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學習老人轉彎的隱喻
ga hiya在某處
「老人在夢裡跟我說,你要把線頭接起來。」 ga hiya在某處的老人將人的生命比喻為一塊布,這塊布不僅僅是單一的線條,而是一系列繁複且相互交織的步驟:從種植苧麻到捻成線,再到最終的紡織(mhug krig、smkring、qmnuqih、tmgiya、dmaus、mhapuy waray、dmsay、tminun)。這個螺旋狀的過程中,敘事者化身為織布者,將這種古老而抽象的概念轉化為新的、可見的實體,經歷一條曲折的路徑。過程中的敘述起伏不定,變化無常,如同布料的紋路,每一經緯都記錄著時間的交疊和織者的手感。 他坐在樟樹下,指揮著我們這群混亂的人,火光映照著他黝黑的臉,他的目光未曾與我們相交。他謹慎地將頭髮從前額梳理到後方,手中握著尖棍,不斷撥弄著火堆中的木柴,直到陰影在他臉上瘋狂地舞動。夢想如纖維般在他手指間交織,宛如棲息在指尖。 我望向月亮,想像自己的手指在夜空下如蜘蛛網般展開,夢想如同飽滿的蒼蠅停留在絲線上,黏附不去。我思考著,飛向黎明的自己是否仍被如昆蟲般困於其中,對變革嘶鳴。 「如何把身體、語言與編舞捻在一起。」 將跳舞與織布的聯繫扎根於兩者概念間的相互交織,必須認識到身體在這兩者間的共鳴媒介角色。身體不僅是時間和空間的縫合,也是過去與未來、傳統與創造之間的連接點。在族語間隙中,身體潛藏的詞彙如火種逐漸點燃對話的橋樑,「brah」與「bukuy」分別暗示著過去與未來,而「grig」與「tminun」展示行動與敘事的融合。進一步地,「織布的圓」象徵循環與螺旋的時間觀念,「織布╱種植」則連接創造與生長。 此外,身體與織品的「生命葉脈」展現了連結性與相互依存,絲線的「糾纏/解開/縫合/磨損」揭示了生命過程中的結合與分離、修復與耗損。這些概念相互糾纏,透過身體的實踐創造,形成一個關於身體、空間、時間與自然交錯的複雜網絡,使得跳舞與織布成為一種深邃的語言。 在這語言的挑織中,我們試圖解讀, 「brah</em
-
藝號人物 People 歌仔戲演員
張孟逸 專心一志,只為成為戲裡的角色(上)
「第一苦旦廖瓊枝的大弟子」或許是我們對張孟逸的第一印象。 這曾經帶給張孟逸很大的挫折,並不是害怕學不好,而是她明白自己與老師的不相像無論是姿態、還是聲音。於是她很努力,努力成為廖瓊枝曾演繹過的劇中角色。 其中最著名的大概是《李三娘》裡的同名女主角。這位丈夫離家從軍、被迫在磨房產子的苦女子,陣痛那刻的一聲慘烈高音,化作全劇的最高潮,劃破劇中的夜晚與戲外的舞台,是難分真假的疼痛感受,重擊觀眾內心,而不只是耳膜。張孟逸為了詮釋她,不只是真實經歷了自身產子的經驗,更得將生活轉化到表演裡,這依賴著她反覆練習、揣摩,然後消化、演繹。 這背後的努力也不只是為了成為李三娘,或其他女主角,更是要成為一名「演員」張孟逸。
-
藝號人物 People 歌仔戲演員
張孟逸 專心一志,只為成為戲裡的角色(下)
打掉重練的轉捩點:從老師身上學習到屬於自己的技藝 真正拜廖瓊枝為師,是在張孟逸第二度離開蘭陽戲劇團,大概2009年時擔任第一屆文化部文資局廖瓊枝歌仔戲傳習計畫藝生。「那一年,老師就跟我說,自己得到了人間國寶的封號,然後文化部要給她3個藝生,『我留一個位置給你好嗎?』。」張孟逸的那聲「好」,成為她人生最大的轉捩點。 這是個讓她再次「打掉重練」的轉捩點。 辛苦的不只是張孟逸,其實還有廖瓊枝。「我自己很清楚,要改變一個人的習慣有點難,我自己帶藝入師門,對老師來講就很辛苦。」張孟逸直接伸出手指開始比劃,說廖瓊枝老師特別在意指法,還替這些指法命名,像是觀音指、含蕊指等,「老師希望折進來的部分是一個圓的感覺,然後這裡手是要直的。」不只有指法,還有指出去的狀態也都有講究,不像自己過往不經意就直接出去,而是得把圓畫滿。其他像是下腰的身段,「其實認真說起來不太人體工學,但在舞台上就有美感。」以及廖瓊枝演唱【七字調】時百轉千迴的韻口,都是「跟著老師一直修。」 現在說起廖瓊枝老師的教學,張孟逸語調輕柔、卻又眼神放光,彷彿生命得到了某種救贖;但當時的自己是很挫折的,出自於藝生評鑑機制下的那句評語:「妳怎會不像廖老師」。 「我的挫折是,如果教完4年還是不像,那老師會多失望?她想要找傳人的這件事情,是不是就會讓她很受傷?」張孟逸細思自己的身形、聲音質地等條件,更清楚知道:「不可能啊,那這樣我就是不適合的人。」 她試著與老師討論。「我跟老師說,可不可以不要看我們像不像你?如果是看我從不及格到可能及格,從及格到70分,然後70分到80分的過程,會不會比較好?」廖瓊枝接受了這樣的想法,也影響其他人看待這樣的傳習計畫或許大家都清楚,不可能再找到、或是複製一個廖瓊枝出來。絕對不可能。 廖瓊枝無法被複製,但張孟逸才會就此誕生。
-
特別企畫 Feature
NSO 2024 歐洲巡演地圖
闊別6年,揮別新冠疫情的陰霾,NSO又踏上歐洲巡演之路。此次在簡短的十多天內,樂團走訪了3個國家、上演了7場音樂會。其中,每個登場的音樂廳,不僅具有歷史意義,更富有諸多故事。
-
特別企畫 Feature 第1站⮕瑞士.蘇黎世
蘇黎世音樂廳
從蘇黎世車站搭11號電車,抵達Brkliplatz站後,沿著蘇黎世湖的美景散步5分鐘,就能看見蘇黎世音樂廳(Tonhalle Zrich)的大門。音樂廳原址是位於現在蘇黎世市中心的六鳴廣場(Sechselutenplatz)上,1867年由穀倉1867年改建而成,1896年拆除,於現址的新音樂廳,在 1895 年 10 月落成啟用。 2017至2021 年間的大規模翻修,成就了新舊時代對話的建築主體。主廳 Grosse Tonhalle(大廳)可容納1,430名觀眾,小廳Kleine Tonhalle則有609席,場館同時配置一容納150人的宴會廳。音樂廳每一季產出大大小小的音樂會,約莫150場,在修復強調裝飾性、亮度、實用性、優雅的4大前提下,大廳的聲響效果優秀,為觀眾帶來絕佳的聽覺享受。該廳音樂會演出的型態以古典、室內樂為主,也會舉辦兒童、青少年音樂會,培養下一代音樂欣賞觀眾。 蘇黎世音樂廳自1895年起, 同時是蘇黎世交響樂團(Tonhalle-Orchester Zrich)的所在地,這媲美NSO的樂團,可謂瑞士最重要的樂團。
-
特別企畫 Feature 第2站⮕瑞士.日內瓦
日內瓦維多利亞大廳
日內瓦維多利亞大廳(Victoria Hall)是由駐紮在日內瓦的英國領事丹尼爾.菲茨杰拉德.帕克納姆.巴頓(Daniel Fitzgerald Packenham Barton)為獻給當時的維多利亞女王,於 1891至1894 年委託日內瓦建築師約翰.卡莫萊蒂 (John Camoletti)建造的音樂廳,館舍於是以女王來命名。 巴頓於1904年將音樂廳捐贈給日內瓦市,之後維多利亞大廳於1984年慘遭祝融,部分內部裝飾被毀,修復後呈現今日的風貌。原畫家歐內斯特.比勒 (Ernest Biler)的裝飾隨之被多米尼克.阿皮亞 (Dominique Appia)的當代作品所取代。維多利亞大廳目前主要以推廣、演奏古典音樂為主,同時也廣納爵士樂。
-
特別企畫 Feature 第3站⮕瑞士.巴塞爾
巴賽爾音樂廳
1824年成立的巴塞爾音樂廳(Casino-Gesellschaft Basel)在今年邁入了第200個年頭,最初這座音樂廳的誕生,其實是因1808年一群愛好賭博、桌遊和閱讀的男士而起,他們感到原本的空間不敷使用,於是計劃興建能夠跳舞、打牌、賭博辯論的場地,且對所有人開放。就這樣,位於Steinenberg的城市賭場Stadtcasino於1824年2月開始營運,期間經過營運失敗、餐飲業務與建築管理業務分開,新賭場的興建計畫被巴塞爾市民拒絕等,2020年8月,城市賭場Stadtcasino終於以音樂廳之姿重新開放,從此大受好評。 萊茵河流經巴塞爾,將這個城市分成小巴塞爾(Kleinbasel)與大巴塞爾(Grossbasel)兩部分,巴塞爾音樂廳和巴塞爾市政府,同屬於大巴塞爾的老城區,聚集了許多藝文場所。身為瑞士第3大城,巴塞爾的面積約23.91平方公里,在這個面積內,巴塞爾擁有瑞士密度最高的博物館數量,一共近40所。巴塞爾音樂廳算是屹立不搖了200 年, 當初興建時有一則趣聞,據說當時音樂廳地下挖掘地基,意外發現了260多具骨骼,從嬰兒至老人的骨骼都有,此外還有墓碑、金幣跟一座900公斤重的洗禮池。
-
特別企畫 Feature 第4站⮕德國.布藍什外格
布藍什外格國家劇院
布藍什外格國家劇院(Staatstheater Braunschweig)是下薩克森州的一個機構,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300多年前。從1690年布藍什外格-呂納堡公爵(Braunschweig-Lneburg)安東.烏爾里希(Anton Ulrich)在哈根馬克特(Hagenmarkt)創立了德語區最早的公共劇院,名為哈根馬克特劇院(Opernhaus am Hagenmarket)。到18世紀中期開始,也定期舉辦戲劇表演。其中最知名的就是在1829年首演歌德的作品《浮士德》了。之後隨著時代的發展,劇院有過多次的改建與擴建,仍無法滿足現代劇院的需求,因此在1861年,全新的劇院落成。可惜的是在二戰期間部分建築遭到嚴重毀壞。
-
特別企畫 Feature 第4站.同場加映藝文景點⮕德國.布藍什外格
魏樂富與葉綠娜帶路,探訪歷史古城布藍什外格
布藍什外格是長年在台為鋼琴教育奉獻的德裔鋼琴演奏家魏樂富(Rolf-Peter Wille)成長的故鄉,在來台定居之後,每年仍會回家鄉2、3次。據魏樂富與葉綠娜夫婦所言,布藍什外格是德國樂器製造業的中心,這裡的威廉.席梅爾鋼琴製造廠是德國最大的鋼琴廠,該公司於1885年由威廉.席梅爾(Wilhelm Schimmel)在德國的萊比錫創立,接著移到布藍什外格,以生產高品質的樂器而聞名。席梅爾家族4代後來管理並發展了家族企業。自2016年以來,Schimmel成為中國的珠江鋼琴集團所擁有。所有的鋼琴更名為Fridolin Schimmel,並且移到中國珠江鋼琴廠生產。 而這裡的格羅特里安-史坦威(Grotrian-Steinweg)也非常有名。事實上,無論在德國註冊的「葛洛蒂安-史坦威」也好,或在美國註冊的「史坦威父子」(STEINWAYSONS)也罷,都是源自亨利.史坦威(Heinrich Engelhard Steinweg)。史坦威家族於1835年成立的工作室,後來因戰亂而分家。但原地的Grotrian-Steinweg 每年有青少年鋼琴比賽,最後得獎者都會在布藍什外格國家劇院演出。
-
特別企畫 Feature 第5站⮕德國.漢堡
易北愛樂廳
德國漢堡是歐洲的第二大港口城,繁忙的港口讓漢堡成為德國北部最富裕的城市,易北愛樂廳(Elbphilharmonie)因其長達10年的營造期程,與不斷追加的預算,讓這座音樂廳在2017年開幕之前,就成為眾人目光的焦點。這座音樂廳由設計北京鳥巢、東京表參道Prada,並獲得普立茲獎的瑞士建築師Herzog de Meuron事務所操刀, 建築師和房地產開發商Alexander Grard與其藝術史學家妻子Jana Marko 於2001年提倡在歷史悠久的易北河碼頭倉庫上建造一個音樂廳,音樂廳的一至七層使用了港口倉庫A(Kaispeicher A)37米高的基座。音樂廳新穎的外型,海浪般的屋頂與港口的浪花相互呼應,玻璃立面總高度為110米,像是一個巨大水晶體。用玻璃面板彎曲和刻畫,捕捉天空、水和城市的反射,和倒映河水的玻璃帷幕,讓這它成為代表這座繁華海港城市的新地標。
-
特別企畫 Feature 第6站⮕德國.漢諾威
庫佩爾音樂廳
庫佩爾音樂廳(Kuppelsaal, Stadthalle Hannover)位於漢諾威市中心附近,是德國最宏偉的古典音樂廳,該音樂廳在二戰後曾短暫成為下薩克森邦的議會所在,因此是頗負盛名的場地。 這座有著華麗圓形穹頂大廳的市政廳建於1914年,在二戰中遭受嚴重破壞,1962年進行了翻修,巧妙的新設計優雅地融合了大廳原始的樣貌,最終在2016年進行了大規模的基本翻新,使其達到了現今的狀態。場館擁有白色牆壁和精緻的灰泥裝飾,以及60年代設計的較深色木材和明確的線條,使它看起來古色古香。在翻新後,配備了現代照明、劇場所需的技術機關等等,使它可以根據各種場合的需求,個性化地調整音響效果。舞台的後方頂端有大約3排圓弧狀的席次,2樓兩端近的包廂非常接近舞台,或說簡直在舞台上端,這樣一來,演奏家細微的表情變化一覽無遺。
-
特別企畫 Feature 巡演終站⮕法國.巴黎
香榭麗舍劇院
1913年5月29日,俄國作曲家斯特拉溫斯基與編舞家尼金斯基為俄國芭蕾舞團創作的舞劇《春之祭》在巴黎香榭麗舍劇院(Thtre des Champs-lyses)舉行首演。演出不久,觀眾因尖銳、不諧和的音樂,以及轟轟的吵雜節奏而暴動,身著俄羅斯民間傳統服飾與奇異裝扮的舞者,完全顛覆巴黎人對芭蕾舞的印象,不少人甚至奪門而出,隔日樂評更是大肆抨擊。一個月前才開幕的香榭麗舍劇院,劇院經理阿圖克(Gabriel Astruc)與當時的前衛藝術家有緊密的關係,於是大膽排演《春之祭》這齣驚世駭俗的作品,不僅讓該劇一戰成名,亦讓被認為是現代建築標誌的香榭麗舍劇院在歷史留名。 香榭麗舍劇院,雖取名香榭麗舍,卻不在同名的大道上,而是在附近、精品聚集的蒙田大道,離塞納河不遠。劇院內有3個廳,主廳(Le Salle)是半圓形、鏡框式舞台的表演廳,樸素的舞台上方有管風琴的音管,每層樓有著優雅的弧型線條,4層樓的座位,圓頂的天花板,以簡單線條的新藝術花朵造型為中心,圍繞著同風格的畫作,簡潔的設計,讓這可容納1,905人的廳顯得雅緻與大氣,相較於大眾熟知的巴黎加尼葉歌劇院,紅色的座椅更為舒適,空間更為寬敞,無論聆賞音樂或舞蹈,都很自在。另外有兩個廳,是3樓的喜劇廳(Comedie)可容納601人與5樓可容納230人的小廳(Studio)。建築外牆樸素的水泥飾板與強烈的幾何線條的建築造型,在裝飾藝術(Art Deco)流行的年代,顯得特別。雖然它沒有加尼葉歌劇院的華麗與皇家的貴氣,卻是20世紀現代建築的先聲。欣賞完演出後,走到塞納河邊,寬敞的視野與徐徐的涼風,令人心曠神怡,一場美好的表演亦永存於心。
-
特別企畫 Feature
各國媒體盛讚,NSO音樂現場直擊人心
一趟巡演,並非從出發的那一天開始,它的成功與否,從行前就決定了一半。2024巡演,NSO自規劃完成到啟程之際,從宣傳、售票、登上舞台皆同時向外傳遞訊息,因此從預備上路起,大量的資訊即燦爛如花。在台灣的行前音樂會之時,即有法國評論家飛一趟台灣搶先聆聽,訪問小提琴家黃俊文、作曲家李元貞,並實際走一趟美濃,體驗台灣風情。德國古典音樂權威雜誌《Das Orchester》在粉專上公布NSO的歐巡消息,媒體《Kultur Leben》也大篇幅採訪巡演獨奏家黃俊文,談論樂曲、演奏細節。 此次巡演,NSO在不同場次分別與3位獨奏家合作。來自台灣旅居美國的小提琴家黃俊文,以精湛的琴藝打入美國古典音樂市場,並且迅速在國際樂壇獲得高度評價。出生喬治亞現居巴黎的鋼琴家卡蒂雅.布尼亞季什維莉(Khatia Buniatishvili)亮麗的外型及自帶的明星光環,目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寵兒。年方18的俄國鋼琴家謝沃洛德.扎維多夫(Vsevolod Zavidov)亦已在國際大賽中表現優異,人氣逐漸攀升中。 謝沃洛德.扎維多夫雖只在瑞士巴賽爾音樂廳演出一場,卻獲得瑞士媒體《AMG》極高讚賞:「他表現得如此自信,彷彿他已經這樣做了30年,充滿感情,但更重要的是:強勁有力。強弱音段使整個音樂廳、鋼琴和鋼琴家本人都震顫起來,深深地觸動著聽眾。更瘋狂的是你從來沒有感覺到扎維多夫在極限挑戰中,他似乎隨時可以自如地增加更多的強度。」同樣的美言也在樂團的配搭上,作者更讚賞他們是:「巴塞爾市音樂廳過去幾個月中最好的管絃樂團表演之一。」並表示:「無論是管絃樂團還是鋼琴家,都以一種強烈而精準的方式演奏,使許多人臉上都帶著熱切的驚愕表情。」安可曲《來自福爾摩沙的天使》之後,作者更感動地認為一向被視為缺乏前景的古典音樂,在這絕妙的結尾後,「再次證明了它依然充滿著生機。」
-
特別企畫 Feature 音樂總監準.馬寇爾帶路回母校
漢諾威音樂、戲劇與媒體學院現場直擊!
位於德國北部下薩克森州的州府漢諾威市的漢諾威音樂、戲劇與媒體學院(Hochschule fr Musik Theater und Medien Hannover,HMTMH)是個音樂專業的頂級學校,人才輩出,學生也經常包攬世界重量級音樂比賽大獎。許多知名的台灣音樂家如潘皇龍、魏樂富(Rolf-Peter Wille)、嚴俊傑、范姜毅等人都曾於此地就學。學校中最頂級的還是音樂類的教育課程,包括爵士樂、流行音樂等皆有涵蓋,但尤以鋼琴、管絃樂和室內樂等為強項。戲劇、歌劇院系等,則與漢諾威國立歌劇院和北德廣播愛樂樂團等職業表演團體關係緊密。旅行演奏於各地,NSO音樂總監準・馬寇爾在歐巡期間一早撥冗回到母校,夾雜著激動的心情與年少回憶,親自帶領大家探訪這個聲名遠播的高等學府。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終見曙光!? 以數據凝視表演藝術的回溫
2023年,台灣表演藝術總算完整脫離為期3年的COVID-19疫情,似乎進入了一個蓬勃發展的階段。除了長銷定目劇等持續發展,更出現了如《勸世三姊妹》開售全面秒殺的現象,乃至於臺北市文化局宣布設立「臺北戲劇獎」,似乎呈現了台灣當前表演藝術的「榮景」。但這個感覺,是否真的反映台灣表演藝術的真實情況?或者,反映到什麼程度? 以下僅透過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售票系統(以下簡稱系統)之數據,以量化方式更細緻地檢視台灣表演藝術「蓬勃發展」的狀況。必須強調,此數據僅能代表系統內部的銷售狀況,不能直接推論至全台各售票平台,乃至於非售票藝文活動之發展。
-
藝@展覽
藝術作為歷史的隱喻
以執導《烏布王》、《魔笛》等劇作為台灣觀眾所知的南非導演威廉.肯特里奇(William Kentridge,1955-)也是國際著名的視覺藝術家,臺北市立美術館與英國皇家藝術學院(Royal Academy of Arts,RA)共同推出「威廉.肯特里奇William Kentridge」大型個展,首度將他40年創作生涯的90餘件代表作在台呈現,並且梳理探究其創作軌跡。在他跨足雕塑、動畫、戲劇、歌劇、電影等多元觸角的背後,回歸一切創作生成的原點:一張紙、一支炭筆所構成的素描繪畫開始,肯特里奇以此發展出記憶、歷史和風景形貌交織的獨特藝術視野。 由素描轉譯延展的動畫語彙 肯特里奇的炭筆素描是他在1982年從巴黎返回約翰尼斯堡後,於「路口大道劇團」(Junction Avenue Theatre Company)從事劇場布景與海報繪製工作,才開始專注於視覺藝術創作的摸索。相較於油畫顏料層層上色的堆疊與昂貴,被一般視覺藝術家視為繪製草稿用的炭筆來自天然材料、更便於操作、具直覺和偶發性、易於塗抹且充滿不確定性等特質,反而貼近於肯特里奇的表現需求,因此成為他視覺創作的慣用媒材。這次展出的早期繪畫包括代表作《保育人士的舞會》(1985)和難得曝光的《船上的午宴》(1985)等皆為多聯屏炭筆畫作,從不同視角繪製場景內發生的事件細節,就像劇場觀眾從不同角度觀看舞台上的演出一般,而這些繪畫的主題都與種族隔離時期的南非社會現實有關。 「對於南非種族隔離制度的記憶甚至早於任何藝術創作的記憶。」肯特里奇曾如此說到。南非自1948年實施種族隔離起,至1990年代初廢除、1994年首次舉行不分種族的總統選舉為止,40多年的種族隔離政策受到國際社會的譴責與排擠,在此政策階段下成長的肯特里奇透過藝術省視這段惡名昭彰的歷史,他以象徵主義的手法為詮釋:畫中土狼、疣豬和獵豹等野生動物代表官員,燃燒的輪胎是隔離期間用以對付黑人的「火鍊刑」,《卡斯皮爾充滿了愛》(1988)指涉的是南非國防軍鎮暴裝甲車「卡斯皮爾」等,在畫面中與暴力相對的是沉溺於奢華生活的南非白人,兩種極端的場景一同構成南非社會的現實。 有感於真實世界並非如畫作一樣靜止,1989年肯特里奇開始創作定格動畫,他以炭筆素描作為動畫的源頭,在工作室
-
雕蟲演技
口輕輕
做人處事真的不要「口輕輕」,「口輕輕」廣東話的意思是:輕率的承諾,隨便開口就來,相對於「一諾千金」。 口輕輕大多時候都是可以走數不認帳的,但若口輕的對象是你老婆、你母親、或尊敬的師長,甚至老板,你的麻煩就大了。 不久前我到法國拍電影,順道在拍攝前去探望對我影響甚大的戲劇老師菲利普.高利埃(Philippe Gaulier),高利埃老師是世界知名的戲劇老師,真可說是桃李滿門,曾經在倫敦辦學,後又移回法國,不斷周遊各國,有教無類。跟他學習的學生中亦不乏出色的演員,他亦曾經到過台灣開講,相信台灣劇場界中也有不少曾是他的學生。 我和他在20多年前認識,他來香港教學,我第一次跟他學習,然後又去英國進階一年,及後又邀請他再來香港。他的教學方法奇特,跟一般我們所認知的演技方法迴異,可說是獨樹一幟。但每次結束課程後總有一種模糊感,愈學愈模糊,愈模糊愈好奇。 他曾經出版了一本談論他演技方法的著作(老師非常不喜歡用「方法演技」一詞,所以反過來用演技方法),是法文和英語的雙語版。我買回家收藏多年,曾經多次想從頭到尾細心閱讀,但因內文用字實在太深,最終都是放棄收場。 那次拍戲前的探望,在他法國的莊園住了10天,每天騙喝騙吃,陪他喝香檳,聊天,上課。希望可以再獲一鱗半爪,搞清楚心中的疑惑。 8天過去,大家都是天南地北,始終沒有對演技作過任何探討,正當絕望之時,一天晚餐過後,話題轉到他這本秘笈,我問他有沒有想過把它譯成中文,他太太說(他太太是日本人,我在英國跟菲利普上課時,她是我同班同學,後來嫁了給菲利普。拉拉關係,大家好說話哦):我們已經找朋友翻譯了。我聽到後非常高興,終於可以看得明白了。我問,可以給我拜讀一下麽?當然可以! 她立即把譯稿拿給我,我看了序言及第一章的一半,奇怪!完全不知道在說什麼。我向他們表達了我的觀點,他們說原來曾經給其他懂中文的朋友過目,大家都有同樣的反應。我衝口而出(口輕輕來了):或許我可以幫你們修訂一下,若你們不介意的話。當然好哦! 於是,第二天我交給他們序言的修訂,再兩天又譯了第一章。他們給朋友看過後的反應非常正面,說:終於明白了,而且很有菲利普說話的風格,你幫忙修訂下去吧! 口輕輕的後果是不自量力,接下去的文本用詞和
-
首爾
韓版《司卡班的詭計》引進「輕鬆自在場」概念
韓國國立劇團自2019年改編首演莫里哀(Molire)的法文經典劇《司卡班的詭計》(Les fourberies de Scapin),將17世紀的敘事在21世紀重現,並且在每一季都融入韓國當地討論度高的社會議題,如大韓航空堅果返航事件、學制改編、論文瓢竊等,諷刺和幽默兼具,成為劇團的代表劇目之一。今年在明洞藝術劇場展開的第4季公演,首度針對兒童、年長者、感官或學習障礙人士設計全場開放式的無障礙觀賞服務(註)。 國立劇團設計的無障礙觀賞服務,包含演出進行間自由出入劇場、開演前40分鐘起入席、演出進行間不暗燈、歡迎觀眾攜帶可安定情緒的玩偶入場、劇場外休憩空間、事前提供演出詳細介紹資料、事前閱覽劇本、可觸式舞台模型導覽。此外,部分場次也為身體及感官障礙人士提供手語同步翻譯、封閉式語音解說、韓文字幕和出入場移動協助。
-
東京
表演藝術媒體「PANJ」全新改版 聚焦以「人」為主體
由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The Japan Foundation)所營運的表演藝術網路媒體「Performing Arts Network Japan」(PANJ),在營運20年後於2024年4月1日全面更新上線,以不同以往的網站面貌重新與讀者見面。2004年所創立的PANJ持續提供日英雙語的日本與全球當代表演藝術資訊,並於每個月進行更新,更累積許多國內外專業人士的專訪文章,已成為使用者研究表演藝術最新動態的重要媒體。本次大幅度改版,除了事先徵詢國內外使用者及專業人士意見作為回饋外,更邀請資深戲劇媒體人伊達なつめ(Natsume Date)擔任總編輯,期待能夠傳遞更多元且創新的藝術新訊。 作為更新後的首波企畫,PANJ以劇團イキウメ(IKIUME)團長、同時也是長期受到關注的編導前川知大作為主角製作人物特輯。前川在2023年以《傳遞人魂》(人魂を届けに)獲得讀賣演劇大賞最優秀作品獎,並一直是日本表演藝術界的焦點人物。國際交流基金會在2021至2022年間,曾將他的5部劇本作品翻譯成5種語言進行出版。本次的專文更包含當時參與劇本翻譯的翻譯家所撰寫的評論,讓讀者更能夠深入前川知大劇本與創作的核心。 國際交流基金會表示,本次網站更新的核心概念是「人」,所以將聚焦於對國際演出有潛力或已有實際經驗的藝術家為對象,提供不同角度的側寫。而對於國外的重要策展人或劇場工作者,也預計以前所未有的視角進行介紹。PANJ除了持續向國外傳播日本當代表演藝術內容外,藉著本次改版,將新增更多實用且能反映日本表演藝術動向的資訊。
-
藝號人物 People 導演
呂毅新 用表演替下一代、替台南留下些什麼
作為土生土長的台南人,呂毅新從成長環境、接觸表演藝術,再到創立劇團,都跟府城脫不了干係。二度赴美求學返台後,她回到家鄉成立「影響.新劇場」,並從2015年開始與台南市文化局合作「十六歲小劇場少年扮戲計畫」(於2019年更名為「十六歲正青春藝術節」),一晃眼已過了10個年頭;而今(2024)年適逢台南400活動,影響.新劇場也與台南人劇團攜手推出《內海城電波》,在劇場裡帶著觀眾穿梭時空,認識以台南為基底所架空出的內海城風華。 校外輔修戲劇,兩次赴美求學 是到比較大之後,呂毅新才知道自己的成長過程跟同儕並不相同。 父母皆是學者,來往結交的多半是文學、藝術、劇場或電影界的朋友,從小她就跟著雙親看電影、跑劇院,還會請假去台北看雲門舞集演出,「我是在家裡知道美麗島事件的,因為有人跑來告訴爸媽,他當時親眼所見所聞,我以為別人也是這樣,後來才意識到那是因為我爸媽他們很早就在做很不一般的事。」因為如此,電影或表演藝術對呂毅新來說一點都不陌生,早已是她生活裡的一部分。 大學念成大中文系,她笑說自己其實有輔修「手語社」跟「戲劇系」,那時她開始在小劇場出沒,畢業後在華燈藝術中心當企劃,「常常要跑台北看戲,我乾脆把鴻鴻、黎煥雄的作品請到台南。」呂毅新所說的輔修,不只是發生在校內,透過投入南部劇場界的實務工作,她盡情接觸從小就熟悉的劇場。 但這對她來說還是不夠,在網路還沒面世的時代,她把圖書館裡與表演藝術相關的書都翻遍,也思考當時劇場在他人眼中的景況,「常有人說搞劇場很自溺,總是困在自己的象牙塔裡,跟劇場外的世界很脫節。」她不認同戲劇和社會界線應如此分明,自己寫作和做戲對象也包含不同族群。在劇場工作3年後,帶著精進的渴望,她決定負笈美國,繼續攻讀戲劇碩士。 那是呂毅新首次赴美求學,在蒙大拿大學(University of Montana)念戲劇的時期,她因老師之故而有機會跟知名的「被壓迫者劇場」(Theatre of the Oppressed)創始者、巴西劇場大師奧古斯都.波瓦(Augusto Boal)學習;「很多時候我們會區分這一塊是教育界來做、這一塊是社運圈的人做、這一塊是戲劇界的範圍,但波瓦的劇場實踐,讓這些事情產生了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