演奏家張禮宗網羅三位長號演奏家──陳中昇、邵恆發、李賢哲和一位打擊樂手──魏納所創立的台北長號四重奏,成立的宗旨即在推廣美妙的銅管音樂給每一位愛樂者。此次音樂會將帶來的曲子,有美國通俗音樂作曲家亨利費爾摩的《拉薩斯長號》,曲子輕快、動聽,吹奏時滑稽的節奏令人聯想到馬戲團的丑角;安德森的《切分時鐘》則由滴答滴答的時鐘聲伴著長號,讓現場的小朋友聽聽看,誰的時鐘走的最準;而哈雷的《米奇鼠遊行進行曲》、邵恆發改編的長號劇場《新版胡桃鉗》以及張禮宗改編的卡通主題曲大會串,則將卡通人物音樂化,讓米奇鼠、小矮人、美女與野獸,還有由胡桃鉗搖身一變的英俊王子,帶小朋友神遊各地,渡過一個愉快的夜晚。
-
即將上場
莫斯科偶劇團人偶同台的童話天地
成立於一九三〇年的莫斯科偶劇團,是以三歲到十二歲小朋友的幻想世界爲創作泉源,演出的劇碼除了來自俄羅斯的民間故事及文學大師的作品改編之外,世界各國著名的童話也常進入他們的夢幻工廠;而隨劇情而生的歌舞,則融有濃厚的俄羅斯傳統風味。 此次他們首度來台將帶來俄國著名童話故事改編成的偶劇《天鵝湖》及音樂劇《魔幻蛋糕》。《天鵝湖》描述小女孩瑪沙勇敢解救弟弟的過程,劇中有許多傳統的影戲、手偶和真人同台演出。《魔幻蛋糕》則是一齣由各式不同民族風味的戲偶及一位眞人演員──小丑先生──同台演出的音樂劇,在美妙的音樂與歌曲中,將有無數個不同造型的木偶、布偶及懸絲偶從美味的草莓蛋糕中冒出,可以說是一齣色香味俱全的演出。
-
即將上場
來自加勒比海的千里達鋼鼓樂團
在台灣少見的「鋼鼓」,傳統上是由鋼鐵容器製成,敲擊面是一金屬凹洞,在大凹面上,依據音階、音頻又分成一個個小凹洞。千里達鋼鼓樂團用這項特別的樂器演奏多風格的作品,包括傳統、流行和民俗音樂。此次來台,他們即將帶來這種淸亮愉悅的音樂,配上簡單熱情的節奏,希望能帶給台灣樂迷一個盡情搖擺的夜。
-
即將上場
那個劇團一九九七夏日炫目新人SHOW
繼去年舉辦「夏日炫目新人SHOW」後,那個劇團將在今年八月再領風騷推出「夏日炫目新人SHOW II」,讓具有編導慾望的第二代團員擁有發表、展現作品的空間,拓展各方發展的可能性。 這次新人創作作品,將分別推出由郭冠妙編導的《關係》以及由陳銘毅編導的《獨裁的幾種方式》。《關係》是從一段「認人」的對話開始,二個演員演出八個角色,配合口琴、吉他及鼓等樂器。《獨裁的幾種方式》則是眞實與虛幻的交織,描述主角生活在機器、資訊、媒體會隨時侵入的空間裡,無法分辨世界及周圍環境的眞實性。
-
即將上場
古典芭蕾舞劇《黑暗王國》La Bayade're
成立於一九九二年的高雄城市芭蕾舞團,將於八月十三日起演出兩幕芭蕾舞劇──《黑暗王國》La Bayade're。此齣舞劇源自於古印度的傳說,由神廟的舞者改編,蘇聯包修瓦舞團曾於一八七七年在聖彼得堡首演,期間亦經世界其他舞團改編演出。這次爲了對此舞劇有更深的認識,高雄城市芭蕾舞團特別邀請北京舞蹈學院畢業、曾任敎於香港演藝學院、美國波士頓大學芭蕾舞團等校的張大湧從旁指導,希望能深入詮釋此一精緻古典芭蕾舞劇,讓南台灣民衆有一個浪漫與難忘的仲夏芭蕾盛宴。
-
即將上場
三浦徹上低音號獨奏會
上低音號Euphonium亦稱Baritone,也有人翻譯成巴里東。Euphonium原爲希臘文,意爲柔和、溫柔,這個含意正足以說明這項樂器的音色特質。上低音號雖是銅管家族的一員,卻有別一般銅管樂器光輝燦爛的音色,取而代之的是圓潤且充滿共鳴的聲音。 此次演出是國內首次以上低音號爲主奏的獨奏會,將以鋼琴伴奏,演奏的曲目有:《上低音號協奏曲》、《晨歌》、《夜曲》、《安迪生的玩具盒》等曲目,呈現上低音號多樣化的風貌及各式曲風。
-
即將上場
仲夏銅管夜芝加哥銅管五重奏
芝加哥銅管五重奏(Chicago Brass Quintet)成立於一九六三年,在三十多年的成長歲月裡,該團一直保有其良好傳統,每年巡迴美國、加拿大及歐洲各地,同時也錄製了多張CD。此次來台演出的曲目包括:《星際大戰》、《音樂劇西城故事》、《眞善美》、《歌劇卡門》、《乞丐與蕩婦》等選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