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eview
演出

《打人的狗》排練現場。
戲劇 複象公場《打人的狗》

從唬爛的常民記憶中,尋找台灣的身體認同

《打人的狗》看似與高雄地名「打狗」有關,然而狗要怎麼打人呢?這是真的嗎?作品由舞蹈創作者王珩單人演出,卻是在講述角色王衍的故事。如此層層翻轉命題,如幻似真地模糊現實和虛構的邊界,使作品成為一面鏡子,映照出台灣1990年代至2010年代的社會轉變。透過乘載時代記憶的身體,來爬梳青年世代看世界的方式如何受後殖民與全球化的影響。藉由「唬爛」的劇情,映照真實人生的荒謬。 導演李承叡說:「這個作品主要是講述我們怎麼長大的故事。」這群如今30歲左右的創作團隊包含王珩、李承叡還有編劇李承寯。創作過程先從王珩生命歷程開始挖掘,逐漸擴大到他人的故事,於是一個虛構的角色王衍由此誕生。文本又再次翻轉,整場由王衍的朋友來演出獨角戲,講述他記憶中王衍的故事。觀眾像是一直處於「聽故事」的體感,荒謬的劇情,使人不斷冒出「這是真的還是假的」的念頭,戲劇化真實故事後的虛構文本,看到最後,李承叡說:「會不會這些故事也在某些人的人生中是真的,是很值得玩味的事情。」 作品也反思集體意識如何沿襲到下一代,影響觀點的塑造。以「打狗」地名舉例,李承叡分享創作過程中與王珩討論到,「小時候很常聽到大人說高雄有很多狗,日本人來的時候很壞,就是要去把狗打爆。這個故事是顯然是唬爛的,其實背後有很深刻的意識形態,是日本人很壞這件事。當回顧這些歷史的時候會發現很多都是唬爛的。」又例如他們從小到大都被灌輸美國夢,「回去梳理的時候會發現,這個東西並不是我們這一代開始,而是早就已經被刻在我們父母輩心中的經驗。」這些集體意識創造出來的神話成為眾人追逐的目標,但「跳脫神話的時候我是誰」,成為這個作品不斷辯證的命題。

文字|王顥燁
官網限定報導  2024/05/06
戲劇 讓青少年肯定自身的價值

《以為是BL結果是BFF》 以音樂劇陪你成長

唱歌集音樂劇場(以下簡稱唱歌集)將推出的青春校園音樂劇《以為是BL結果是BFF》(以下簡稱《BL》)以「BL」為劇名,但也得強調後頭的「結果是」,所以重點不完全在「BL」,而更著重於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的迷惘,包含升學壓力以外的性別與自我的認同等。 仍於臺北藝術大學就讀研究所的編劇陳志楷,在確定以青春校園為主題後,與製作團隊聊到自己看過的Netflix校園喜劇《好想做一次》,意識到不同年齡層的觀眾對這個作品喜愛的面向截然不同,自己在意的是與主角類似的經歷,而年紀較長的製作人詹喆雅、演員詹喆君則看到成人在這個故事裡扮演的角色;不過,陳志楷對於這種青少年「被關心」的意念,慢慢成為《BL》的出發點,「我在看《好想做一次》時產生的那個無可取代的力量,讓我也希望《BL》可以有這樣的價值跟能力,去關心一群『可能覺得沒有人在乎他們問題』的一群人青少年。」於是,《BL》就這樣開始發展。

文字|吳岳霖
官網限定報導  2024/05/03
舞蹈

有沒有一個聲音,能讓我們認出彼此?

周書毅《我所起舞的地方》

「唱一首小時候聽過的兒歌,用你習慣的語言。」這是編舞家周書毅在新作《我所起舞的地方》給9位表演者的第一個練習。 表演者們分別來自新加坡與台灣,國籍明確,Asian Chinese(亞洲華人)。但要是將他們的血液交付基因測試,結果又好比八國聯軍;即便是唱一首〈小星星〉,彼此的慣用語版本也是大相徑庭;更不用提多元混融的成長背景,以及文化身體。他們不是精挑細選的標準舞者,卻是不厭其煩挖掘自身起源的創作表演者。

文字|Stella Tsai
官網限定報導  2024/04/21
戲劇、舞蹈 第16屆新人新視野

3位年輕藝術家 以馬戲、舞蹈、戲劇探問人生

國藝會「表演藝術新人新視野創作專案」(以下簡稱「新人新視野」)今年邁入第16屆,由3位年輕藝術家温其偉、賴耘琪、黃品媛出線,將以馬戲、舞蹈、戲劇的表演形式,創作3支不同風格的全新作品,4月底起將於北、中、南巡迴演出。 國藝會董事長林淇瀁表示:「對年輕人好,就是對國家好,他們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等他們成長了,也會繼續幫助下一代。透過國藝會這個平台,能讓新生代藝術家完成他們的創意。支持年輕人開創未來,不僅是政府的工作,也需要民間的眾力來完成。」 本屆3位新世代藝術家從59位申請者脫穎而出,皆嶄露尋找自身創作語言與方法的強烈企圖。新人新視野自2008年啟動至今,支持 35 歲以下音樂、舞蹈、戲劇的青年創作者,為新一代創作者搭建舞台,陸續扶植了66名新銳創作者發表82件作品,也培養了一批正處於中堅世代的藝術家群,如近年以VR作品橫掃國際影展的導演周東彥、受邀參與今年4月中倫敦The Coronet Theatre「臺灣藝術節」的編舞家謝杰樺等。 温其偉《流逝的粒子》 在斜坡上探索不同生命狀態 有馬戲、舞蹈背景的温其偉編創《流逝的粒子》,與3名擁有不同身體訓練背景的表演者,巧妙融合舞蹈、雜耍、街舞等形式,探索生命的不同挑戰。温其偉表示,在18歲之前他有特技馬戲的訓練背景,進入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後至愛丁堡藝術節的演出經驗,對他影響甚鉅,「我開始想創造自己的創造模組」,他轉而攻讀舞蹈,開啟他的編創旅程。 《流逝的粒子》使用許多物件如彈性球等,並打造了一個傾斜平台裝置,3名表演者代表3位處於人生不同階段的男性,在斜坡裝置上展現高難度動作。温其偉透露,裝置上的影像來自他手機裡的一張照片,「那是我散步路上拍下的一棟房子,我當時想:我何時可以擁有一棟自己的房子?」他反思,年少時的單純與初衷,被長大成人的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需求與慾望消磨,「我的生活愈來愈複雜,忘記自己的初衷與熱情,這幾年被很多東西迷惑,這讓我產生創作靈感。」 他將斜坡比擬為孩子的溜滑梯也是成人的高樓大廈,「時間往前流逝,我心裡最想要的是什麼?」他嘗試從所處的人生狀態來敘事,讓舞者們猶如城市漫遊者,在水泥叢林中激盪各種生命故事。

文字|張慧慧
官網限定報導  2024/04/20
音樂

攜手4領域11位音樂家 朱團與好朋友們打造美妙的「第一次」

朱宗慶打擊樂團2024年第2季音樂會,將在5月份推出跨界演出「打擊樂與他的好朋友們」,邀來4大樂種與11位音樂家同台,以跨世代的堅強陣容,攜手打造彼此的第一次合作。在6首曲目中,除了一首打擊樂團演奏外,更分別與絃樂、管樂、聲樂、傳統樂器合作,突破框架,展現擊樂的包容與多樣性。 演出曲目包括兩首全新委託創作,第一首為朱團熟悉的作曲家櫻井弘二(Koji Sakurai)所創的《凜者》,由前NSO國家交響樂團首席吳庭毓與朱團演出雙協奏曲。櫻井弘二來台定居已屆30年,與朱團及小提琴家皆有深厚交情。他解釋:「『凜者』這個名詞也在日文使用,代表著無畏艱難、無懼挑戰之人,因此在樂曲中對於一位凜者實力、勇敢、帥氣的生活態度至上敬意。」與馬林巴琴時而合作、時而對峙中表現小提琴高超技法,富有高度的想像力。吳庭毓則表示:「原本有些擔心打擊樂聲響壓過小提琴,但Koji抓住樂器的特性創作,避免小提琴和擊樂『線』和『點』衝突,並且能夠發揮。」此外,與朱團交情甚篤的他也感性地說:「擊樂是一個大家庭,合作就像回到家一樣。」 和聲樂的合作,朱團找了女高音林慈音、次女高音翁若珮、男高音林健吉與男低音羅俊穎,在櫻井弘二精選並改編多首以「愛」為主題的經典歌曲下,合為「當愛在歌聲裡飛翔、在樂音中徜徉」組曲,除了展現打擊樂與不同音域美聲的緊密配合外,更有威爾第歌劇《弄臣》當中四重唱曲目的輝煌呈現。而聲樂家們在每首作品中不但演唱,還有簡單走位的表演。 第二首全新創作,則是朱宗慶特別鍾愛的傳統樂器琵琶。由深諳傳統樂器創作的作曲家陸橒打造新曲目《拉達克》,當紅琵琶演奏家黃立騰演奏。「平衡問題是挑戰與實驗。」陸橒自承:「與擊樂合作是第一次,因此樂器很重要。可以讓它們交錯、同時,或刻意以片段讓擊樂與琵琶有發揮的空間。」黃立騰表示,恰巧作曲家和自己在去年、今年先後進入藏區,因此音樂取材於印度拉達克高原作為想像,希望從生活中出發,讓琵琶與打擊兩者的震動,撞擊觀眾內心。 接著,單簧管家楊元碩則帶來他的自身創作《嗩笛狂想》,以單簧管吸取傳統民間音樂中的嗩吶音響,本曲在駐團作曲家洪千惠的巧手下,改編為與打擊樂共同合作的版本。她說:「原本的作品已經很完整,其中很多地方模仿嗩吶,因此我在打擊配器加上類似抖音、彈簧片等顫音的效果。」此外,

文字|李秋玫
官網限定報導  2024/04/19
戲劇 在夢想失落後接受平庸

《門禁社區》 譜寫台灣當代寓言

這個地方曾經是海底,後來變成陸地;曾經寸草不生,之後一片碧綠。它曾經見證殘酷的罪行,也有過令人感動的事蹟;人類在此互相殺戮,也在此互相扶持。有人在此出生,有人在此死去,既是墳場,也是搖籃;它曾經是人間煉獄,也曾是神聖之地。 ──紀蔚然,《門禁社區》 這是一場戰戰兢兢的採訪。曾在受訪人的課堂內認真聽取才華,讚嘆師者的觀察與詮釋。而在翻遍《門禁社區》劇本與宣傳資料後,種種的疑問堆疊成冊。直到訪問結束,才敢大膽結論:或許只有擅長處理寫意與抽象,將文字與節奏玩得詩意而深刻甚至帶點瘋狂的導演符宏征,才能紮實透析出劇作家紀蔚然筆下那些虛實共存的場景裡滲透出的醒世意味,並搬演成為當代台灣人際與社會的現世寓言。

文字|齊義維
官網限定報導  2024/04/11
戲曲 多寶格中的執念之愛

掌中戲《劍邪啟示錄》 勾勒世間的種種執著

2024臺灣戲曲藝術節策展主題是「非.常.愛」,強調「愛」的不同面向與樣態,及從中延展出的各種議題,探索在戲曲表演中能夠如何呈現,藉以看見愛跨越各種藩籬的力量。真雲林閣掌中劇團這次推出的《劍邪啟示錄》,以「干將莫邪鑄劍」故事為基礎,創作出多組人與人、人與物之間的情感關聯。這個大眾熟悉的故事,長久以來都有不同創作者重新詮釋,而《劍邪啟示錄》又會從什麼角度來突破,並看到這個故事中,強烈且非尋常的愛呢?

文字|蘇恆毅
官網限定報導  2024/03/29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
音樂 一公聲藝術「共振計畫:拍頻」

「挖掘」木魚與鑼 探索各事物間的「拍頻」

一進到排練室裡,林林總總的「木魚」及「鑼」映入眼前,大到一百多、小到十幾公分的體積,上百件的數量教人咋舌,發出的各種聲響也令人驚豔。一公聲藝術的新計畫「共振計畫:拍頻」,就即將用這兩種台灣傳統在地工藝製品作為樂器,探索聲音的藝術,找出人與樂器之間的各種相互關係。 從2021年以木魚為共振計畫做到現在,跑過木魚工廠少說也有50趟了!賴奇霞與林煒傑兩位主創者回憶:最初看到做木魚的影片,兩人隨即抱著熱情前往拜訪。身為擊樂家與作曲家的他們,體驗的全是西洋音樂的視角,直到了工廠才真正發現,原來一向被視為法器的木魚,竟然有那麼豐富的聲音美感。對他們來說,原本最直接的就是辨識音高,然而工藝師一邊敲一邊調整木魚,那個聲音的悶響度、明暗度、漏音等音色,卻是他們從來沒有想過的。鑼也是,敲完之後的尾音長度、泛音、嗡嗡聲等,都能夠經由師傅的手藝調整。在跟他們討教過後才知道可以有那麼多變化,頓時拓展了他們的耳界,而且一頭埋進去。

文字|李秋玫
官網限定報導  2024/03/22
戲劇

紀錄劇場可以很政治,也可以很個人

里米尼紀錄劇團《這不是個大使館》、《All Right. Good night.》

「紀錄劇場」在台灣或許已經不是一個陌生的名詞,從2015年開始,紀錄劇場就在各種交流活動和作品演出時廣為討論。用最簡單的方式去理解紀錄劇場可以把它想像成紀錄片的劇場版:透過導演的觀點和手法來呈現非虛構的人物及事件,然而紀錄劇場的形式不是透過鏡頭的拍攝、剪輯來呈現觀點,而是透過泛指真實文件(document)的材料,包含檔案、訪談、照片、影像、數據和個人史等,並由創作團隊與表演者事先約定好的呈現內容,結合劇場舞台上的其他元素,針對特定主題來進行表述。而表演者可以是非專業演員或演員,曾來台演出的德國里米尼紀錄劇團(Rimini Protokoll)(註),就將這些非專業演員(有時稱為素人),定義為「日常專家」。 以德國為主要發展中心的紀錄劇場形式,透過多年來在台灣各種遍地開花的工作坊,間接促進台灣本地劇團發展作品,如阮劇團《家的妄想》(2015)、狂想劇場《非常上訴》(2019)等,皆使用紀錄劇場的形式。於2016年來台演出的《共同境地》,和後續由里米尼紀錄劇團帶來《遙感城市》和《高雄百分百》等作品,也都在當時引起廣大關注。這種對於真實的渴望,某種程度呼應台灣近年社會氛圍的變化,人們在地緣政治的影響下,開始身分認同的覺醒,加上透過轉型正義的推動,使劇場得以藉由回顧文件來重新認識歷史。 地緣政治的變化,催生了《這不是個大使館》 由國家兩廳院和瑞士洛桑維蒂劇院(Théâtre Vidy-Lausanne)共同製作,邀請里米尼紀錄劇團創始成員之一的導演史蒂芬.凱吉(Stefan Kaegi),與台灣團隊合作完成的作品《這不是個大使館》,就誕生於台灣地緣政治緊張的氛圍底下。 當國外夥伴擔心台灣開戰,兩廳院以作品來回應。導演凱吉和台灣團隊經過田調和選角,最後選定3位表演者:前外交大使吳建國、數位外交協會理事長郭家佑和來自珍珠茶供應商家族的音樂人王思雅(Debby Wang)。如同策展人佛羅里安.馬扎赫(Florian Malzacher)在《日常專家:你不知道的里米尼紀錄劇團》書中提到,劇團選角的重點不在於創新或是藝術性,而是在於他們是否能夠說自己的故事。3位「專家」在團隊的悉心引導下,一同產出文本材料,再經過整理,最後確立表演文本。</p

文字|王顥燁
官網限定報導  2024/03/20
音樂 4月展開歐巡 精采樂章搶先聽

演繹客家歌韻 NSO為文化競技暖身

國家交響樂團(NSO)日前宣布將在音樂總監準.馬寇爾(Jun Mrkl)的帶領下,自4月初起展開瑞士、德國、法國演出,總計7場音樂會。今年的歐洲巡演不僅曲目豐富,更邀請數位頂尖音樂家共襄盛舉。在此行之前,NSO特地為台灣樂迷獻上精華樂曲,讓台灣樂迷先睹為快。NSO也同時宣布喜訊,音樂總監馬寇爾的任期會從原來的2025年7月,續任至2028年7 月。 第一場音樂會「準.馬寇爾、黃俊文與NSO」為「臺南400 X 2024臺南國際音樂節」的節目;隔天第二場則是在台北國家音樂廳演出「來自台灣2024歐洲巡演行前音樂會」。此兩場皆由音樂總監準.馬寇爾與小提琴家黃俊文(Paul Huang)的合作,與NSO演出經典的柴科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樂團除了經典曲目德沃札克第8號交響曲之外,還有客家委員會委託創作,由作曲家李元貞將客家山歌與美濃當地的搖籃曲交織成交響曲的《美濃之道》。在客委會支持下,作曲家也將樂曲二度修改,讓觀眾聽見更不一樣的感受。此外,也將首演NSO樂無界計畫「一分鐘交響曲作曲」中何昱辰的創作《莽原》。 去(2023)年完成美、日巡演之後,NSO今年則將以台灣愛樂(Taiwan Philharmonic)之名,以「來自台灣」為名巡演。宣告記者會中,文化部長史哲表示:「文化是展現台灣自明性的名片,也是我們的靈魂,這次文化部以『文化黑潮計畫』支持NSO至歐洲巡演,巡演的最終站也將來到今年奧運主辦國法國。文化部正積極籌劃在巴黎文化奧運時,與世界各國一同進行一場文化競技,此次NSO的巡演,可說是文化奧運前的暖身賽,也是最關鍵的一場音樂之旅。期待台灣在國際擁有最大能見度的此刻,讓世界看見台灣在科技以外,文化將成為溫暖全世界的暖流。」

文字|李秋玫
官網限定報導  2024/03/13
音樂

中央C第一屆音樂節「跨響」 替未來的音樂播下種子

去年慶祝成立10周年的「台北中央C室內樂團」(C-Camerata,以下簡稱中央C),是台灣目前唯一由中西樂器混合編制的常態性音樂團隊。成員包含笛蕭、古箏、琵琶、笙,也有鋼琴、小提琴、大提琴、打擊、指揮及作曲家,團隊以演奏當代音樂為主。由於這樣的組合,發出的音樂聲響具有時代意義,10年以來,已累積了相當多專業且精采的作品,並獲邀多國邀請參與音樂節。歷經10年經營後,今(2024)年,他們也將跨出新一步,以「跨響」為主題,在台舉辦第一屆國際當代音樂節。 「跨響」的思考,就是以跨文化為基底,藉由各種文化的交流與衝擊,產生出具有「開拓性、前瞻性及在地性」的音樂景象。初試啼聲的音樂節共規劃兩場演出,邀請了韓國Geori樂團及奧地利薩爾茨堡Gunnar Berg樂團前來共襄盛舉。音樂節在概念上分為「演奏」與「創作」兩個層面,上半場演出各樂團規劃的曲目,下半場則與中央C一起合演,共發表4首全新作品。如此一來,不僅能夠為這些特殊樂器的編制增添更多曲目與豐富聲響,更能藉由作曲家的想像激發演奏者更寬廣的可能性。 這次受邀的兩組團隊,組成都有著與中央C共同的特色傳統與現代的器樂編制融合。韓國Geori當代樂團由韓國傳統樂器大笒、玄琴、奚琴及西洋樂器鋼琴所組成。作曲家暨中央C藝術總監董昭民表示,幾位傳統樂器演奏者都是國寶級的藝術家,他們的表演不僅只有音樂會,也跟很多新媒體結合,例如影像、聲音裝置等跨域表演等。在這次的音樂會中,也邀請韓國作曲家李秀姸和台灣作曲家蔡淩蕙為中央C和Geori 當代樂團創作兩團合奏之作品。 來自奧地利的Gunnar Berg 樂團則是由吉他領銜,加上人聲與大提琴的團隊。團員個別都是相當優秀的演奏者,但當組團時,即以當代音樂作品為主。董昭民介紹:「他們最知名的做法是跟文學連結,例如之前曾與英國作家合作,製作了『文學之日』,在全世界同時以同一位作家為主題來發聲,引發不小的關注。」本次演出,則由英國作曲家 George Holloway(盧長劍)和董昭民為該團與中央C打造合奏作品。 對於這些當代音樂新作,董昭民認為:「台灣當前的作曲家大多是西洋背景音樂出身,這樣的語彙對於國樂人來說顯得艱澀。雖然西方作曲技法很強,但如何讓東方文化變成再生能量,而非全盤引進來,這是很需要時間

文字|李秋玫
官網限定報導  2024/03/10
音樂劇 法文音樂劇《唐璜》的翻轉新詮

浪子唐璜 因為追求真愛而更了解世界

對於熱愛音樂劇的台灣觀眾來說,2024年會是值得期待的一年。 除了持續蓬勃發展的台灣原創音樂劇,近年愈來愈多元的海外授權、國外引進、抑或跨國共製之音樂劇,並不局限於百老匯傳唱經典,還有來自韓國如《小王子》、《拉赫曼尼諾夫》、《伊底帕斯》,或如法語音樂劇《羅密歐與茱麗葉》,以各自獨特之形式與豐沛的創作能量,進一步開拓台灣觀眾視野。 普世也跨文化的音樂劇題材 至於2024年,百老匯少數以亞洲為題材、改編自浦契尼歌劇《蝴蝶夫人》(Madame Butterfly),被譽為金牌製作人卡梅倫.麥金塔(Cameron Mackintosh)「四大音樂劇」之一的《西貢小姐》(Miss Saigon)即將來台完成許多人心中「最後一塊拼圖」。同樣取材自歌劇的,還有法國作曲家費利克斯.格雷(Flix Gray)2003年創作的《唐璜》(Don Juan)以莫札特歌劇《唐.喬凡尼》(Don Giovanni)和提索.德.莫里納(Tirso de Molina)戲劇《塞維利亞的花花公子與石頭客人》(El burlador de Sevilla y convidado de piedra)為藍本,再加上一點莫里哀(Molire)劇作《唐璜或石像的盛宴》(Dom Juan ou le Festin de pierre)。 巡迴流動的,不只是製作本身,還有最關鍵的故事題材。韓國音樂劇《小王子》改編法國傳奇作家聖.修伯里(Antoine de Saint-Exupry)同名小說、《伊底帕斯》取材自希臘悲劇,《拉赫曼尼諾夫》則深入探究俄國作曲家之人生困境。法語音樂劇《羅密歐與茱麗葉》改編自莎士比亞同名經典劇作,至於其所參考的故事原型,則來自16世紀義大利作家馬特歐.班德洛(Matteo Bandello)短篇小說。於是,故事帶著音樂劇穿越文化疆界,音樂劇也帶著故事遠征他方。或者,我們也可以說,成功的音樂劇題材,都具有某種跨文化共通的普世與獨特。正如主角們改口唱起動人法文,卻絲毫無損其西班牙(安達魯西亞)濃烈熱情的《唐璜》。

文字|白斐嵐
官網限定報導  2024/03/08
戲劇 用零對白的劇場語言

《這就是人「身」啊!》 玩一場肉體的真心話大冒險

每次連假過去,許多人最(不想)關注的就是又胖了幾公斤。仔細想想,近年台灣社會對於我們的「血肉之軀」其實充滿關注:從健身潮流、行人地獄到肉品食安,這些議題除了反映在生活中企圖掌握身體主控權,背後也隱含著死亡或說迴避死亡的旋律。 唱誦著相同的樂句,原文以肉身(flesh)為題的比利時靜物劇團(Cie Still Life)作品《這就是人「身」啊!》(以下簡稱《人身》),以4則如短篇小說的故事,構成一場肉體的真心話大冒險。從肉身各種狀態切入,創造一幅幅圍繞死亡、沒有對白又饒富悲喜、黑色幽默與寓意的當代社會鏡像。 「情境」是靜物劇團創作的起點。藝術家蘇菲.林斯默(Sophie Linsmaux)及奧雷里歐.梅戈拉(Aurelio Mergola)在亞維儂藝術節工作坊相識後創團,兩人都有文本劇場背景,其中梅戈拉還受過拉邦(Laban)動作分析和創造性舞蹈的訓練。雖然其創團以來的作品皆以「身體」為核心關注,但不同於多數肢體劇團從集體即興入手,他們的作品在排練前都經過縝密撰寫。只是寫的不是台詞,而是配置各種元素與行動來創造情境:探病、揭開整形繃帶、鐵達尼號虛擬實境體驗,以及分領親人骨灰。他們和戲劇構作托瑪士.范少倫(Thomas van Zuylen)緊密合作,在《人身》寫實基調中,加入意料之外、超現實的轉折。

文字|余岱融
官網限定報導  2024/03/04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
音樂 《鏡:KAGAMI》與《TIME》

坂本龍一 Far Away, So Close

敬畏之心,總讓世人拉起隔線、保持距離,彷彿擔憂若再靠近尊者一些,神聖就將遭侵犯。也因此我們很難不以一種在圍柵外仰望的姿態,來談論「教授」坂本龍一,儘管「教授」這稱謂,其實是他昔日樂團Yellow Magic Orchestra(簡稱YMO) 的夥伴兼知交高橋幸弘,帶著點幽默所取出來的,那比較像是個綽號,只因高橋深深佩服坂本解釋音樂理論的能耐。 他們倆似乎也相約要一起道別人間,就在世界已然重建起新秩序、卻又難息紛亂的2023年。高橋一月,坂本三月。時序轉過一年,坂本龍一在逝世前幾年隱忍病痛所構思、醞釀終至完成的計畫,像是與藝術家高谷史郎合作的「如夢能劇」《Time》,以及MR混合實境的鋼琴獨奏會《鏡:KAGAMI》,已在全球展開巡演,並在此刻繞行到了台灣。不同於「他不在,但作品還在」的喟嘆,坂本龍一在罹癌期間對生命莫測的體悟,促使他重新思索時間與時空的延續,這也成為上述兩部作品的枝幹,並向我們延展開來:他還在,他一直還在,只是以另一種型態,只是以另一種狀態。

文字|謝賀銘
官網限定報導  2024/03/03
戲劇 台法共製擴增實境《黑》

召喚歷史角色 用科技開鑿感性深處

戲劇作為時代縮影,劇場科技也隨著新技術的成熟發展,開展出屬於當代獨有的觀演關係與形式,許多議題因此得到了新的展演可能,激發創作者與觀眾更多對於劇場藝術的想像與感受。2024年TIFA反應社會脈動,邀演兩部混合實境製作,台法共製的擴增實境節目《黑》(Colored)便是其中之一。

文字|齊義維
官網限定報導  2024/02/29
戲曲 呼吸當代空氣與時代同行

《野村萬齋狂言劇場》 體現狂言的本質與可能

「狂言」與「能劇」統稱為「能樂」,能樂源自於中國唐代的「散樂」,當時的民間技藝如滑稽模仿、雜技曲藝、幻術魔法等傳到日本後,與寺院神社的祭祀典禮及祭神儀式相結合,到中世紀逐漸發展為「猿樂」。 狂言承襲了本源的滑稽模仿,成為口語對話與動作並用的喜劇,能劇則將文言文化為謠曲,與舞蹈結合成為假面劇,朝悲劇方向發展。狂言呈現的是庶民的日常生活,能劇則將人類情感以抽象的方式表現出來,因此能劇仰望人類崇高的情感,狂言則一視同仁地俯瞰人間百態。狂言與能劇雖然同屬一個表演系統,卻因為看待人類的角度不同,而走向截然不同的發展。 狂言目前的劇目分為古典狂言與新編狂言。所謂的新編狂言,指的是明治時代之後創作的狂言,運用狂言的技巧來表演,內容則引入古典狂言中沒有的主題,與時代結合,發展狂言的可能性,使狂言能存續至未來。本次《野村萬齋狂言劇場》的劇目為《附子》與《鮎》(香魚),其中的《附子》為傳統劇目,《鮎》(香魚)為新編狂言,正好可讓觀眾一窺狂言的本質與新舊狂言差異。

文字|沈亮慧
官網限定報導  2024/02/21
音樂 暌違5年重回最愛的台灣

天后慕特駕到 展現小提琴的細膩與光輝

1976年,一位年僅13歲的德國小女孩雖然在國內獲獎無數、小有名氣,但沒有國際大賽光環的她,仍與獨奏家之名差之甚遠。她憑藉著一把小提琴以無伴奏演出,在琉森音樂節(Lucerne Festival)獲得了指揮大帝卡拉揚的青睞與大力提攜。隔年,卡拉揚將她帶到薩爾茲堡音樂節與柏林愛樂合作演出,隨後更與小女孩偕同柏林愛樂灌錄莫札特的小提琴協奏曲專輯。這位大師甚至親自給小女孩出功課,要她學習貝多芬的小提琴協奏曲,期待未來能合作。這部被許多頂尖小提琴家公認為最困難的協奏曲之王,並非初出茅廬的青少年演奏家可輕易駕馭的曲目。小女孩用了3年時間,終於讓大師點頭認可,兩人與柏林愛樂合作灌錄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的錄音,小女孩也因此聲名大噪,開始了自己的傳奇,成為近50年來家喻戶曉的小提琴天后慕特(Anne-Sophie Mutter)。 2023年,慕特榮獲德國Opus Klassik的年度器樂演奏家獎,她在德國《焦點周刊》(Focus)的專訪中特別提到,在全球巡演中,台灣讓她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慕特自1995年首度訪台,在這將近30年間,她與台灣樂迷共度許多深刻美好的回憶:只要有安排亞洲巡演,就必然會造訪台灣;除了舉行音樂會,也多次主動要求安排大師班及各式講座,甚至親自挑選大師班的指導學員、不要求額外的活動費用,只是單純希望能與台灣樂迷有更多交流及分享,對於提攜後進不遺餘力。2019年訪台後,她特別在其官方社群平台上分享她十分享受在台灣演奏,國家音樂廳更是她最愛的音樂廳之一。歷經疫情,睽別5年,終於迎來慕特的第14度訪台,她將與合作長達36年的鋼琴家歐爾吉斯(Lambert Orkis)攜手在台北及台南帶來3場獨奏會。 本次選曲完全展現慕特對音樂無止盡的追尋,除了經典曲目,她也不斷為聽眾開拓新視野,交出了一份誠意滿滿的曲目單。慕特出身於德國,又傳承了卡拉揚深厚的音樂經驗,德奧作品絕對是其拿手好戲。莫札特早期的小提琴與鍵盤奏鳴曲,事實上是以鋼琴為主、小提琴為輔的風格寫作而成,《第18號小提琴奏鳴曲》屬於此類作品成熟後的新風格,小提琴與鋼琴有平等的室內樂夥伴關係,兩者展現出充滿活力而童趣的對話。義大利作曲家雷史畢基對於一般聽眾來說也許較為陌生,但他的《B小調小提琴奏鳴曲》卻相當受到歡迎。這首樂曲雖然創作於1917年,卻不見20世

文字|張偉明
官網限定報導  2024/02/18
舞蹈 從愛爾蘭丁格爾半島自然而然地長出來

基根-多藍《界》 創造讓音樂和舞蹈自由的世界

2020年3月,愛爾蘭編舞家麥可.基根-多藍(Michael Keegan-Dolan)原本預計來台演出改編自真實社會事件的作品《癲鵝湖》(Swan Lake/Loch na hEala),然而,COVID-19肺炎疫情全球大爆發,訪台計畫隨之延後。豈知這一等就是4年。 4年前的訪談中(編按),基根-多藍健談而坦率,從舞蹈的心路歷程、尋找愛爾蘭文化本體與根源、到傳統文化與民俗傳說傳承。再次聯絡上基根-多藍,話題自然是圍繞在《界》,一支他將多年來蟄居偏鄉的心靈能量濃縮而成的作品。 母語是家,在丁格爾半島找回自己 《界》這支作品的蓋爾語(愛爾蘭語)原文MM指的是山道、隘口,或是牛軛、枷鎖,同時也引申有責任的意思,令人好奇是怎樣的自然地景給了基根-多藍作品的啟發。 基根-多藍是這樣形容他心目中的家園地貌:「我這幾年住在丁格爾半島(Corca Dhuibhne),位於愛爾蘭最西南邊的尖端。這是一個多山而細長的半島,像一根手指一樣伸入狂野的北大西洋當中。」基根-多藍的比喻不僅帶著鮮明的畫面,更有強烈的情感。「愛爾蘭的第二高山矗立在半島中央,名叫布倫丹峰(Cnoc Branainn),是以早期凱爾特天主教的聖人,航行者聖布倫丹命名。我選擇住在這裡,這裡對我來說是一個特別的地方。」這座山的高度不到千米,傳說聖布倫丹與追隨者們曾在山中修行,後來從丁格爾半島出發一路航行到冰島。或許就是這座山中蜿蜒曲折的山間小道,啟發了基根-多藍以蓋爾語的MM為作品名稱。 蓋爾語在他心中,顯然有著特殊的地位和情感。2014年,基根-多藍解散了在歐美等地獲獎無數、但以英文命名的優獸舞團(Fabulous Beast Dance Theatre),並回到愛爾蘭偏鄉,創立了以蓋爾語命名的舞蹈之家(Teaċ Daṁsa)。「丁格爾半島是一個蓋爾語保留特區(Gaeltacht),區域內居民以蓋爾語為主要語言,蓋爾語是歐洲最古老的語言之一。在愛爾蘭說蓋爾語這件事,曾受到諾曼人和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入侵而式微,19世紀中葉的愛爾蘭大饑荒更導致講蓋爾語的人數大幅減少,但丁格爾半島仍然是許多蓋爾語母語者、作家、運動員、和藝

文字|林農
官網限定報導  2024/02/07
音樂 朱宗慶打擊樂團第一季音樂會「駱駝.獅子.嬰兒」

邁向朱團2.0 跨4代20位團員的第一次出擊

2024年的1月2日,朱宗慶打擊樂團在創團滿38年當天,宣告「翻過關鍵之頁」開啟40周年倒數計畫,並在介紹8位晉升一團的年輕團員後,宣布將推出邁向2.0的第一季音樂會「駱駝・獅子・嬰兒」。 回顧過往,創辦人朱宗慶表示樂團成立之初,團員在紮實的學院派出身外,亦持續向傳統學習。不管從作品、人才、樂器、國內外打擊知識的風氣等,樂團都想辦法將最好的引進台灣,同時也大量委託創作,從中累積豐富的經驗。很快地,打擊樂就從舞台的邊緣移到中間,樂團也從經典、實驗、推廣到擊樂劇場的研發等多面向的發展下,成為了國家品牌,「立足台灣、放眼世界,台灣不僅和全世界相連結,也成為打擊樂重鎮。」朱宗慶在團隊爭取生存、演變與新血加入的過程中,重溫一路以來「不怕一切向前走」的精神。 團長吳思珊表示,從宣告40周年倒數後,樂團即活力十足地進行著各種計畫。這段時間以來,樂團同時排練著後續即將上演的曲目,包含第一季音樂會、赴紐西蘭表演、擊樂劇場演出、賀歲、燈會等的表演內容。因此樂器使用量不但大,每天的彩排也生氣盎然。這期間她發現:「新進團員非常優秀、反應也很快,感覺瞬間長大,尤其第二、三代也扛起責任。雖然一到四代跨度非常大,但都能在短時間迅速融合。」 以「駱駝.獅子.嬰兒」為第一季音樂會的標題,貼切且真實地反應了樂團的現況。點子來自於德國著名哲學家尼采的「精神三變論」,講述人類在追求精神層次的更高領域時,最初會經歷開疆闢土、揮灑汗水的「駱駝」階段,之後進入攀登高峰、邁向王者的「獅子」階段,最終在克服頂點的省思下,會回歸至初心,追尋純粹自由的「嬰兒」階段。 新任助理藝術總監暨團員盧煥韋分享,音樂會第一個特點在於「音色」。由於打擊樂種類很多,擁有不同材質與演奏方法,擁有非常豐富的音色。所以作曲家在創作打擊樂作品時,對樂器與音色會額外下功夫。如1990年挪威作曲家瓦林(Rolf Wallin)的《石潮》,作曲家並沒有指定樂器,只訂定材質如金屬、木頭、皮革及相對音高,留了很多空間讓團員挑選屬於自己的音色。所以團員花了很多時間討論其獨特性,並且能夠融合在一起,其中有金屬樂器,玉子燒鍋、平底鍋、不鏽鋼碗,汽油桶等,這些非樂器物件與樂器共同發聲,造成音響的立體流動效果。 同樣注重音色的《甘美朗蹦》是匈牙利作曲家河洛(Aer

文字|李秋玫
官網限定報導  2024/02/02
與藝術再近一點廣告圖片
戲劇 面對當代的文學性與孤獨感

《內在的聲音》 建構「再閱讀」的空間

《內在的聲音》(The Sound Inside)是美國劇作家亞當.瑞普(Adam Rapp)作品,寫的是一位教創意寫作的女教授,與一位執著寫小說的男學生,透過一次又一次的對話,從文學與小說開始,談及家庭、疾病、性與死亡等議題,並且逐步完成這位男學生的第一部小說。 由「界址創作」推出的《內在的聲音》首次中文翻譯演出,由劉崴瑒翻譯、重田誠治導演,並由林唐聿、王肇陽分別飾演劇中的女教師與男學生,團隊是如何藉由翻譯當代劇本,找尋到與觀眾對話的可能? 從劇本的選擇到翻譯的實踐 「這一切就是在3天內決定好的。」重田誠治笑說,從泡湯聊天、確定劇本、書寫企劃到團隊組織,《內在的聲音》大概在3天左右勾勒出現有狀態;不過,劇本的翻譯是劉崴瑒過去的積累,希望每年都可以有一至兩本的劇本被翻譯,特別是新的、當代的劇本。 其背後的思考,是從「學院」本身出發的。因為在學院內,若有相關呈現多會選擇經典文本,而2000年後的劇本往往不會被看到、或根本沒被譯介。於是,《內在的聲音》就在這樣的脈絡裡被選上,包含東尼獎的加持,還有內容觸及的主題重田誠治說:「我覺得《內在的聲音》真正去回應現代的某種『孤獨感』。這個劇作的內容在闡述師生關係,然後場景是創意寫作課,所以他們都在討論文學創作,去回應他們反對現在比較快速的、爆炸的資訊,像Twitter等社群媒體。」 重田誠治認為,無論是2000年後文本的「被看到」,還有在劇場裡好好說與好好聽一個故事,都是《內在的聲音》希望在劇場裡創造的良好交流。 同時,也把從劇本翻譯到劇場實踐過程裡可能面對到的問題,轉化成這個劇本的某種詮釋,其中便是翻譯文學帶有的「翻譯感」。身為導演的重田誠治一開始閱讀劇本時就有這樣的擔憂,反倒是進入第一次讀劇時,透過演員的聲音感受到其他可能。這個劇本本身涉及不少文學作品,情節也多有他們朗讀作品的橋段,「假設他們在場邊開始在唸小說內容時,其實知道閱讀的語氣與方法背後的動機,而文學作品本身就不完全是口語的,所以慢慢習慣這兩個角色可能平常講話就是如此。這是這個作品的特質,因為角色動機、講述內容,讓作品變得不是那麼地『翻譯』。」他這麼說,不過仍有對劇本文字、語法等進行一定程度的調整。</p

文字|吳岳霖
官網限定報導  2024/01/31
音樂 馬斯內的歌劇版台灣首演

華美仙境降落台中 台灣歌手為《灰姑娘》獻藝

《灰姑娘》是一個家喻戶曉的童話故事,在流傳至世界各國的版本中,不僅有必備的王子和公主,還有神仙教母及可愛的小動物,最重要的是,美好的結局也顯示了善良最終戰勝邪惡的道理。這樣的一段傳說,在世界各地已經以文字、繪畫、動畫、戲劇、音樂劇等各種形式呈現,音樂學者焦元溥說:「根據100年前的童話故事研究,關於《灰姑娘》的原型就有500多種版本。而到現在,音樂劇名家安德魯.洛伊.韋伯還有新作《灰姑娘》推出。」可見這個受人喜愛的傳奇,至今仍在發酵中。 「在西洋古典音樂中,至今還可以看得到的《灰姑娘》歌劇有兩部。」焦元溥說:「一是義大利作曲家羅西尼的,另一就是法國作曲家馬斯內。」兩個版本的差異在於,前者雖然是很厲害的作曲家,但版本較為寫實;而後者則是商請劇作家將原本的故事改寫成充滿夢幻的版本。

文字|李秋玫
官網限定報導  2023/11/25
舞蹈 2023 Camping Asia開幕作

《我是紅》 「美」該如何被定義?

2023年Camping Asia即將於11月20日至12月1日於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展開,除了豐富的課程、工作坊之外,亦帶來11檔結合舞蹈與各種藝術形式的表演節目。開幕作品為肯亞藝術家萬吉魯.卡穆尤(Wanjiru Kamuyu)的《我是紅》(Portraits in red),將於11月21日演出。 生於肯亞內羅畢的萬吉魯.卡穆尤,16歲時隨母親移居美國,擁有費城天普大學MFA(表演、編舞、教育)學位,並在紐約展開藝術職業生涯。2007年起在法國國家舞蹈中心支持下,她長期在法國進行創作。如此特殊的雙重文化背景與跨越三大洲(非洲、北美、歐洲)的多元文化生活,讓卡穆尤對於當代社會裡不同文化之間對美的定義,和對身體的既定印象有著敏銳的觀察,亦成為她創作的重要靈感來源。如2015年《相遇的那一刻》(At the moment of encounter,2015)即透過意象化的手法,探討當代社會中不斷變化的身體內部景觀與外部能量衝突。

文字|鄭宜芳
官網限定報導  2023/11/17
戲劇 是時候來點經典文本了!

從演員出發 起動當代台灣的《慾望街車》

沒有創作者不想挑戰教科書裡的經典角色。對於自在穿梭中西方各種劇場形式的台灣重要劇場演員蔡佾玲來說,在流轉於大小劇場的路途上,似乎也來到了回頭挑戰經典寫實文本的時刻。但近10年的台灣劇場,或出於市場考量,或是創作者自己的題材選擇,表演者很少能有與經典角色細細打磨工作的機會。在某次與策展人耿一偉聊天時,耿一偉拋出與她以往舞台形象距離甚大的《慾望街車》女主角白蘭琪,希望能作為她職涯下一步的挑戰,而剛好2023年臺南藝術節邀請耿一偉擔任策展人,整個製作就這麼從演員出發,一步步水到渠成般地成形。 練基本功,走自己的路 美國劇作家田納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1911-1983)的重要作品《慾望街車》,生動譜寫1940年代美國南部小鎮生活裡,人們瑣碎日常中埋藏的慾望與情感,刻畫超時空的人際關係與人性困境。劇本在1951年由馬龍.白蘭度(Marlon Brando)與費雯.麗(Vivien Leigh)兩位風格強烈的演員於電影中詮釋後,成為全球影迷心目中的人物模板,也讓劇本角色擁有跨語言共享的既定形象。 為了不落入與電影比較的宿命裡,劇組核心3人:蔡佾玲、導演陳侑汝與製作鄭涵文在討論選角時,從好幾位一直想合作的演員中,逐一與劇本現有角色配對,看看能產生什麼樣的神奇火花。像是被邀請擔綱男主角史丹利的蕭東意,在尚未開排前都以為自己是飾演第二男主角米契,直到導演打破這個幻象,邀請他更突破自我定位去探索、開展屬於現代男性與演員個人特色的當代史丹利新面貌,既是定調為以演員為主體發展的製作,表導演就得更努力享受與感受這樣的練功過程。

文字|齊義維
官網限定報導  2023/11/03
戲劇 在事件暗黑的背後掘探

詹傑✕黃郁晴《罪.愛》 人性陷落中的療癒之光

劇場編導黃郁晴才剛在2023年初交出備受好評的話題性劇作《藝術之子》,討論MeToo議題已夠深沉漆黑,卻沒想到她好像還不肯放過自己,年末又牽起金鐘編劇詹傑的新作,兩人合力推出的《罪.愛》,在啟售以前就備受討論沒辦法,本戲主打的議題太聳動了,以台灣著名的犯罪案件為原型,往內爬梳。許多犯罪故事在報導當下都曾引發社會劇烈的震盪,而在經歷看似漫長的震盪過後,然後呢? 這個「然後」,才是《罪.愛》欲挖出的內裡。 一篇報導,一位記者,一場陷落 導演黃郁晴與編劇詹傑有許多共同點,不只是兩人都曾為兩廳院駐館藝術家雖然,也的確是因為這層機緣,讓過去未曾合作的兩人有機會在共同的會議中串起本次的緣分也不只他倆都是基隆人這層地緣關係。在創作上,他們最大的共同點是「溫柔」這回事,二人的溫柔都似夜晚,黑黑地把許多傷痕覆蓋住,且讓自己卻睜著眼想把事情看得更清楚。 本次《罪.愛》幾可說是在這樣的氛圍中進行的。 詹傑聊起本次創作契機,是受記者胡慕情的報導影響。胡慕情長期關注各敏感議題,2016年曾經在《端傳媒》發表〈血是怎麼冷卻的:一個隨機殺人犯的世界〉,以2012年湯姆熊殺人案為主軸,寫下萬字長文,環繞殺人犯的內心乃至周邊家屬;接著,在2020年又於《鏡週刊》發表「台灣首起集體虐死兒少案談調查日月明功」系列文章。 詹傑說,在閱讀胡慕情的報導時,有一種特殊感覺是:「那些犯下驚人案件的人,樣貌其實非常平凡,就好像日常生活中會出現在你我身邊的人一樣。」 正是平凡的日常,挑起他向下探求的好奇,而非事件的獵奇性。因之於此,詹傑在撰寫劇本過程中,特意刻畫一名女性記者的視角,角色概念固然有意向胡慕情記者致敬,但寫到最後,卻是想討論其他更深沉而難解的情感,比方說:作為旁觀者,是否有可能在抽絲剝繭事件的過程中,發現自己其實涉入太深,而成為一位當事者?當無法再以純然的旁觀冷眼「目睹」,無法說服自己一切事不關己,自己是否正一步步陷落無可挽回之境? 詹傑渴望探求的就是這份陷落,因

文字|郝妮爾
官網限定報導  2023/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