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傳奇劇場
-
戲曲
國際化的死角
《金烏藏嬌》的創新企圖,不只擺在角色重新詮釋,更大一部分如編導所言,是在於「金烏」的重新堆砌。然而這個堆砌,似乎偏離了重點,反倒弄巧成拙地堆砌了一場意向並不明顯的繁瑣。燈光的多重切割,甚至道具的裝飾堆積,不斷給予觀衆大量的文化符碼,但它們的意義,沒有超越填補空白的心理焦慮。
-
劇場思考
搭乘時尚列車,接軌國際舞台
黃文英除了考證「水滸傳」故事背景的宋代服裝風格,同時也將「十九世紀西方的fashion」注入其中,以使《金》劇的服裝有現代感。所以,表面上看起來所謂的「中國風」,其實乃東、西方美學元素兼容並蓄而成,這種時尚之美,正是西方觀點下的一種「國際語言」。
-
台前幕後
管它風吹、雨打還是雷擊!
那個驕枉放縱的老國王,要聽取悦他的話,最後卻落得家破人亡;當初那個急躁求好的劇場導演,如今要一個人扮演七種角色,在結合傳統戲曲行當、音樂與現代戲劇元素的創作裡,找出自我表達的空間。
-
特別企畫 Feature
本土味,異國風,現代化?
國內近年來的「新編京劇」演出,以國光與戲專國劇團的大型製作爲首,在劇本取材與舞台呈現手法上多有創新,引發各方廣泛的討論。但這些作品能否爲台灣新編京劇的發展提出新的指向,是値得觀察的。
-
亞維儂
台灣藝術大躍進
世界知名的亞維儂藝術節此次以「亞洲之慾」爲主題, 邀請台灣八個表演團體赴法演出,參加的團體雖然備覺榮耀,但事實上壓力極大,除了演出成敗與否外,人手、經費的不,也讓團體在準備的過程咬緊了牙。
-
台北
瞌睡蟲不見了
左「出將」、右「入相」,中國古老舞台上鏗鏘,唱「歌仔」、說「相聲」,Y、Z世代感覺好陌生。且看薪傳、當代傳奇、明華園、相聲瓦舍和牛古,使出渾身解數把中國傳統戲劇大鬧翻天,變出新花樣。
-
即將上場
兒童傳統戲劇節
爲了讓小朋友能多認識中國傳統戲劇,此次由文建會主辦,辜公亮文敎基金會承辦的兒童傳統戲劇節,將邀請五個表演團體,帶來爲期一個多月的演出。 首先上場的是薪傳歌仔戲團的《黑姑娘》,此劇改編自西洋童話故事《灰姑娘》,希望藉著熟悉的故事,讓小朋友輕鬆進入歌仔戲的世界;十月則將有當代傳奇劇場的《戲說三國》、明華園歌仔戲團的《蓬萊大仙》以及相聲瓦舍的《相聲說戲》;戲劇節最末則由牛古演劇團的《老鼠娶親》做結尾,希望一系列的演出能讓小朋友更了解傳統戲劇,輕輕鬆鬆體驗奶奶的兒時歲月。
-
台前幕後
《慾望城國》十年
今年是當代傳奇劇場創團十周年。十年前「當代」第一齣作品,改編自莎士比亞《馬克白》的非傳統京劇《慾望城國》,將再度──第三十五場搬演。身兼導演、藝術總監及主演的吳興國回首這出發的第一步,「每一部分都是第一次」,也是回味無窮、永遠可資反芻的酵素。
-
德國
掌聲之後的隱憂
在歷史悠久的德國阿亨市,當台灣的表演團體正爲路德維藝術館主辦的「現代台灣藝術」專題展,賣力地將演出帶入高潮時,掌聲的背後,其實隱藏著「文化輸出」的問題。
-
台前幕後
在舞與劇的轉彎處
「劇場不是遊戲,而是我的信仰。」──亞伯特.卡繆 一個念頭,可以讓生命全走了樣,不論男人或女人都要聆聽米蒂亞心底眞正的呼喊。
-
座談會
從希臘雅典到當代傳奇
當代傳奇劇場日前剛在台北大安森林公園做京劇版戶外公演的《奧瑞斯提亞》,這個版本結合京劇形式、戶外環境於一身。今年國內另外還有年初藝術學院戲劇系的「敎育劇場版」,和年底即將推出的魅登峯劇場版的《奧瑞斯提亞》。三位以不同手法推出《奧》劇的導演在這場座談會裏,談到他們各自不同的希臘悲劇解讀方式。
-
焦點
環境劇場加「跨文化」表演 《奧瑞斯提亞》劇場初探
專硏「跨文化表演理論」的前衞劇場導演理査.謝喜納受邀來台執導由《當代傳奇劇場》以京劇形式演出的希臘悲劇《奧瑞斯提亞》,他如何把前衞、京劇融合在一起呢?作者以謝喜納在台的導演助理兼翻譯的身份,爲我們寫下第一手的觀察與紀錄。
-
縱墨觀史
戲裡乾坤大 大陸主要戲曲劇種在台灣的發展
一九九四年,國民政府撥遷來到台灣,行囊中的黃金、文物國寶已先一步運抵,而扎根於民間的地方戲曲劇藝也尾隨著草鞋、步鞋、槍桿一步一哼唱地流亡到台灣,京劇、豫劇、崑曲等傳演不輟。異地的絲弦、異地的鑼鼓點子,敷演(衍)出怎樣的劇相心聲?
-
藝壇動態
藝壇動態
〔台灣〕 國立藝術學院舞蹈硏習營 國立藝術學院舞蹈系將於八月十五日至九月九日舉辦一個年輕編舞家的暑期硏習營,系主任羅曼菲邀請了台灣、大陸、印尼等國的編舞家一起相互切磋,並在最後發表他們創作的新作品。 (編輯部) 暑期說唱藝術硏習班 喜愛說唱藝術的朋友有福了。成團已十年的漢霖說唱藝術團於今夏暑期舉辦相聲藝術硏習班,並邀請了大陸三位名嘴──「相聲二趙」趙振鐸、趙世忠及竹板快書大師梁厚民一同來傳道授業,從認識竹板、認識相聲到說唱的種種藝術內涵及絕活都有精采的講解,有興趣者請洽該團(02)708-2270。 (編輯部) 合唱藝術硏討會 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辦,台北藝術家合唱團、台北藝術家文敎推廣基金會承辦的83年度合唱藝術硏討會,將於八月一日至四日假台北市立音樂圖書館展開爲期四天三夜的硏習課程。 此次硏討會,特別邀請了大陸著名的合唱指揮家楊鴻年與會,就合唱音響平衡、音準等問題發表硏究報告,並於晚間指導台北藝術家合唱團示範合唱的練唱過程。 (編輯部) 〔大陸〕 王洛賓遭譴責 近一個時期,大陸媒體就「西部歌王」王洛賓「出賣民歌」一事進行抨擊。上海音樂學院硏究員戴鵬海在《人民音樂》雜誌上撰文〈民歌豈能出賣!?〉,首先發雖。該文援引王洛賓與晏茜茜(台灣凌風公司法律代表)的合約書後指出,民歌是千百年來我們祖先的集體創作,是全民共享的精神財產。他認爲,〈靑春舞曲〉、〈達坂城的姑娘〉、〈阿拉木汗〉等都是民歌,王洛賓不過是收集、記譜、整理、改編者,並非創作者。事態目前仍在發展中。 (蕭勇) 中央音樂學院首位台籍碩士 中央音樂學院培養的琵琶專業碩士硏究生林靜慧,六月八日晚在北京音樂廳舉行
-
戲劇
本文的背叛與忠實的詮釋 兼談三個希臘作品的演出
受到當代「反敍事」劇場風潮的影響,劇本地位一落千丈,從前被視爲「經典」的作品亦難逃詮釋者「強橫蹂躪」的噩運。可是,當代導演叛離本文和形式上的重塑新義,是否足夠彌補他所背叛和捨棄的?如其不然,背叛和捨棄又是爲什麼呢?
-
戲劇
「演」出戲劇史 從北京京劇團到當代傳奇
由流派藝術的高度發展,到劇場形式與敍事手法的革新,傳統戲曲跨出了艱難的一大步。我們從北京京劇團、中國京劇院與湖北漢劇團的演出,瀏覽了京劇由傳統到現代化的三個階段。而《樓蘭女》的搬演,在探索未來戲劇的可能性上,是否預示了舉步維艱、困難重重的逆境?
-
戲劇
樓蘭女何去何從?
《樓蘭女》改編希臘悲劇《米蒂亞》,不僅止於運用不同型態的劇場媒介,更進一步企圖呈現本質迥異的戲劇型態。然而,原劇對白的大量刪減,歌舞隊角色的混淆不淸,結局以地遁取代騎龍的象徵,在在削減了《米蒂亞》的多面與深沈。
-
焦點
從傳統到傳奇 談「當代傳奇」劇場的京劇革新之路
民國七十五年,「當代傳奇」劇場的一齣《慾望城國》,以傳統戲曲唱唸做打詮釋莎士比亞,不論是傳統或現代戲劇界均甚矚目。「當代傳奇」掙脫傳統的包袱,開闢京劇的一個新空間,證明了汲取傳統寶藏的可能性。究竟,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的交融之路,「當代傳奇」是如何一步步走來?如何定位?又將往何處去?鍾明德和林秀偉的對談,是一次理論和藝術的堅實碰撞。
-
專欄 Columns
別忘了觀衆是誰!
劇本爲何而存在呢?除了觀衆之外,似乎沒有其他存在的理由。
-
演出評論 Review
古典的創新
上海崑劇團十月底的幾場演出,得到觀衆一再的起立鼓掌致敬,形成傳統演出難得一見的景象;國樂大師陸春齡和閔惠芬精采的演奏,又掀起大陸藝人訪台的高潮。雲南來的歌舞團則有兩極的評價,可參看韓國鐄的專欄、王墨林整理的對談、及羅曼菲「舞蹈空間」的評論。 當代傳奇、明華園和優劇場不約而同演繹歷史人物,加以新詮新編。從内容到表演手法,都頗具實驗性。兩齣莎劇的現代版,提出了重演古典劇的新嘗試。司徒芝萍評《溫夫人的扇子》,則探討舞台服裝道具的運用對整體演出的影響。 經過長期嚴格排練的《布蘭詩歌》,呈現出舞蹈、交響樂和合唱的整體成績,也爲演出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借鏡。 歡迎提供誠懇的評論和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