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即將上場 Preview 「聲.光.影.像的魔法師」音樂會
魔棒揮灑 讓聽覺與視覺翩然共舞
在現代音樂領域扮演先鋒角色的十方樂集,這次將以四首國內外的樂曲,搭配電子音樂、投影及現場演出,要讓台前幕後的演奏者就像魔法師一般,將出神入化的聲、光與影像,在觀眾眼前展開。
-
特別企畫 Feature
灰燼與鑽石 極端中的璀璨
雖然在歷史上經過許多傷痛,但是波蘭總能在灰燼中發現鑽石,這是波蘭文化的珍貴所在,因為藝術的鑽石反映出人性的灰燼,讓觀者懂得自我警惕,這就是波蘭對世界的貢獻。
-
特別企畫 Feature
心靈與感官 迥異的吶喊
台灣劇場界最為熟悉的波蘭劇場人,非提出「貧窮劇場」理論的葛羅托斯基莫屬,他的訓練體系與劇場概念,可說是深深影響了一九八○到整個九○年代的台灣小劇場。但相較於葛羅托斯基的內在探索路線,其實波蘭還有由康托帶領的「視覺系」劇場,以充滿力道的視覺設計撞擊人心,在走過鐵幕年代的波蘭,強烈視覺帶來的自由氛圍,也使這樣的路線蔚為主流。
-
特別企畫 Feature
複雜的歷史刻痕 多元脈絡的起點
波蘭複雜的歷史留下的刻痕造就了多元文化,但同時也帶來認同上的不安。這種不安反映在藝術上,塑造出波蘭文學及劇場非常強烈的「哲學性」(對於「我是誰」的探究)及「社會性」(作品和社會事件息息相關)。同時,獨立的藝術家也努力在政府打壓下做自己,試圖在作品中表現自己的「個人性」。
-
特別企畫 Feature
改變社會中的眾聲喧嘩
處在新世紀的波蘭脫離了共產、加入了歐盟,正在緊鑼密鼓地準備二○一二年和烏克蘭合辦的歐洲盃足球賽。一切都看起來往新方向、新世界邁進。但是生活在波蘭,有時候還是會有一種回到共產時代的錯覺(特別在排隊、看病、洽公時)。像押井守在電影《阿瓦隆》Avalon中描繪的一樣,波蘭人似乎同時活在兩個世界,或說在兩個世界的交界點。處在新舊價值、傳統和當代之間,波蘭的劇場誠實反映出兩者間的矛盾和衝突,但同時也顯現出因為這樣的拉扯而產生的非凡生命力。在此我將介紹五位當代波蘭導演,他們在各自的領域(偶劇場、政治劇場、社區劇場)辛勤耕耘,而放出各有千秋的耀眼光芒。
-
特別企畫 Feature
瓦里科夫斯基:莎士比亞是我的私塾老師
出生於德波邊境小鎮Szczecin的瓦里科夫斯基,劇場學習之路上非常幸運地有大師的提攜陪伴,深受彼得.布魯克與魯帕的影響,之後開拓出屬於自己的劇場視野。他不畏挑戰大師經典,特愛莎士比亞,迄今導演了十部莎翁劇本;而且創作力豐沛,迄今已累積有三十個戲劇與十三個歌劇作品,近年來作品對影像的大膽運用,甚至已經發展成獨樹一格的現場即時拍攝影像投射美學。
-
特別企畫 Feature
堅持藝術的反抗與理想 鮮明風格與觀點
近年來在巴黎劇場界炙手可熱,波蘭最猛的中生代導演瓦里科夫斯基,他的劇場以其漂浮的波蘭身世為背景,具有鮮明個人風格的觀點與新穎的形式為工具,重新詮釋了歷史經典及當代劇作中的共通人性。
-
特別企畫 Feature
古今文本蒙太奇 質問人類犧牲為何
蒙太奇的手法讓瓦里科夫斯基確立了他自身創作上的「自由」,從文本建構到場面調度都細心地安排每一份符號所能帶給觀眾的意義,進而提問了許多人類共同的質疑;權利、仇恨、性別、情感、死亡與生命。而人在追求這所有一切時的犧牲奉獻又將帶來了什麼?是於團體之間被盲目的操弄,還是自我神化的追求?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亞洲群星匯集 NSO驚豔廣州
與廣州亞運同時,廣州也首度舉行了「2010廣東亞洲音樂節」,演出從十一月五日到七日,由九場節目組成。開幕由小提琴家宓多里打頭陣,閉幕則是大提琴家馬友友壓軸,齊聚多位亞洲知名音樂家,而台灣的國家交響樂團與朱宗慶打擊樂團也受邀演出。國家交響樂團由音樂總監呂紹嘉領軍,首度踏上中國大陸,演出的就是這個樂季開季音樂會的曲目,精采的表現,讓人驚豔。
-
藝次元曼波 HEART to HEART 兩位「不務正業」的藝術園丁
朱宗慶vs.嚴長壽
今年七月,朱宗慶因為嚴長壽的一通電話邀約,帶著打擊樂團副團長何鴻棋一起到台東。在那裡,宣布從亞都麗緻退休的嚴長壽才剛創辦的「公益基金會平台」正舉行著花東青少年藝術創作營隊。嚴長壽邀集大批藝文界好友,來到此地和這群原住民少年們分享他們如何走入藝術、為何選擇藝術,以及,若要駐足於藝術世界中,該懷抱怎樣的熱情、執著與努力。 找上朱宗慶,嚴長壽笑稱,全因兩人擁有太多相似處,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兩個都不務正業!」朱宗慶自一九八六年創立打擊樂團以來,不僅鍾情於創作表演,更致力推廣音樂教育,成立打擊樂教學系統,從多年來台灣打擊樂的學習人口僅次於鋼琴便可見其成效;此外,朱宗慶延展自身的藝術管理長才,歷任兩廳院藝術總監等職,現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校長,徹底展現「不務正業」的特質。 嚴長壽尚未自亞都麗緻飯店總裁退休前,便堪稱台灣最關注藝文生態的企業家,他從飯店旅館和觀光業的角度出發,熱切著書、演講分享台灣文化永續經營的可能;近年更與花東的地方發展成為「命運共同體」,甚而運作公益平台基金會,以推動最終目標「希望學堂」的設立。 兩位以高度熱忱投身藝術教育的音樂人、企業家,都來到關鍵的時間點朱宗慶打擊樂團即將滿二十五週年,公益基金會平台甫成立一年多,藝文品牌如何走下去?如何介入、深耕台灣在地的藝文生活?本刊特別邀請兩位進行對談,笑談間,感受到最多的,仍是他們身上源源不絕湧出的熱情。
-
演出評論 Review
理想而純粹的動機
很少能在劇場裡看見創作動機這麼理想純粹的作品了!例如透過生活觀察而沉澱的抒情創作《偶戲練習男孩》、堅持表達性別認同的《寂寞B姐俱樂部》與對災害中人性關懷而作的《廢墟》,或是像《時空旅人》這般由做夢聯想出的傳奇想像。儘管彼此使用的劇場媒介和語言不同(這甚至是件好事),市場訴求的效果也不一,至少,作品展露的自信和堅持,稍微勝過我們對所謂「新人」的期待。
-
演出評論 Review
「驫」的一則遊戲
經密集肢體訓練的兩位演員,還是藉著靈活的情緒表達,與精準的節奏、肢體拿捏,與驫的班底,把個作品表現得流順、舒坦!觀眾先是不明所以,後來隨著角色自然搞笑的相互逗弄,仍忍俊不禁,乃至進入角色,漸次融入舞作發展。
-
新藝見/新銳藝評
少即是多 看見安寧
安寧本人對於蕭邦的想法是「減法」,如何能夠將不需要的情緒與戲劇性抽掉,回歸最自然的音樂本質,是安寧此次演奏的訴求,而這正與蕭邦對於音樂獨立性的認知相同:回歸到音樂面向,而非任意與文學藝術結合,將一首樂曲以音樂面貌詮釋,可說是最根本的彈奏方法。
-
聚光燈下 In the Spotlight 環台倒立的Mr. Candle--黃明正
以特技為針 織縫現實與理想
帶著一身特技本領,黃明正卻不甘自己只是一個特技演員,一年來以「環台倒立」的行動,踏上自我與土地的追尋之旅。他將行遍兩萬公里的倒立影像,剪輯成揉合旅遊、夢想與行為藝術的紀錄片,以「Mr. Candle」作為實踐藝術行動的代言人。在新作《透明之國》裡,現場的馬戲特技獨角戲也將穿插紀錄片,以互文的對位關係,呈現理想世界與現實世界的對照與交會。
-
紙上讀劇 Playwright & Reader
空曠舞台上的慾望之戰
《摩訶婆羅多》出自印度偉大的神話史詩,在法國劇作家尚-克勞德.卡里耶爾(Jean-Claude Carriere)的改編下轉化為舞台上豐富多姿、演出可長達八小時的精采劇本,而在此次北藝大戲劇學院的演出中,則聚焦在兩個家族之間的俱盧野會戰。在篇幅限制下,大幅度更改刪減,以大戰始末為始末,不拘於故事的情節,而力圖傳達史詩之精神經歷慾望而超越慾望。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柏林:莎夏.瓦茲新作《繼續》 為歐洲戲劇節揭幕
擔綱今年「歐洲戲劇節」開幕演出的,是名編舞家莎夏.瓦茲的新作《繼續》。這支舞延續瓦茲之前的博物館對話系列作品,跳出博物館空間,獨立成為完熟的鏡框舞台演出,台灣旅德舞者孫尚綺的獨舞也在幕與幕之間扮演承接的重要角色。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紐約:在劇場裡 唸完《大亨小傳》
由實驗劇團「電梯維修公司」演出的《蓋茲》Gatz,是本季紐約最特殊最熱門的一部戲,演出的腳本就是《大亨小傳》全文,一字不漏,一字不多。以一個無聊的辦公室為場景,主角演員如同小說中的敘述者拿著書從頭唸到尾,七小時後唸完;演出當中,同個辦公室的同事不時入戲演出書中角色,可說是把我們在閱讀小說時投入的狀態具像化。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跨越宗教與國界的大愛
知名史學家史景遷的著作《利瑪竇的記憶宮殿》,由香港「進念.二十面體」改編為九十分鐘的歌劇,十一月初於香港聖依納爵小堂演出,由許敖山作曲、廖端麗編劇,知名華裔男低音田浩江擔綱飾唱主角利瑪竇。導演胡恩威邀請台灣的無獨有偶劇團參與創作,以戲偶、面具、投影與電子音樂,鋪陳出豐富而多層次的內容,編劇廖端麗從反戰觀點出發,藉著利瑪竇的人生,彰顯跨文化、跨宗教、跨國界的無私大愛。
-
藝視窗 News
明華園進駐台北糖廍文化園區
【台灣】 明華園進駐台北糖廍文化園區 台 北市市定古蹟台北糖廠原址規畫翻新的糖廍文化園區,11月20日舉行開園試營運活動,明華園歌仔戲團總部正式進駐。進駐之後的明華園除了將此處作為辦公室 之外,也將運用為排練與製作場地,團長陳勝福表示,明華園進駐糖廍文化園區,不只作為歌仔戲藝術發展以人才培訓基地,未來他將會把明華園的演出Know- How全部公開;而他也公開徵求擁有裁縫技術的失業人員加入明華園的陣營,由老師傅親自教導戲服的製作技術。陳勝福也表示,糖廍文化園區不適合作大型的演 出,但內部空間可作為排練場及小型演出場地,以後除了明華園,也歡迎不同類型的演出團體使用這裡的硬體設施。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常態補助受理收件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2011年的第一期常態補助將於1月1日起到1月31日止收件,受理5月1日以後的計畫,歡迎各團隊與藝文工作者利用「藝文補助線上申請系統」申請。申請的類別為文學、美術、音樂、舞蹈、戲劇(曲)、文化資產(含民俗技藝)、藝文環境與發展等。 南台灣交響樂團與附設青少年管絃樂團招募團員 南 台灣交響樂團與附設青少年管絃樂團展開2011年第一次的團員招募,預計於12月底進行甄試。在南台灣交響樂團的團員部分,要招募小提琴、Bass、巴松 管、Tuba、法國號、打擊等類;附設青少年管絃樂團部分,則要招募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Bass、長笛、雙簧管、單簧管、巴松管、法國號、小號、長 號等類。報名資格不限年齡與性別,報名自即日起至12月20日止。預定甄試時間為12月25、26日,地點在高雄縣鳳山瑞興國小。洽詢電話:0938125120盧總監。 文建會辦理「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慶祝活動」補助作業 為 慶祝建國一百年,文建會依據「中華民國 精采一百行政院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慶祝活動計畫」,特訂定「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慶祝活動」補助作業要點,希望結合地方、民間資源與創意,展現
-
藝妙人物事
巴塔斯維克 不可忽視的低音
「低音號」(tuba)是銅管樂器裡面音域最低,也是最大的樂器。低音號的音量飽滿、穩定,但是也因為發音管又粗又長,發音略顯遲鈍,吹奏時氣耗量又大,不僅少有作曲家為這件樂器創作曲目,要將這項樂器吹奏得駕輕就熟,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任務。然而,巴塔斯維克卻不甘於如此,反倒是斬釘截鐵地告訴我們:「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