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eview
演出

(左起)大提琴家馬克西米里安.霍儂、小提琴家黃俊文、鋼琴家安-瑪莉.麥克德茉特、中提琴家辛西婭.菲爾普斯、小號演奏家嘉柏.柏多斯基、小提琴家林冠羽、 NSO執行長郭玟岑。
音樂

黃俊文與世界級音樂家聯手 NSO室內樂音樂節再度登場

由小提琴家黃俊文精心策劃的「NSO黃俊文與好朋友們室內樂音樂節」將於1月9日起登場,帶來一系列的音樂饗宴「巴洛克奇想」、「致.親愛的」、「浪漫薄暮」等音樂會,展現出音樂家的精湛技藝與團隊默契,讓愛樂者們有機會近距離感受世界級音樂家的合作成果。 自第一屆音樂節獲得觀眾的高度評價後,黃俊文延續他對室內樂的熱情與使命感,期待能帶動台灣音樂界的參與及投入。這次的音樂節再次邀請到國際知名音樂家參與,除了黃俊文自身的演出,還有小提琴家林冠羽(Kevin Lin)、中提琴家辛西婭.菲爾普斯(Cynthia Phelps)、大提琴家馬克西米里安.霍儂(Maximilian Hornung)、小號演奏家嘉柏.柏多斯基(Gbor Boldoczki)、鋼琴家安.瑪莉.麥克德茉特(Anne-Marie McDemott)等,將聯手為觀眾呈現一場視聽上的盛宴。 黃俊文表示:「室內樂對我來說,代表著專業、尊敬及友誼,這些都是學習音樂或任何職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每一場演出,我都精心挑選了最合適的音樂家來搭配,期望能在舞台上呈現出最完美的合作成果。」 這次音樂節的曲目涵蓋了各時期經典的室內樂作品,包括韋瓦第、泰勒曼、巴赫、布拉維、艾爾加、勒弗列、柴科夫斯基、葛里霍夫、斯梅塔納、舒曼及聖桑斯等作曲家的經典作品。黃俊文指出,本次音樂節規劃了3套曲目組合,從巴洛克到浪漫時期,每一場音樂會都如同一場協奏曲。除了演出,也設計了一系列的活動,如馬克西米里安.霍儂的大提琴大師班、彩排觀摩暨交流、演前導聆及演後簽名會等,將音樂教育與推廣並行,讓觀眾不僅能欣賞到世界級的演出,還能從中學習到更多的音樂知識與技巧。 小提琴家林冠羽曾擔任過許多國際著名交響樂團的首席,並與世界各地的交響樂團有過深度的合作。將與黃俊文和其他音樂家共同演出的他表示:「能夠與這些優秀的音樂家們一同演出,這是一次無與倫比的機會。室內樂的演奏讓我們能夠更加緊密地合作,共同創造出一個和諧的音樂世界,這不僅是對技巧的挑戰,更是對音樂理解的升華。」

文字|李秋玫
官網限定報導  2025/01/08
音樂 國家青年交響樂團第4屆啟動!

1月下旬展開巡演 林懷民推動下前進嘉義新港

由國家交響樂團(NSO)於2023年成立的國家青年交響樂團(NSYO),旨在培養台灣年輕音樂人才並幫助他們走向國際舞台。由音樂總監準.馬寇爾(Jun Mrkl)擔任指導,NSYO每年在寒、暑假期間舉辦訓練營,邀請國內外知名音樂家進行技術訓練與藝術啟發。 繼今年8月的新加坡、泰國巡演後,NSYO 將2025年1月啟動第4屆寒訓,並委託NSO榮譽指揮呂紹嘉擔任指揮,展開一系列巡演。演出地點包括台北國家音樂廳、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學院音樂廳、苗北藝文中心演藝廳等,特別的是,在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的推動下,1月25日的演出將於嘉義新港藝術高中舉行。 林懷民回憶1995年帶著雲門舞集到柏林演出《流浪者之歌》,與在喜歌劇院擔任音樂總監的呂紹嘉第一次見面。在演出後,兩人坐在路邊講話。他記得對呂紹嘉說:「有一天你完成這邊的工作,有機會一定要回來!」欣見呂紹嘉後來回台擔任NSO音樂總監10年,提高了樂團及觀眾素質。

文字|李秋玫
官網限定報導  2025/01/02
音樂

鋼琴大師席夫呈獻「無菜單」演出 為樂迷帶來無限驚喜

享譽國際樂壇、跨世紀的英籍匈牙利裔鋼琴家與指揮家安德拉斯.席夫(Andrs Schiff),為當今樂壇代表性傳奇大師。在2020年來台獻演之後隔日,全台隨即陷入新冠疫情而停止演出。今年底即將再度來台,為樂迷帶來他優美而動人的琴聲。 生於1953年的席夫,曾獲得無數獎項和榮譽,包括葛萊美獎、留聲機獎、莫札特獎章和皇家音樂學院巴赫獎,並在2014年故英國伊莉沙白二世女王生日時被授予爵士爵位,以表彰他對音樂的貢獻。 鋼琴家陳冠宇表示:「相對於年輕鋼琴家的炫技與誇張的動作,鋼琴大師的琴聲需要耐心、靜心地欣賞。在現今需要網紅、社群媒體宣傳自己的年代,席夫即使擁有這麼高的名望,每天仍堅持練琴至少3小時,即便旅行前也不會略過。」對於他的音樂特色,陳冠宇則說:「他的觸鍵是我們學不來的,如果我想聽巴赫的話,一位是已故的顧爾德,另一位就是席夫。」 此次來台,席夫並不事先公布曲目,可謂「無菜單」的演出。為此,歷經失去表演機會、對古典音樂未來產生疑惑的席夫特地撰寫了一段文字給樂迷,他首先提問:「音樂會變得愈來愈『可預測』。這是好事嗎?」擁有大量曲目在手上的他決定:「我的選擇不僅取決於我當時的心情、還取決於場地、音響效果,甚至我的樂器。」他將在早上抵達音樂廳,獲得靈感,接著思考晚上要演奏什麼。「希望觀眾能感受到一些驚喜和新的發現。」並且確信觀眾會喜歡。 陳冠宇預測,席夫拿手的曲目大概是古典浪漫的作品,巴赫、莫札特、海頓、貝多芬、舒曼、布拉姆斯,如果在音樂廳挑中的鋼琴是貝森朵夫,那麼他也許會彈舒伯特。但不管如何,席夫的招牌就是有非常多的安可曲,長度幾乎等於另一個半場之多。 席夫此次來台,將會有他配合的調音師隨行,且會使用他自製的鋼琴支架(extension),據陳冠宇所言,支架會比一般還長,能夠讓鋼琴上的反射板掀得更高,聲音傳得更遠。此外,在他演出現場公布每一首樂曲前,更特聘擅長肢體表演且逗趣又專業的鋼琴家范德騰(John Vaughan)做即時翻譯,屆時必定讓觀眾有個與眾不同的體驗。 4年後再度來台的席夫,以其深厚的技藝和獨特的情感表現,為樂迷帶來無與倫比的音樂體驗。這次的「無菜單」演出,更讓每場音樂會成為一次全新的探索。無論是音樂還是演出方式,席

文字|李秋玫
官網限定報導  2024/12/23
音樂 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 暌違6年再訪台

賽門.拉圖掌舵接地氣 樂團煥發新風貌

睽違6年的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Symphonieorchester des Bayerischen Rundfunks,簡稱BRSO)12月將來台演出,這次他們會與2023年上任的首席指揮賽門.拉圖(Sir Simon Rattle)一起到來,於國表藝3館進行4場演出,帶來他們的拿手曲目。有了「新老闆」的BRSO聽起來會有什麼不一樣,令人拭目以待! 今年適逢慶祝成立75周年的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雖然與歐洲許多樂團相比可說是相對年輕,但表現絲毫不遜色,近年來經常被古典音樂媒體評選為全球十大樂團之一。2023年,英國線上古典音樂雜誌《Bachtrack》做了調查,在15位來自11國的古典音樂評論家票選下,BRSO緊接在柏林愛樂與維也納愛樂之後,拿到第3名的肯定。這個成果,不得不歸功於帶領樂團長達16年(2003-2019)的第5任首席指揮楊頌斯(Mariss Jansons)。2003年,楊頌斯從羅林.馬捷爾(Lorin Maazel)手中接下指揮棒後,憑著細膩、獨特並富有層次的詮釋,再加上與團員建立起的深厚情感,把樂團推到了高峰,可說是BRSO的黃金時代。然而在2019年12月楊頌斯過世後,樂團歷經了3年多「群龍無首」的日子,終於在2023年9月,BRSO迎來了他們另一個嶄新的局面拉圖時代。

文字|吳孟珊
官網限定報導  2024/11/27
音樂 接下長榮交響樂團「駐團藝術家」

梵志登與台灣結緣 期待攜手開創本地古典樂新篇

隸屬於張榮發基金會的長榮交響樂團日前宣布,將自2025年起禮聘世界級指揮大師梵志登(Jaap van Zweden)擔任「駐團藝術家」。梵志登享譽國際,曾任紐約愛樂和香港管弦樂團的音樂總監,並以精湛指揮技藝與豐富經驗聞名於世。此次合作計畫為期兩年,旨在提升樂團演奏水平,同時促進台灣古典音樂的發展。 梵志登出生於荷蘭阿姆斯特丹,指揮生涯超過40年,曾與維也納愛樂、柏林愛樂、巴黎管絃樂團等世界頂尖樂團合作。他以極高的音樂素養和短時間內提升樂團表現的能力著稱,曾多次吸引歐洲皇室成員親臨現場聆聽。 實際來台灣前,梵志登提到欣賞了長榮基金會執行長鍾德美帶給他的長榮海運「EVER MAX 長極輪」的首航影片,讓他感到佩服也印象深刻。除了長榮交響樂團演出的背景音樂外,他也發現基金會還有營運長榮海事博物館,同時有文化、音樂等社會慈善事業的理念與價值,與自己相當契合。實際上,他在過去25年也持續經營關懷自閉症兒童的帕帕基諾(Papageno)基金會,從利他、行善的角度出發,是他決定與長榮交響樂團合作最主要的原因。 事實上在這次來台演出前,梵志登提前10天就抵台與長榮交響樂團進行了很多交流,一週內就彩排了6首交響樂曲。他透露:「選擇的交響曲廣度也非常可觀,包括莫札特第40號、貝多芬第5號、柴科夫斯基、馬勒等交響曲,希望藉由樂曲的曲風及不同困難度,讓我對樂團有進一步認識,因為它們各有特色與難度都不一,在這期間內就能了解長榮交響樂團音樂家的能力。」排練中一定會聽見優劣,但他說:「我很像偵探一樣保持正面的態度看待。我認為即使是全世界最頂尖的樂團都一定有它可以進步的空間,我期待大家齊心合作,每天往前進步一點點。」

文字|李秋玫
官網限定報導  2024/11/22
音樂 雙套音樂會探索傳統與創新

魏德曼與NSO攜手 演繹魔幻《玻璃琴》

國際知名音樂家約格.魏德曼(Jrg Widmann)將攜手國家交響樂團(NSO),帶來兩套別具特色的音樂會「活力洋溢」與「世代交鋒」。此次魏德曼特地留台一週,不僅指揮、與台灣作曲家深入交流,還將透過精心設計的音樂演出,讓觀眾在經典與現代音樂之間感受全新的對話。他表示:「當代音樂與熟悉的古典樂或許看似遙遠,但放在一起時,可以發現彼此的相似與親密性。」 身兼單簧管演奏家、指揮家與作曲家的魏德曼,是音樂界公認的全方位天才。與NSO的緣分始於2016年,並在2018至2019年間擔任駐團藝術家。在2024╱25樂季,他將擔任北德廣播愛樂樂團首席客座指揮、里加小交響樂團合作夥伴、德意志廣播愛樂樂團創意合作夥伴與慕尼黑室內樂團副指揮等多個職位。 「活力洋溢」 探索舞蹈與結構 第1套音樂會以舞蹈為核心主題,主要演奏魏德曼的3首創作與貝多芬第7號交響曲。除了《為10種同管樂器而做號角音樂》外,最受矚目的樂曲還有《活力洋溢》(Con brio),本曲特別圍繞貝多芬的第7號交響曲展開。魏德曼形容此曲是「期待與驚喜的遊戲」。 呂紹嘉解釋:「如果期待在《活力洋溢》中尋找貝多芬的影子,可能會失望,但編制與結構完全一致。魏德曼身為作曲家,特意在熟悉的框架下進行解構,好像保留血肉換成了不同的樣子。」魏德曼則補充:「這首作品對定音鼓的處理非常挑戰,但它是向貝多芬致敬的作品,能讓人感覺開了眼界。」 此外,這場音樂會還將演出魏德曼另一作品《骷髏之舞》,呂紹嘉表示:「這是中古世紀藝術家的經典主題,像聖桑、李斯特、馬勒都創作過相關作品。魏德曼用管絃樂打造戲劇感與奇幻聲效,從絃樂在琴橋上拉奏到法國號模仿狼的聲音,充滿創意。」 音樂會壓軸將呈現貝多芬的第7號交響曲,恰好呼應前者《活力洋溢》的巧思。

文字|李秋玫
官網限定報導  2024/11/19
戲劇 青少年自殺議題 + 喜劇?!

《行動代號獨角獸》 開啟青藝盟全新創作模式

「第一個是劇名要叫『行動代號獨角獸』,第二個是『青少年自殺議題』,然後希望可以是個『喜劇』。」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簡稱青藝盟)盟主、亦是《行動代號獨角獸》導演的余浩瑋說起創作源頭,丟出這3組關鍵詞。 「青少年自殺議題」與「喜劇」聽起來衝突,無非是余浩瑋希望把沉重議題說得輕盈,保留正向能量。劇名的部分則完全是種直覺,但編劇李屏瑤在接到邀請後,也將這個充滿行動力的劇名往她接觸過的青少年靠近,認為:「他們有時候會問些非常尖銳的問題,但他們其實沒有針對誰,就是這樣講出來,無法收住力道,講完之後也可能會後悔。我覺得這好像是每個世代的青少年都會有的衝撞,只是壓力來源不一樣。」而這群青少年就好像一隻又一隻的獨角獸,獨特卻又未知其中的未知,不只是他人對他們的觀看,甚至也有自己對自己的理解。因此,《行動代號獨角獸》就由此出發。

文字|吳岳霖
官網限定報導  2024/11/14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
音樂 暌違10年的獨奏會

修練6棒30年 吳珮菁回首音樂人生「Every Moment Counts」

自2014年最後一場獨奏會後,木琴演奏家吳珮將於2024年年底再度站上舞台,在台北、台中、高雄三地舉辦個人獨奏會「Every Moment Counts」。這場演出不僅是吳珮菁演藝生涯的重要里程碑,更是她多年研究6棒木琴技巧的集大成之作。除演出外,吳珮菁同時出版專書《六棒木琴演奏藝術「Peiching握法」的探索與突破》,詳述其30年來在6棒木琴上的探索與創新。從舞台到書籍,吳珮菁藉此機會與觀眾分享她的音樂故事與技術心得,展現台灣擊樂界的成就與前瞻。 探索6棒木琴技術 催生了「Peiching握法」 吳珮菁在6棒木琴演奏上的突破,源於她在1994年開始嘗試運用6支棒子演奏,以尋求更多樣化的和聲效果。她從美國著名鐵琴家Gary Burton的4棒技法中汲取靈感,並加以改良,發展出「Peiching握法」。她解釋:「這種握法最大的重點在於可以透過食指下壓或上提中間棒子,達到更靈活的演奏性,提供更大的音域與和聲空間。」多年來,吳珮菁不斷完善這套技法,在不同演出中實踐並推廣,讓6棒木琴演奏成為擊樂界的新標準。 在《六棒木琴演奏藝術》一書中,吳珮菁系統化地整理了6棒木琴的各種演奏方式,包括「自然演奏法」、「食指下壓法」、「食指上提法」、「縱向內打法」、「左右側打法」與「棒子轉位法」等,並提供詳細的示範與技巧解析。她強調,這些技巧的重點在於能靈活運用,而非為了「6棒而6棒」,真正達到與音樂需求兩者相襯的演奏方式。 朱宗慶打擊樂團創辦人暨藝術總監朱宗慶表示:「吳珮菁在音樂上的努力、成就、堅持,大家有目共睹。朱團38年來演出有3500場,她大約就有2000場,而且她在其中都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獨奏會的話,不包含在學校的演出,對外公開奏會就有10次。」2014年吳珮菁完成她第10次的獨奏會,迄今相隔了10年,原因何在?朱宗慶透露,2015年,她不慎從高處墜落,導致嚴重受傷,長達4個月無法演出,但在樂團30周年時她仍堅強上台。隨後在2017年,她的喉嚨出現問題,使得日常發聲甚至講話都有困難,這讓吳珮菁的教學與演出生活陷入困境。但她卻努力克服,並開始往國際跑。在朱宗慶眼中,她「好勝心強、固執,卻也堅強,要是換成別人可能早就放棄了。」

文字|李秋玫
官網限定報導  2024/11/13
舞蹈 如果人生有B面,不管什麼都給我多來一點

睽違4年 林素蓮推出長篇《MORE MORE Paradise》

如果說人生的際遇千奇百怪,痛苦悲哀占了近一半,那日常與情感的B面,應該要是喜樂與歡快?由小事製作副團長林素蓮編創,年度製作《MORE MORE Paradise》要在被關了無數窗的地獄裡,試著撞開另一扇門,尋找光譜另一端的天堂。 小事製作與視覺藝術家莊哲瑋相遇得早,始於2019年有章藝術博物館的作品《宇宙的徵兆》,以莊哲瑋的服裝秀為主軸,小事製作擔綱舞蹈演出。《樂園》的靈感則起源於2023年松菸「原創基地節」,有了先前的合作經驗,《樂園》的成型相對快速,莊哲瑋以波希三聯畫《人間樂園》為靈感,以 AI 生成畫作為背景,搭配重金屬搖滾樂,小事製作的舞蹈帶來一場喧鬧又令人印象深刻的演出。 這場演出像是火苗,點燃藝術總監楊乃璇的想像,趁著與 IP LOCKERS 即將開啟的密切合作,決定將《樂園》延伸發展,重新編創成2024年度製作。這一次的編創,她屬意久未創作的林素蓮。 說久不久,林素蓮的上一次編創是4年前2020新點子實驗場《從一數到五》,她不諱言那一次的經驗是苦澀的,有傷的。她毫不猶豫地轉身回去跳舞,帶著創作的傷,卻又在隔年碰上身體的意外,傷的是雙腿,舞者的腿。儘管事過境遷,談起那段日子總是低落,然而當她被指派新作編創時,林素蓮選擇逼自己回看跌倒後的那段日子,想著《樂園》,回望地獄。

文字|Stella Tsai
官網限定報導  2024/11/13
舞蹈 跨國團隊共同打造

簡珮如《黑蝴蝶》 展現「主動的改變」

曾任美國瑪莎.葛蘭姆舞團首席舞者的編舞家簡珮如,攜手義大利DAP藝術節創作團隊,將於11月份在台北上演新作《黑蝴蝶》。她表示,「蛻變」是《黑蝴蝶》的關鍵詞,也是她近年的內心寫照:「我希望能表達一種主動的改變」。簡珮如從回溯自身經歷出發,編織出〈狂喜再現〉的過去、〈玩〉中實驗的當下,及重獲新生的〈蝴蝶夫人〉。 獨舞〈狂喜再現〉傳承自瑪莎.葛蘭姆(Martha Graham)首演於1933年的經典舞作〈狂喜〉。葛蘭姆憑藉此作品首次在大眾面前探討腹部核心與肢體的聯動關係,並以此發展出影響美國現代舞蹈的「葛蘭姆技巧」,該舞作後因難度過高而繼承無人。2017年簡珮如與瑪莎.葛蘭姆二團藝術總監Virginie Mcne合作,根據歷史圖片與檔案筆記,在「葛蘭姆技巧」脈絡中將其還原呈現,失傳的美國現代舞經典在台灣舞者身上得以延續。 〈玩〉由台灣與紐約兩組舞者共同演出,因舞者文化背景相異,簡珮如希望舞者通過各自的身體,在技法上跳脫葛蘭姆的框架,融合不同舞蹈流派與其他國家的傳統舞蹈,表達日常生活中勇敢去「玩」的探索心態,以開放的身體語彙在「玩」中實現跨越國界的當下對話。

文字|洪唯薇
官網限定報導  2024/11/12
戲劇 變形成人的代價

《羊之歌》 以寓言叩問人的盲目慾望

羊群中,一隻羊兩腳站了起來。與低頭吃草的同類相比,牠顯得更有定力與決心。畢竟,牠想從「牠」變成「他」。 牠有變形成人的慾望。 比利時柏格曼劇團(FC Bergman)的《羊之歌》(The Sheep Song)便在這般怪誕的設定中展開了。一隻羊踏上變成人的旅途,路上所見雖有人有獸、有男有女、有善有惡,但牠還是毅然走完整趟旅途,變成新造的人。 回顧西方文學史與戲劇史,羊的旅途一點都不新,但柏格曼劇團善於以經典挖掘靈感、發展作品,「不新」恰是他們的專長。《羊之歌》中,羊的所求就是文學中常見的「變形」。當牠走在《聖經》的意象上時,身後一幕幕掠過的場景,也如中世紀劇場的戲車。 旅程的開端:變形的慾望 《羊之歌》最初,羊就有變形成人的慾望,推著敘事前進的也是這股驅動力。 西方文學中早有「變形」的概念,《木偶奇遇記》就是一例。如《羊之歌》的羊得看透世事,皮諾丘也得越過重重試煉。兩名角色都得通過考驗,才會有超個人力量(如仙女或人類社會)認可成人的資格。但,兩者不同的是,皮諾丘變形成人不是出於己願,而是仙女給他的額外獎賞。最初,木偶不知道他有變真人的可能。 再探源一點,羅馬詩人奧維德(Ovid)的《變形記》(Metamorphoses)是西方文學中更古老的例子。奧維德從希臘羅馬神話中採集與「變形」相關的篇章,編寫成詩,而他筆下角色變形的驅動力五花八門。少數如宙斯,追愛的慾望可轉為變形的驅動力,化作天鵝,但更多的是神祇等超自然力量操弄的結果。 《羊之歌》中的羊何來變形的慾望?或,人或獸為何想變成另一族類?英文中,慾望(desire)、想望(want)與匱乏(lack)是近義詞。變形的慾望,是我族匱乏漫延成的他者想望我不夠好,我多想變成他。但,羊在人身上看到什麼長處?柏格曼劇團只呈現了,當兩族的界線變得模糊,人與獸變得沒有太大區別。在貶己抬人上,人與羊似乎一樣不遑多讓。

文字|林冠廷
官網限定報導  2024/11/05
跨界 從《苔痕》起步的跨界合作

FOCA《虛缺號》 在空格符號中尋找意義

跨界馬戲作品《虛缺號》延續2019年台新藝術獎決選入圍作品《苔痕》的合作,由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後簡稱FOCA)邀請旅居德國的台灣舞者田采薇和德國搭檔揚.莫蒙(Jan Mllmer)一同擔綱導演,聯手打造全新原創作品,企圖在無法定義的空格框框中尋找意義,回應當代社會的多重議題。 從畫面堆疊出意義,從演員特性發展出動作質地 田采薇和揚.莫蒙兩位導演從舞台上的15個正方形格子,找到虛缺號這個符號來對應。「虛缺號(□)就像是古文字學者研究殘缺的文字。學者試圖從上下文去辨別缺失的部分。但即使有了上下文,有時候還是找不到答案。」田采薇說,「就像我們在框框裡呈現了很多畫面,不是每個都有明確的答案,也不一定真的代表什麼特定的東西。」 這種尋找意義的過程,成為畫面推進的動力。演員在這些多重方格中的組合與堆疊,構築種種隱喻的畫面,比如動作像在工廠的流水線般不斷重複、在輸送帶上移動,或是像鳥群一般成群的移動等。畫面中承載著創作者對當代社會的反思,但不說教,保留想像的空間,交由觀眾去填空。 由前雲門舞者、也是田采薇大學學長的攝影師駱思維創作的預告片,精準地捕捉整個作品的調性與氛圍。奔跑的人群、模糊又清晰的人臉,交織以馬戲特技與空間的對話,呈現一種冷調疏離、卻仍然扣和生命寫實的映照。 在排練場不太談論調性和意義,而是更專注在編排表演。田采薇和莫蒙的創作特色是為合作對象量身打造作品。比如為一位20多歲的FOCA女演員設計一個夢遊的角色,運用她天生純真的個性來推動角色。但表演上要精準做到半夢半醒的狀態也不容易,田采薇舉例,就像逼5歲小孩去開車,無法逼迫演員去達成現在他們做不到的事情,但她不會放任他們,除了持續鼓勵,有機會就繼續引導。

文字|王顥燁
官網限定報導  2024/11/04
舞蹈 睽違10年,路之.瑪迪霖再度推出長篇舞作

《最微小的聲音?》 述說微小但真實存在的聲音

睽違10年,在舞團營運、家庭生活與自我修復中重獲力量與平衡的路之.瑪迪霖,於今年推出最新長篇舞作《最微小的聲音?》,關注生活周遭不一樣的聲音與不同性別特質的朋友。 如何找到平衡 、好好照顧自己、找到自己的位置,是路之在訪談中不斷提及的。於她而言,「我很早就停經,又身兼多重角色,加上舞團營運的困境,使我整個身心都處在很不好的狀態。」於是兩年前她開啟了《路之行走》,藉由行走觀照自身,雖然現實問題依舊,但在一次又一次的行走過程,經由觀眾的眼神、回應,突然意識到自己亦是被觀照的,從中獲得力量與關愛。也更清楚創作的脈絡:自己的創作定位是什麼?如何在過程中尋找平衡?同時,創作給予的自由亦使她能暫時放下經營者的理性果斷。 無論是在衛武營、艋舺,還是德國威瑪或葡萄牙,這一路的行走遇見了諸多出其不意,意料之外的人事物。他們不一定特別地顯眼,也或許從來沒有被關注過,但他們依然真實存在這個世間,依然是這個世界構成的一部分。回望自身,即使身處相對包容開放的社會,作為女性、原住民的身分,還是有很多聲音是無法說出的,是被壓迫的。看向身旁,性少數的朋友在許多情境下始終無法真正說出最終想要的。如此境遇和女性有著諸多相似,那麼,平衡是真的有找到嗎?她問。

文字|鄭宜芳
官網限定報導  2024/11/03
PAR表演藝術年鑑廣告圖片
戲劇

重構物件意義 提煉微物之光

維帢亞.阿塔瑪《捉迷藏》(尋找導演的七個那個)

「歷史是一種敘事,由現實與記憶建構而成。有些故事總是被一再複述,有些則任人遺忘。」這是泰國導演維帢亞.阿塔瑪(Wichaya Artamat)在《捉迷藏》(尋找導演的七個那個)(Juggle Hide (Seven Whatchamacallits in Search of a Director),後簡稱《捉迷藏》)中提示的歷史觀點,也恰如其分地為本劇下了註腳:這是場關於歷史多重敘事、敘事對象,以及敘事媒介的演出。 阿塔瑪的作品向來與他身處的泰國當代語境息息相關,多盤整表演、政治、日常生活間往往幽微又千絲萬縷的連結,繼8月在2024臺北戲劇節演出《曼谷公寓》後,阿塔瑪與泰國「為了什麼劇團」(For What Theatre)在今(2024)年秋天藝術節帶來《捉迷藏》。本作於2023年在日本京都首演,阿塔瑪自陳這是對導演身分的檢討、回顧(註1),要檢視身為導演,自己如何將意義加諸不同物件上,當他的作品時常以政治權力關係為主題時,阿塔瑪希望這次能反身地思考在劇場內,導演又如何形同另種形式的權力宰制者,並以劇場內的物件為例,進一步探問:若被宰制的物件可以「回應」,它們會說什麼話,又會怎麼說話?

文字|洪姿宇
官網限定報導  2024/11/02
戲劇 一位女性/女兒/母親/歌手的勇敢宣言

《我就是小甜甜布蘭妮,不然呢?》鋪寫女性身負的層層枷鎖

2022年1月首演的柏林劇團(Berliner Ensemble)《我就是小甜甜布蘭妮,不然呢?》(It's Britney, bitch!)是一封向美國女歌手布蘭妮(Britney Spears)致敬的情書。在眾多挖掘布蘭妮人生故事的影片和書籍之中,這部由青年導演莉娜.布萊許(Lena Brasch)與團隊(註1)創作出的作品,不再只是充滿批判、剖析和透過層層文件、訪談等證據來抽絲剝繭發生過的一切,而是最真切地從她的話語中,重新檢視父權社會底下的厭女情結、媒體造成的壓迫和侵犯,及女性自主的身分認同。

文字|王顥燁
官網限定報導  2024/10/22
戲劇

祭儀的劇場化 《牽水(車藏)》轉譯陣頭的文化與生命價值

「(車藏)」在道教科儀中分為「血(車藏)」與「水(車藏)」兩種,而水(車藏)主要在於超渡溺水之亡魂,以脫離苦海獲得解脫。牽水(車藏)是雲林縣口湖鄉的祭儀,每年農曆6月7至8日會於當地蚶仔寮舊金湖港萬善祠和金湖萬善爺廟舉行。該民俗活動起源於清道光25年(1845)的水患事件,磅礡雨勢導致溪水倒灌沿海地帶,一夜之間,從虎尾溪到北港溪沿海一帶全部淹沒,其中蝦子寮與竹苗寮更是死傷慘重,官方保守統計死亡人數為3000人。因此陸續興建兩座萬善祠,並開始牽水(車藏)儀式。 2010年,文建會指定「口湖牽水(車藏)」為國家重要無形文化資產,為雲林縣第一個國家級重要民俗。自2018年起,九天民俗技藝團(簡稱九天)經歷田野調查、廟埕演出後,將在李小平導演、林茂賢擔任民俗顧問下,以「陣頭劇場」登上衛武營,既轉化九天自身的陣頭表演能量,同時也將「口湖牽水(車藏)」劇場化。

文字|吳岳霖
官網限定報導  2024/10/21
音樂 暌違多年再度訪台

基頓・克萊曼與波羅的海絃樂團 揮灑當代音樂的驚喜

小提琴大師基頓・克萊曼(Gidon Kremer),闊別台灣多年後,再次率領波羅的海絃樂團(Kremerata Baltica)來台演出。過去這位小提琴大師無論是獨自來台,或是與由他創辦的波羅的海絃樂團前來,都掀起不少話題,尤其是與該團的演出,更是每每有驚喜,從演出改編自阿根廷探戈大師皮亞佐拉及當代作曲家的作品,到以調侃音樂家與音樂現象的音樂表演都令人懷念不已,尤其是與伊古德斯曼(Aleksey Igudesman)與朱(Hyung-ki Joo)這兩位音樂鬼才的音樂玩笑,在令人拍案叫絕的背後,更深藏著古典音樂何去何從的大哉問。 出生於蘇聯時期波羅的海三小國之一的拉脫維亞,18歲進入莫斯科音樂院,拜在蘇聯時期小提琴大師大衛.歐伊斯特拉赫(David Oistrakh)的門下,曾在義大利帕格尼尼與比利時伊麗莎白皇后等小提琴比賽獲獎。在1970年柴科夫斯基小提琴比賽時,他選擇英國作曲家艾爾加小提琴協奏曲,此曲為比賽冷門曲目,最後由他獲得首獎。

文字|賴家鑫
官網限定報導  2024/10/16
戲劇 我為人人,人人覺得我瘋了

《人民公敵》 在後民主時代演練公眾討論

當今劇場形式多變、題材紛雜,有誰能讓世界各地劇團不斷回頭搬演?挪威劇作家易卜生(Henrik Ibsen)絕對名列前茅,在德語劇場也不例外。 以選出德語圈年度十大作品的柏林「戲劇盛會」(Theatertreffen)為指標,60年來累計搬演易卜生的節目高達29齣,且數度同年有兩部不同劇院製作的作品入圍。能超越此紀錄的,目前只有莎士比亞和契訶夫。 易卜生被視為「現代戲劇之父」,不僅因為其作品開啟口語劇場的新頁,也來自普遍認為他對角色心理刻畫的深度。然而,這般深度也彷彿設下一道道謎題。 在德語圈,搬演易卜生榜上有名的歐斯特麥耶(Thomas Ostermeier)就表示,德國的導演劇場在1970到90年代興起時,搬演易卜生往往變成在「揭露靈魂的秘密」,卻因而讓角色失去了行動。當歐斯特麥耶踏入易卜生的世界時,他發現人物靈魂不是故事源頭,錢才是,「這些角色都承受巨大的經濟壓力,而易卜生總是用經濟壓力當作劇本的動力來源。」(註1) 也就是說,劇情不是單純因「角色怎麼想」而發展,而是建立或限制了他們物質生活的家庭關係和社會網絡,影響了「角色怎麼做」。換句話說,在歐斯特麥耶看來,大家對經濟成長有多著迷、對衰退有多害怕,易卜生就多「當代」。他2012年帶領柏林雷寧廣場劇院(Schaubhne am Lehniner Platz,亦譯為列寧廣場劇院)於亞維儂藝術節首演的《人民公敵》,就緊扣這個觀點。

文字|余岱融
官網限定報導  2024/10/16
音樂 威爾第最後鉅作 「歌唱的莎士比亞喜劇」

《法斯塔夫》 多重卡司帶來笑聲與深思

臺中國家歌劇院將於2024年10月底推出威爾第晚年巔峰之作《法斯塔夫》,這齣笑看人生的歌劇改編自莎士比亞《溫莎的風流婦人》,以自負又貪婪的法斯塔夫為中心,描繪了一個愚蠢騎士如何自以為能騙取兩位貴婦的財富,結果卻反被玩弄,笑料百出。這次製的作由東京新國立劇院原版搬演,從舞台設計到道具,皆細緻還原17世紀的英國風情。 臺中國家歌劇院藝術總監邱瑗指出,威爾第一生創作了28齣歌劇,但《法斯塔夫》是他少數的喜劇作品。這部歌劇大膽顛覆了傳統歌劇公式,不再依賴詠歎調和大合唱,而是以類似莎士比亞戲劇的形式,強調角色之間的對話和情節推動。邱瑗表示:「《法斯塔夫》可以說是『歌唱的莎士比亞喜劇』,其中的音樂性與戲劇性相輔相成,並且影響了後來浦契尼的《波希米亞人》。」正是這些嶄新的創作手法,讓《法斯塔夫》成為歌劇史上經典的幽默鉅作。 多重卡司陣容值得期待 這次演出的重點之一是多重卡司陣容,特別是法斯塔夫和福特的雙角色安排。義大利男中音路奇歐.蓋洛(Lucio Gallo)來台演出過兩部歌劇,傑出的表現,讓他在台灣已有很多粉絲。蓋洛曾多次在國際舞台上演繹法斯塔夫,經驗可說是相當豐富,他幽默地指出,法斯塔夫這角色離不開自己那圓滾滾的肚子:「近年來一些導演認為法斯塔夫不需要假肚子,但他的滑稽點就是他的體型,所以我需要那個肚子。」另一位法斯塔夫扮演者塞吉奧.維塔萊(Sergio Vitale)也分享,減重40公斤後他第一次需要裝上假肚子,這種反差讓他覺得角色更加滑稽。 除了法斯塔夫,福特這個角色同樣具有挑戰性。福特在劇中是個嫉妒心強且不苟言笑的人物,飾演者陳翰威與丁一憲則表示,如何在幽默的背景中保持這樣嚴肅的形象,對他們是個全新的挑戰。飾演艾莉綺一角的則是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森野美咲(Misaki Morino)與林慈音,兩位女高音將以各自的經歷和風格詮釋這位靈動的角色,讓每場演出都充滿獨特的魅力。

文字|李秋玫
官網限定報導  2024/10/14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
舞蹈 感官的落差、感知的矛盾

吉賽兒.韋安《群浪》 以肉身極限頌揚集體生命的平民儀式

幽暗中,連綿起伏的電子節拍揚起內心躁動的慾望,卻只見慢速緩行,狂歡灑脫的年少肉身。《群浪》(Crowd)透過視聽衝突,營造出如電影般的迷離氛圍,讓人凝視青春的自由與揮霍。以當代偶戲著稱的法國導演吉賽兒.韋安(Gisle Vienne)這次捨棄物件、回歸身體,帶領觀眾探究外在和內心的矛盾。自2017年首演以來,《群浪》橫跨歐、亞、美三洲,深獲好評。這齣獨特的舞作脫離強調表現技巧、顯著形式的編舞語彙,反而從內在探尋動作發展的無限可能。 擅長以人偶同台、建構舞台敘事的韋安,超越戲劇、舞蹈、裝置等形式邊界,營造出獨樹一格的創作語彙,成為歐陸劇壇舉足輕重的跨領域導演。她透過隱晦、幽微的舞台意象,呈現個人與社群之間的衝突,邀請觀眾深入人性矛盾。舞台上震撼人心的聲光效果,也開展出超越現實的想像空間。無論是描繪渴望被愛的《池塘》(Ltang,2020)、逃離家庭暴力而闖入科幻宇宙的《Extra Life》(2023),韋安以青年男女作為主角,探討孤單靈魂的脆弱、易感、潛在衝動,以及他們如何在糾結複雜的人際網絡中尋求存在的價值,一如《群浪》中追求極致感官、宣洩慾望的男女群像。 激發感官的平民儀式 《群浪》最初的靈感並非銳舞派對,而是當代慶典。韋安花了2年投入《春之祭》的研究,從尼金斯基(Vaslav Nijinsky)的芭蕾經典到畢娜.鮑許(Pina Bausch)的現代詮釋,她想要重塑一場以肉身極限頌揚集體生命的平民儀式,尋找激情迸發的表演形式。調研過程中,韋安想起年少時流連柏林夜店的感官體驗。1990年代的柏林興起標新立異的非主流文化:同志族群、迷幻藥物、電音派對占據廢棄空間,構成一種另類烏托邦。這種放縱不羈的派對風潮確實體現了一種毀滅與重生並存的儀式性,同時也反映出世紀末之前交融恐懼及狂喜的時代氛圍。 為了營造柏林夜店既狂歡又墮落的氣氛,音樂成為整部創作的重要關鍵。由英國實驗音樂大師Peter Rehberg擔任音樂設計的《群浪》著重電音發展的歷史脈絡,從美國的「底特律電音」(Detroit techno)(註1)到德國實驗音樂先驅Manuel Gttsching(註2

文字|王世偉
官網限定報導  2024/10/11
音樂 精心構思的音樂之旅

伊蓮.葛莉茉 探索貝多芬與布拉姆斯的內心世界

「現今的演奏家並不以『概念』來設計唱片,而是挑選曲子並以混合、並置、組曲的方式,來呈現對心靈的獨特見解或是對世界的看法。這樣的做法很印象派,但也許更哲理。」伊蓮.葛莉茉(Hlne Grimaud)的這段文字(註),也許可以解謎今年10月她在兩廳院獨奏會的節目安排。 伊蓮.葛莉茉於去年9月發行了《給克拉拉》(For Clara)專輯,收錄了舒曼題獻給克拉拉的《克萊斯勒魂》與布拉姆斯的作品。這次在台演出雖然只安排後者的樂曲,但其他曲目卻圍繞在這3位作曲家身上。音樂會從舒曼崇拜且汲取靈感的音樂家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第30號開始。貝多芬晚年寫作風格已經出現浪漫派特徵,這首創作於1820年的奏鳴曲,打破傳統架構形式,第一樂章即以生動活潑(Vivace)的快板呈現,其中第一主題短小的16分音符,讓人想起舒曼《克萊斯勒魂》裡首曲的中間樂段。這個主題由兩手快速演奏8小節後,立即被另一個省思且充滿柔情的緩慢主題打斷,之後第一主題再次出現於發展部及最後的結尾段(coda)。整個樂章雖可見奏鳴曲式,但兩主題快慢相互追隨卻更為明顯。而原本應為慢板的第二樂章,貝多芬在此以最急板(Prestissimo)呈現,同樣以兩個相似卻個性不同的主題來架構此樂章奏鳴曲式。不論是在音色或是樂思上,這兩個樂章似乎已經預見未來舒曼作品的特色:不可調和的矛盾情感,如陌生感與孰悉感並置、歡樂與淚水同在、輕量與重力並行。

文字|廖慧貞
官網限定報導  2024/10/10
舞蹈 傳統的當代新詮

《是有奪久,沒有唱歌了我們》 重探阿美族的樂舞關係

《是有奪久,沒有唱歌了我們》是莊國鑫原住民舞蹈劇場的第7部作品,所探討的議題延續先前《無限循環》(2023)與《Sakero》(2022)的關切從阿美族傳統儀式ilisin(豐年祭)的身體出發,藉此發展音樂與身體的新對話,並在當代語境下探索阿美族的「新身體感」。 作品分為5個段落,由23位原住民舞者呈現傳統社會中的情歌與工作歌、當代地方旅遊業下的觀光歌、神聖場合的祭歌及當代「大雜燴式」的樂舞等片段。舞團「將重新詮釋台灣阿美族的『樂』與『舞』緊密關係」,以在音樂間不斷重複的身體,突破傳統樂舞與現代舞之間的壁壘,以此發展新程式與舞蹈語彙以阿美族的新身體在劇場中重返神聖空間。

文字|洪唯薇
官網限定報導  2024/10/05
戲劇 從小說到劇場的《鬼地方》

結合民俗與當代馬戲 探問:永靖為什麼是一個鬼地方?

旅德台灣作家陳思宏寫了15萬字的小說講述永靖這個「鬼地方」,阮劇團則將陳思宏的15萬字原文解構再拼貼,在劇場舞台上用100分鐘來回答「永靖為什麼是鬼地方」這個命題,結合充滿地方色彩的當代馬戲和現場音樂,引領觀眾一起經歷這場跨越異鄉與原鄉、探詢身分認同的旅程,觀看角色如何揭示層層疊疊的家族記憶和歷史爭議。

文字|王顥燁
官網限定報導  2024/10/02
戲劇 占領經典 再創現實

《安蒂岡妮在亞馬遜》 反抗剝削全球的資本主義

15年來,瑞士導演米洛.勞(Milo Rau)透過交融再現與紀實的手法,讓演出不再只是描繪現世的舞台意象,而成為介入真實的政治手段。這種化譬喻為行動的創作突破藝術的既定框架,讓人重新省思歷史脈絡、社會議題、文化認同、個人觀感之間的糾結。從根特劇院到維也納藝術節,米洛.勞企圖喚醒多元族群的沉默之聲,引爆挑戰主流價值的爭議話題,拓展具有全球視野的討論空間。《安蒂岡妮在亞馬遜》(Antigone in Amazone)結合希臘悲劇與巴西抗爭者的運動,是實踐「感性政治劇場」的最好範例。

文字|王世偉
官網限定報導  2024/09/25
舞蹈 是時候來找亞洲DNA了!

第2屆 Dance Now Asia 串連4國開啟舞蹈對話

匯聚了無數島嶼、語言、文化,長出了多元的身體、藝術與舞蹈風貌,「島嶼」型態讓亞洲的國家各自獨立也各自獨特,卻也因為過往的殖民歷史,在追求西方舞蹈藝術之餘,依然保有自己的文化容貌、內涵與自我。解殖之路漫漫,但隱藏在各島嶼裡的文化能量,依舊是在千禧年後開始逐步修復、重塑;找到自己的身體,也找回身體的聲音。 古蹟轉生 成為台灣舞蹈安身之處 近百年前,臺北市中山堂於1936年完工啟用,時名「臺北市公會堂」;1945年國民政府接管,中山堂成為重要的集會空間,擁有座椅與舞台的「中正廳」成為表演與發表演說的場地,「光復廳」則成為宴請賓客的主要空間。2019年文化部指定中山堂為國定古蹟,建築雖老,依舊是保有80年前的風華與韻味,並始終作為文化場地默默貢獻一己之力,台灣重要的舞蹈家蔡瑞月、林懷民的職涯首演皆發生在此。 中山堂轉型的討論歷時多年,最終決定以「舞蹈中心」作為轉型目標,於去年(2023年)首辦「Dance Now Asia 亞洲舞蹈藝術節」試水溫,今年再度由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院長、Meimage舞團藝術總監何曉玫擔任策展人,於9月27日至29日舉辦「2024 Dance Now Asia」,讓如水一般的舞蹈藝術,持續點亮這座充滿歷史的古蹟建築。 作為10年轉型計畫的起步,何曉玫認為,讓場館藉著舞蹈節來理解與想像舞蹈使用的可能性與需求面是首要目標;其次,再藉著國際型 Festival 的機會納入國際的舞蹈能量,創造交流之餘,也奠定台灣舞蹈中心的廣度與寬度,而 Dance Now Asia 就肩負著如此重責大任。 「亞洲的國家很多,島嶼更多,從文化、宗教、信仰到民族性都很豐富,各自長成獨一無二的樣貌。」隨舞團巡演交流國際多年,何曉玫觀察到亞洲國家就像一塊未開發完全的瑰寶,儘管過往我們的舞蹈教育多是面向西方,但近幾年彼此都有意識地回望己身,試著在西方的身體訓練之外,向內挖掘,探詢亞洲自己的DNA。

文字|Stella Tsai
官網限定報導  2024/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