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銘隆
-
焦點專題 Focus
《迴》 一句詩舞出一場孤獨禪境
《迴》雖從白居易的詩出發,但楊銘隆強調,主要取詩句所予人的意境,於是乎,「孤獨感」成為整個製作團隊希望營造出的舞台意象,「但不是淒涼,而是每個人終其一生,最後都只有自己。」楊銘隆補充。而所有的回憶、記憶,便會在梁小衛所飾演的女子步行向遠方時,慢慢展開
-
藝號人物 People 編舞家
楊銘隆 釋放亮眼東風
以一系列「東風」舞作標誌鮮明特色的編舞家楊銘隆,若深究其身體風格,卻能發現這樣的肢體,來自楊銘隆年輕時所受的美國編舞家崔莎.布朗的釋放技巧訓練。在東方與西方往返交錯的舞蹈經歷,讓楊銘隆對身體有更深刻的體悟:「我更願意回到基本的人體結構、物理運動原理,對這些有清楚的認知,不管什麼動作都能做出來,而不再分什麼東方西方、傳統現代。」
-
舞蹈 舞蹈空間《風云》 楊銘隆又展「東風」
霸王別姬後 舞出歷史外的新選擇
睽違六年後,編舞家楊銘隆與舞蹈空間舞團的「東風系列」再度出手,與臺北市立國樂團合作,演出以「霸王別姬」故事為主題的新作《風云》。除了有北市國樂師與舞者的即興互動,還在原有的故事結局外,另外發展出楚霸王和虞姬的不同結局。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由舞蹈肢體引領 啟發多元藝術的空間
「沒有設限、開放思考、多元創作」,二十年來,這些發展概念形塑舞團經營的特質。舞蹈空間舞團的「新」與「變」,擴大表演藝術的空間,更實質地對台灣舞蹈表現形式產生質變的影響,也因此形成舞團特有的風格和發展形式。它的發跡不是仰賴一個舞台明星,創團團長平珩憑藉的是對藝術和舞蹈的熱愛與不設限的寬容,與其說它是一個專司表演的舞團,不如視它為一個藉由舞蹈肢體探索而發展多元藝術的「空間」。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島崎徹、楊銘隆 舞動東方靈思
舞蹈空間舞團二十週年系列演出,由「粼光‧乍現」率先登場,來自日本的島崎徹與出身台灣的楊銘隆編創演出,他們分別從各自的東方文化中,提煉出創意元素,融入現代舞作中。
-
舞蹈 藝術活力膠囊~舞蹈包
濃濃東方味 精覽台灣舞蹈風華
兩廳院在四月份推出的「藝術活力膠囊系列雙十年華.舞蹈彩匯」將演出十支舞作,這十支舞作,從傳統民族舞到現代舞與芭蕾舞,從東方到西方的肢體美學,從台灣民俗到中原戲曲的舞台與動作元素,匯演了台灣舞蹈史的精華脈絡,呈現東西方文化衝擊下的舞蹈之路。
-
特別企畫 Feature
打造不一樣的東方風
《三探東風》不以說故事為目的、不刻意營造東方情調。在挑戰武功、動作與現代舞技巧的對立與融合間,不經意地流露出屬於東方純粹的美感與邏輯。這個作品有一個很抽象的副名「白水天」。楊銘隆說,他希望抽煉出京劇肢體更抽象的質感。
-
舞蹈 舞蹈空間十五年新作
《視界2020》逼視近未來
《視界2020》舞名頗為另類,2020來自於人左右眼睛正常的視力極限(2.0),也可被解讀成一個近未來的時空。在《視界2020》中,焦點是可以被瞬間轉移和改變的,視覺美感慣性被打破的。
-
舞蹈
身體搞機械 即興玩空間
排練場上,舞蹈空間駐團編舞家楊銘隆正和舞者們排練五月即將發表的新作《域之二》,舞者們伴隨著極限主義音符舞動著規律純淨的線條,平衡簡潔的構圖,自成一個恬適自足的世界,彷彿有一道光,將戶外迤邐綿延的鬱悶化開了。 《域之二》空間的即興遊戲 顧名思義,新作《域之二》的主角是空間。楊銘隆認為,現代都會人生活在狹小的空間中,身體互動關係非常微妙,像是在樓梯間兩人迎面襲來的擦肩碰撞,洗手間裡廁門一開一闔的出入節奏,電梯中擁擠卻疏離的身體,幾乎都能成為舞蹈的元素,讓他信手拈來。他為整個作品預留許多即興空間,楊銘隆透露自己也將參與部分片段的演出,他形容這支作品就像是「有機結構體」,因應不同空間、舞者和觀眾的加入,而有不同的形狀。 這次他要把玩顛覆的空間,是今年剛好滿二十歲的皇冠小劇場。當楊銘隆問:「皇冠小劇場可以怎樣玩出新的花樣?」時,舞者面對這個朝夕相處以致麻痺無感的空間,臉上浮現困頓的表情,腦筋一片空白。沉默空氣凝結一陣子後,楊銘隆主動提出「密閉空間」的概念,馬上有舞者反應:「高速公路的收費員不就是每天關在小房間裡工作的人嗎?」,緊接著彷彿被展示在玻璃櫥窗裡的檳榔西施、電子花車小姐、網咖隔間的電玩家等等類似的點子被激盪出來,霎時間討論熱絡不少,很多有趣的舞蹈意象也就在此發生了。 《域之二》的動作編排重新回到楊銘隆所熟悉的崔莎‧布朗式舞蹈語彙,舞者的身體傾向於機械式的運作,舉手投足的延展都落在垂直水平軸線上。只是楊銘隆近年跨界編舞,從東方文化擷取不少元素,似乎也更了解東方人的身體,潛移默化下,楊銘隆的「崔莎‧布朗」產生「質變」,在呼吸吐納間,舞者的身體多了點東方婉轉蜷繾的餘韻。資深舞者詹曜君說,這是個很奇妙的變化。 「域」見楊銘隆 楊銘隆曾是美國後現代舞團崔莎‧布朗(Trisha Brown)首位華人舞者;歷經多年的西方舞蹈經驗,楊銘隆從前年開始,融合東西方表演素材,以「傀儡」操控和被操控意象為題,所編創的《東風乍現》(2002)、《再現東風》(2003)似乎讓他編舞生涯展開新的一頁。 編舞時,楊銘隆話不多,丟出遊戲規則後,剩下的就是舞者的即興空間。在發展過程中,楊銘隆手持著DV,一邊看著場上舞者肢
-
百匯
標舉跨界,歡慶二十週年
皇冠藝術節前身為「皇冠迷你藝術節」,在皇冠雜誌四十週年時擴大舉行,轉型為「皇冠藝術節」。十年後的今天,鎖定「跨界合作」模式為主的策展方向,每月以不同主題呈現,演出自四月至七月分別舉行。 四月皇冠藝文中心會與「女人組劇團」合作,從女性議題、女性導演出發,將發表「二○○四年十全十、美女節聯演計畫」之八項製作。(參見嚐鮮篇) 五月則有舞蹈空間舞團運用機械裝置與舞蹈即興所呈現的《域之二》,除由藝術指導楊銘隆主導整體結構外,並將由所有舞者共同參與主題的創作與發展;而近年在偶劇及劇場藝術上表現傑出的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也將針對皇冠小劇場的型態,利用充滿創意及使用環保材質的各類偶,製作以中、高年級兒童為對象的作品。 六月起,皇冠劇廣場密獵者劇團的三位主要導演鴻鴻、陸愛玲及傅裕惠,將各自發表一段半小時的獨幕劇,搭配下一週以結構即興為主的古名伸舞蹈團與比利時音樂家彼得‧蔡司(Pieter Thys)的現場即興音樂演出《新地界爭霸》。之後還有新生代頗具膽識與創意的「外表坊劇團」導演李建常,以與皇冠出版社相關的「書籍」來創作。 七月則由「水母漂集團」導演陳俊明,與舞蹈空間舞團的年輕團員陳冠霖,合作《訊息消失》。二○○四年九~十月則有兩檔六場的「小亞細亞網絡──創作大匯」。邁入第七年的小亞細亞戲劇/舞蹈網絡,這次將結合來自新加坡、漢城、東京、京都、北京、香港及台北的藝術家,分為舞蹈類及綜合類兩組,於今年共同參與為期四週的「創作與創意會議」(Creators Meeting)。 (本刊編輯 傅裕惠)
-
複合風
預示未來、祝福未來
《2020》並不特指二○二○年,楊銘隆也不想用舞蹈講一個在二○二○年發生的故事,「是一種未來感,一種強烈而遙遠的image。」
-
舞蹈
從重創性的撞擊中營造謀合
舞蹈空間今秋與國光劇團創意結盟,跨界編創《再現東風》。該支舞碼將由舞蹈空間駐團編舞家楊銘隆,結合國光劇團導演李小平、與知名作曲家陳揚聯手打造。當現代舞編舞者碰上傳統戲曲導演,再加上一個前衛作曲家,《再現東風》將「跨」出何種東方情調。本刊特別邀集三位創作者,藉由「交叉詰問」的討論方式,讓讀者先賭這個特別的跨界工作模式。
-
舞蹈
「東風」與懷舊
《東風乍現》仍維持著舞蹈空間舞團一貫的特色:嬌巧精練、機動性十足。令人玩味的是,編舞家孔和平的昔日英雄情懷與楊銘隆所營造出的流金歲月之感,不約而同地賦予「東風」強烈的懷舊色彩:在時序變遷、物換星移之際,尋找「東風」,便成了一個尋找時間與空間的「他者」(the other)以自我映照的過程。
-
專輯(一)
東方,就在自己身上
新一代編舞者眼中,傳統或是前輩們試驗過的東方已經太過遙遠,同時,他們也拒絕觀者以東不東方來檢驗其作品,若執意要談東方,東方絕不再是歷史、政治、社會或哲學玄思,而是在自己身上、在童年記憶中、在日常生活裡。
-
回想與回響 Echo
舞在四月的須臾
楊銘隆從崔莎.布朗的技巧中獲得自我身體的解放,並運用於舞作中,釋放内心的風景。動作收放之間,不慍不火、沈著有緻,尤其是那「突然的停住」、停住後再往下延續,既不顯得突兀或拖延,總是游刃於操控肢體與音樂之間的密縫。
-
舞蹈
看臉在跳舞
整套節目兼顧了創意和文化呈現,有編舞者個人情感及生活經驗的描述,而空間、燈光和音樂等劇場元素也融入表演,增添作品視覺效果。
-
戲曲
從實驗累積成果
「舞蹈異人世界Part II」跳脫舞蹈空間舞團過去一人編舞的經營方向,不同創作人的舞作讓舞團的作品風格趨向多樣化。三位舞者出身的創作者,顯然對身體的展現特別感興趣,舞台表現卻各有看法。
-
特別企畫 Feature
楊銘隆.楊李罔
舞者楊銘隆會離開世界知名的崔莎.布朗舞團回到台灣,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爲了年近八旬的母親。去年母親住院開刀,才讓他警醒到母親的年歲已大。記得高中時有一次晚歸,母親惦念著站在門外守候的身影,一直讓他耿耿於懷。 楊銘隆是家中的老么,從小就特別黏母親。回想起小時候的日子,他說:媽媽很會做女紅,家中小孩穿的,都是母親親手做的衣服。一邊幫人家做衣服賺錢、一邊帶小孩。他最記得那段在碎布堆上玩,聽著縫紉機工作聲睡著的日子。 對於楊銘隆將跳舞當成職業,媽媽一點都不反對,她說:只要兒子安分做人,一點都不擔心他的將來;不管做什麼,只要他喜歡就好。若要說有什麼牽掛,就是希望兒子早點成家。 (本刊編輯 陳品秀)
-
台前幕後
科技與人文的對話
「2000異世界」由五位編舞家聯手出擊,針對人文與科技的關係做多方的探討。演出大量運用動畫、錄像等多元媒材,將使影像投影成爲舞台上另一位重量級的「舞者」。
-
舞蹈
另外一種「新世代」的組合
編舞者們對此次舞展的主題「身體?誰的?」提供不同層面的思考和創作的角度,經由他們感性與理性的內在經驗,呈現在特殊舞蹈語言和風格裡,以傳達他/她體會和體悟的生活經驗,以及作品的重要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