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劇場對談
台灣有沒有商業劇場?
所謂商業,它應是組織健全,財務健全,人事健全。我們自己都很淸楚知道自己根本組織上就不成立。更何況大環境也不健全 李國修(屛風表演班藝術總監) 到底是創作者引導觀衆,還是觀衆引導創作者?這牽涉到創作者良心問題。到底你是要迎合觀衆,還是提升觀衆品味? 梁志民(果陀劇場藝術總監)
-
碟影樂想
風格的遊戲 羅斯托波維奇與「巴赫大提琴獨奏組曲」的錄音
去年五月間,羅斯托波維奇推出巴赫「大提琴獨奏組曲」全集,這位當今首要大提琴家在活躍於西方樂壇三十餘年後,才完成了這套經典名作的錄音!而他選定了著名的維兹列敎堂作爲錄音地點,並爲此大肆宣揚,更被認爲是作秀。這表面上看來頗熱鬧的「羅斯托波維奇-巴赫-維茲列敎堂」三角關係事件,事實上牽涉到種種審美觀點,也多少反映了西方音樂風潮近年來的演變,値得我們進一步地加以瞭解。
-
里程碑 Milestone
巴索里尼的戲劇世界
「正常」社會經常將巴索里尼歸類爲「藝術電影」作者、六〇年代的文化現象,或在非色情片中大量運用裸體鏡頭的冠軍。但這些無疑都流於低貶或曲解其實,他在戲劇世界內的創作,同樣也有令人無法忽略的成績。
-
世界音樂
沒有一個聲音是無辜的
過去一百多年來,西洋音樂及其觀念的密集對外擴展,甚至強行影響其他音樂文化的發展,已經釀成全球音樂發展史上最顯著的現象。乍看之下,西洋音樂是統一了天下,成爲國際語言,但再一思索,從古典音樂到搖滾樂,其參考音源也愈倚重其他地方的民俗音樂,沒錯,有爲數不少的非西方音樂傳統正隨著「現代化」過程而急遽消失,然而七〇年代點燃的「尋根熱潮」也造就了一批對文化認同具有強烈覺醒意識的音樂人,這股力量進入九〇年代正是如日中天。
-
優伶話語
傳統戲曲諺語散記2
「雅俗如何占號雙」,或許我們應該跳脫平時對「劇種」的概念,而轉以「聲腔系統」對待「亂彈」。
-
台灣行脚
後山,文化耕耘不落人後
台東的演出團體雖然不多,但是他們普遍有一個共同的特色:「認眞」。認眞的學習、認眞的排練、認眞的演出、認眞的面對觀衆和自己。這種認眞的態度,除了爲台東的表演藝術活動烙下紮實的印記以外,同時也爲未來的台東藝術活動奠定下良好的基礎。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用音符與潛意識密談 音樂治療在台灣
對一般人而言,音樂是表演藝術領域中最爲人熟知也最貼近的一種,它可以紓緩人心、昇華情感、撫慰傷痛,但您可能不知道,在卸下「表演」的角色後,音樂中非語言的特性可以成爲協助特殊敎育及精神醫學的重要媒介。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戲劇治療:面對自我困惑的一種過程
戲劇治療是將自己投射在戲劇角色,轉移參與者的情緒在角色上,或者扮演對方角色(稱爲反轉移)來面對自己的困惑。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掌握身體,培養自信 舞蹈治療的人體溝通
舞蹈是人類最原始的藝術,它能表達人的喜怒哀樂,本世紀中期後,西方現代社會逐漸有一群專業人士以舞蹈/動作爲媒介,協助人們抒發身心的情緒、培養自信,增進對身體的覺察。這些默默協助我們進一步與自己和他人溝通的人士即爲所謂的「舞蹈治療師」。
-
台前幕後
失去舞台的彩繪佈景
當時一錢黃金市價八十元,而一幅普通的歌仔戲戲台佈景四十五元,價値不菲,戲班頭家爲了好看和吸引觀衆,爲了拚過別班和舞台特效,對此卻樂於投資。他們親自與佈景師接洽,備妥食宿,請佈景師到戲院畫佈景。透過當年在台北是第一高價位的佈景師曾耀宗,我們來回顧一下歌仔戲幕後這項受敬重又好轉食的行業。
-
台前幕後
生花妙手再賦歌劇新意
在歌劇欣賞上,近幾年本地愛樂者已漸漸脫離「純粹欣賞音樂」的階段,導演的手法與舞台設計的展現,逐漸受到觀衆的重視與期待。就《阿依達》而言,較之前次日本籍導演粟國安彦的傳統寫實手法,這次遠自瑞士請來的年輕導演基.蒙塔朋,在手法的呈現上,則給了觀衆更多想像與思考的空間。在《阿依達》首演前夕,作者與導演就此次的重新製作,進行訪談。
-
音樂
歌劇新視聽時代 從導演的手法看《阿依達》
在國外,欣賞歌劇演出早已從聽歌劇跨入有視聽享受的看歌劇了。唱得好應該是「基本配備」,眞正該欣賞的是指揮、導演與視覺設計上的「新意」。這次《阿依達》第二次在國家劇院演出,我們該關心一下:與前一次製作不同之處?詮釋手法可有新意?主事者在歌劇製作能力上是否較前次精進些?
-
戲劇
歡樂溢劇場,笑聲盈滿座!
「從觀衆的反應可以看得出來,喜劇仍然是擁抱觀衆的票房靈藥。」
-
戲劇
《都是當兵惹的禍》劇評
「綠光」的《都是當兵惹的禍》向元雜劇取材,大量運用、轉化京劇的表演程式,爲「中國歌舞劇」指出可行的方向。
-
回想與回響 Echo
廢墟裡的革命遊戲
「破爛節和飆舞爲人們帶來的遠景,恐怕不是革命或解放的許諾,而是權力更爲精密滲透監控、更爲『人性化管理』的時代業已來臨。」在本刊上期對「1995年小劇場」做回顧之後,本文作者更提出了「解放」與「革命」口號以外的沈思。
-
回想與回響 Echo
給劇場同志的一封公開信
「幾年下來,我們社會似乎安靜詳和了些。因此有人說小劇場的批判性沒有了,我很不以爲然。因爲我們的體制還在,社會不平之處,所目歷歷,更何況所謂批判,不應只是批判外在的對象,也要批判自己,怎麼會因爲形式上的轉變就有這樣的想法?誠爲異哉!」
-
大陸劇場
光芒掩蓋下的陰影 上海戲壇風景線
上海人好時髦,曾經這裡是夜夜笙歌,曲藝演出鑼鼓喧天,各種劇團、戲班擁有著固定的捧場觀衆,但因著時代環境的改變,年輕人追求著新鮮娛樂,原先的傳統劇場流失了大批觀衆,如今上海的京、崑、越劇團都面臨了創作及經營上的生存掙扎。相較本刊三十八期上海專輯「正面」介紹上海表演活動,作者提出了「另類」的反思。
-
戲說新語
國樂加入歌仔戲音樂的伴奏(上)
歌仔戲傳統四大件樂器,在表現劇種的地方特色上,它們是別種樂器所無法取代的。但是當歌仔戲的表演內容開始向更廣度的縱深發展,爲求完整而豐滿的呈現戲劇內涵,音樂亦必須擴大層次,增加節奏力度與和聲的厚度,以及樂器音色的多種變化等等。這時,傳統四大件的伴奏便感到力不從心了。
-
出版快報
這一代的京劇成績單
在電腦螢幕上,隨著滑鼠的操作,見到生、旦、淨、丑的形象,聽到了鑼鼓、絲竹的音樂,調度龍套的走位,已有兩百歲的傳統京劇,頓時間似乎年輕了起來。
-
專欄 Columns
階段意義的文化藝術基金
台灣的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我們也許該把它的運作方式和角色功能定位爲「三十年(或四十、五十年)後可以功成身退的文藝基金」。也就是說,它不必是一個百年不竭的財源,卻必須是一個在三、五十年之間能培養藝術界的自我成長、茁壯,乃至於進一步成爲扶植後起者的團體的關鍵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