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view
評論

音樂

與獨奏家共舞探戈的挑戰

評NSO「發現貝多芬」系列

NSO的進步是有目共睹,但是樂團的總合(collective)精神尚屬渾沌。理想上,在協奏曲中唯有呼吸、音色、音準都達到成熟穩定的樂團才有可能不自亂陣腳地與獨奏者互動,而NSO在過去這幾個樂季中的表現顯示出其自體的協調還具有相當的成長空間,在交響曲的表現與協奏曲的表現時有落差。

文字|顏華容
第119期 / 2002年11月號
戲曲 演出評論/戲曲

流眄大唐風致的爛漫輝煌

評上海京劇院的《貞觀盛事》

平心而論,《貞觀盛事》延續了上海京劇院如《盤絲洞》等新編京劇的海派風格,以流暢緊湊的文本敘事,熱鬧繽紛的歌舞排場,寫實華麗的場景砌末,將戲齣搬演得通俗活潑,具有著強烈的觀賞性與娛樂感。只是難免會讓人對照起陳亞先所編寫的《唐太宗與魏徵》,其所擷取的情節事件,似乎更深刻地展現了角色情節的發展演化。

文字|蔡欣欣
第108期 / 2001年12月號
無限卡福利廣告圖片
回想與回響 Echo 回想與回響

在肢體與文字之間遊戲

觀《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動作》有感

無論文學或戲劇,文字(肢體)語彙的運用,總是由博轉約,先求其多、其巧,然後不停刪減、修改、節制,而後才能純粹潔淨。「一部戲就是一場遊戲」是布魯克的名言,既然大家都玩得這麼高興,那麼,可計量的得失成敗或許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文字|傅月庵
第108期 / 2001年12月號
PAR訂閱方案廣告圖片
回想與回響 Echo 回想與回響

最有為的總監,最艱困的時局

談國家交響樂團十五週年與新任總監簡文彬

簡文彬「親民」的企圖心也表現在他的推廣動作上,每遇冷僻曲目,一定不厭其煩在演奏前親自講解。他的解說率直、草根味濃,像在擔仔麵攤與朋友開講聊天,用詞時而令人會心一笑,有時也令人錯愕。持平而論,平易近人是好的,但是講詞沒有審慎預備則未必是好的。

文字|楊忠衡
第108期 / 2001年12月號
回想與回響 Echo 回想與回響

怎一個「理」字了得?

試探海峽兩岸歌仔戲研究的十個問題(下)

台灣和大陸,哪一邊更重視歌仔戲?哪一邊更努力發展歌仔戲?中國大陸五〇年代的「戲改」,救活了瀕臨危亡的歌仔戲,然而「大鍋飯、鐵飯碗」的體制有其弊病,這也是事實。過去台灣文化主管部門對歌仔戲雖然談不上「重視」,但從八〇年代初開始,卻成了台灣各大學博士、碩士學位論文研究的一門「顯學」。

文字|陳世雄
第108期 / 2001年12月號
數位全閱覽資料庫廣告圖片
演出評論 Review 演出評論/音樂

能量超強,音樂性待琢磨

評余隆與中國愛樂訪台演出

指揮對他們這樣的木然音符視而不見,對漫長的旋律線則束手無策,只期待大音量總奏來臨,好讓他用誇大的手勢,激起樂團發出重金屬搖滾樂般的爆炸聲浪。第四樂章誇大的音量對比,馬勒瞬時化身成凶暴的布魯克納,優美歌唱性消失,只剩大小音量交替起伏的印象。

文字|楊忠衡
第107期 / 2001年11月號
演出評論 Review 演出評論/音樂

活力有餘,生動不足

評哈根弦樂四重奏

用四重奏的四部弦樂器來表達作曲家腦中雄壯的音響畫面,確實難度頗高,也是體力與意志力的考驗。哈根弦樂四重奏演出的配合默契非常好,可是各聲部間仍存在著音量對比的老問題還無法突破,雄厚低音部對比不出亮麗、多彩的中、高音聲部,也有些許強弱上的解讀稍覺彆扭。

文字|婭力木
第107期 / 2001年11月號
回想與回響 Echo 回想與回響

天使飛翔

迪里拜爾七夕演唱會

或許這正是量測花腔歌手的一個標尺。在沒有花腔樂句的地方,迪里拜爾呈現的是一個近於完美的抒情女高音品質,與花腔能力無渉。純淨、均匀、綿長、溫煦,一任天然、似不著力,而潛能勃勃,彷彿隨時可以延伸擴張,毫不造作,簡靜中蘊含著若有若無的暗示。非關經營,而以直覺的音樂感神遇。

文字|金慶雲
第107期 / 2001年1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