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view
評論

演出評論 Review

順風吹動烏江水,好似虞姬別霸王

劉學軒的《霸王別姬》無疑是全場的焦點,這不僅是全場唯一幾乎沒有參考原古曲的作品,更是唯一從愛情觀點進入這場歷史時空的場面調度。整首音樂最令人稱道者不在技巧的創新、曲思的大膽、和聲的實驗或是結構的革命,而是劉學軒創作了一個個動人的主題,在在都喚起了我們對於「旋律」的渴望。

文字|李永忻
第199期 / 2009年07月號
新藝見/新銳藝評

從因果諭世走向一切如夢

思維《閻羅夢》的當代意識

《閻羅夢》更深一層去闡揚,從內在精神去尋求突破,將過去歷史人物及司馬貌本身的悲劇因素,暴露在我們眼前。司馬貌不是神而是凡人,他在識別與判案方面有人性上的錯誤,形成了歷史與個人雙重悲劇,竭力於人不能只寄望於難以兌現的因果報應的許諾,唯有直面痛苦,人生才顯得深沉。

文字|陳佳彬
第199期 / 2009年07月號
演出評論 Review

深度開展的漂流意象

NSO音樂家們的演技,中規中矩亦不乏精采之處,然最引人入勝的還是音樂演出。團員要克服與常規音樂會不同的展現方式、還要不忘演戲與走位,手上功夫卻絲毫不馬虎。曲目兼具古典的展技與通俗的親和力,十四位音樂家沒有以誇張的演技來轉移音樂本質的焦點,對於更需耗時耗力的室內樂曲目,演來遊刃有餘

文字|林芳宜
第199期 / 2009年07月號
演出評論 Review

理性與感性 一夜交錯的世代風景

林懷民的《望春風》!一個單一舞者穿著像小禮服又有點像私密襯衣的細肩帶連身短裙,戴著淡金色假髮站在燈火明亮處。她一人先是自己有地沒有地作著動作,而後音樂出,鋼琴版的〈望春風〉。英國鋼琴家史蒂芬.霍夫(Stephen Hough),把這首〈望春風〉彈成有一搭沒一搭、如首「敘述版」的曲子,把個女子獨處時的幽微、百無聊賴、又白日夢處處、顧影自憐的心情,款款道來,為〈望春風〉這首老掉牙的曲子,帶來了現代人人都能懂的新意!

文字|鄒之牧
第198期 / 2009年06月號
演出評論 Review

在虛擬寓言與現實間自我催眠

《華》劇刻意塑造一個「兩極」的工作生態,走在一個模糊的虛擬敘事裡,用非常典型的人物,非常表面的對話,來呈現所謂一個公司王朝的權力更迭。小人物李想原在旁白裡敘述自己將在十分鐘後死亡,似乎成功營造了一個通俗劇懸疑的故事起頭;無奈的是,既要滿足寓言的象徵,又要鋪陳角色的內涵,「十分鐘」這個象徵著故事倒敘的時間表,也可能只能是虛晃一招。

文字|傅裕惠
第198期 / 2009年06月號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
演出評論 Review

華麗過後,依然寂寞

《華麗上班族之生活與生存》具備一切商業成功的元素,又有嚴肅主題可以讓觀眾在觀戲之後侃侃而談,卻不至於感覺受到挑釁冒犯,無怪乎滿場笑聲掌聲。只是,華麗上班族們看到自己在台上的形象而心有戚戚焉,卻不會因為李想的悲慘遭遇而心驚膽顫,更不會因為張威的旋起旋落而更深刻地理解自己的處境。

文字|陳正熙
第198期 / 2009年06月號
新藝見/新銳藝評

天雷勾動地火,好一場「巧拼」!

評唐美雲歌仔戲團《蝶谷殘夢》

除「巧」之外,劇本亦「拼湊」他戲段落,朝廷差役行路截取《智取威虎山》第一場〈連勝進軍〉和第九場〈急速出兵〉身段,只是動作的整齊化一猶待加強;慕香三打鞦韆,雷同黃梅戲《鞦韆架》,三盪各具涵意;慕青兄妹倆共讀《西廂》、長亭送別,《紅樓夢》和《西廂記》影子分明可見。

文字|陳韻妃
第198期 / 2009年06月號
演出評論 Review

難解的謎底

姚淑芬此次的《婚禮》是件令人訝異的作品,不輸二○○二年首次在組合語言的「紅樓夢」裡首度看到她的《雙禧》時的驚訝,像是完全兩個不同的人的作品,一個西方、一個東方,一個叛逆自由、一個嚴謹經營,但銳利的思考性都在那兒。這次這個暌違多時、慎重端出的新作也是這樣,讓你先會是納悶:「姚淑芬到哪兒去了?」還是,她的難以捉摸便是她的慣性?

文字|鄒之牧
第197期 / 2009年05月號
演出評論 Review

一部意象勝於具象的《西遊記》

導演與文案推翻了或將演變成鬧劇的角色扮演與故事鋪陳,另起爐灶地將《西遊記》精神昇華為「兩段式的生命歷程」。配合著樸實流暢的舞台與點到為止的身段,或許著實讓現場部分想看孫悟空翻筋斗的少年觀眾摸不著頭緒,也賞了節目單引言所謂「中國人不善於抽象的概念演繹」一記耳光。美中不足的是,彷彿刻意走相對通俗路線的音樂,在意境與音響上似與文案的定調不甚契合。

文字|樊慰慈
第197期 / 2009年05月號
PAR表演藝術年鑑廣告圖片
新藝見/新銳藝評

《房間》給我的三個驚喜

石佩玉的偶,能無形中拉近觀眾與舞台的距離,因為小,怕觀眾看不見,所以一定要在小劇場;也因為小,所以不能離舞台太遠。《房間》加入皇冠藝術節,充分發揮皇冠小劇場的空間,黑盒子的場域,就是一個房間的型態;與觀眾的近距離,也讓偶在劇場裡得以安身立命。觀賞偶劇,對觀眾和演員來說,是一種親密。

文字|游資芸
第197期 / 2009年05月號
演出評論 Review

巧妙設計,化說教於無形!

贊成以戰爭拓展財源的藍鼠王Bagi,與愛好和平的紅鼠王Tashi,兩者身形的大小,隨著劇情逐漸拉大,隱喻和平無形的巨大能量;劇中可靈活跳躍的Tashi與總是藏身於美金紙鈔華盛頓頭像之下,無法移動的Bagi無形中也暗示著和平的輕盈感。孩子總怕說教,這樣的巧妙設計,化說教於無形,配上契斯基適切的音樂及NSO到位的演出水準,真要為所有的藝術家鼓掌歡呼!

文字|鄭巧琪
第196期 / 2009年04月號
與藝術再近一點廣告圖片
回想與回響 Echo

戴著安全帽理性起舞

回看二○○八年的周書毅

想要寫這麼一篇文章,是因為周書毅在過去的這一年(2008)裡到處都看得到他的影子:從年頭到年尾,至少六件大小新作,為別人舞兩次,實驗劇場、小劇場、各學院舞台,甚至跨領域詩歌節、數位藝術節、公共藝術活動,都可見到他的身影,還身兼概念指導扶助合作過的舞者創作,為戲劇節目設計動作。這樣密集的曝光是少有的,除了足堪作為一個現象,對他個人的創作,又留下了什麼呢?

文字|鄒之牧
第195期 / 2009年03月號
新藝見/新銳藝評

失去語言橋樑的文本

評EX-亞洲劇團《老虎與士兵》

也許整部戲的劇情只能抓到七八成,我還是深信《老虎與士兵》是部成功且完整的製作。如同盲眼人的聽覺往往特別敏銳,在「語言無效」的劇場中,我們被迫去觀注戲劇元素的起源。肢體早在語言/文字之前,就成了承載意義的文本。十個月大的小女嬰能得到的共鳴,我們也行。

文字|白斐嵐
第195期 / 2009年03月號
新藝見/新銳藝評

藝術精神的轉型

評偶偶偶劇團《紙有你真好》

單色紙在這齣戲裡有很好的作用,溫暖的橘色是狐狸,淡雅的天藍色是大熊,舞台上我們看到的這幾個主要角色,視覺上的安定引發心理的聯鎖反應,使得看這齣戲的過程中的確很滿足喜悅;再看狐狸在草綠色的草叢與樹林間穿梭,我們很清楚知道心靈需要的色彩和諧便是如此。

文字|謝鴻文
第195期 / 2009年03月號
演出評論 Review

劇場裡,也有「鬼」打牆?!

人間如地獄、認同的寓言與大小我的衝突是去年底國家劇院實驗劇場「新點子劇展」系列作品的幾個主題。不知是不是犯著了什麼鬼魅之誡?這幾齣戲似乎都呈現了一種「懸念未決、言猶未盡」,甚至原地打轉的概念窘境。然而,即使說的故事不盡完全,這三齣戲在導演執行、跨界合作與表演行當上,仍舊展現難得的企圖與鬥志。

文字|傅裕惠
第194期 / 2009年02月號
演出評論 Review

不是天津包子,而是冷凍包子

說《寶島一村》是仿作,不是質疑劇中人物情境,是否以真實的生命經驗作為創作基礎,也不是否定觀眾(編導心中村子裡叔嬸兄妹)的笑淚掌聲,同樣有真實的生命經驗以為呼應,但從老趙、小朱、周寧這三家人的故事裡,我實在看不出所謂眷村既多元又融合的面貌,或者竹籬笆內的社會與籬笆外的世界有什麼特別的差異。

文字|陳正熙
第194期 / 2009年0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