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藝聞觀點 News Review
不論是集中或分散學習,音樂課程及訓練不應打折
立法院於十月二十三日召開會議,以快速的動作三讀通過「特殊教育法修正草案」,將條文由原來的三十三條增加至五十一條,成為繼民國八十六年後,歷經十二年來最大幅度的修正。其中「資賦優異專章」第三十五條第一項第二款明訂「國民教育階段:採分散式資源班、巡迴輔導班、特殊教育方案辦理。」對藝術教育衝擊最大,未來不只國中、小學音樂班,還有美術班、舞蹈班甚至體育班等等都即將廢除。 此舉可免除現有藝術才能班學生人數過多、以及部分學校假資賦優異之名行能力編班而傾向升學之實。然而同時也引起許多學生家長以及教師們的反彈,認為細則尚未底定即草率通過法案,造成全國藝術才能的教育政策大地震,並終結了台灣三十年的音樂班教育。藝術教育有其特殊性,國內的藝術學校專才培育無法與國外相提並論,恢復常態編班是否將使得資賦優異學生分散,造成排課、授課與學習皆產生困難,恐怕導致藝術的發展不進反退?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走進《時光旅社》 一覽生命旅人之書
成立十五年的台北越界舞團,將由資深舞者吳素君、鄭淑姬、葉台竹、張曉雄與四位年輕舞者同台,演出歲月風景紛呈的新製作《時光旅社》。透過黎煥雄的編導、何曉玫的動作設計,將讓資深舞者的生命故事交織呈現。未來要得見這四位資深舞者同台,可說是著實不易。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土地廟前演《煮海的人》 創作如愛情義無反顧
改編自元代雜劇《張生煮海》的《煮海的人》,將在景美福興宮廟埕前演出,而這一切的地點時間決定,都是導演夏夏擲筊請示過土地公的!如同張生為愛情煮海的義無反顧,但執著創作的夏夏卻是理性執行自己的想法。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克勞.德隆、林柏格 與北市國跨界玩創意
去年與北歐BIS唱片公司合作錄製了《胡旋舞》的北市國,今年再接再厲,將與薩克斯風大師克勞.德隆與長號演奏家林柏格合作,錄製兩張專輯。而錄音的曲目,都將先行在十二月的音樂會演出,讓台灣樂迷現場一聽為快!
-
藝號人物 People
簡立人 恰如其分 溫柔而堅定的光影能量
寬闊的肩膀、壯碩的身材、溫暖的性格,這就是學生們暱稱的「大簡爸爸」簡立人。他帶給大家一種安全感,無論是在舞台、學校、家庭,都是那麼足以信賴。最近甫於韓國首爾獲得世界劇場設計大賽(World Stage Design 2009)燈光設計類銀獎的他,除了高興外,也感到在專業領域上的責任愈顯加重。不僅在教學、創作、興趣外,更清楚瞭解到未來自己要走的方向。
-
藝號人物 People
林恆正 設計舞台服裝 一趟穿越時空的奇妙之旅
甫獲得「世界劇場設計大賽」服裝金獎的資深劇場服裝設計師林恆正,從小就展現出愛美與展現美的獨到天分,從小時候不時以妹妹為模特兒設計造型、到長大時突破家族學醫傳統投入戲劇藝術的學習在多不勝數的舞台服裝作品中積累了驚人的造詣,也造就了今日的斐然成績。
-
焦點專題 Focus
東方的莎士比亞——湯顯祖
湯顯祖,何人也?為何他的夢,竟能延續四百年? 崑曲《牡丹亭》不僅讓崑曲這門藝術重新受到當代人們的重視,而其背後的作者明代才子湯顯祖,也從史冊中走出,重新成為現代劇場的關注焦點。十二月的兩廳院新點子劇展,即以湯顯祖的經典作品「臨川四夢」:《紫釵記》、《牡丹亭》、《南柯記》、《邯鄲記》四齣為題,邀請現代劇場創作者與之對話。想知道現代的劇場工作者如何跟著湯顯祖「說夢」?就讓我們先來認識湯顯祖。
-
焦點專題 Focus
愛情豈是百憂解? 「臨川四夢」故事新說
相對於湯顯祖以夢入戲的創作特色,《玉茗堂私夢》主要以戲回應夢的意象,劇中既是夢夢交錯,還有戲戲交台:杜麗娘夢醒處,正是淳于棼入夢際,也是女演員拒絕上台時。劇中戲劇和人生互相接棒,不只呈現真實與虛構如鏡像,也讓兩者在互映、互涉之餘,互相糾纏、互為因果。
-
焦點專題 Focus
好個風月兩無功!
《掘夢人》這個戲,本於湯顯祖《牡丹亭》的〈回生〉,演的是柳夢梅受杜麗娘之託為她啟墳的過程,這驚世的「還魂」之舉,在大劇場的全本架構中,往往像過場戲,但在戴君芳導演看來,牡丹亭後花園的這條回生之路,足以通透於一個個好色知情的夢境(即《牡丹亭》、《南柯記》、《邯鄲記》),明寫柳夢梅,隱射湯顯祖。
-
焦點專題 Focus 導演的話
湯顯祖與榮格的「夢的解析」
榮格認為,「原型」是古今中外人類共通的特質,是支撐集體潛意識存在的元素,而「原型」當中很重要的組成元素「本我」,則是人類意識與潛意識完美融合的完整內心世界,「本我」時常在夢中以各種形式呈現。這之間種種說法,與佛教的觀點不約而同,更與《南柯記》息息相關,因此,我們將榮格探討「原型」,探討「自我」與「本我」之間的連結,也融入劇本之中,使東方與西方的觀點不期而遇,進而使作品更為豐富。
-
演出評論 Review
顧名思義,那是最齷齪的無可名狀時
演員的表演能量固然展現了強烈震撼的戲劇效果,然而,倒也讓敘事者的層次顯得過於接近,看似後設的處理,又困在試圖虛擬敘事的劇場效果中(每次燈暗與生硬的轉場便會讓我開始疏離)。我在想,倘若作者意欲凸顯的「最美的時刻」無法突破第四面牆的藩籬,而讀者反倒能從文字的閱讀去碰觸意象的危險,那麼,劇場呈現的努力,不是更加尷尬、荒謬嗎?
-
演出評論 Review
科技萃取的藝術厚度
在這部作品中,吳思珊的動作受既有的聲音層次牽制,亦即在背景不斷重複的影像與聲音,因此連帶著她所持的樂器隨著受制約的動作發出受到更多層制約的聲音。雖然演奏者非常賣力,但建立在薄弱的創作上,演奏家也只能變成背負非戰之罪的犧牲品。
-
演出評論 Review
從Noism看到日本民族品味的現代芭蕾
金森透過充滿緊張感的西歐表現手法與結構,把完美的舞台情境呈現出來的同時,也放入了令人感到晦暗的日本傳統要素。舞作前半段裡,我們能看到由adagio、場面架構建立出來男女雙方對立的「距離感」,以及藉由舞者身體移動展開的空間張力。對於亞洲富有民俗藝術的台灣觀眾來說,是不是也能感受到在西方的肢體表現背後,由日本人的民族感官生成的品味呢?
-
新藝見/新銳藝評
時間到了我們就會到廣場來
我們看到表演形式的拉扯與互補、兩個舞者的衝突與融合,甚至兩股勢力的交戰。然而這對抗的主題又不全然形而上,而是飽含情緒張力;強烈原始的人聲令畫面充滿瘋狂的指涉。而最瘋狂的想像莫過於自身,想像中那股新的勢力一現身,總伴隨刺耳的金屬撞擊如車禍般(沒有任何狀態更能比它讓人聯想到文明的破壞性),彷彿暗示時代更迭,文明總是淪為服務瘋狂的工具。
-
新藝見/新銳藝評
奮戰不懈的鬥舞
舞作從頭到為都讓觀者無法呼吸,因為表演者隨時都有發生生命危險的可能性,他們是那麼努力地找尋自我的生命價值,努力用身體突破官能界限,而這個界線,也是你我在此時此刻,為它們祈禱能安全抵達的終點站。
-
藝次元曼波 HEART to HEART 兩位劇場老饕的尋味之旅
料理與劇場的美味關係 王友輝 X 王嘉明
傍晚,走出台北雙連捷運站,還不及辨認天色漸暗的市街,一陣陣撲鼻香味,就像在你的鼻尖攤開一幅城市的氣味地圖,更準確的說,是味覺的地圖。猛烈厚重的調味料香,來自左近的快炒店;溫暖中摻雜蒜香,是隔壁的西點麵包;熱氣沸騰出低調的中藥味從四神湯老店傳出;還有各式各樣的小吃攤:滷味、胡椒餅、包子饅頭、咖啡茶飲。
-
音樂
《拉美默爾的露琪亞》 女高音的超華麗挑戰
義大利歌劇作家董尼采悌所創作的《拉美默爾的露琪亞》,從首演以來就受到了極高的評價。其中女主角在婚禮之夜刺殺新郎的「瘋狂場景」,可說是女高音超凡能力的試金石。曾在四十年前在美參與該劇演出的「台灣聲樂教父」曾道雄,當時就期望這齣美聲極品能夠在台灣上演,這次在女高音戴曉君、男中音巫白玉璽、男高音李建林等參與下,曾道雄終能實現多年心願。
-
音樂
吳佩菁 「菁湛」演出木琴繽紛
朱宗慶打擊樂團首席吳佩菁,將在年度獨奏會中,展露她「菁湛」的木琴琴藝!除了演出對她的學習歷程頗具意義的《森林對話》外,也將展現她知名的六槌絕技,安排了四首六根琴槌的樂曲,展現各國不同色彩,其中也包含了她自己的創作。
-
音樂
朱苔麗領唱《歡樂頌》 開展新年新氣象
NSO這場跨/新年音樂會將演出貝多芬的兩部經典作:《第九號交響曲》與《合唱幻想曲》。前者第四樂章的〈歡樂頌〉,首度將人聲當成樂器加入交響樂曲,展現「禍福與共」、「四海之內皆兄弟」精神,被歐盟訂為「歐盟之歌」。這次將由素有「東方卡拉絲」之稱的朱苔麗領軍《第九號交響曲》歌唱,盧易之擔任《合唱幻想曲》鋼琴演奏。
-
戲劇
《步步驚笑》 金士傑挑戰瘋狂喜劇
改編自驚悚片大師希區考克經典作《國防大機密》的舞台版《步步驚笑》,將由資深導演楊世彭執導,甫獲國家文藝獎的金士傑挑大樑。劇中將由四個演員扮演間諜、警察、農夫、農婦、小販等四十八個角色。五十七歲的金士傑說,雖然他不用串演其他角色,但兩個半小時,他幾乎不下場,也非常考驗他的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