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娜.鮑許
-
藝壇動態
林懷民在德國榮獲終身成就獎
【台灣】 林懷民在德國榮獲終身成就獎 由歐洲最重要的文化電視台ARTE、德國國營電視台ZDF、及福斯汽車公司主辦的Movimentos國際舞蹈大獎,十一月二十日宣佈林懷民獲得終身成就獎。這個獎項五年頒獎一次,二○○四年,法國編舞大師莫里斯‧貝嘉(Maurice Bjart) 獲頒第一屆的終身成就獎。評審團表示,林懷民汲取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編創出現代感強烈的舞作,開展台灣文化新局;他的藝術,他的謙虛與人道關懷,久為國際舞壇敬重。配合這項獎賞,ARTE今年十月即派遣攝影小組到台北採訪林懷民,拍攝雲門的秋季公演活動。「林懷民專輯」將於明年春天在歐陸各國首播。(周倩漪) 「新舞臺巷」獲台北市文化局譽揚專案定名 台北市文化局於十一月十五日公開譽揚台灣第一座民營表演藝術廳新舞臺的貢獻,將新舞臺鄰近松壽公園與新光三越百貨的L形巷道定名為「新舞臺巷」。市長郝龍斌市長親為「新舞臺巷」的標誌物「天天向上」揭幕。標誌物「天天向上」由香港的文化創意人榮念曾所設計,是座約三米高生鐵材質的拱型雕塑物,「天天」是榮念曾漫畫筆下的十歲小男孩。中國信託商業銀行獨資贊助的表演廳新舞臺,十年多年來持續挹注藝文資源,三大自製系列成果包括了「新舞風」、「新傳統」、「新童樂」,及獨步台灣的「新舞臺視障藝術季」。「新舞臺巷」是繼「雲門巷」、「藝術家巷」,第三個被譽揚專案定名的巷道。(周倩漪) 京劇演員楊舒晴 躍上太陽劇團 享有全球盛名、明年初將來台灣演出的加拿大太陽劇團前年在台徵選演員,京劇出身的演員楊舒晴,上月接獲入選通知,成為台灣首位入選女團員,明年元月要在美國拉斯維加斯登台,預計一年將演出四百七十六場。三十三歲的楊舒晴十歲就學京劇,學生時主修刀馬旦,但她興趣多元,京劇外還學歌仔戲,現代舞也跳得好,目前是佛光大學佛光大學藝術研究所學生,同時兼任文化大學戲劇系講師。在甄試過程中,三十人報名,二十人通過初選,決選從上午九時考到晚上七時,分自選動作、指定動作、武術對打、即興演出四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沈默的大師 煙霧中的舞者
唯獨一次坐在碧娜身旁,是前往機場的途中。照樣沈默的她,除了雙眼凝望窗外,便是頷首陷入沈思,不經意中,發現她的手翩然動了起來,輕輕地、毫無稜角地擺動,整隻手臂彷彿全沒了關節,只有那麼一下子的揮舞,等等,我看到大師的靈感了嗎?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如果我是植物,碧娜就是適合我的天氣!
碧娜.鮑許烏帕塔舞蹈劇場的資深舞者多彌尼克.梅希(Dominique Mercy),從第一次訪台演出《康乃馨》時就令人極為印象深刻,與碧娜合作超過三十年的他,這次更主持舞蹈工作坊,帶領本地舞者體驗碧娜式的舞蹈。本刊趁此機會,訪問這位優雅的舞者,一談他與碧娜工作的種種。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簡潔.入世.熱情馬祖卡
我們觀賞碧娜對於社會關懷的手法,她善用簡單的取材、直接的陳述,藉著事物的比對來呈現議題的特性。是一種感知(to perceive)的過程,她讓我們在感官的世界接收到「生猛般」的資料,並且轉換成真正可用的資訊。讓我們實際感知到內在心靈對這世界的意象,而非外在世界的本身。
-
特別企畫 Feature 舞,在生命的瓦礫之上
凝視存在 凝視碧娜.鮑許
碧娜.鮑許, 一個從德國歐陸狂捲震撼全世界的名字; 舞蹈劇場, 一種打破界線卻真實鏤骨的複合性藝術。 十年前,《康乃馨》帶來滿場的驚世感動, 今年,《熱情馬祖卡》將是久違的歡快淋漓。 她的個性強悍美麗, 她的舞台危險張狂, 她的主題, 那孤獨與恐懼,激情與渴愛, 啊,如此直視貼近存在的顫抖和勇氣。 誰都不能忘記她的名, 因為誠實,因為愛。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關於碧娜.鮑許的聯想
國際編舞大師碧娜.鮑許三度來台,絕對是台灣表演藝術界的一大盛事,想當然爾,「她」就是本月份我們雜誌封面專題的絕對人選。在本期雜誌中,編輯部 除了對大師的生平做詳細的介紹之外,也針對「舞蹈劇場」對台灣編舞家的影響,有詳盡的探討。當我看到大師近年陸續為許多國家所編的「城市系列」舞作時,忍不住思忖:台灣或是台北,如果成為她的一支舞碼,她眼中的這個島嶼、這座城市,到底會是甚麼模樣?可是我一想到日前被一窩蜂炒作,以致浮濫淺薄的「台客文 化」風潮,就心中一驚,放棄想像。 由一塊土地出發所孕育的舞或藝術,無疑代表了這個地方、這群人共同的面像。記得日前某電視節目中 出現的「台客」少年郎,嚼著檳榔勾著「牽拖」,跳著由日本「啪啦、啪啦舞」改編而成的「台客方塊舞」之後,還大剌剌的說「鋼管舞」也是本地土產,「辣妹花 車」在鄉下婚喪喜慶、迎神拜佛時是絕對少不了!而主持人居然也說:「對啊,就連『檳榔西施』近來都已成為國外遊客爭相拍照的對象。」我實在不願承認,那就 是我們一直努力的「台灣印象」?當然也不希望日後碧娜.鮑許為台北所編的那支舞,會讓我們美麗的福爾摩沙走樣。此外,我更擔心的是,那支舞再經過全球的巡 演之後,會給不熟悉這塊土地的觀眾甚麼樣的感想? 「以前我因為恐懼、驚慌,而可能由一個動作開始,逃避問題,現在我直接由問題開始。」誠實 的面對問題,是碧娜創作的根本。我們是否也應該誠實地面對,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台灣的競爭力問題。根據《哈佛商業評論》指出,藝術碩士(MFA)已成為目 前美國企業界最熱門的文憑,而且逐漸凌駕了以往企管碩士(MBA)地位。此外,麥肯錫管理顧問公司也指出,從一九九三年到二○○四年,雇員裡的MBA背景 員工比率自61%下降至43%。這都顯示了企業界對基本的技術性訓練需求已經下降,慢慢轉為重視具有藝術思維的創意人才的面像。而日後台灣所需要的競爭 力,不是也應該符合這個世界趨勢嗎? 未來的優勢人才培育,不但來自具有前瞻性的藝術人文教育,並且還要讓苦心栽培的人才走出去。於是本刊在本期也特別專訪兩廳院董事長陳郁秀及台北藝術大學校長朱宗慶,請他們一談如何讓台灣的藝術與未來的藝術家們,有著國際的視野,讓台灣發光。 看著碧娜.鮑許為里斯本所編的《熱情馬祖卡》片段,雖然在眼前閃過的舞者靈動歡愉,儘管在耳際掠過的音樂美妙
-
特別企畫 Feature
最強悍的孤獨
碧娜.鮑許不避諱用她的舞蹈來詮釋各種殘酷與暴力,權力位置的壓迫和宰制,彼此的折磨與消耗,大抵上反映了她的一種悲觀,然而在面對瓦解和崩毀時,唯一不存在鮑許的舞中的是逃避,永遠只有凝視和對抗。她的作品中大量的重複動作,不只是印象的強化,它是一種意志,與看不見的、不可違抗的法則搏鬥的彈奏。
-
特別企畫 Feature 碧娜的「舞蹈劇場」為何觸動人心?
他們「來真的」 於是我們流淚
碧娜.鮑許之所以撼動觀眾的心,不在於她的「舞蹈劇場」,而是作品中呈現出近乎自然主義的表現形式,表演者在舞台上都「來真的」,舞者或其本身的經驗都曾即興入舞,所以當觀眾看到男舞者撫摸全裸女舞者,表演者閉著雙眼在舞台上跌撞桌椅時,會留下滿臉淚痕與觸了電般的感動。
-
特別企畫 Feature 新舞蹈的勇氣之母 縱橫舞台與愛情
菸槍、夜貓子、創作狂、酷媽媽 碧娜這個人!
她的外表數十年如一:深色馬尾長髮、瘦削蒼白的臉龐、一身黑衫褲,菸不離手,超級夜貓子與創作狂這就是碧娜.鮑許,新舞蹈的勇氣之母,用不變的堅持探討著人類存在的核心問題,總是讓觀眾震撼甚至不悅,總是不斷地指出人們的弱點,並持續地要求人們改變老套的生活方式,拋棄冷酷無情。
-
特別企畫 Feature 粗糙或滑溜 水池或熔岩 遍地康乃馨或巨形仙人掌…
碧娜的舞台 挑戰奇想界限
碧娜.鮑許讓觀眾驚悚的方式,不只是題材與舞者,通常第一眼入目的舞台景觀,就足以讓人嘴巴合不攏來整面舞台的水、超巨大的溜滑梯、遍地栩栩如生的康乃馨這都是碧娜的舞台奇想,在前後任舞台設計師羅夫.玻濟克與彼得.帕布斯特協力下成真。九月訪台演出的《熱情馬祖卡》,將搬出一整面的火山熔岩地形,女舞者在山丘上搔首弄姿地作起日光浴,許多舞者出場時跨行顛簸、危險的路徑,越過火山熔岩,並降落在原本的舞台上。
-
特別企畫 Feature 在德國.體驗碧娜新舞 強調純舞蹈 為柏林帶來「韓流」
《粗糙的切割》 顛覆韓國泡菜
二○○七年一月,柏林人熱情地在冷冽風中迎接碧娜.鮑許與烏帕塔舞蹈劇場的到來,睽違柏林九年的碧娜帶來二○○五年為韓國首爾而作的《粗糙的切割》,韓國音樂與泡菜登上舞台,近來舞台風格減弱戲劇效果的碧娜,在此作中更是用了大量的純粹肢體動作,但碧娜關注的兩性話題與獨特幽默感,仍然讓觀眾擊節讚賞。
-
特別企畫 Feature 在德國.體驗碧娜新舞 碧娜.鮑許二○○七年最新作品
浮光印度 流瀉溫和舒緩
今年五月十八日在烏帕塔首演的碧娜.鮑許新作,依然沒有名字,以印度為主題。但整晚看下來並不覺得與印度文化特別緊密相連,只有幾幕較為明顯。和過去作品強調的兩性衝突與暴力挑釁相較,新作顯得極為溫和舒緩,這也許是碧娜.鮑許印度之旅所得到的主要感受吧!
-
特別企畫 Feature 台灣的舞蹈劇場風潮 1980s-1990s
碧娜式身體 權力與論述的角力戰場
早在八○年代,碧娜.鮑許的舞蹈劇場,就已經在台灣悄悄地展開了創作的影響力。隨著當時解嚴、社會運動的興起,編舞家們以舞作反映對社會議題的思考,而舞蹈劇場的形式正適合進行這樣的呈現,林懷民、陶馥蘭、蕭渥廷等編舞家,即以這樣的「碧娜式身體」,進行各種論述、權力的辯證。
-
特別企畫 Feature 台灣年輕編舞家的鮑許熱:1990之後
揭露底層、吶喊自己的台灣舞蹈劇場精神
碧娜.鮑許的創作影響,在年輕一代的編舞家身上仍持續延燒,或像伍國柱、賴翠霜直接負笈鮑許母校福克旺舞蹈學院吸取舞蹈劇場源頭養分,或如布拉瑞揚以舞蹈劇場的精神,呈現對社會的強烈批判;另外如吳碧容、姚淑芬、何曉玫等都在舞作中各自發揮。對動作情感真實性的要求、人性的關懷與批判意識、舞台空間的使用、蒙太奇式的拼貼結構等舞蹈劇場面向,已成為台灣編舞家可以自由運用的元素。
-
常客推薦 本月我要看
碧娜.鮑許《熱情馬祖卡》
由於喜愛雲門舞集而踏進現代舞的世界,逐漸認識世界各大知名的舞團及舞蹈大師,德國的舞蹈劇場大師碧娜.鮑許的名號更是如雷灌耳。每位世界級的舞蹈大師都有自身獨特的理念,碧娜.鮑許也不例外,她說:「我在乎人為何而動,而不是如何動。」這句話簡潔地傳達了她舞作的內涵,也深深地吸引了喜愛現代舞的我。舞者的肢體千變萬化,編作出讓觀眾驚嘆的曼妙舞姿並非難事,但碧娜‧鮑許卻經常以日常生活的動作編舞,真實地貼近觀眾的情感,總能引起熱烈的回響與共鳴。 碧娜.鮑許的魅力,連西班牙電影大師阿莫多瓦也為之迷醉,電影《悄悄告訴她》採用《熱情馬祖卡》的片段向她致敬。多年前觀影的舞蹈片段還留存深刻的印象,讓我非常期待能在劇院親身感受其舞作的魅力。 文字|王凱君 29歲,視覺設計。偏愛舞台音樂劇或舞團演出,每月觀賞表演一次以上。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熱情馬祖卡》 一場充滿葡式情懷的旅遊記憶
讓我們歡快共舞!—碧娜.鮑許與烏帕塔舞蹈劇場
碧娜.鮑許終於又要來了!二○○三年因為SARS,我們與她的《拭窗者》擦身而過,今年她將帶來另一齣「城市旅行」系列的名作、為葡萄牙里斯本所編作的《熱情馬祖卡》。相較於她早期作品凸顯男女衝突與對立的殘酷場面,這支作品散發出表演者肢體舞動的歡樂與激情,是長久居住於陰冷德國的鮑許等人,少數較陽光的一面。
-
特別企畫 Feature 藝文近景╱當代舞蹈
不是只有碧娜.鮑許!
德國舞蹈劇場在一九八○年代以前衛睥睨之姿,赤裸地呈現人性黑暗面,震撼美國的舞評與觀眾,與以醜陋入舞、歌誦死亡的日本舞踏有異曲同工之妙。 雖然,對許多觀眾而言,德國舞蹈劇場在今日幾乎等同於碧娜.鮑許,事實上,德國舞蹈劇場從發跡至今歷經八十餘年,有不少的編舞者以不同的風格、語彙與哲思,創作出風貌各異的舞蹈劇場,使之成為珍貴的人文資產。
-
電影
再續劇場「一夜情」!
這次「穿過劇場的玻璃」影展,導演群一字排開,包括到過台灣的碧娜.鮑許,即將來台的歐斯特麥耶、羅伯.威爾森、鈴木忠志,以及更多與我們從來緣慳一面的大師。劇場貴在現場體驗,但傳奇演出卻未必有機會讓你親臨現場;透過劇場大師級導演的影像創作中,或可讓人領略其劇場魔力之一二。
-
特別企畫 Feature 演前導介
《環鏡》:瑪姬‧瑪漢餘音裊繞的短篇小說
去年首演的《環鏡》UMWELT,舞台上放置了三層不重疊,二十餘面像門一般的鏡面裝置。九名共同發展創作的舞者,在不斷被強風吹動搖晃的鏡面之間遊走。分明就是取材自日常生活的眾生相,卻因為舞台裝置和現場聲響所轉化出來的空間,而變得戲劇化而且充滿想像。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好一個風華璀璨的感官世界!
電影╱劇場導演鴻鴻,是出了名的愛看戲,長期以來流連世界各大藝術節。去年十月,鴻鴻再度遠征德國,一個月內走過五個城市、看了廿八齣作品,包括歌劇、戲劇、舞蹈,以及來自美國、比利時的客席演出,令他大呼收穫滿滿。鴻鴻特別挑出他這次看的九齣精采演出,圖文並茂,為本刊讀者紙上導覽當今德國劇場的璀璨丰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