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即將上場
卡通主題大會串─陪小朋友過暑假
除了小魔女范曉萱的卡通歌之外,台北長號四重奏也將推出一系列卡通主題曲大會串陪小朋友過暑假。 一九九〇年由長號演奏家張禮宗網羅三位長號演奏家──陳中昇、邵恆發、李賢哲和一位打擊樂手──魏納所創立的台北長號四重奏,成立的宗旨即在推廣美妙的銅管音樂給每一位愛樂者。此次音樂會將帶來的曲子,有美國通俗音樂作曲家亨利費爾摩的《拉薩斯長號》,曲子輕快、動聽,吹奏時滑稽的節奏令人聯想到馬戲團的丑角;安德森的《切分時鐘》則由滴答滴答的時鐘聲伴著長號,讓現場的小朋友聽聽看,誰的時鐘走的最準;而哈雷的《米奇鼠遊行進行曲》、邵恆發改編的長號劇場《新版胡桃鉗》以及張禮宗改編的卡通主題曲大會串,則將卡通人物音樂化,讓米奇鼠、小矮人、美女與野獸,還有由胡桃鉗搖身一變的英俊王子,帶小朋友神遊各地,渡過一個愉快的夜晚。
-
即將上場
莫斯科偶劇團人偶同台的童話天地
成立於一九三〇年的莫斯科偶劇團,是以三歲到十二歲小朋友的幻想世界爲創作泉源,演出的劇碼除了來自俄羅斯的民間故事及文學大師的作品改編之外,世界各國著名的童話也常進入他們的夢幻工廠;而隨劇情而生的歌舞,則融有濃厚的俄羅斯傳統風味。 此次他們首度來台將帶來俄國著名童話故事改編成的偶劇《天鵝湖》及音樂劇《魔幻蛋糕》。《天鵝湖》描述小女孩瑪沙勇敢解救弟弟的過程,劇中有許多傳統的影戲、手偶和真人同台演出。《魔幻蛋糕》則是一齣由各式不同民族風味的戲偶及一位眞人演員──小丑先生──同台演出的音樂劇,在美妙的音樂與歌曲中,將有無數個不同造型的木偶、布偶及懸絲偶從美味的草莓蛋糕中冒出,可以說是一齣色香味俱全的演出。
-
即將上場
來自加勒比海的千里達鋼鼓樂團
在台灣少見的「鋼鼓」,傳統上是由鋼鐵容器製成,敲擊面是一金屬凹洞,在大凹面上,依據音階、音頻又分成一個個小凹洞。千里達鋼鼓樂團用這項特別的樂器演奏多風格的作品,包括傳統、流行和民俗音樂。此次來台,他們即將帶來這種淸亮愉悅的音樂,配上簡單熱情的節奏,希望能帶給台灣樂迷一個盡情搖擺的夜。
-
即將上場
那個劇團一九九七夏日炫目新人SHOW
繼去年舉辦「夏日炫目新人SHOW」後,那個劇團將在今年八月再領風騷推出「夏日炫目新人SHOW II」,讓具有編導慾望的第二代團員擁有發表、展現作品的空間,拓展各方發展的可能性。 這次新人創作作品,將分別推出由郭冠妙編導的《關係》以及由陳銘毅編導的《獨裁的幾種方式》。《關係》是從一段「認人」的對話開始,二個演員演出八個角色,配合口琴、吉他及鼓等樂器。《獨裁的幾種方式》則是眞實與虛幻的交織,描述主角生活在機器、資訊、媒體會隨時侵入的空間裡,無法分辨世界及周圍環境的眞實性。
-
即將上場
古典芭蕾舞劇《黑暗王國》La Bayade're
成立於一九九二年的高雄城市芭蕾舞團,將於八月十三日起演出兩幕芭蕾舞劇──《黑暗王國》La Bayade're。此齣舞劇源自於古印度的傳說,由神廟的舞者改編,蘇聯包修瓦舞團曾於一八七七年在聖彼得堡首演,期間亦經世界其他舞團改編演出。這次爲了對此舞劇有更深的認識,高雄城市芭蕾舞團特別邀請北京舞蹈學院畢業、曾任敎於香港演藝學院、美國波士頓大學芭蕾舞團等校的張大湧從旁指導,希望能深入詮釋此一精緻古典芭蕾舞劇,讓南台灣民衆有一個浪漫與難忘的仲夏芭蕾盛宴。
-
即將上場
三浦徹上低音號獨奏會
上低音號Euphonium亦稱Baritone,也有人翻譯成巴里東。Euphonium原爲希臘文,意爲柔和、溫柔,這個含意正足以說明這項樂器的音色特質。上低音號雖是銅管家族的一員,卻有別一般銅管樂器光輝燦爛的音色,取而代之的是圓潤且充滿共鳴的聲音。 此次演出是國內首次以上低音號爲主奏的獨奏會,將以鋼琴伴奏,演奏的曲目有:《上低音號協奏曲》、《晨歌》、《夜曲》、《安迪生的玩具盒》等曲目,呈現上低音號多樣化的風貌及各式曲風。
-
即將上場
仲夏銅管夜芝加哥銅管五重奏
芝加哥銅管五重奏(Chicago Brass Quintet)成立於一九六三年,在三十多年的成長歲月裡,該團一直保有其良好傳統,每年巡迴美國、加拿大及歐洲各地,同時也錄製了多張CD。此次來台演出的曲目包括:《星際大戰》、《音樂劇西城故事》、《眞善美》、《歌劇卡門》、《乞丐與蕩婦》等選曲。
-
即將上場
同樣來自加勒比海的鋼鼓打擊樂團
成立多年的加勒比海鋼鼓打擊樂團,演奏的曲風自然活潑,混合拉丁美洲的活力與加勒比海的輕鬆浪漫,其手製傳統鋼鼓的特殊音色,使節奏更加明快淸亮。加勒比海鋼鼓打擊樂團特別偏好使用鋼鼓來演奏兒童音樂,尤其是一系列迪士尼的卡通音樂,此行首度來台,將帶來整套兒童喜愛的曲目,包括《獅子王》、《美人魚》、《木偶奇遇記》、《白雪公主》等熱門旋律,希望能在炎炎夏日「鼓」動童心。
-
即將上場
海闊天空舞展《台灣,向前走!》
此次海闊天空舞展《台灣,向前走!》是由舞者李斌榮和陳秋吟創於紐約的野草莓舞團所演出。李斌榮在台灣曾參與多面向舞蹈劇場《北管驚奇》以及流浪舞者工作群《我們還在流浪》等演出,也曾發表不少個人舞蹈創作作品。一九九六年野草莓舞團於紐約茂比利街劇場(Mulberry Street Theater)舉行創團首演後,即在紐約發表數部作品。此次《台灣,向前走!》即是在紐約「台北劇場」演出後回國首度與國人見面的作品,演出舞碼包括《石頭公》、《再結合》、《台灣,向前走!》等。
-
即將上場
威廉.班奈特與台灣弦樂團
曾師事紀伯特(Geoffery Gilbert)、朗帕爾(Jean Pierre Rampal)、莫易斯(Marcel Moyse)等名師的長笛演奏家威廉.班奈特,目前擔任英國室內樂團的長笛首席,演奏的曲目常涵蓋巴洛克時期到當代的獨奏曲和室內樂,在四處演奏之餘,威廉.班奈特還經常應邀至各地舉行講習會。除了音樂上的發展,威廉.班奈特還致力於長笛的硏究與開發,希望能拓展現代長笛的演奏領域。 威廉.班奈特所使用的「路易斯洛特」(Louis Lot)長笛是一百年前在巴黎製造,相當於小提琴的「史特拉底瓦里」(Stradivarius),因此喜愛長笛的樂迷不妨在聆聽之餘,也仔細觀察一下百年長笛的古風。
-
編輯室首頁
編輯室首頁
闊別了一個月,《表演藝術》的同仁們不是去渡假,而是利用國內舞台表演鑼鼓稍歇的時間,向雜誌的讀者請了「產假」,於七月出版了《中華民國八十五年表演藝術年鑑》。 八月,對我們來說是「另一個表演季」的開始,在十月就即將滿五年的雜誌,永保年輕活力是不得不面臨的考驗,尤其是亟需創意的表演藝術,因此,如何呈現新一季的演出,編輯同仁們開過無數次的會,絞盡腦汁尋找線索。 以往,我們將表演藝術分類爲音樂、舞蹈、戲劇、戲曲,各自依其不同的美學專業領域規劃介紹,然而舞台上的演出常是整體的藝術呈現,互爲影響,即便以觀賞來說,也能有不同的收穫,一場戲劇演出,劇情的「節奏」、演員的「肢體」都可以是切入探討的角度。觀「劇場」表演藝術視角應該是更多元的,因此,「跨界」的觀點交流與經驗互享是日後我們企劃的方向。 跨界想法的延伸,新媒材的運用也是我們注意的焦點,影片、電子器材、電腦網路,新科技對舞台呈現的影響將逐漸擴大,打開新視窗才能讓我們擁有更廣闊的想像空間,及更豐富的創作素材。在「新視窗」單元裡,爵士樂、電子樂、世界音樂、影片舞蹈,聽覺的、視覺的不同藝術形態將會陸續的推出、介紹。另外,台上台下的交流也是規劃重點,邀請創作者親自回答讀者對演出的疑惑,分享創作經驗、拉近彼此間的距離。 視野的探索、話題的開發,從版面的設計到內容的創意需要縝密的計畫與精確的執行,而這一切的努力也需要讀者的參與,您的意見才能讓我們紙上的演出比以往更精彩。
-
印象手記NOTE OF PHOTOGRAPHER
印象手記
奔波南北的勞累,雖未褪盡;怒放的音符,卻恣意的撕裂闐寂的演奏室。 十三歲的黃海倫,用音樂寫成人,拿肢體說純眞。
-
焦點
讓莎士比亞盡情搖滾發飆
莎士比亞典型生動的人物,唱著張雨生熱門搖滾的歌,是什麼景況?今年果陀劇場逞著九五年音樂劇《西哈諾》繚繞未盡的威風,要一班歌手演員高聲呼喊:「吻我吧娜娜!」,聲勢浩大地進入台北國家劇院,證明歌舞劇的未來不是夢。
-
焦點
當理智的拘謹遇上火熱的情挑
探戈是男女之間一場永恆的角力,以獨特的魅力和舞姿,表達出眞正的愛情。
-
焦點
危險的音樂──探戈
一九六一年所出版的《大英百科全書》中僅對探戈節拍略做解釋,並未附加任何文化上的意涵。但在一本關於十二世紀音樂發展的字典上,我們可以找到它是這麼解釋「探戈」(Tango)這個字的: 「耽溺於官能之樂的拉丁美洲舞蹈,其名字源自拉丁語中的tangere,意爲『觸摸』(to touch)。」 探戈,不論是音樂或是舞蹈,對近代南美洲都市文化的發展有著奇特的經驗,尤其是指阿根廷的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它規範著一種由政治侵略相伴而生的文化轉移,而逐漸發展成本土的產物。最初探戈的節奏多爲四四拍,隨著西班牙佔領阿根廷而進入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生活圈,結合了西班牙安達魯西亞的音樂及古巴的Habanera舞蹈,成爲西班牙人日常交際舞之一,然後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生根。 阿根廷的樂手演奏著班多尼奧(Ban-doneon)手風琴,都市男女以舞蹈娛樂彼此。大膽開放的、曖昧不明的、火辣辣的柔情萬千在強勁的節奏中百媚回眸。音樂也從最初始的四四拍子變成多爲二四拍子的切分音。至於那掌控所有氣氛與情調的樂手,現在我們耳熟能詳的,沒有一個是西班牙人。 探戈音樂之父 或許我們可以稱之爲「探戈音樂之父」吧,奧斯圖.皮亞佐拉(Astor Piazolla)在探戈音樂中的地位就像理査.史特勞斯在華爾滋中的代表性一般。皮亞佐拉出生於一九二一年,曾與娜迪亞.布蘭惹(Nadia Boulanger)修習音樂,其後返回阿根廷創作了許多以探戈爲基礎發展出的管弦樂作品,如一九八七年的《非常探戈》Tres Tango即爲一例。這使得探戈音樂不再侷限於小小的交誼廳、或是嘉年華會的狂歡。在曲式的擴充下,登堂入室地走進音樂廳,風靡了北美甚至全世界的人,這時的探戈已是新的探戈,屬於阿根廷,甚或說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探戈了。 用迷人的手風琴演奏著皮亞佐拉所謂的「危險音樂」,舞者的每一刻都像是要耗盡生命中最美、最狂野的扭動!那是一種勾引,純粹極盡自我與動作之能事,傾訴不在乎的愛意。這是文化的表達方式,是布宜諾斯.艾利斯的都市愛情哲學。於是有人說,跳著探戈的女郞擁有著利剪般的長腿,男人在探戈中,不過是一根柱子而已。 最激情、狂放的阿根廷愛情故事就這麼展開了。
-
焦點
隨著鼓舞起舞
十九世紀末探戈第一次出現在布宜諾斯.艾利斯郊區,探戈是酒吧文化的產物。很難想像今日盛行、高貴絢麗的探戈,在早期卻是屬於低階層的活動。
-
焦點
國際標準舞在台灣
通常我們看到一對對穿著華麗、隨著音樂翩翩起舞的男女對舞,被稱爲社交舞,可依技術層面、舞步的困難度分爲初級的「社交舞」和進階級的「國際標準舞」。而國際標準舞又有「拉丁美洲」標準舞和「摩登」標準舞兩類,並因其舞步特性和所使用的音樂,拉丁美洲標準舞分成恰恰、倫巴、捷舞、森巴舞、鬥牛舞;摩登標準舞分成英式探戈、華爾滋、慢狐步、快三步、快四步等共十項。 標準舞的課怎麼上? 台灣早在日據時代就有日籍敎師在坊間敎授標準舞,據說敎學十分嚴格,敎師經常手持敎鞭糾正學生的動作。如今台灣各城鎭舞蹈社林立,光是台北地區就有上百家,且大部分大專院校皆設有社交舞社,甚至電腦網路上也設有社交舞的網站。 標準舞的敎授方式有一對一敎學、也有整班授課,一堂課通常在六十分鐘以內。一對一敎學的單堂學費大多在一千元以上,對於初學者一個星期三堂課的需求,通常會選擇以團體敎學入門,學費較低廉(約在兩、三百元左右)。習舞的年齡層較之十年前的四十多歲,及至現今已降低至二十幾歲,甚至有小學生加入習舞的行列。 國際標準舞大賽 台灣標準舞師資的認定來自於「中華民國體育舞蹈協會」所舉辦的國際標準舞敎師資格檢定考試,分爲縣市C級敎師、省市B級、國家A級敎師等三種,每一種都有針對每一項標準舞的檢定。通常要通過C級的敎師認定得花四到五年的學習,而必須通過A級國家檢定才有資格訓練比賽的選手。 國際標準舞的比賽評分方式包括舞步技巧、優美的氣質和舞伴間的默契。世界最知名的國際標準舞比賽是在英國舉行的「黑池國際標準舞大賽」,而英國也是國際標準舞最發達的國家。標準舞的各類項舞蹈也許不全部發源於英國,但卻是在英國發揚光大。例如源於阿根廷的探戈舞蹈傳到了英國就搖身一變成爲現在的英式探戈。就連比賽中男仕規定的黑或藍色燕尾服、女士露肩或露背的「行頭」(服裝),都和英國的社會習慣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去年台灣也曾由中華民國體育舞蹈協會在台北縣林口主辦「亞洲盃國際標準舞大賽」。以亞洲地區來說,台灣國際標準舞的水準僅次於日本。 (本刊編輯陳品秀採訪整理)
-
焦點
鶯囀翠谷 珠落玉盤
梨園戲的表演形式,除帶有傀儡戲的規格外,還將民間的風俗和舞蹈適當地結合到戲劇之中。其強烈的性格特色,不論在表演風格、音樂唱腔、舞台動作及伴奏型式等方面,均表露無遺。
-
美國
絕對不同的稀有編舞家 道格.瓦隆
道格.瓦隆是一個從不歇息、勇於嘗試,不喜歡重複自己、容易感到厭煩却要求絕對「與衆不同」的稀有編舞家。稱他爲「天才型」的編舞家,一點也不爲過!
-
愛爾蘭
愛爾蘭舞蹈的新旋風
愛爾蘭民間舞蹈以舞台劇的形式加上一層外衣,居然風靡一時。邁可.弗萊特利靠傳統起跳而飛躍騰達,將他們的藝術帶到世界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