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古典舞團
-
表演視界
新古典舞團唐樂舞重建演出《拔頭》
-
專題
誰來與電腦共舞?
「與電腦共舞」這場演出不只是人在跳舞,更有無尾熊與骷髏與機器人等虛擬的舞者,與真實舞者與輪番上陣。異於傳統表演模式、時間於空間的交錯運用,另類的創作型態挑戰觀衆的觀舞經驗。
-
專題
乘著銀幕飛毯而來的新舞伴
台灣舞蹈運用多媒體的製作多出現在九〇年代後期,進入二十一世紀更見蓬勃,儼然成為一股新的趨勢。從雲門舞集、台北藝術推廣協會、古名伸舞團到新古典舞團,不管在經驗、創意的執行上,皆對多媒體的運用付出相當大的心神。
-
特別企畫 Feature
傳統當代.禮尚往來
現代舞蹈在台灣發展蓬勃,相較於大陸堅守芭蕾及民間民族舞蹈類型而言,台灣表演現代舞蹈類型的團體有赴大陸發展的利基。因此,在奮力爭取歐美國際舞台表演機會的同時,西進大陸一方面算是藝術交流,另一方面也是尋找市場。
-
舞蹈
獨行大漠展心境
《大漠孤煙直》延續劉鳳學講求形式結構、舞蹈和空間有邏輯關聯的一貫風格,和去年的作品《黃河》比較起來,這部大型舞蹈沒有歷史情結,只有個人情感,更能看出編舞者五十年的心血累積。
-
台前幕後
蒼茫的壯闊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感動,深深撞擊著劉鳳學創作的靈魂,《大漠孤煙直》以單純的動作符號和空間結構,表現出詩意蒼涼又雄偉的境界。
-
舞蹈
你看到黃河?還是肉體?
編舞家通過生命中最激奮的記憶,創作出她心目中的《黃河》,我們寧願相信劉鳳學是爲了找回某種在這個時代已經失去的肉體力量,更是她以這樣古典意味的肉體禮讚,歌頌她對生命活力的崇拜。
-
表演書房
揭開劉鳳學的神秘面紗 評李小華的《劉鳳學訪談》
在台灣,任何有關舞蹈書籍的出版都是讓人振奮的,尤其是一本眞正深入探討舞蹈美學與哲學思考的訪談錄。但這樣一本好書的出版,卻也同時提醒了我們,台灣舞蹈硏究所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整個社會缺乏一個公有共享的舞蹈資料與影像收集、保存的機構。
-
即將上場
《地獄不空 誓不成佛》劉鳳學作品112號
舞劇《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是以地藏菩薩金喬覺(696-794年):「衆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之大願爲表現焦點。整齣舞劇透過歷史事件,以嚴肅的宗敎態度,檢視與反思二十世紀人類經歷之災難,並提出二十一世紀人類往何處?人類的歷史是否仍陷於血腥的輪迴,抑或邁向開悟之路?有意義的掌控人的價値、人的尊嚴?這是新古典舞團繼《灰瀾三重奏》之後,再度以嚴肅的態度檢視與反思二十世紀由人爲因素所造成的災難。
-
藝術保存
烙下舞蹈的印記
舞作保存不僅可以讓舞蹈家的創作累積更具體化,同時也是國家藝術發展軌跡的有形表現。而團齡長達二十五年的雲門,在一百四十四部作品裡,也只有少數作品趕上錄影科技而被保存下來,另外還有五成以上的作品「來不及」記錄。
-
舞蹈
徒留卷夾的台灣社會檔案
劉鳳學求新求變的創作力及富含儒家思想的文人風範,透過條理分明的嚴謹佈局益見凸顯。但坐在國家劇院裡是等著被感動、被震憾,而非僅是不舒服地皺眉搖首。
-
焦點
童眞的眼眸 二十年的累積 《灰瀾三重奏》
舞蹈界宿耆劉鳳學,雖然已七十二歲,至今仍創作不輟。西班牙詩人畢先諾.阿雷山德列(Vicente Aleixandre)詩作《最小的》,成爲她此次創作的繆司。
-
舞蹈
《黑洞》的抽象與具象
劉鳳學力求在同中求異,異中求變,尤其是舞作的結尾,舞者將所有身體的能量完全釋放出來,加上空間的靈活運用,將整個演出的氣氛帶進一種熱血澎湃的高潮。
-
焦點
劉鳳學的「星座」誕生 新古典舞團新作《黑洞》
黑洞基本上是指一個引力極強的旋渦,強到連光都被牽引進去,無法脫逃,所以從外面看,只是一團黑。劉鳳學從此引伸出黑洞所象徵的意義──「無限之重力和無法逃脫之引力」,發展出一系列有關「力」對人體動作的奧妙。
-
舞蹈
空間與肢體的書寫
《曹》劇避免了所謂「民族舞蹈」的動作語言以及其敍事與空間排列的窠臼,直接自古舞吸取肢體的靈感,再配合現代舞台的觀念,讓我們對民族舞劇的發展有了更深一層的信心與期望。
-
焦點
紅花還是綠葉 音樂伴奏的角色定位
跨領域結合的藝術形式在近年來有越盛的趨勢,除可增加整體可看性、在低靡不振的票房中尋求突破,也使得不同的表演形式有相互交流的機會。音樂雖然多半以輔助者姿態出現,但此一界限在近年亦有模糊的趨勢,反而搶盡了主角的丰采,予人留下深刻印象。
-
焦點
邀文學起舞 劉鳳學的《曹丕與甄宓》
在劉鳳學舞蹈創作生涯裡,常以文學爲題,從早期的《天問》、《招魂》、《秋江》、《現代人》、《漁歌子》,到《雪祭》,都帶給觀衆深刻的印象。這次她將二十年前以漢魏三國的曹氏家族爲題之小品《洛神》改編成長篇舞作《曹丕與甄宓》,並以新古典舞團「冷」與「對比」的美學策略,呈現一場文學思索之餘的美感享受。
-
人物點描
穩立於古今中外的舞蹈家 第一位舞蹈博士劉鳳學
位於新生南路龍安國小對面的四樓公寓裡,投入舞蹈創作、硏究及敎育近半世紀的劉鳳學,正在和新古典舞團的年輕團員進行明年新作:劉風學第一百零九號作品《曹丕與甄宓─權利vs.女性》(暫定)的排練。這位第一個獲得舞蹈博士學位的中國人,自民國七十九年從敎職及行政崗位退休後,大部分時間不是在舞團編舞,就是在家裡的書堆中埋首硏究。是什麼力量支撑她一輩子不停地爲舞蹈付出?
-
舞蹈
取之於自然並回歸於大地 關於《沈默的杵音》
原住民舞蹈的精神,來自自然,來自大地及生命的呼喚。劉鳳學將這群受現代舞蹈洗禮的舞者,回歸原始的本質,自然地舞出原始的舞蹈。
-
焦點
原舞新貌 劉鳳學博士的新作《沈默的杵音》
在《沈默的杵音》中,劉鳳學仍然維持其特有的深沈舞風,表達出她對原住民和台灣文化現象的由衷關懷,藉著舞蹈這無聲的語言,打破她的沈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