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鴻
-
現象視察
油街與香港文化現象
香港文化現象 香港正流行感冒。我來到那天報上頭條寫著「每十病人一流感」。好些朋友,約了看戲沒來,辦公室找不到人,不用問,准是在家裡躺著呢。──還有一項調査顯示,經濟不景氣導致失業人口激增,每十個門診病人就有兩人患上精神病。 香港文化界也正患逾食症。藝術發展局自九五年成立以來,資助藝術活動十分慷慨,例如去年度補助額便高達台幣五億五千萬,號稱高居世界第二(有人不同意這種算法)。獨立製片突然蓬勃起來,還出現了獨立製片的發行人,短片都可以上院線;小劇團如雨後春筍,書店也多出一排排滯銷新書。這都是藝展局的功勞。好氣象當然也有後遺症:不患寡而患不均,關於補助分配的蜚短流長由來已久。如今藝術發展局又開始翻査三年來獲資助而逾期未完成的「爛尾」個案,多達七十四件。「涉案」的包括許多知名人士,有人的補助金被追討回去,有人錢還不出來有挨吿之虞,有人則一延再延幾乎信譽掃地。沒染上感冒或精神病的朋友,也有各自的苦惱。 油街:香港的「華山特區」 儘管被經濟不景氣所困,不能說香港政府不重視文化。我們不是有華山特區和中正二分局麼?香港這幾個月來的熱門話題則是油街。油街是香港島上臨碼頭的一條街,舊政府機關倉庫及停屍房所在地,在出售前以極低廉價格論月出租,一些藝術團體夾在當中進駐。有劇團拿來當辦公室和排練場,有藝術家拿來當工作間和展覽場,首先登高一呼的「進念.二十面體」則租下一整層作展覽和演出,叫「Z+」。我去看了一次演出,是香港藝術中心和進念合辦的「小圈子運動」,每月一、兩回提供劇場新鮮人演戲,不計場租,也不收門票,就在「Z+」。一片可讓貨櫃開進開出的柏油路廣場,幾棟毫未整修的破落建築,似乎只能用「光禿」、「寒酸」來形容;地方簡陋至極,卻靜靜地煥發活力,儼然一個藝術村雛形。租約到期後呢?藝術家們還在爭取,我們就靜觀其變吧。 文字|鴻鴻 編導、詩人
-
現象視察
香港劇場實驗的舊與新
香港面臨近幾年的亞洲經濟風暴後,藝文活動並未因此而減少,相反地當地的創作者、製作人更致力於新人、新類型、新空間的演出開發,港府也於九五年成立藝術發展局後開始投入更多的補助款於藝文活動中。其中,香港藝術家在古今題材、中西形式、越界交流的大膽創新精神,最叫人印象深刻。
-
歐陸劇場
殘酷的色情詩
海納.穆勒的《四重奏》劇本起草於一九五〇年代,完成於一九八〇年,卻立即在東德遭禁,理由是「色情」。
-
戲劇
一個快樂而另一個不快樂
一樣是旅行,有人盤算著離去的速度,有人卻念念不忘著歸航
-
藝問藝答
藝問藝答 藝搭藝唱
問:讀過你的《跳舞之後,天亮以前》中,關於小劇場的風格走向通常皆是趨向於個人化的特色,且大多捨棄以語言爲媒體來傳達劇義:而在小劇場日漸不重視語言的今天,小劇場的所謂「戲劇」與「舞劇」最大的不同點在哪裡呢?且今日的小劇場觀衆仍屬少數,要如何才能使一般民衆更易於接受小劇場所帶來的衝擊呢?而現今的小劇場該爲誰做戲,導演?或是觀衆? (南投 吳聖峯) 答:小劇場風格趨向個人化是眞的,導致不少無助的觀衆會發出「該爲誰作戲」的疑問,你不是第一個這麼問的人(但願是最後一個)。請想想那些令我們感動神往的作家、畫家、音樂家,哪一位不是因爲他們獨樹一幟、無法模仿的個人印記,而受到大衆歡迎?不知劇場是中了什麼魔咒,「個人化」竟成爲令人敬而遠之的罪名? 由於產業機制的限制,劇場和電影的發表,都要求在短期內聚集一批觀衆,達到回收的效應,而無法像一本書,流入茫茫人海中去碰撞、去遭遇它的知音。因此,也產生一種從「投資報酬率」出發的生意經:這兩種創作,應當比其他類型的創作「更」考慮觀衆一些,「更」一目了然一些,「更」娛樂一些,甚至「更」「不創作」一些然而,這些考量能促進作品的多少品質?我認爲,這些要求都是倒果爲因。藝術的輻射能量和當初創作的假想對象,絕不成正比。卡夫卡爲誰而創作? 然而誰比他對二十世紀文學藝術的影響力更大?就我所見,一心爲自己創作的人,因其眞誠、大膽,不低估讀者/觀衆的能力,經常更能深入人心。而口口聲聲「爲觀衆創作」的人,反倒想的是自己的荷包哩。當然也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像我最佩服的希區考克,就一口咬定他是爲觀衆而拍電影的。重點在於,這根本不是重點。接下來你當然要問,一般民衆又如何面對「小劇場所帶來的衝擊」呢?謝謝你用了「衝擊」這兩個字,彷彿小劇場眞有這麼大能耐。事實之一是:美感人皆有之,事實之二是:藝術欣賞卻非不學而能的。讀懂秋興八首要經文字訓練,瞭解畢卡索要有美術修養,「一般民衆」又如何面對這些「衝擊」呢?我想,經由美感敎育的普及,我們會更欣然接受這些「衝擊」,也不會看到不對胃口的戲就開始打退堂鼓(就像我們不會因爲看到一本劣作就再也不看書一樣)。這是敎育家的責任,不該變成創作者的使命。 至於你提到小劇場「日漸不重視語言」,相信我,這
-
戲劇
小丑與夢境摔角
《劇終》由許多懷舊的事物組成,這些頗爲「鄕土文學」的材料,被放在一個夢般的邏輯中,竟變得突梯可笑;但趣味無法掩匿傷感,在時間的前進、倒退、加速、延緩、停頓、斷訊當中,一再反復回到原點,像迷宮、或更像一個無法逃脫的漩渦。
-
藝問藝答
藝問藝答 藝搭藝唱
問:我個人非常崇拜您的詩,也經 常看您的劇評,但是看您的戲總有種無法感動的隔閡。不知道是不是因爲語言的緣故?台詞太長太深了?還是您總是挑選歐洲經典作品?您在作戲時是否曾經考慮過觀衆的想法和感受呢? (台北 許如眞) 答:寫詩是挖掘自己;導戲是挖掘對面那個讓我深感興趣的劇作家。但是因爲排戲的每一刻,其實都在各種可能性之間做判斷,不管是十選一或二選一,這些往往依賴直覺的判斷,無可避免地,會組合成一個我也不盡熟悉的結果,所以最終也是在挖掘自己。想來導戲和寫詩其實很像,只是工作方式不同,但最後都會一步步變成心理分析。導戲或許更深入,因爲在處理一大堆外在難題(包括語言)時,更容易不自覺地把自己流露出來。我堅信導演也是一種創作。或許這是主因,不知道是否因此,我才偏愛在開始排練前讓我感到蒙昧難明的文本。 但是劇場也有更多掩護:情節、人物、舞台我盡力保持演出的複雜度,不將所有線索收攏爲一,希望觀衆也能在自由出入中,找到自己感興趣的脈絡。這是我唯一爲觀衆設想的部分。但是觀衆的想法和感受很抱歉,我無法想像兩名一樣的觀衆,當然也無法爲任何概念化的「觀衆」預設感受。 再者,劇場的雜質比詩多得多,我傾向利用這些雜質製造疏離效果(布萊希特留給我們的最重要遺產和最大陷阱),而不是選擇過濾。(要純粹我會回到書桌前寫詩。) 當然有時可能弄巧成拙。所以我激賞那種能在劇場中貫徹潔癖的導演,如羅伯.威爾森,或魏瑛娟。不過語言確是我導戲迄今最困難的迷宮。除了流暢口語化的《課堂驚魂》,我始終未曾放棄在不合中文思考邏輯的台詞間隙,尋找更多詮釋和表演的空間,卻總不盡滿意。 我的下一齣戲《危險關係四重奏》用簡短的文本、更少的演員,希望能針對此點做更徹底的實驗。 文字|鴻鴻 詩人、劇場導演
-
藝問藝答
藝問藝答 藝搭藝唱
問:爲什麼您專長寫詩,又想做劇場?聽說最近還有短片要拍,我非常好奇您爲什麼會從電影編劇的角色又轉移成導演呢? (台北 小平) 答:爲什麼我喜歡豆漿加蛋,又愛吃蘆筍手卷?爲什麼我翹首盼望雷奈的新片,又著迷柯恩兄弟?我想做的每一件事都可能有我不知道的理由,我尤其不知道的是怎麼爲這些理由找到因果關聯。不用唸那些偉大劇本也可以理解,人不能爲他的職位所標籤。幸而「鴻鴻」不是一個品牌,所以不必只生產一種東西。如果在這資本主義機制下畢竟得成爲一個品牌,我希望能擁有一間皮鞋工廠,然後也出產冰淇淋。幾年前買到我鍾愛的十九世紀德國小說家E. T. A.霍夫曼的鋼琴奏鳴曲CD,眞是好聽極了。哦,我忘了吿訴你,霍夫曼也是個律師、畫家、舞台設計、樂評人,以及塔可夫斯基臨終前籌拍那部新片的主角。 問:您已經觀察台灣小劇場許多年了,不知道有什麼樣的體會?未來的創作又會是什麼樣的方向與風格? (台北 詹惠儀) 答:劇場和文學、電影不同,最好的東西留不下來,如筆記劇場的戲,如田啓元。當然也談不上累積,他們會的,我們還是不會。環境是好一點了,觀眾也有進步,所以呢?繼續做吧! 《巫山雲(靠左行駛)》用了很多以往用過的手法,有人 說是集大成,有人說是自我 重複。我仍然玩得樂不可支,但心知該另闢蹊徑了。我想試的體裁,想對話的中外劇作家、文學家還有不少,未知是最迷人的,所以呢?繼續做吧!
-
戲劇
成功的實驗永不過時
近三十年來,跨文化劇場成爲當代西方劇場的重要探索領域,往往以遠古悲劇或民族傳說爲取材對象。《特洛伊女人》組合了美國大瓊斯定目劇團和韓國東朗劇團的成員、羅馬尼亞的導演,以無人能懂的語言演出希臘悲劇,雖是二十年前的版本,搬到今日台北,猶可嗅到濃烈的實驗氣息。
-
特別企畫 Feature
凡夫俗子的荒謬鬧劇
如果還有人認爲舞蹈不宜表現生活瑣事的話,他應該來看看「莎莎請客」的作品。《太空人巷》以一個客廳演出三代同堂的場景。在香港看這支舞別有滋味。因爲我不斷想起一些香港朋友家中侷促的空間、擁擠的情形。不知香港的編舞家會如何處理這樣的題材? 請別誤會莎莎用了多麼寫實的手法模擬生活動態。沒錯,舞台主景是沙發和電視(一次十六台!但多半是幾乎靜態地分三組呈現家用器具及室內裝潢的細節,無意喧奪焦點),莎莎卻一逕用扭曲的姿勢、傾斜的角度,將日常動作重組爲荒謬的鬧劇,有時近似馬戲雜耍:男主人推著沙發旋轉、小女孩在牆上行走、180彎腰的女人搔著屁股、倒立的女人使盡辦法誘惑男人,而如何在架子上堆放物品的爭執,可以演變成一場瘋狂的小丑遊戲。這些奇觀當然極富娛樂效果,但莎莎也沒有捨棄揭露人際關係一觸即發的殘忍與暴力;作品中最激烈的一段性愛,即主動發自家庭最小的女孩身上。 莎莎和她同代的一些編舞家們一起將舞蹈的概念解放得更爲徹底──不但不再追求完美的身材和完美的姿勢,更刻意表現日常生活的鄙俗與不堪,然而觀衆卻可以從作品的想像力與直面主題的強度中,享受到另一種全然不同的美感。不能否認某些手法殘留碧娜.鮑許的影響(例如結尾老媽媽在吸塵器的袋中塞滿衣物,再若無其事地縫起來),但莎莎吸納通俗文化與日常生活的好胃口,讓我們窺見了一個不同的前景。 文字|鴻鴻 編導‧詩人
-
特別企畫 Feature
東「邪」西「毒」比劃遊戲規則
發行量七十萬份的德國慕尼黑《南德日報》劇評主筆蘇克,在香港會見台港兩地藝評人士;在七天的議程當中,互相掣肘摸索著戲劇舞蹈評論的「遊戲規則」。除了交流,有趣的是在東西文化意見紛歧的爭論上。
-
環球舞台
機械化表演下的自由
在這機械時代我們能勝過機械的唯一機會就是把自己變成一具機械。 ──羅伯.威爾森
-
歌劇
地獄也可以是天堂
台北市交和德國德特蒙劇院合作演出的版本,在舞台、編舞、導演各方面均呈現出大膽的創意,延伸、豐富了原作的戲劇肌理,也爲原音樂帶來新感受,有如樂席和舞台以聽覺和視覺同步「演奏」、分別「詮釋」出一個完整的葛路克,可以說是二十年來西方導演爲傳統歌劇注入現代思維這一潮流的精采範例。
-
環球舞台
黑騎士的奇幻之旅
一九六二年初抵紐約時,我去看百老匯,我很痛恨,現在仍然痛恨;我去看歌劇,我很痛恨,現在仍然痛恨;我去看巴蘭欽,我很喜愛,現在仍然喜愛;我去看康寧漢,我很喜愛,現在仍然喜愛。 ──羅伯.威爾森,一九八四
-
特別企畫 Feature
悄悄摸過比、法的背脊
這個藝術節的觀衆,不止來自本地,也有遠客。不止來自布魯塞爾,也有人從巴黎開兩個小時車上來看戲;各報劇評人都到齊了。巴黎的報刊不時有倫敦或布魯塞爾的藝評:三個小時之內的車程,看來不構成任何心理距離。
-
特別企畫 Feature
把握冬季,當一個「旅人」
賴聲川最常採用的旅遊交通工具就是租車,風景秀麗、人文薈萃的歐洲是他心目中的上選旅遊地。他不但有一日數次「偷渡」國境的經驗,還趁著冬季,避開人潮,以最便宜的消費,達到高品質的享受。
-
戲劇
向無盡黑暗的傾斜滑翔
因爲不感疼痛,反而更加危險。 ─柏格曼
-
回想與回響 Echo
不完整的作品,完整的碧娜
在台北看《康乃馨》,感受極端複雜。碧娜.鮑許雖未親身到過台灣,但通過種種轉介,早已「有形」地影響了八〇年代以降台灣的表演走向因此,十五年後,在台北的舞台上初識碧娜,不啻是一次無比親切的「重逢」。
-
歐陸劇場
「一個沒有文化的社會……」
在台灣,媒體無意建立獨立可信的批評立場,一點點批評必須裏以大量的同情。而製作人或導演,還可以振振有詞地用自己的努力或觀衆的反應,來爲作品辯論。作者以法國盛大紀念作家馬候逝世二十週年的事件、及巴黎當地劇院與劇評之間的關係,爲我們提出了「一個沒有文化的社會」的反思。
-
法國
《太田河的七條支流》
過去十年當中,若說國際劇壇有什麼眞正令人眼睛一亮的新銳,那無疑非加拿大導演羅伯.勒帕吉(Robert Lepage)莫屬。他的史詩力作《太田河的七支流》,目前正以七個半小時的完整版作世界巡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