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冠吾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追求舞台上「唯一的真實」
被譽為「廿一世紀最重要的德國導演」,掌舵柏林人民劇院逾廿年的法蘭克.卡斯多夫,以顛覆前衛的劇場美學席捲德語戲劇界,是當代碩果僅存的權威大師之一。他認為,戲劇應該是處於一種無政府般的「非常時期狀態」,一般社會約定成俗的道德、規矩、禁忌與評斷標準,一旦到了劇場都無效。卡斯多夫要劇場成為挖掘人性黑暗面的地方,即使引爆自我毀滅的力量,也在所不惜。
-
特別企畫 Feature 當電影走進劇場……
豐富舞台景致 深化戲劇詮釋
電影素材被運用在舞台演出中,已經成為當前常見的劇場手法,多種不同的運用方式,可以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去加強、延伸與複製視覺與聽覺上的表現層次,或有意識地被用來玩擺盪於幻象與真實之間的遊戲。推到極致的,甚至以此打破劇場所營造的幻覺或解構電影形式。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包浩斯劇場的前世今生
繼去年「與佛塞同步威廉.佛塞新媒體藝術系列展覽」,今年臺北藝術節再度以「Play.包浩斯」動態裝置展,開拓觀眾對肢體與空間的多元思考。「Play.包浩斯」由德國德劭包浩斯基金會策劃,藝術總監托斯頓.布魯梅擔綱策展與導演,並由台灣旅歐舞者陳韻如擔綱編舞,將透過互動裝置、錄像、演出與文件展示,讓觀眾體驗包浩斯劇場顛覆傳統的現代主義精神。趁此機會,本刊特地專訪托斯頓.布魯梅,為讀者介紹包浩斯劇場的「前世今生」與此次策展的概念。
-
藝號人物 People
取材多元親民 筆法奇幻令人目眩
希梅芬尼鄙棄傳統的直線式敘述,而以史詩式的敘事手法,巧妙地編結文字,將許多不相干的人事物串聯起來,亦常借用大家耳熟能詳的寓言、神話或童話,渲染題材,使現實與夢境交錯,營造蒙太奇的效果,超現實的情境,讓故事處處是撲朔迷離的轉折與出乎意料的驚奇。
-
藝號人物 People 德國當紅劇作家
希梅芬尼 超寫實之筆 透析沉重現實
在當前德國劇壇上舉足輕重的羅蘭.希梅芬尼,除了以分量豐碩的精采劇作備受肯定外,近年更擔綱自己劇作的導演,舞台製作成績亦受矚目。這次將在臺北藝術節由台南人劇團演出的《金龍》(編按),就是他的近作之一,該劇在維也納城堡劇院製作由他自己擔任導演,亦獲邀參加柏林二○一○年的「戲劇盛會」。趁《金龍》將在台北現身之際,本刊特地訪問劇作家本人,一談他的的戲劇思考與《金龍》的創作想法。
-
劇場快門
《支離破碎2—浮世德之咒》的舞者們
時間:二○○七年三月十四日 地點:台北 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台北越界舞團藝術總監張曉雄的創作《支離破碎2浮世德之咒》,邀請台灣體育學院副教授黃建彪演出。 彩排記者會演出後休息時,自我要求勝高的黃建彪仍然不時檢視伸展其身體的線條,為求演出時的完美詮釋。
-
特別企畫 Feature
馬丁.施勒夫 廿一世紀芭蕾藝術先鋒
來自瑞士的馬丁.施勒夫,風格不定與多樣化是他的獨到之處。身兼劇院舞蹈總監的他,在編舞與經營上都秉持「三不」原則:不墨守成規,不迎合觀眾,不拘泥於形式。去年,多位歐洲資深舞評家受柏林Tanz舞蹈雜誌之邀票選「年度編舞家」,施勒夫因其「不斷尋找與改變創作風格的不妥協態度」,被認為「是無法估量、不隨波逐流的編舞家」而雀屏中選。
-
特別企畫 Feature
梅可.斯圖亞特 以動作支解慾望的追尋者
成長於美國,卻在歐陸舞壇大放異彩的梅可.斯圖亞特,以跨藝術領域、運用多媒體,接觸即興或即興創作為其樹立個人獨特風格的重要基石。她的舞作毫無線性情節發展,不管是動作、空間、音樂、語言、聲音,還是影像,都被她切割、拼貼、重組、串聯成許多聯想性的圖像,手法符合典型的後現代美學。自九○年代到歐陸發展迄今十五年,她不但在德國舞壇、劇壇成功立足,也被公認是與莎夏.瓦茲齊名、歐洲最有名望的編舞家之一。
-
特別企畫 Feature
尤.法比安 「動態建築劇場」的創造者
出身劇場演員卻總不「安分」的尤.法比安,是個多面向、全方位的藝術家,他寫詩歌散文舞台劇,也導戲編舞作燈光舞台。早在八○年代末,法比安即開始一連串大膽地實驗,集結所有的藝術形式,他的劇中有舞,舞中有劇,時而像音樂會,又如影像裝置藝術,讓人不知該如何界定。而特別的是,非舞蹈出身的他,對舞蹈的切入點,不是從身體,而是從文字出發。
-
特別企畫 Feature
舞在德國,十六個不可不知
德國是文化大國,更是舞蹈大國,各種藝術節、教育機構、演出場地等相關資源可謂豐沛完善。本刊特地精選了十六個相關重要據點,讓有心了解德國舞蹈界的讀者,藉此得其門而入。
-
紙上讀劇 Playwright & Reader 《阿拉伯之夜》劇作家
施密爾芬尼 魔幻之筆追求唯一的瞬間
施密爾芬尼雖是導演科班出身,卻無心從事導戲工作,自一九九四年的處女作《求魚》起開始投入寫劇工作,獲獎不斷,如今已是德國最當紅的劇作家。不論是什麼樣的題材,他都從生活細微處著手,以史詩式的敘事手法,巧妙地編結文字,將許多不相干的人事物串聯起來,現實與夢境交錯,有蒙太奇的效果,超現實的情境,故事處處是撲朔迷離的轉折與出乎意料的驚奇。
-
特別企畫 Feature
德國--回歸寫實傳統 期待寫出戲劇新道路
從一九九○年代開始,原本導演當家的德國戲劇界,因受到倫敦劇潮與英國當代劇作家的衝擊,開展了鼓勵年輕劇作家的種種措施,多年下來,也累積了許多優秀的劇作人才,而導演與劇院也樂於與這些劇作家合作。這些新世代劇作家的創作特色,一來是告別後現代,回歸傳統寫實敘事,二來是集體創作形式與記錄性質的盛行,其三則是關懷當前的失業議題。
-
特別企畫 Feature
前浪大破大立 後浪威名遠揚
德國當代劇場不墨守成規,大膽的實驗精神、勁爆的表現手法、精巧的舞台設計,讓歐洲其他國家欣羡不已。而這豐碩的果實,不能單純歸功於新生代的創作能量,畢竟若無前人對戲劇鞠躬盡瘁般的熱情付出與努力耕耘,以及國家持續地投注文化資金,德國的導演劇場恐怕也不可能在新世紀叱咤風雲,走在歐洲諸國的先端吧!
-
特別企畫 Feature
米謝爾.大海馬 極簡美學演繹人生悲哀
米謝爾.大海馬的風格可以以一個「簡」字概之,不但「簡」得超級徹底,也「簡」得出人意表。在劇本的處理上,他大刀闊斧,僅截取最精華的部分。而運用舞台空間簡潔有力地烘托出整齣戲的主旨也是大海馬高明之處。不管是萊辛、歌德,還是布萊希特、契訶夫、霍普特曼的劇本,大海馬都無所不用其極地濃縮精簡,所有簡化手段的目的無不在於突顯出人內心最根本的東西
-
特別企畫 Feature
安德烈.克里根堡 三「奇」馳騁想像空間
木匠專業出身、卻半路出家轉進執導劇場的安德烈.克里根堡,不但是備受矚目的當紅導演,也同時是頗受肯定的舞台設計師。他的風格可以說有三「奇」:空間奇、人物奇、點子奇:他個人製作的舞台空間,創意新穎,表現力強;在主角上不愛英雄美人,偏愛倒霉的無名小卒、受迫害者與社會邊緣人;劇情推陳中在悲傷絕望中加入插科打諢,使人物擺蕩在悲喜之間,舞台點子常出人意表。
-
特別企畫 Feature
歐斯特麥耶:我想打破詮釋《哈姆雷特》的一貫傳統
曾於二○○六年率領德國柏林列寧廣場劇院訪台演出《玩偶之家─娜拉》與《點歌時間》,讓台灣觀眾驚嘆驚艷的托瑪斯.歐斯特麥耶(Thomas Ostermeier),將在三月下旬帶著《哈姆雷特》,來給台灣觀眾一個全新的莎劇體驗。趁此機會,本刊專訪了這位年少竄起、迄今依然引領風騷的德國導演,一談他執導《哈姆雷特》的想法與對自身創作的分析。
-
國際藝識International Vision 再尋鈴木忠志《酒神》原鄉
創造「全能演員」的當代希臘前衛導演—特爾左布勒斯
在前期雜誌中,我們對訪台的鈴木忠志的《酒神》,做了深入的報導與解析,得到極大的回響。所以本刊特別再邀旅德的戲劇研究者林冠吾,於柏林專訪到來這位自希臘悲劇故鄉,將於二○○八年北京奧運時,與中國京劇演員合作演出《奧瑞斯提亞》,也曾與鈴木忠志創立「戲劇奧林匹克」組織的前衛劇場導演狄奧多羅斯.特爾左布勒斯,一談他的創作與思考。
-
藝號人物 People 專訪《玩偶之家—娜拉》、《點歌時間》導演
歐斯特麥耶:戲劇是去揭露潛伏在我們底下的攻擊性
這個月,歐陸劇壇最當紅的導演托馬斯.歐斯特麥耶(Thomas Ostermeier)就要帶著他的力作《玩偶之家娜拉》與《點歌時間》親訪台北演出。在一睹他充滿爆發力的經典新詮之前,本刊特邀旅居德國柏林的戲劇研究者林冠吾,訪問這位歐陸劇場的旋風製造者,看他在狂暴的舞台之下有怎樣的創作思考。
-
特別企畫 Feature 近距離接觸╱編舞家事件簿
莎夏.瓦茲:「空間甚至比音樂更重要!」
影片中,赤裸的舞者被抓著皮肉,拎過來丟過去,或是集體夾在玻璃中空牆中,擠扭著五官與身體向上蠕動,或是恣意推疊成一座人肉山這一切,讓人感到一份切身的痛楚──是誰用這樣激烈的方式來探索「身體」?答案是被譽為繼碧娜.鮑許之後、最受世界矚目的德國編舞家莎夏.瓦茲。 十一月莎夏.瓦茲終於要帶著她的驚世之作《肉體》造訪台灣,本刊特邀旅居柏林的劇場研究者林冠吾,專訪到這位德國舞蹈劇場的編舞鬼才,談她的編舞人生與思考。
-
特別企畫 Feature 近距離接觸╱作品解碼區
透析莎夏.瓦茲的解剖刀
千禧年之交,莎夏.瓦茲(Sasha Waltz)與歐斯特麥耶(Thomas Ostermeier)共同接掌柏林列寧廣場劇院(Schaubhne am Lehniner Platz)藝術總監一職,帶著舞團Sasha Waltz Guest的原班人馬,重新打造自我風格,連續創作以身體為主題的三部曲:《肉體》Krper、《S》(2000)、noBody(2002)。首部曲《肉體》延伸自莎夏一九九九年為猶太博物館編作的《對話99之二》Dialoge 99/ II,不但適切地融入博物館隱喻宰割、破碎、迷失及銅牆鐵壁的建築特色,更充分開發身體令人意想不到的可能性,創造一個既可怖又唯美、似幻似真的肉體異次元空間。 切割、解剖,身體如生化科技下的實驗品 《肉體》充分顯現了莎夏對空間的敏銳觀察力及巧妙運用的過人才華。列寧廣場劇院的舞台空間是座半橢圓形的高塔,毫無粉飾的巨大水泥牆面與粗堅的鋼柱,營造出的灰暗氣氛,與猶太博物館的冷冽、陰鬱有異曲同工之妙。編舞家清楚地意識到這點,讓劇場空間赤裸呈現,只加入一道與博物館建築雷同的三角牆,約兩層樓高的黑色切面微斜地立向觀眾席,在藍色燈光映照下,如一把鋒銳刀口,散發冷冷的威脅,點出《肉體》的主題切割、解剖。 三角牆既是書寫身體的黑板,也是供舞者上下場的屏幕。尤其令人驚異的是,黑色牆面中間被切出一口方形玻璃窗,當十三位只著膚色內褲的男女舞者在中空牆裡分別從左、上方緩緩進入窗內,他們的身體被夾擠其中,或橫、或豎、或踡伏地彼此堆疊、擠壓,裸露的肌膚呈現單一肉色,讓人分不清個體、性別,舞者身體被化約成一堆肉塊,宛如顯微鏡下蠕動的生物體。裸體失去了情色,身體失去了情感,儼然是生化科技下的實驗品。 不論是外在形體,還是內在組織,都難逃莎夏的犀利解剖。但見一個個肉體被測量、描繪,五臟六腑,甚至血液、尿液,也都被一一視覺化;連最難探知的骨頭,都在舞者不斷地重重落地聲中,鏗鏘有力地具體顯現。驚人的一幕是,舞者們捏拿著其中一位舞者的肌膚,甚而整個人被提舉起來,被輕巧地傳來遞去;而在另一幕,身體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