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本爲何而存在呢?除了觀衆之外,似乎沒有其他存在的理由。
詩人可以像夜鶯一樣站在黑夜的樹枝上唱歌給自己聽,但劇作家卻不成。劇作家不但需要稱職的導演、舞台設計和演員把文字轉化成具體的動作、畫面和聲音,更需要觀衆來觀賞。倘若沒有觀衆,也就不必要演出,更不必非要假借戲劇的形式來完成作品不可了。
劇作家、劇本與觀衆的關係最適合印證「接受美學」的理論。接受美學意圖轉移過去的文學批評把重點置於外在世界、作者或文本上,逕行把視角瞄放在讀者身上。就劇作者論,觀衆的地位代替了讀者。劇本爲何而存在呢?除了觀衆以外,似乎沒有其他存在的理由。沒有通過觀衆這一關,所有紙上的劇作都還不能稱之爲眞正的「戲劇」!
觀衆是一個群體。「群衆心理學」吿訴我們,群體並不是其中每一個人的總合,個人在群體中總是失去原有的個性。失控的群衆暴動最足以說明這一現象。戲院裏的觀衆雖然不會像暴動的群衆那樣走向極端(觀衆暴動也有先例),但彼此之間的感染力是不容忽視的。笑聲固然富於感染,哭泣時的唏哩嘩啦也常像波浪一般地傳播開去,所以觀衆的反應會直接影響到台上演員的情緒。一場精彩的演出,常來自台上與台下的激情交流,一場演出的失敗,也由於台上台下彼此都灰冷了心。
「觀衆」這一個旣抽象又具體的名詞,所指的那一群人有其一定的時間局限,相差五十歲以上的人不太可能聚於一堂,居住在遙隔的區域也難以在同一時間滙集。因此,每一個時代、每一個地區,都有其特定的觀衆。雖然在群體中他們表現不出特別的個性,但是政經文化所形成的時代氣氛和地域色彩,卻像一條無形的線貫穿著每個觀衆的心靈,使他們產生出在他們自己的時空中所獨具的共同的渴望和期待。希臘悲劇時代的劇作家與希臘的城邦觀衆之間,肯定是靈犀相通。我國抗日戰爭的八年常被形容爲話劇的鼎盛時期,最大的原因正是因爲劇作者和演出者都呼應了當日觀衆那種共有的同仇敵愾和愛國的熱情。如今時過境遷,同樣的劇作,面對不同的觀衆,便難期獲得同樣的效果。
有些劇作似乎具有比較持久也比較廣闊的感染力,例如莎士比亞、莫里哀、契訶夫的作品,一方面因爲劇作者瞄準了某些不易因時地而變更的人之通性,另一方面也由於演出者因時制宜的變通和詮釋。所以需要詮釋,正爲了適合不同時地的觀衆殊異的口味及理解程度。日本蜷川劇場演出的《米蒂亞》及當代傳奇劇場預備演出的《樓蘭女》,肯定不同於原版的希臘悲劇《米蒂亞》。然而,這却是使一個劇作得以超越時空唯一可行的辦法。所謂「忠於原作」,從觀衆的立場來看,恐怕旣無此必要,也是不可能的。
旣然觀衆主宰了演出的成敗,不論導演、演員詮釋舊作,還是劇作家創製新作,都不該忘了觀衆是誰!
文字|馬森 戲劇學者,成功大學中文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