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立雄
新北人。評論人、自由撰稿人。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班畢業,研究關注明清戲曲、崑劇表演,喜歡觀察、書寫,也希望能夠在觀察與書寫中,構聯出戲曲與當代觀眾之間的交集點,寫下讓人感動的故事。曾獲2016、2017年「表演藝術評論人專案」、受邀2017年臺南藝術節駐節評論人,文章散見於「表演藝術評論台」等。
-
戲曲
戲曲跨界的兩種可能
在這兩部作品中,我看見了兩個跨界改編的方向,共同性都是取其原著精神與部分情節改編,並運用當代劇場敘事手法,不同之處在於《地獄變》是將不同的音樂類型與戲曲搭配運用,並將日本落語穿插在戲曲敘事之間,創造疏離效果,讓戲曲產生了新的面貌;《化作北風》則是在傳統才子佳人結構中變體,在觀眾習慣的結構中大玩當代劇場元素,如演員跳出角色成為其他敘事者等,明顯考慮觀演關係的重要性。
-
戲曲
台北新劇團、臺灣崑劇團推新秀
三月份,台北新劇團與臺灣崑劇團皆推出主打青年演員的專場演出,前者的「青年薈演」推出全本《陶三春》與「文武崑亂嘉年華」,後者則由年輕京劇演員擔綱多齣崑劇經典。在台灣戲曲教育環境長期存在資源與教師不足的狀況下,青年演員無法以傳統一對一的口授心傳方式得到指導,但他們透過多方問藝、研究前人演出,與揣摩角色等方法,找出傳承新路,透過上述演出,正可看出他們的努力成果。
-
戲曲 第六屆大稻埕青年戲曲藝術節
《地獄變》《化作北風》 跨界之後認真回歸
今年的大稻埕青年戲曲藝術節,以「文學改編」為題,邀來四組團隊,選用東西方文學題材入戲,推出創新跨界製作。其中由兆欣與候青藝團合作的《地獄變》,臺北海鷗劇場《化作北風》,分別取材芥川龍之介與馬奎斯的小說,透過戲曲詮釋,加入當代元素,卻也思索回歸傳統本質,回歸文本、語言、表演的經營,回歸具有戲曲韻味的敘事手法。
-
戲曲
誰是四郎?誰的記憶?
《四郎》在當代戲曲的發展脈絡中,雖不是實驗性極強的作品,但它亦是戲曲發展史中試圖為戲曲找尋當代意義與觀眾共鳴脈絡的重要作品,《四郎》中導演對凌珂的安排與設定,同時也是對戲曲演員自我修煉的警醒:戲曲演員是否只要學好技術(程式)、唱腔就能成「角」?成氣候?
-
焦點專題(二) Focus
老靈魂的養成日記 新秀演員答客問
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辦的「承功─新秀舞台」,是讓台灣各類傳統戲曲劇種的新生代展露才華的平台,這些當代的年輕人,有著熱愛戲曲的老靈魂,為了舞台上精采的亮相,日日苦練。他們如何自我養成?對戲曲的傳統與創新,又有什麼看法?本刊特邀這次參與新秀舞台的其中三位男演員王璽傑、李家德、胡宸宇,一起分享他們的經驗與想法。
-
戲劇
我們該如何定義「當代」?
當代的觀眾們對於「馬戲」的理解是什麼?等同於雜耍?雜技?還是馴獸?在這些無限可能的問號中,馬戲二字前頭又被加上「當代」二字,或許會使觀眾更加頭痛。筆者認為,事實上《悟空》這部作品並不難理解,但的確有難以「定義」的問題。只是,我們需要即刻對《悟空》具有的「當代性」定義嗎?又,我們該如何定義作品中的「當代性」?
-
戲曲
在二O四八年,復古?或是狂想?
《Dr.唐的戀愛學分》無疑是相當「接地氣」的,劇中充滿各式笑點,又特別是緊密地扣連著年輕世代可能皆曾看過的《唐伯虎點秋香》,接起了觀眾與劇中人物之連結。導演宋厚寬也試圖為這一文本找到適當的安排與調度,盡可能使用傳統一桌二椅,盡可能保留歌仔戲原有的曲調,甚至是適合這一文本的合宜處理方式。然而,劇情的描寫與串接,反成這部作品最致命的問題,處處看似理所當然,又處處都充滿矛盾與不合理。
-
戲曲
當代戲曲「實驗」的再思考
從《惡虎村》的文本中,栢優座找到屬於當代人觀看作品的眼光,將人物一分為二的自我詰問補足了人物的種種形象與可能,不過也正如紀慧玲於其評論中所言,「文本探究得並不夠徹底,一切念頭只在黃天霸腦內小宇宙運行,缺少交互辯論或實際衝突。」未來若有機會再演,在修編劇本上或許可以更脫去原劇之束縛,多刻畫人物之間的情感、彼此之間的衝突,並將線性敘事結構打碎之餘,重新思考科諢情節與主要敘式情節的安排,或許會更大有可為。
-
即將上場 Preview 上海崑劇團《臨川四夢》與經典專場
國寶名角師徒相攜 如夢似幻百年一遇
行當齊備、人才濟濟的上海崑劇團,將在開年之際帶來該團近年來的最重量級製作湯顯祖的《臨川四夢》,四大經典《牡丹亭》、《紫釵記》、《南柯夢》與《邯鄲記》一次盡出。由上崑五班三代上至古稀之年的國寶級藝術家,下至平均廿三歲的「崑五班」攜手登台,傳承了前輩技藝的青年演員擔綱「四夢」,平均七十五歲的國寶級演員頒演經典折子,如夢似幻的卡司與演出,豈容錯過?
-
演出評論 Review
走向「當代」的一種可能
「輪迴」是一種創作者試圖闡述「緣起不滅」的方式、一種為了讓劇中主人翁醒悟的「鏡像」與「考驗」,一種讓具有既有價值的觀眾能夠找到對「同性情愛」的可能解釋方式。雖然劇中,細膩地刻畫出當代許多長輩對子女不諒解的可能,試圖製造出其間的衝突,但仍有些許過於合理的描寫。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創作 、經營者MeimageDance藝術總監 何曉玫
藝文環境需架構「過程」和「階段」,讓創作者能夠攀附
大劇院時代的來臨是很重要的階段,也是我們該好好面對問題的時候。為什麼台灣人不太進劇場看演出,而是逛街或在家看沒有意義的新聞?接觸表演藝術應該是生活態度,而不是學習課程。在這塊土地生活的我們似乎缺乏生活態度的養成。人們感覺很不安全,無法信任彼此,也缺乏了認識、理解他人的能力和好奇心。所以,「大劇院時代」的來臨是該預備將劇院的功能「系統化」、「制度化」的時候。讓觀眾與表演藝術之間有更好的溝通橋梁。 而可能面臨的問題,以舞蹈為例,雖然出現了很多充滿熱忱的年輕編舞家成立舞團、發表作品,但,這些年輕的創作者大多都在幾次演出後,因為沒有了舞台而泡沫化。政府雖致力於藝術產業的推廣,卻永遠在機關人事更迭後落空,沒有延續。藝文環境需要架構「過程」和「階段」,讓創作者有能力攀附,並找到下一步。 不談大劇院,台灣仍有地方性質的文化中心。但,目前我們只停留在建築場館,而非扶植團隊。團隊有了家才能夠踏實地製作,磨練技術、想法,而不是辛苦地找場地演出、排練。不一定要一個場館一直養同一個團隊,或許可以參考國外的藝術總監制,作品若不好即汰換才有競爭。創作者甚至可能為了到更好的劇院而努力創作、演出,不需要分心找其他兼職。 每個團隊都需要藝術行政,但藝術行政同樣面臨泡沫化。或許劇院能夠成立聯合辦公室,組織團隊的演出與行政事務,並彼此共享資源。政府亦需要進一步思考藝文經費的預算問題,並進一步思考如何藉由仲介之手,將台灣自製節目推向國際。最後,大場館變多之後,如何找到觀眾也是必須思考的問題。 關於台灣的創作現象,近年很多獎項似乎期待創作者跨界,創作融合式的表演藝術,並關注作品的議題性強烈與否,甚至要求不要太過於純粹,試圖抹除界線。命題作文層出不窮,但創作是自發的,創作者應該自發地尋找這個世代的語言,而非透過策展人、評論人以議題性操作的方式帶領讀者思考。每一門藝術都有其特殊性,應該要尊重其本質,不要為了趨勢迎合觀眾。藝術也不只是創新,很多創作者對自己的媒介都還不夠熟悉,便急於跨界、融合就會兩頭空,需要再思考本質的問題。 劇院、觀眾與創作者的理想關係,我認為任何一個地方,只要有人在觀看、行走,那便是劇場。劇院是能夠從行政角度支援團隊的場域。劇院的態度是讓觀眾更沒有界限地進入、觀看,讓觀眾在生活中感受到藝術,而非階級的符號表徵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創作者╱編劇簡莉穎
「大劇院時代」真的有來嗎?場地變大之餘,創作如何跟著變「大」?台灣需要的一直都是更多的中型劇院。要做到大劇院規模的演出,要更高的成本,也必須要找到更多的觀眾。在國外觀劇,比較多七、八百人甚至以下的中型劇場,一方面可能因為戲劇演出不像歌劇,戲劇有其適合的場地大小。我認為創作者從小劇場到中劇場再到大劇場,中間的創作成本需求會是個難以跨越的鴻溝。再者,也不是所有人都想做「大」。 台灣的藝文人口相當有限,台北每週的演出量,票也不是這麼好賣。那麼到了台中、高雄,該如何把作品推廣給年輕上班族?學生?教育很重要,畢竟表演藝術不是「粉絲狂熱型」消費而是「理智型」消費。現在看台中的觀眾消費狀況可能還不準確,現在精采的國際節目,能吸引許多外地觀眾包括我過去看,如果要推國際線,配套的交通住宿跟觀光拉力很重要,但又多少人可以一直負擔這樣的消費模式? 除此之外,劇院的定位也很重要,在場館節目的製作與規劃中,究竟要打的是國際牌?自製節目?國內演出?節目的選擇上又有點「菁英品味」,這樣真的能夠和在地觀眾有所連結嗎?另外,場地變大了,但錢沒有變大,那麼,這些劇院應該要找誰來演出、創作,又或是找哪裡的資本去製作、支持這些節目?平常在台北的團隊,南下演出時無法有效經營與宣傳,也是一個問題。 這幾年表演藝術讓我感覺最有活力的,也能與世界對話的,是年輕創作者紛紛開始找回自己居住的這塊土地的連結,想要找到屬於我們自身的文化,及這混雜的文化與世界的關聯。這不特別指涉哪個節目,而是集體的感受,而正是因為國際政治、文化的邊陲位置,讓我們一直關注台灣文化的獨特性與共通性。 在劇院與創作者、觀眾的理想關係上,我覺得劇院之於創作者不應只有場地租借的功能,更應該做的是直接經營整部作品的製作過程與呈現,讓團隊在演出前能夠在場館內排練,避免掉排練場的不同導致進場需要再一次修正等問題;對觀眾而言,劇院一定要變成觀眾生活的一部分,現在的觀眾對劇院的想像有點太過高雅了,有點像博物館,劇院裡甚至不能喝水、賣酒,但國外不是這樣的。如果觀眾沒有把看表演當作生活的一部分,自然不會想走進來。 大劇院時代對我的影響其實沒這麼大,不過邀約的可能大概是會變多吧。還有,就是會多花點錢南下看演出。如果說要給年輕劇場工作者建議,其實跟什麼時代無關,就是好好對待身邊的朋
-
焦點專題 Focus 回返苗栗
EX-亞洲劇團 用口碑「專注」扎根
林浿安與江譚佳彥這對台印夫妻,有個共同的理想:回到家鄉創立劇團,在評估台印兩地狀況後,他倆攜手回到林浿安的故鄉苗栗,打造了EX-亞洲劇團。寧靜山城與大都會不同的文化環境,讓劇團在經營上須有不同於城市劇團的策略,除了靠在城市演出建立口碑以在故鄉存活,他們也針對當地特色推出「亞洲假日劇場」,讓當地居民在假日能夠將進劇場觀劇當作新的休閒;今年,假日劇場將擴大為一個月的「2016亞洲假日劇場」,邀來更多演出與苗栗鄉親共享。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從「傳統」照見彼此 探討網路時代的劇評未來
台灣與德國,近幾年來在戲劇上的交流頻繁,這次更有德國資深劇評人約爾根.貝爾格應邀訪台,並與四位台灣劇評人紀慧玲、傅裕惠、郭亮廷、吳思鋒共聚,對兩國的評論專業養成、劇評傳統影響,與應對網路時代評論的方式,進行經驗的分享與交流。
-
企畫特輯 Special
傳承小戲展多元 見異同中拼創新
今年的亞太傳統藝術節首次以「戲曲」為主軸,以「展示戲曲發展徑路」為構思,以「小戲」與「偶戲」為策展主軸,分為「兩岸小戲匯演」、「亞太偶戲聯演」,及「當代戲曲精品」三個部分,並串連「104年資深藝人看家戲精華再現專案」與「美麗浙江、南戲源頭第九屆臺灣.浙江文化節」一起展演,讓觀眾從採茶戲、車鼓戲、本地歌仔、傀儡戲、皮影戲與布袋戲等同台競演中,看到戲曲從傳統到創新等異同發展的繽紛多樣!
-
新銳藝評 Review
重構英雄 消解人物
李陵、蘇武兩人在〈別歌〉一場的對話,轉換為蘇武回漢朝後的視角,忽地又跳轉至李陵的視角看見蘇武的遭遇,或許是為了經營李蘇之間的內心獨白,又或像是一種刻意呈現歸漢如何、留於胡地又如何的無奈,但在這樣的轉換上,並不能有機地讓《半》劇的中心主旨清楚呈現,而消解了整齣戲應有的悲壯氛圍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如何為孩子的未來點亮藝術的燈?
台灣的兒童表演藝術演出發展多年,成果豐碩,蓬勃時期團隊眾多,演出票房場場滿座;不過近年來因為景氣不佳,導致親子表演市場的萎縮,而在創意方面,也令人期待能有更新穎的展現。相對於臺北兒童藝術節所引進的多樣化國際演出,國內團隊在經營與創意耕耘上,面臨什麼困難?期待什麼改變環境的可能?本刊與臺北兒童藝術節合作,邀請國內團隊、學者、劇評人齊聚一堂,交流對當前兒童表演藝術創作的看法,並對當下的環境,交換意見提供建言。
-
即將上場 Preview 重排老戲 好戲重排
從傳統底蘊中探得現代感
去年演出獲廣大回響、並讓女主角黃宇琳拿到傳藝金曲最佳表演新秀獎的《知己》,李寶春今年再度搬上舞台,且邀中國京、崑劇團名角錢振榮、李鴻良、徐孟珂等一同演出;同時也推出新老戲系列的《雲羅山》,還邀郎祖筠參演,為將該劇增添詼諧、喜劇的色彩,李寶春說,重排「老戲」,就要讓觀眾感受老戲的「現代感」。
-
企畫特輯 Special
《臺北紐約之小王的後宮任務》 一夫三妻的瘋狂喜劇
以「創新多元的表演藝術來推廣劇場」為創團宗旨的花雅劇坊,將於十月初推出創團作《臺北紐約之小王的後宮任務》,邀請了兩岸三地的夢幻卡司王柏森、Janet、楊紫嫣、侯怡君、唐從聖,同台飆演這齣一夫三妻加司機小王的瘋狂喜劇,編導王敬聰期待讓觀眾笑著走出劇場,還想讓觀眾在這部戲裡也看見某部分的自己。
-
新銳藝評 Review
實踐「夢想」的京劇小劇場
在這個「狂想」的舞台與劇情中,將一切規矩混淆,讓人分不清真實虛假。究竟是誰騙誰?誰又最應該被唾棄呢?《賣》劇並未給觀眾任何的答案,而是使人發笑,並留下了伏筆讓觀眾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