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超越時空橫跨形式 另一種舞蹈作品的「存在」
來自西雅圖、現居比利時的美國舞蹈家丹尼爾.萊恩漢推出的新作《創作等身》,將他的個人歷史和童年,與他十五年舞蹈創作的回憶交織,如同一項個人考古回顧展。跳舞多年,動作在身體裡留下了痕跡,編舞家回顧自己創作的編舞歷史,將自己身上仍然存在的痕跡碎片重新混合成一個新的獨舞作品,展示了過去如何銘刻於當下。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風景、文字層疊中的歷史碎形
郭貝爾二○一八年首演的作品《發生的一切,都會發生》,於今年六月初在紐約公園大道軍械庫演出,本作自捷克作家奧雷尼克的著作《廿世紀極簡歐洲史》出發,郭貝爾以全觀式的鳥瞰角度,呈現歷史的建構、毀壞、寂滅甚或重生等過程;從朗讀話語的拼貼及畫面組成中,讓觀眾以觀看參與「發生的一切」。
-
藝視窗 News
文化部擴大科技藝術創作發展補助 鼓勵原創實驗及國際連結
【台灣】 文化部擴大科技藝術創作發展補助 鼓勵原創實驗及國際連結 文化部新訂「科技藝術創作發展補助作業要點」,聚焦科技藝術,強調台灣原生文化內涵及實驗精神,鼓勵發展國際網絡連結,每項計畫最高補助新台幣一千萬元。本年度補助專案自9月1日起至11月30日受理提案。 為回應國內藝文生態及國際跨域合作趨勢,文化部從原表演藝術類別,擴展範圍至科技藝術多元類型,擴大支持跨領域科技藝術之創作發展,希望進一步提升整體台灣科技藝術競爭力,培育科技藝術專業人才,深化科技藝術國際網絡經營。補助重點包含:一、聚焦科技藝術:補助對象聚焦為專業科藝團隊及以科藝為發展核心之團隊;二、結合的藝術類型不限:符合科技藝術發展趨勢,廣納各種創作類型,鼓勵台灣原創及實驗精神,經營發展國際網絡,擴大結合產業界及場館等跨域資源。三、每項計畫最高補助新台幣一千萬元,原則於簽約後首期即撥付年度補助款70%,以支持科藝創作初期的資金需求。四、提案內容可為跨年度計畫,須於提案第一年研提整體計畫,包含計畫期程、分年計畫構想及分年經費等。詳參文化部獎補助資訊網(grants.moc.gov.tw/Web/)或電洽文化部藝術發展司推廣科蔣小姐(02-85126547)。 國藝會2019「共融藝術專案」9月1日起受理申請 國藝會自2017年起,總體目標定調為「Arts to Everyone」,同年底與英國文化協會(British Council)簽訂合作備忘錄,重點之一為共同發展共融藝術相關計畫。國藝會首先發展的專案項目即為2018年啟動之「共融藝術專案」,鼓勵藝文團隊及創作者發展共融藝術、關注高齡相關議題,並支持為高齡者策劃之專業藝文展演活動及服務推廣計畫。除了原有之「國內計畫」外,為擴大參與,放眼於國際共融藝術經驗分享、交流與製作,本年度首先鼓勵台灣與英國合作之共融計畫,增加「國際計畫台英合作」項目,由英國文化協會與本基金會共同支持,期透過經
-
專題
表演的渴,恐怕會是會遺傳的 藝術家母親的「媽媽經」
在二○一六年出版的一套熱銷非虛構文本《背離親緣》裡,提出了兩種認知模式:一是傳承自父母的垂直身分,二是僅能在同儕之間獲得共鳴的水平身分,前者是社會對他們的認知,後者則是他們對自己的認知。 而作為藝術家,似乎多數在很早以前就脫離了垂直認同,僅在窄小的水平身分裡持續尋找同溫層。但也許有一種可能,他們能在垂直與水平身分之間共同找到認同感,朝父母與同儕雙方畫出一個圓,讓做藝術的人無論走得多遠,只要稍一轉身,就能做回不忘初心的孩子。
-
專題
只要他們更完整,無論做什麼都好 洪千涵與洪唯堯的母親——劉慕琪
洪千涵與洪唯堯是台灣劇場圈少見的導演姊弟檔,而兩人創意之古靈精怪,也常讓觀眾出乎意料。到底是怎樣的家庭,會培養出這樣的藝術家姊弟?他們的母親劉慕琪透露了奇妙的巧合,原來她當年也曾希望走上戲劇之路,但從未用同樣的想法期待自己的小孩,沒想到姊弟倆一前一後,走上她的「第一志願」
-
專題
學舞蹈的人,需要經歷自己的人生 長弓舞蹈劇場四兄弟的母親——宋秀君
由張堅豪、張堅志、張堅貴與張鶴千四個兄弟組成的「長弓舞蹈劇場」,創立迄今已邁入第九年,表演足跡跨足海內外,成績有目共睹。成就兄弟四人舞蹈之路的,正是他們的母親宋秀君。她自己就是個愛舞之人,從事幼教工作之餘,還投入舞蹈教學,也帶著自己的兒子們學舞跳舞,她說:「學舞蹈的人,需要經歷自己的人生,才能萃取出不同的歷練。」她比任何人都明白,必須要讓孩子繼續闖蕩碰撞,才能在困境中激發出獨一無二的舞步。
-
藝@展覽
眾聲喧嘩的妖氣都市
接續去年國立臺灣文學館策劃的「魔幻鯤島.妖鬼奇譚」特展,正在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舉辦的「妖氣都市鬼怪文學與當代藝術特展」,從台灣文學出發,集結當代藝術家與建築團隊、插畫家、聲音及劇場藝術家、VR╱AR電影動畫遊戲團隊共卅四組創作者一同展開尋妖之旅,將現階段台灣妖怪創作檔案做一階段性彙整,同時也和數位科技結合打造妖怪世界。
-
藝@電影
不屈服的玫瑰少年 陳俊志為公義發聲
去年底離世的紀錄片導演陳俊志,是台灣同志、性別議題相關影像創作的先驅者,從《不只是喜宴》開始,創作了包含「同志三部曲」等描繪台灣同志族群身影的影像作品,也關注愛滋患者、性騷受害者的權益。今年的酷兒影展中,將放映陳俊志的五部作品,讓觀眾重新回看他爭取公義的歷歷過往
-
藝@書
插畫家的視角 畫出音樂夢
雖然選擇畫畫是因為「因為得到一張紙和一枝鉛筆,比得到鋼琴容易。」知名的法國插畫家桑貝,卻是帶著一個音樂家的靈魂在作畫。童年時期他曾靠著收音機裡的音樂,帶他逃離現實世界,伴隨著他編織想像,日後這一切,就在他的畫筆下流洩出來,如同不間斷的音符
-
藝@書
《擁有搖擺樂風的畫家:桑貝》精選書摘
筆觸輕靈、風格幽默又優雅的法國畫家桑貝(Jean-Jacques Semp),以超過四十部的圖文作品享譽全球,但事實上,他是個夢想成為鋼琴家的幽默畫家。在新作《擁有搖擺樂風的畫家:桑貝》中,透過與記者馬克.勒卡彭提耶(Marc Lecarpentier)的訪談,桑貝透露了自己對爵士樂的熱情,對德布西的喜愛,以及對雷.旺圖拉(Ray Ventura)樂隊的崇拜,這些人「拯救了他的生命」。 本刊特地轉載《擁有搖擺樂風的畫家:桑貝》一書中的精選文圖(2019年6月由新經典文化出版),邀讀者一同欣賞桑貝對他心愛音樂家的妙思與看法。
-
達人推薦 本月我想看
《新人類計畫:預告會》
相信看過二○一八年《Animator2.0》的人,都很難忘記,有一匹白馬曾緩緩行走過,位於十樓水源劇場的舞台。那是一個樸實而真摯的時刻,極度詩意的展現。 魔術師周瑞祥,與劇場導演陳煜典的合作,一直以來關注的,並非魔術中的刺激與炫麗,而是透過細膩的調度,讓魔術隱身於「事件」之後,並思考整體上重複閱聽的可看性與劇場性。甚至將「魔術」的邊界向外推展,如果人類對於技藝的純熟,對於性別光譜全幅的認同,乃至肉體器官的掌控度,都像是一次又一次的更新,那麼,真正的魔術會不會其實,是奠基於理解他者的意願,理解未知的意願。 八月中旬,兩人將再度合作,開展一個為期三年的「新人類計畫」,以二○一九年為計畫元年,推出《新人類計畫:預告會》。欲購從速呀。 文字|陳以恩 劇場演員
-
達人推薦 本月我想看
音樂劇《一個美國人在巴黎》
想用另外一個方式來談談,為什麼我要推薦大家來看八月二十日開始在臺中國家歌劇院上演的音樂劇《一個美國人在巴黎》。 很多時候,看表演是一種感覺。即使身在美國,也不是每一個城市都可以欣賞到百老匯音樂劇。眾多的樂迷千里迢迢的來到紐約劇場區(theatre district)欣賞歌舞劇。除了有眾多的選擇之外,五光十色的街景,時尚,當然是一個迷人的特色。 一齣原汁原味的舞台劇,要動用的布景人力,真的非常多。今天置身於臺中國家歌劇院,有著一流的硬體設備,周遭有高級的精品百貨,美麗動人的街景,林蔭大道,結束後還可以去品嚐台中美食文化。不用到美國,一樣可以用和紐約同樣的票價,欣賞到一齣正宗的百老匯歌舞劇。當然值得來台中欣賞表演。 文字|王昭惠 熱愛看演出的錄音師
-
國家兩廳院Asia connection亞洲連結論壇八月登場
國家兩廳院Asia Connection三年計畫,今年為首屆出發,以「戲劇」為主軸,舉辦Asia Connection論壇與東亞劇場拼圖展演,邀請日本、韓國、東南亞地區國際策展人共同參與分享與討論,串起亞洲藝術共榮圈。
-
雲門舞集+陶身体劇場 交換編舞家同台演出
雲門舞集創辦人暨藝術總監林懷民今年底退休前策畫的最後一檔節目「雲門舞集+陶身体劇場」將於十月起在國表藝三館登場,還未上演,已引發好奇與討論。
-
2019舞蹈秋天 以身體取代語言 發動對話思潮
「2019舞蹈秋天」將帶來九檔精采作品,並首次將演出場地跨至雲門劇場演出。參與藝術家包含林懷民、何曉玫、英國阿喀郎.汗等;此外也加入台灣青年編舞家田孝慈、鄭皓與蘇品文,交出下個世代的新觀點。
-
日本舞踏大師大野慶人7/25台灣特別演出
日本舞踏大師大野慶人再次來台,為了讓更多人見證舞踏之美,除了開設工作坊,他將於七月廿五日下午五點整,特別準備十分鐘演出給台灣觀眾,用全部身心把自己身體所體驗的舞踏傳達給現場所有人。
-
中山堂化身遊樂場 《這裡沒有大野狼》創造獨一無二親子劇場
2019臺北兒童藝術節適逢廿周年,以「你好不一樣」為主題,因此特別委託來自設計、音樂、戲劇、教育等不同領域的藝術工作者們組成「樂遊聚夥伴」,共同創作《這裡沒有大野狼》,帶來十六場演出。
-
「向巴赫致敬」鋼琴全本作品系列音樂會 四十四位台灣鋼琴家聯手創下世界壯舉
由鋼琴家葉綠娜、魏樂富策畫,新象.環境.藝之美文創主辦的「向巴赫致敬」鋼琴全本作品系列音樂會,齊聚高達四十四位台灣優秀三代鋼琴家馬拉松接力演出巴赫全鋼琴作品。
-
擊樂家薛詠之以日常物件打造「柏拉圖的洞穴」
2019新點子實驗場「柏拉圖的洞穴」由擊樂家薛詠之與創作夥伴們運用日常物件,結合光影與聲響,打造「柏拉圖的洞穴情境」,並與舞者王玟甯共同搭配,以洞穴寓言強調走出舒適圈的重要性。
-
《克隆少年》開啟世代交流對話場域 與觀眾共同探索「青少年」
長期以實境實驗劇場創作探討社會現象與問題的OD表演工作室,本週末以青少年為主題創作的《克隆少年》,在七月十二日至十四日於實驗劇場演出四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