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Take the __ Train
2023 年底與自由即興巧遇——邁向危險吧!
去年年底的生活真是忙碌啊!幾乎每週都飛、每週末都不在家,近期也有非常多外國音樂家來台演出,想藉此機會與大家分享和日本自由即興鋼琴大師スガダイロー(Suga Dairo)的一些極具啟發性的對話。 11月底時有幸應音樂總監謝明諺的邀請擔任第5屆「台灣國際即興音樂節」開幕音樂會「曾增譯與 Suga Dairo 雙鋼琴即興之夜」導聆。我上網研究了一下Suga Dairo的作品,愈聽愈發掘出不同的趣味來!雖然他的風格大膽、前衛,且演奏技巧自成一格時常因敲擊琴鍵速度太快而只見雙手殘影,與總是翹著一隻腳彈奏,但我總覺得這瘋狂的背後絕不是混亂的宣洩,而是理性凝聚力的爆發。他即興裡的每一個動機發展都交代得非常清楚,且聽得到眾多的風格底蘊和養成。除了鋼琴獨奏之外,Suga Dairo 組了各種樂團,團員各有不同背景(像此次一同來台的鼓手秋元修早期竟是玩黑死金屬),也有非常多的跨界合作。 緣分就是如此巧妙,此次 Suga Dairo 在台巡演期間,我竟有空得以欣賞他4場不同組合的 live 演出,而且還臨時約了一次上課!他私底下是如何思考音樂的呢?很大一部分竟是非常嚴謹地面對平日的練習,但特別的是,他說:「練習固然重要,但在演出時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嘗試彈舒適圈以外『危險』(他使用英文 dangerous)的東西,如果練習的所有加總能用一個圓圈框起來,那上台就要彈在圈圈外,讓自己暴露於危險中,這是即興音樂一種基本的精神。」他舉例:「像是 Bud Powell,他一直遊走在危險斷線的邊緣,從不畏懼犯錯與嘗試。」而爵士鋼琴大師 Keith Jarrett 則因為擁有驚人的彈奏技巧,即使即興的每分每秒都在挑戰創新,聽起來卻仍像是精雕細琢般的完美。 我們也聊到了演出後觀眾反應一事,一般來說,身為演出者在音樂會後若聽到觀眾說:「好喜歡這場音樂會呀!你們真是太棒了!」應該都會很開心感動。但 Suga Dairo 卻點出:「觀眾的喜愛是一件很危險的事。」他認為「開心」(happy) 是非常強大的力量,你無法與之抗衡,所以如果觀眾給予的盡是正面回饋,那對於這場音樂會的思考也許就此打住。我忍不住問他,但若是觀眾給予負評,這樣不是很糟糕嗎?他回答:「這樣反而能激發出更多如何改善音樂會的思考,也許是新的內容發想,或是不同的演奏方式等
-
倫敦
茹巴辛姆接手領軍英國國家劇院,成為首位非白人女性藝術總監
英國皇家國家劇院(Royal National Theatre)於上月中宣布茹巴辛姆(Indhu Rubasingham)將成為其新任藝術總監,於 2025 春天接下諾里斯(Rufus Norris)的棒子,為業界帶來新的動力。茹巴辛姆也將成為國家劇院的共同執行長,與執行董事娃拉(Kate Varah)一起工作。這是國家劇院從成立以來,第一次由非白人女性站上領導的位置,也因此劇場藝術從業者皆對此消息感到興奮不已。 2012 年,茹巴辛姆成為倫敦西北邊的窯劇院(Kiln Theatre)藝術總監,當時她也是業界第一位經營倫敦大型劇院的非白人女性,不僅監督900萬英鎊的資金運作,於 2018 年重建與重新塑造窯劇院的建築與品牌(前為三輪車劇院 Tricycle Theatre),也讓新創劇作 (new writing)成為該劇場的發展重心之一。 茹巴辛姆在國家劇院的3個舞台皆有作品展演,其於劇院最大舞台奧利維耶(Olivier theatre)的作品《印度國父與其殺手》(The Father and the Assassin)於 2022 年5月首演,因其受歡迎程度,去年中又再度重回此舞台。 諾里斯自 2015 年成為國家劇院藝術總監,他認為過去8年可謂多采多姿,帶領劇院經歷了英國脫歐、新冠疫情、「黑人的生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5個首相及10個文化部長的替換等,這些社會變動都為劇院帶來刺激,諾里斯也成功帶團隊走出困境。他專注於前瞻性的作品,並給予經典作品新生命,而在窯劇院引進新創劇作的茹巴辛姆接下總監位子後,人們也期待她如何更擴展國家劇院舞台給更多元背景的藝術家創作空間。53 歲的茹巴辛姆認為能成為國家劇院藝術總監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工作:「劇場具有改變的力量透過分享經驗和故事將人們聚在一起,而沒有什麼地方比國家劇院更能體現這個能力。」曾在國家劇院舞台上導戲的茹巴辛姆將更走入幕後,為這座標誌性的建築開啟下一篇章。
-
華盛頓特區
第46 屆「甘迺迪中心榮譽獎」頒布,歌劇名伶芮妮.弗蕾明等獲獎
第46屆的甘迺迪中心榮譽獎頒發了,2023年的得獎者是喜劇演員比利.克里斯托(Billy Crystal)、歌劇名伶芮妮.弗蕾明(Rene Fleming)、老牌歌手華薇克(Dionne Warwick)、比吉斯樂團唯一還在世的貝瑞.吉布(Barry Gibbs)和饒舌歌手皇后.拉蒂法(Queen Latifah)。大多數人對這個獎的認識,是每年年底電視轉播的表揚晚會,受獎者與現任的美國總統同坐在甘迺迪中心歌劇院的中央包廂裡,接受同儕後輩在舞台上表達的頌揚。但真正的表揚活動,是連續3天的盛事。 首先是甘迺迪中心董事會做東的晚餐,第2天是真正的頒獎儀式,在國務院舉行,第3天先去白宮與總統會面,然後到甘迺迪中心參加表揚晚會,這是唯一公開的部分。晚會節目製作單位對誰會上台表揚或致詞都保密,連受獎者本人也不知道,因此有些驚喜的成分。之後是正式的晚宴。 甘迺迪中心榮譽獎表揚的是一生的成就,所以受獎者年齡都不小(今年最年輕的皇后.拉蒂法也都53歲了),加上有總統出席,所以一般人的印象這是美國表演藝術者的最高榮譽。其實嚴格說來,這也就是甘迺迪中心的募款晚會,但因為甘迺迪本來就代表了政治與藝術的交集,就顯得與眾不同。1978年初始的晚會門票是100元,今天購票的門檻是每年捐款一萬元以上者,其變化可想而知。但也因為要募款,受獎者的票房號召力就愈來愈重要。首屆的得獎者是聲樂家瑪麗安.安德森(Marian Anderson)、電影舞蹈家佛雷.亞斯坦(Fred Astaire)、編舞家巴蘭欽(George Balanchine)、作曲家理察.羅傑斯(Richard Rodgers)和鋼琴家魯賓斯坦(Arthur Rubinstein),基本都還是表演藝術圈子的人,對比近幾年來多是流行音樂和電影明星,可看出美國大眾口味的轉變。
-
特別企畫 Feature
崔台鎬 勇於挑戰類型 成為最具存在感的劇場角色
曾被譽為「極具存在感的綠葉」的崔台鎬,原因是每回演出未必是主角,但在舞台上恰如其分的存在感,卻令人印象深刻。(註)不過,他在近年的劇場演出中愈來愈展現出他的不可取代從小劇場到大劇院,從實驗性到商業性,在挑戰不同表演類型的同時,穩定輸出表演能量,且形塑出截然不同的角色形象;躍升主角的同時,早已體現自身作為演員的價值,成為多位導演、劇團的御用演員,諸如人力飛行劇團、台南人劇團等。除演員之外,崔台鎬也維持創作能量,導演、文本發展、表演指導等都讓他在台灣劇場有舉足輕重的位置,期待他持續開發自身,繼續成為最具存在感的「劇場角色」。 注目焦點一: 崔台鎬可以說是台灣近年最活躍的劇場演員之一。不只是從綠葉躍升成多部作品的主角,與不同導演、編劇、演員合作下,開發更多元的角色詮釋;更重要的是有諸多粉絲追逐他的劇場作品,引導觀眾能夠進入不同的劇場類型,感受到相異的劇場能量。2021年的《感傷旅行(kanshooryokoo)當你前往南方我漫長的憂鬱變成一座用遺忘構成的西伯利亞》獲得第20屆台新藝術獎年度大獎,可視為里程碑後,更在2022年挑戰《仲夏夜汁夢》,擄獲不少粉絲,而2023年的崔台鎬則在《鯨之嶋》、《泰特斯》、《Reality No-Show》等作中表現亮眼,體現他能駕馭不同規格劇場的能力。 注目焦點二: 2023年的崔台鎬,更展現他在表演類型的多元性。除近年多所挑戰的音樂劇外,《鯨之嶋》在音樂、操偶、面具等方面的運用,更憑藉崔台鎬的駕馭技巧,能夠在複雜的元素裡穩定推動自己的表演魅力;在導演李銘宸與多位演員共同發展的《百葉》中,崔台鎬轉譯出自己的身體能量,產生與其他劇場作品截然不同的演員型態。他對於自身的積極開發與勇於挑戰,可預期他作為演員的未來可能。 注目焦點三: 當我們以「演員」認識崔台鎬的同時,他其實早已不被這個身分所限。除過去早已穩定輸出創作能量,擔任不同作品的編導、排練指導等,2023年的崔台鎬仍在大量的表演作品裡,不停歇這樣的創作角色,包含《小王子》音樂劇的執行導演、北藝大《海鷗》的表演指導等,他在2024年也預計會持續維持
-
特別企畫 Feature 你所不知道的崔台鎬
最⋯⋯的室友崔台鎬
階段性總結密切相處且熟知17年的存在,我陷入了苦惱。 探問他如何看待自己,他說:「我是一個無聊的人」。 身為室友像觀看實境秀一般,他的日常確實毫無戲劇性可言,可以直接棄追,與舞台上的他完全不同。 愛睡覺,衣物積累一週才洗,室友會在第4天發飆後直接清洗。黑白灰藍基本色穿搭,8頂差異不大的棒球帽,15雙令室友感到困惑的球鞋。對3C產品龜毛執著,最近狂熱PS5遊戲《漫威蜘蛛人2》,主動早起是為了NBA,擁有各大串流影音帳號,追蹤各類YouTuber,涉獵廣泛。無論悲喜,都宅在那5X5m的空間裡,時常拒絕室友出門走跳的邀請,對室友選擇性失聰。 不過,他煮的泡麵非常好吃。 記憶中,他最戲劇性的時刻,在台東都蘭。眼看室友的包包被搶食的野猴奪走,室友緊張害怕想直接放棄,他拼死繞著摩托車與猴子對峙,露出牙齒牙齦並向猴子吼叫,最後他以潑猴之姿戰勝了野猴。 生活中百無聊賴,但他總能在表演裡召喚潑猴本能,良好適切地存在著。天賦與努力以及成長經驗迫使他提早經歷苦澀,那些風浪與內在依然活躍發育的男孩,拉扯出雙向力量,撐開了體驗空間,默默在生命幽暗之時,積累了更多可能。 導演與表演雙棲,是近年的嘗試。看待表演藝術寬廣且謙卑,擁有對節奏掌握的敏銳直覺與良好控制,執行策略擅長打反拍,我常想挖開他上升、月亮水瓶的腦袋,到底有多奇異。不爭,是他最好的武器,以柔克剛。讀過《粹的構造》一書,他牢記在心,媚態與骨氣習得於身,但最高的境界在於死心,終能成粹。 崔台鎬是我見過私下最無聊,但在舞台上是存在感極強且幽默自在的發光體,同時是我碰過最能承接住他人的存在,最。
-
特別企畫 Feature 你所不知道的崔台鎬
給台鎬的情書
其實,和台鎬以導演與演員的身分合作,嚴格來說也只有《服妖之鑑》那麼一次,但他確實是我為數不多的劇場好友中的其中一位。大概是因為我和台鎬住得近,常常約在住處附近的咖啡店,聊創作、交流八卦、感嘆中年的逼近、抱怨世界的嘈亂⋯⋯或是,被台鎬推銷一些好東西。 沒錯,就是推銷。 別誤會,他當然不是真的兜售商品或保單,只是當台鎬用經過了他有意識節制的喜悅跟我分享他腳上新買的New Balance、或是剛換的手機和3C用品(也是他擅長的領域)甚至馬桶刷之類的居家用品時,實在是,莫名地迷人⋯⋯從他為何需要或想要這件物品、為此做功課看了多少YouTube評比實測、入手後的使用心得、生活因此而展開的微小變化等等的各種小宇宙展開,這個在舞台上迷倒眾生的劇場演員講起他的購物經驗實在是,太日常,日常到太具說服力了。 「我覺得你可以考慮一下,我是蠻推薦的。」通常台鎬分享完好東西,就會給我一抹具有深意的微笑,靜靜吐出一口菸,這麼說著。 「好的演員必定是一位優秀的推銷員」⋯⋯不,我才沒有要下這個膚淺的結論。我只是很喜歡這個朋友,很喜歡他低調、謙虛、客氣但真誠的微笑總掛在有些距離感的臉上,就像他的演員簡歷上寫的「不慍不火」(雖然他得了台新大獎之後偷偷改掉了);喜歡他的表演有著處女座的龜毛精準,還有對於身為演員的高度責任感及自律,以及對他所珍視的人的關心與對後輩的默默提攜。 以上這些,我相信也是大家喜歡這位優秀演員的原因,毫無疑問;然而我呢,則是更喜歡眼睛閃著光芒和我分享最近買了什麼好東西的,日常的台鎬。嘻嘻。
-
特別企畫 Feature 你所不知道的崔台鎬
溫暖的他
崔台鎬是個很溫暖的人,還沒開始跟他合作前,就曾聽過他的好。 一位曾教過的學生A君,參與過台鎬和另外一位導演共同執導的製作。A君在排練場上的表現始終無法讓另外一位導演滿意,這讓他非常難過、沮喪,甚至害怕再進排練場。有一天台鎬居然親自跑去A君當時打工的照相館,跟他長談許久,試圖幫助他解決排練所遇到的問題。A君跟我說,台鎬當時的舉動真的讓他感激萬分。 2020年開始,台鎬陸續跟我合作過《第十二夜》、《仲夏夜汁夢》和《Reality No-Show》,有他在的排練場總是特別讓我安心,因為台鎬是個創造力十足的演員,總是不吝惜提出非常有建設性或是天馬行空的想法,幫助排練場上的大家能繼續排練下去。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台鎬是個會主動關照劇組年輕演員的演員,經常利用排練休息時,就剛剛的排練,私下與年輕演員討論他看到的問題,並且提供可以嘗試的其他可能性。他所給出的建議不是那種好為人師的教導,而是為了幫助年輕演員解決問題,為了讓整齣戲變得更好的那種。
-
特別企畫 Feature
米雪 持續深造技藝 打造更精采的一人千面
米雪,是台灣頗具知名度的歌仔戲演員、導演與編劇。出身於歌仔戲世家(新協興歌劇團),後加入秀琴歌劇團,成為劇團的黃金三角之一。被譽為「編導才女」的她,成名甚早,粉絲無數,更是不可多得的生、旦、丑兼演的表演者,角色切換自如,表演豐滿且聲音充滿情感與彈性。可貴的是,不滿足於個人的技藝水準與知名度,於2021年正式拜師小咪及王金櫻兩位藝師,追求更深厚、更細膩的歌仔戲表演,並且開發自身更多元的演員面向,以歌仔戲傳承為己任,將個人表演、創作生涯推向另一個高峰。 注目焦點一: 秀琴歌劇團於2023年推出《鳳凰變》,不僅是臺灣戲曲中心該年度的旗艦製作,更是劇團自《安平追想曲》之後規格、編制最大的創作,藉由台灣歷史中的重要一頁,透過女性視角,重新以當代歌仔戲劇場的方式來詮釋歷史與文學,接合精緻藝術、大眾通俗的表現。米雪於其中擔綱「董太夫人」一角,充分詮釋出女人在時代洪流下的無奈與堅強、宏觀與自私,替鄭氏王朝的歷史提供另種陰性視角,突顯女性人物的重要性。 注目焦點二: 早已成名的米雪,近年拜小咪及王金櫻兩位藝師為師,並潛心修藝、兢兢業業、孜孜不倦,藉此打磨更為精緻、細膩的表演身段與唱腔詮釋。已有資歷的演員願意繼續進修,甚至是拜師,實屬不易,特別是在民戲、藝文場公演等演出活動塞滿行程的歌仔戲團隊裡,米雪更加體現她為追求更高技藝的渴求,以及實際作為,並已在她近期的演出裡看見更高一層的表演狀態。特別是她以王金櫻修編賣藥團歌仔冊的《油罈記》(2022),首度入圍第34屆傳藝金曲獎「最佳演員獎」,可見她現階段成就再次被肯定的證明。 注目焦點三: 米雪在2023年的演出,除《鳳凰變》外,亦參與雞屎藤舞蹈劇場《他們的生活 In Sing-uh》、古路歌仔戲《白賊七》等演出,既展現她遊走於不同演出形式的能力,更呈現她擁有截然不同的行當、角色詮釋與魅力。米雪所參與的演出,不一定擔綱主角,卻往往可在出場時獲得注目,讓自己隨時都能夠成為整齣戲最耀眼的角色,並豐富作品的精采度。期待未來,米雪能在演出的打磨裡,繼續打造更豐滿、多元的「一人千面」。
-
特別企畫 Feature 你所不知道的米雪
關於米雪的才女之外
與米雪有較多接觸大概是在《血染情》的排練,彼時我當然不知道,她在歌仔戲的行當身分其實是多重的,個子雖嬌小,但是聲音嘹亮,可生、可旦、可丑,需要她時,就可以變身成功,氣場十足地一鳴驚人,更別說她穿起豔麗華服、抓起麥克風,轉瞬就可以化身亮眼秀場主持,流利如滾珠的台詞傾洩而出,顛覆她在歌仔戲舞台上已然多樣的形象。事實上,她在劇場的職務身分也是多重,能演能編也能導,我一度懷疑她是不是雙子、雙魚或是另類特別雙拼的星座,竟有如此多重可能性? 用餐時,不管是吃便當或者在餐廳,她都會拿出不鏽鋼筷子,使用完再悉心擦乾淨,沒有什麼特別的口號,就是老實地在生活裡感恩,一如她在排演場內外,彷彿多了幾雙眼睛和心思,一下子背背自己的台詞、唱腔,一下子練練自己的身段走位,一下子盯盯小朋友們的表現,一下子又看看「金太夫人」(註)是否乖乖,除了自己,她對身邊的至親朋友,沒少操過心,有時候或許顯得「雞婆雜唸」,但我想這就是米雪將人放入心的本色。 當她渴求突破自我時,即放下身段帶藝拜師,甚至義無反顧回到校園當學生,說起飛奔於不同校區教室上課的情境,她又變身靦腆小女生,一種努力在當下活出姿態的青春。 註:秀琴的愛犬Baby,年歲已高,眾人皆呵護有加。
-
特別企畫 Feature 你所不知道的米雪
我認識的「阿季」
米雪這個名字第一次躍進我的耳朵且代表一種意義,是我告知朋友自己將去報考成大研究所時,他說:「米雪也在那裡讀書,是個很認真的人。」我們熱切討論著,為什麼在南部已然闖出名號,也成為人師的資深演員會負笈就學?沒多久我便得到答案了。 那一天是我初次見到她,她坐在教室後方,很低調但表情很誠摯,不管老師如何跟同學介紹她,總是謙虛回應著:「沒有啦。」作為歌仔戲愛好者,我們很快就抱團了,第一天便被她拉出去吃飯,而且豪氣請了客。互相了解的過程中,我發現她真的是個非常好學的人,除在成大念書,同時還參加閩南嶼藝生的培訓課程。她說,在一個環境久了,就會想抽離、學點別的東西。我後來感覺,那是她太把歌仔戲放在心上了,儘管她說的抽離對她來說是休息,但還是不斷學習跟戲曲相關的知識。 她的行程總是很滿,但是從容的,在校園走起路來不緩不疾,課業繁重面臨劇場週時也不會有分身乏術的急促感。她還是有相當可愛的一面,比如偶爾遇上一些沒學過、不熟練的課程,就會看到她哭喪著臉用台語說:「壞了,我慘了。」如果跟她說,這次演出發揮得很好,她就會如獲至寶,開心地說:「真的嗎?我也覺得我有進步,我的臭奶呆被老師修正過來了。」 這就是米雪,低調、真誠,永遠對知識抱持著高度渴望,永遠在追求技藝的精進。走筆至此,我彷彿又看到我那位「阿季」(我對她的暱稱)抱著書,走進她的那部紅色小轎車,準備要前往下一個行程了。
-
特別企畫 Feature 你所不知道的米雪
梅花香自苦寒來
相識近二十秋,她總能一再翻新自己生命的里程,從不停歇,唯一不變的是那顆柔軟深情的心。 6歲登台演出,連戲台椅子都搆不著,她卻能把「老婆仔」演得唯妙唯肖,讓台下觀眾捧腹大笑。8、9歲歌仔戲傳統曲調【七字仔】、【都馬調】、【觀音得道】唱得有板有眼,十多歲跟著姊姊們出陣頭,她從不怯場,翻跟斗、倒立、下腰等基本功樣樣展現。她好強,總想圓滿自己,圓滿他人,但人生幾度秋涼,先是國小的學業沒能完成,父親給她的理由是「頂一代攏無栽培我,我為啥物愛栽培查某囝?」這讓她意識到唯有自己賺錢才能栽培自己,所以她努力賺錢,17歲離家成為歌手,賺進一棟又一棟的房子,又為情賠掉一棟又一棟。 現在的她一路從大學讀到研究所,不單是為了學歷,為了證明自己,而是她真的想學,所以她不缺課,在創作無數、悠遊於編導演之後,毅然卸下一切「包袱」,重新當個「藝生」。 她總習慣一肩扛起所有重擔,無論是對劇團,還是對家人,都是。但她也總「看破不說破」,留給人餘地,是生活的睿智,也是走過艱難之路後的寬容。 前幾年她視網膜剝離,動了兩次眼睛手術,醫生千叮嚀萬交代,得好好休養個半年一載,但她見劇團忙得不可開交,不到兩個月又勞動起來。日前問她眼睛可否復原,她淡淡地說一眼看不見了,聞者震驚,她反過來安慰,「人生睜一眼閉一眼不好嗎?」笑得淡然自在,但心海怎能不掀波瀾?可她對朋友總是那麼柔軟體貼,所有的剛強都用在對抗生活的艱難,這就是她,米雪。
-
編輯室碎碎念 Editorial
編輯室碎碎念
你的2023年是怎樣的一年呢? 又會有哪個字能代表你的2023年呢? 「年度漢字」的傳統源於1995年的日本,後來台灣、中國、韓國等使用漢字的國家會通過評選、投票等方式,根據一年內發生的國內、國際大事,選定一個漢字來反映該年。2023年已被選定的漢字,有台灣的「缺」、日本的「税」、中國國內的「振」與國際的「危」、馬來西亞的「貴」等。 如果讓藝術家選年度漢字,會有哪些呢?圓、跨、橋、念、滿等字,成為他們的選擇,完全沒有重複。 這些既代表他們在2023年的人生際遇與心境轉折,多少也反映台灣表演藝術的現況劇場演出總量持續爆量,新作與舊作交錯;音樂劇成績傲人,也逐漸發展成熟;戲曲現場突發意外,卻看到青年演員的亮相;國際音樂大團,把台灣列為重要的巡演地點。在國內現場之外,台灣藝術家也在國際間嶄露頭角,像是VR、MR、XR等劇場體驗、旅外年輕指揮家、表演藝術的亞洲連結等都看見台灣獨占鰲頭的趨勢。在國家政策方面,也包含文化內容的投資與資源分配轉變、母語創作的支持等。 歌仔戲演員米雪、劇場演員崔台鎬、音樂劇導演曾慧誠也迎來他們豐碩的2023年。不管是持續深造戲曲技藝、穿梭在不同劇場形式裡、還是打造足以代表台灣的音樂劇,他們都不只有天賦,更有後天努力與眾人支持才成就了現階段的自己,因此編輯部共同推薦他們為2023年的年度人物。 過去的,可能就過去了。寫下一個年度漢字來代表全部現象,是困難的;但也代表我們可以在此時總結這一年,用已知觀察未來的未知。 站在2024年的初始,我們用「回應」來面對已經劃下句點的2023年,藉此找到繼續走下去、繼續記錄表演藝術、繼續前往劇場的力量從回應過去、面對現在到創造未來。
-
《紙Pli》懸吊高空之旅 漫遊於紙海
來自以色列的馬戲創作者英巴爾.本.海姆(Inbal Ben Haim)著迷於運用紙張表演馬戲,她不僅專注於紙的視覺表現,同時結合高空馬戲特長,將看似脆弱的紙張化為舞台上的一部分,讓紙張帶著身體離地,將身體與生命完全交付給紙的擁抱。在12月29日至31日《紙Pli》的表演中,紙不僅僅是作為道具或裝置的存在,更是與海姆共享舞台的另一位表演者,共同詮釋著演出。
-
許程崴製作舞團《許歡》 以身體之名最誠實表現
姓許,名歡,是編舞暨舞者許程崴內在的一種悲傷人格。在黑影裡沉思,在一個人的時候捕捉靈魂失落的感受。「我為什麼要悲傷,又為什麼要快樂或憤怒?我不喜歡悲傷,現在,在多年之後將成為我悲傷的史詩故事《許歡》。」
-
脫口秀喜劇《喜劇黨不住》 有趣政見歡樂跨年
全民大劇團《喜劇黨不住》將在年末陪伴大家歡樂度過2023年,由網紅天團「TGOP這群人」團員木星、脫口秀演員龍龍、資深相聲演員黃逸豪、劇場百變演員呂紹齊共同創作,四位演員輪番上陣,各自挖掘演員生涯中最不堪、最精采、最荒謬的經驗。不同於全民大劇團以往的製作,是一部首度結合脫口秀與戲劇的實驗性作品。
-
陳家聲工作室《馬文才怎麼辦》 反轉馬文才既有形象
家喻戶曉的邵氏黃梅調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述說淒美愛情故事,兩人原本情深意重,經過多年同窗情誼後方才確認彼此心意之時,卻被迫嫁馬文才,而後祝英台投墳與梁山伯雙雙化蝶,自此馬文才便成了破壞感情惡人的代名詞。陳家聲工作室《馬文才怎麼辦》卻反其道而行,以馬文才家庭視角呈現自身境遇,轉化既有印象。
-
果陀劇場《妳和我和他的真相》 荒誕絕妙喜劇揭開婚姻真相
果陀劇場全新劇作《妳和我和他的真相》,改編自法國知名劇作家、同時也是奧斯卡金獎電影《父親》原作者費洛里安.齊勒《The truth》,由屈中恆、賴雅妍、蔡燦得和劉亮佐四位劇場演員齊力演出,導演楊世彭說,這齣戲本來在2018年就要跟大家見面了,沒想到因為疫情延到現在才完成,但他相信一切都會是最好的安排。楊世彭也語帶玄機地說,前四場戲都只是開胃菜,真正的重頭戲在下半場,會有意想不到的發展和轉折,雖然標榜是喜劇,但最後一場戲的結尾在彩排時竟然逼哭在場的工作人員,讓大家更好奇到底劇中所謂的「真相」究竟是什麼?
-
野草舞蹈聚落《春之祭》 向死而生的挑戰
日蝕的不祥、深淵中的恐懼與邪惡、填塞在遺體中被遺忘的歷史、遍地的無名塚上芳草萋萋、跨時空的戰爭殺戮與犧牲祭奠⋯⋯野草舞蹈聚落藝術總監吳建緯獨舞版《春之祭》以獨特符號與意象,表現詩意的憤怒、天問與悲憫。花朵象徵純潔、跨時空祭祀亦是生命週期?成堆放置的填充物,是世間世間無數亡靈,還是一座座無名的墓塚?符號釋出多重意涵,也提供觀者不同的解讀。
-
表演工作坊《隱藏的寶藏》 賴聲川的剖面喜劇
賴聲川新喜劇《隱藏的寶藏》再次突破舞台空間用法,向劇場致敬。在一座即將被拆掉的老劇場最後一天演出中,一面神祕的牆壁撞擊出一段特殊歷史,暴露出人性百態。賴聲川回歸「戲中戲」手法,將兩千年前的羅馬喜劇串入後台發生的離奇事件。台上、幕後同時上演,一場大喜劇以其獨特形式展現「人性觀摩」的舞台畫卷,讓觀眾們面對財富和歷史,目睹一牆美金、一個劇團、一位學者、商人、館長、打掃阿姨及一位旗袍女子「青珽」的糾結和顛倒,引發出賴氏喜劇笑聲背後的哲思。
-
「Got RIFF_當代布袋戲」特展 開啟偶的多元宇宙
「Got RIFF_當代布袋戲特展」於即日起至2024年6月30日在台北偶戲館隆重展出。此次以「布袋戲」為主題,聚焦師承李天祿的「山宛然客家布袋戲團」黃武山與師承許王小西園掌中劇團的「戲偶子劇團」邱豐榮,展出珍貴手稿、戲偶、照片。展覽名稱「Got RIFF」,來自搖滾樂裡整首歌不停反覆演奏、洗腦大家的旋律,呼應了傳統布袋戲「聽戲」的欣賞特質──前場演師的口白、後場師傅的鑼鼓,也蘊含兩位團長創作歷程中專注自己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