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台灣傳說搬上舞台
評《烏麻吐鬚》「這袋烏麻子妳帶著,花轎沿路行、妳沿路撒,等到來年春天烏麻吐鬚,阿爸就會當沿路去找妳」 《烏麻吐鬚》改編自民間故事「蛇郎君」。「蛇郎君」流傳在台灣的故事有許多版本,除了漢人,原住民也有類似的傳說。談到蛇郎君的故事起源,有研究認為可能是由中國移民帶來台灣、再與原住民的版本交流而生,而亦有人再往前追溯,認為中國最早的版本很可能是受西方童話故事《美女與野獸》啟發而產生。但在不同的文化中流傳的版本,則會反映著該文化所重視的價值觀。因此漢人的版本會比較強調女兒的孝道以及蛇郎君的富有。由此看來,中華王金櫻傳統文化藝術協會(後簡稱劇團)即是秉持著這樣的核心價值改編故事;劇團或許因烏麻吐鬚的意象與蛇攀前行的姿態相似,加入了女兒出嫁沿路撒烏麻子的橋段,並以「烏麻吐鬚」命名,以加強台灣的在地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