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樹熙
-
音樂飛行
人才外流,還是新的出路選項?
台灣曾以作為華人世界新舊融合、美感創新、開放自由的挑戰先鋒,以全人類共同理想為己任,這是「大國思維」;認定人才外流就像失血一般,小小一個島,資源有限,幾下子就挖空挖垮了,這是「小國論調」;大小固然受限於諸多客觀面積、人口數、天然資源豐富度但決定心態大小的,實際上是我們內心的認知。
-
音樂飛行
大師的推薦函
請不要小看節目單,它的作用不僅是目錄或飛行地圖,不是行不通,也不是不要,而是如何轉化以達成多方要求與需求。創意?這當然需要創意,用意別無其他,只希望大家在看了這些解說後,能找到合適的切入角度,深入體會樂曲的神髓。
-
音樂飛行
精采評論,讓我們有笑的自由
我牢記著漢斯立克對洪佩爾丁克《糖果屋》所作的評論,我記得他說的大意好像是,巫婆抓小孩來是要吃的,不是要把他們變成薑餅,不過沒有復活的情節,又怎能作為華格納的傳人,這番揶揄話再三讓我笑翻天這番具有啟發性的一針見血之言,並不會讓我從此不聽《糖果屋》,我還是很喜歡它,認為它寫得很棒,只是我不會「神格化」它。
-
音樂飛行
從過去走來的沙龍小品
「廣闊版」的夜曲有其嚴肅性與深層思維存在其間,遠遠超脫時下一般的商業與俗尚範疇,但是把古典音樂洗去風味變成音響結構就是解答嗎?不過若是把Pollini的夜曲演奏與一些打著古典音樂旗號,但實際上場面多過於內容,聲勢多過於真心真情的製作,讓我在二者之間做個選擇,我想還是寧可去聽聽來自「過去」的「未來」夜曲吧!
-
音樂飛行
戶外演出,是我們要的藝術?
說真的,戶外演出需要景色佳絕的場地、風和日麗的天候、一套較為輕鬆應景的曲目,另一種購票模式、另一種將音樂與環境氛圍緊密結合的構思企畫。在雨中演出一點也不詩情畫意,樂器會受潮損壞,溼答答的環境也令演奏者分心,不可能呈現最佳演出狀態,趕工架好的音響也沒充裕時間調校,聲音往往破破的;既然這樣,又何必強求呢?
-
音樂飛行
永恆,往往只是令個人終生難忘的感動片刻
有時我覺得自己像是博物館裡的工作人員,三不五時把先聖先賢大師們的頭像拿出來,撢掉上面的灰塵,讓它看起來光鮮亮麗,有時在晚上當指揮舞動起他的指揮棒,鋼琴家舞動起他的十指,頓時就像施展起招魂術,先聖先賢們突然活了過來,魔法般地再次指引我們奏出那些經奏過、聽過千百次的樂音,有時好像真的活了過來,有時則半死不活。
-
音樂飛行
沒有批評空間,就不會有真理存在
沒有期望,就不會有驚喜;沒有開放平台,就不會有展現新意的擂台;沒有批評爭論的空間,就不會有真理的存在;沒有自由戀愛,就不會有真愛,更不會有令人欣喜的愛情結晶;以少數人的品味作為國家藝術政策與演出節目安排基準,更是不會讓這塊土地找到它深層的聲音。
-
音樂飛行
「好」貝多芬!「壞」貝多芬?
若Stern的說法為真,少了文化觀點對流,也沒了文化學習目標,但是耗費著國家的財力與許多人的青春與心神,只是在追求把貝多芬演得「好」;雖然我個人超級喜歡這些音樂,也很高興國家提供支持讓我能夠學習並以這些音樂為業,但是對於國家整體而言又有什麼「正當理由」呢?
-
音樂飛行
飛行的旋律
我真心認為「音樂」是種「另類飛行」「每次起飛都是可選擇的,但是降落卻是必定的」,就像「每次聽音樂都是可選擇的,但是曲終人散卻是必定的」。「獨立蒼茫醉不歸」,與古往今來大師、名家、知音的心靈交會,一種獨特穿越雙重時空的經驗,它將我們融入人類生生不息的歷史長河之中。
-
音樂飛行
讓音樂滲進生活,推廣音樂?
藝術欣賞應是脫離自我踏上朝聖之旅,而不是把它強拉到身邊,合我可用者留,無利者退,並名之為「市場機制」,實則完全不解藝術對人類的「無用之用」。若沒了藝術的層次別,不認知境界差距,不視其高於蜉蝣生命之上如同淨心仰望的「空氣稀薄」聖地,我常會想,以我們對「夜市文化」的推崇,把「橙汁鴨胸」賣到路邊攤上的日子,將會不遠了!
-
專欄 Columns
混合風味迷人,自己的聲音何在?
當下台灣樂界主流仍是「追上西方當代」居多,「混合風味」次之,一九三○年代前面那些老輩們的論調「兼容並蓄」、「融合古今中外」則已經乏人提及。盛開在柏林、紐約的花朵,我們試著要讓它在台灣落地生長,「混合風味」或「民謠編創」被嫌有著「土味」不適合輸出,二者之間沒有漸層光譜,也無自省反思。
-
焦點專題 Focus
音樂達人押寶下定,聽聽他們怎麼說!
應本刊之邀,九位音樂達人終於丟出心目中的人選,也告訴我們為何他們作了這樣的選擇。他們各有不同的思索切入點,甚至提出本次候選名單外的遺珠,也提供讀者們參考,自己要如何圈出自己心目中的那一位
-
特別企畫 Feature
她不喜歡音樂? 卻吟凡啞林與胡琴
根據她的論述來推敲,張愛玲似乎並不認同音樂的意義在於聲音流動所塑造出來的形式美感,而是隨著音樂而來的感覺、歌詞內容與生活聯想,甚至因為伴隨著聽音樂會、學鋼琴害怕上課的負面經驗張愛玲所喜歡的是以一種與她成長經驗,與她的感知緊密環環相扣在一起的中國音樂;這是採用另一種美學理念所形塑的音樂,既無「有計畫的陰謀」,更沒有「出力交纏,擠搾」,有的只是隨著人們真性情流露出的衷心感受與心中理想化的自然美景。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環保之後 二胡不再蒼涼?
基於「合奏」需要改變胡琴的音色、音量,基於「環保」必須改用PET膜,看來皆有其需要,但是當結果是「音質純淨度提高」、「音色個性也減弱了」,「然用在合奏中,這種特點,使其群體的音色易於控制和統一」,這就得多加考慮了,因為它更動了原本與胡琴音色個性合一的情緒感受,減低它的憂鬱悲怨,代之以全然相反的明亮純淨。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面對改變 只能「跨界」?
就跟自然界的萬物一樣,任何表演形式或任何一個作品都有其生命演化史,從誕生到茁壯,從成熟到老化、死亡,雖然它可能不會就此完全消失,但是它也絕不可能永遠維持「君臨天下」的獨霸態勢,講求直接與觀眾面對面的表演藝術,一定會隨著時代的改變而變動,別無其他,只因為其身處之外在環境無時無刻不在改變,但「跨界」未必是面對這改變時的唯一答案
-
異聲藝談 Tribune
「投資」文化的新思維
由於公部門經費有限,所以政府施政應擇要為之,而非全面包山包海,應從高槓桿效應的項目著手,並且從「建設觀點」轉為「投資觀點」,減少「你有我也有,輸人不輸陣」的自我膨脹優越感,去除典範引用錯誤浪費有限資源的弊病。
-
專欄 Columns
誰來轉化傳統、創新藝術?
在國際貨櫃藝術節中,見識到加拿大辦事處熱切的推銷文化態度,而演出的加國團隊,不但表演結合著流行與傳統,演出方式多元化,甚至一人就展現多樣才藝。加國能短時間從文化輸入國,躍身成為文化輸出國,這種企圖心與成就實在值得我們將之列為「典範」多加研究。
-
專欄 Columns
南台灣要建音樂廳,還有呢?
高雄正在轉型成工商綜合城市,一切文化與藝術施政都該設定為這轉型過程中的一環。對高市的藝術文化而言,除獲得新硬體外,首要的是獲得更多文化藝術的常設性活動經費,大幅增加對人的投資,以帶動文藝欣賞人口的成長,吸引更多藝術家定居在南台灣工作,長年地帶動並改變風氣,使之能夠逐步順利地轉型。
-
專欄 Columns
市場原則當道,表演藝術內傷
在面臨通貨緊縮壓力的年代,市場法則會失靈,失當的補貼政策會更加扭曲市場。首先所有文化人該發出怒吼的是,始終文化藝術預算不足的事實,怎可因為政府編不出來預算,而成為犧牲品呢?當初所有承諾的支票呢?文化白皮書畫出來的大餅呢?
-
專輯(二)
真的能夠「行銷台灣」嗎?
扁政府上台後便相當注重「走出去」的外交政策,希望透過各方面的活動增加台灣的國際曝光度,而文建會這次製作《八月雪》,多少也隱含著這類的政策在裡面;其出發點在於將現有的國內資源與國際性資源加以整合,運用政府機器的力量,以藝術為媒介,進行「事件性」的「國外」(還未必是「國際」)「台灣行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