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者
-
平心而論
我能做什麼?
每一位專業舞者都得花大半輩子練功,即使有了專業工作,還是不能停歇,隨時要把自己的利器肢體準備好,以便因應不同編舞家的需求。那除了隱藏的努力和堅持之外,還可以做什麼?
-
特別企畫 Feature 打破「美」的框架 尋索如何成為「人」
現象8:邀請素人跳舞,編舞家在想什麼?
美國六○年代的後現代舞蹈家,曾推動業餘者跳舞,藉此提出對於舞蹈走向形式僵化與機制的質疑;而這兩年推出素人跳舞作品的台灣編舞家林素蓮、劉冠詳與林宜瑾,又是在怎樣的思考下進行這樣的創作?出身科班的他們,他們的叩問指向「台灣專業舞者的反思」:何以專業舞蹈訓練出來的舞者們,會忘了為何而動?會難有人性的展現?以及難以反映台灣在地性的動?
-
特別企畫 Feature
鎔鑄人性於純粹 提煉幽默與哲思
季利安的舞作從不止於形式上的實驗,即不止於僅把「身體」當作舞蹈藝術媒介那樣埋首在純媒介性的探索。透過乾淨、銳利、優雅的現當代芭蕾肢體,他將對「人」、「關係」的探索鎔鑄於高度純粹的舞蹈表現,而他的作品,亦呈現了遍歷人生諸般風景、遍嚐「表演」與「真實」交相辯證的諸般滋味後,從中提煉出來的幽默與哲思。
-
藝次元曼波 HEART to HEART
溫火慢燉歲月 熱情探索未知
來自台灣與香港、屬於上個世代的重要舞蹈家吳義芳與黎海寧(Helen Lai),一位是為了挑戰自我表演極限而離開雲門舞集的男舞者,詮釋過雲門無數經典重要角色,尤其是令觀眾難忘的「雲中君」;一位是為了探尋創作的更多可能而離開香港城市當代舞團(CCDC),被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譽為「最厲害的華人編舞家」,其重要作品有《Plaza X與異變街道》等。吳義芳與黎海寧各自結束了彼此舞蹈生涯中重要且具代表性的一段,也因為前段生涯的結緣,開啟了下一段旅程的探險。 暖秋,十一月初的早晨,兩人籌備十二月初吳義芳的「50獨舞」兩地來回排練、開會百忙之際,利用黎海寧即將返港前的短暫早餐時光,於其下榻的旅店,兩位舞蹈老手展開對於這段探索之旅的分享與討論。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疼痛,所以存在
舞者身體論
人們看舞者,就好像我們是小珠寶,是紙版娃娃,而我們還得有血、有足以穿越地獄的膽量。 ――前美國芭蕾舞團舞者Susan Jaffe 訓練有素的舞者不僅要高貴優雅,還要有奧林匹克跨欄運動員的彈跳,要有走索者的平衡,還要有豹子般的力量和靈敏。 ――Camilla Jessel 有人說:當疼痛的淚水和快樂混入你的汗水之中,你知道:你正在跳舞。 關於舞者,笛卡兒式的定義可能是:我痛,故我在。 薩德式的定義則會是:因為疼痛,所以美好。 疼痛、舞蹈與身體這神秘的三角習題 且看舞者們現身說法,看他們如何定義自己,定義身體?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吳義芳 身體「冒險」 凝練疼痛哲學
經歷許多疼痛,吳義芳深深覺得身體就像一個小宇宙,有它不同的包容度和可能性;而探索的第一步,永遠是先面對自己的退化和缺點。「也許是我的個性就喜歡挑戰和冒險,所以我想在舞台上將自己的狀態呈現出來。」吳義芳決定從四十歲開始,每五年跳一次屬於自己的獨舞,「這類似一種身體檢查,潛在地告訴身體怎麼走」,他稱此為「生命的刻痕」。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李靜君 愛上舞蹈 讓人「粉身碎骨」
李靜君認為,專業舞者的養成建立在破壞的基礎上,讓人「粉身碎骨」。因為她/他有責任將動作做到極致完美,持續反覆地操練身體,運動傷害是可預知的。舞者如何照護身體,不致影響舞台上的表現,成為一名專業舞者的職業道德。「台下一百廿分的用功,上台才會有八十五分的呈現。」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陳韻如 靜心內觀 尋索身體與內在的連結
回歸到自我和內在,是陳韻如的身體功課之一。透過身心學(Somatics),強調聯結,幫助自己重新感知、經驗身體,她躺在地上示範起來,「想像自己是嬰兒,身體一點一點動起來。藉由想像,讓自己慢慢長大。開始在草原上奔馳,有風,很舒服」著重呼吸和意象,透過簡單的冥想放鬆身體,陳韻如在靜態中自我觀察和療癒,「會更認真、細膩地找到想要動身體的出發點。重新省思自己為什麼這樣動作。」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董怡芬 巧用身體 輕盈柔軟之必要
董怡芬的骨架大,前臂長,她善用這項先天條件,發展出比其他舞者強壯的肌肉;有了肌肉保護,關節便不易受傷。跳舞時,她懂得利用前臂的延展,豐富動作的詮釋,也喜歡用脊椎創造自己的身體語言,「可能也因為脊椎動起來有水的感覺」,她笑笑說。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蘇威嘉 胖得自在 舞以忘憂
「以舞蹈的審美觀來說,我的身體確實不好看,但,它同時也製造了一個角色我的胖直接就是一個角色了。」蘇威嘉對自己的非典型舞者身材相當坦然,雖然跳不到芭蕾舞劇的要角,但卻在現代舞中發亮。不同於其他舞者對身體的保養重視,他不忌口,疼痛不看醫生,「每天上課就是最好的保養。我只要哪裡痛就拉筋。」舞動暖身,讓他「忘憂」!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時雅玲 誠實的身體 如純真的孩子
因為受傷、因為生子,時雅玲在每個階段重新認識自己的身體,「身體,是很誠實的。」身體構造造成長期的錯誤使用,她在受傷後檢視修正;懷孕生子對身體造成的巨大變化,讓她重新與自己的身體對話、溝通身體誠實,一如純真的孩子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張逸軍 身體髮膚 文化與時空悠轉的和諧
在太陽劇團《超越極限龍獅》中演出「火」一角,張逸軍經歷了時空的遷徙與差異的生活和文化景觀,也透過角色,重新省思與了解自己的身體意義,他說:「身體對我來說,其實是生命的傳承。」文化,透過身體髮膚延續。而多元的身體訓練,東西身體文化的差異,他寬廣看待,「我覺得它是一個harmony(和諧),而不是衝突。」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對身體的要求 舞者僅次於太空人
長期為舞者治療復健的周清隆醫師說:「舞者是非常特別的運動員,對身體的要求僅次於太空人。」除了外型的嚴格標準,一般運動員的體能條件,像肌肉柔軟度、關節活動度、肌肉力量、肌肉耐力、心肺耐力等,對舞者來說,都是基本要求。而舞者受傷之後,就是要執行「完整的復健」,才能讓舞蹈之路可長可久。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身體的秘密,它知道——舞者的療癒百寶箱
縱身舞動後的身體疲憊痠痛,舞者是如何處理的呢?我們請這次受訪的舞者秀出自己的常用舒緩小物,包含常見的按摩器材、自製的按摩球、電療器,甚至安定心情的玉石水晶,都是他們療癒自己的良伴。
-
專欄 Columns
舞蹈地板
當我在充滿了碎石子的砂地上跳舞,頭頂著的是被特選出沒有高照的太陽,我一邊舞動旋轉,腳底數十塊骨頭正努力地在充滿變數的地面上辛苦運作以保持平衡,上身與肩頸表情也盡力和下半身的掙扎分家,用一點僅存的浪漫,去享受這個難得的環境所帶給我的刺激與感動。就在這時,我真的、真的很懷念那一片被打理妥當、卻哪兒也帶不去的舞蹈地板。
-
專欄 Columns
合作、共識、還有別的
第二天一早我看著當空熾熱的豔陽急忙衝去現場,在車子靠近之前就看到那群大一的同學已經如火如荼地在捲地板。他們小心翼翼地試圖把受熱過軟的地板捲得平順完整,因為身為舞蹈人的他們了解,沒捲好的塑膠地板是鋪不出平整的舞蹈地面,而不平整的舞蹈地面對舞者將是痛苦的折磨。我滿心的感動,真不知這些互助、負責的美德是怎樣被培養出來的?也許這就是舞蹈的價值與功能之一吧。
-
講古—舞思舞想
合作、共識,還有別的嗎?
我們從日常舞蹈練習裡學習基本態度、在做舞蹈製作發表的過程中擴大我們的領悟,然後運用到日常生活上。每一個圈子會有那個圈子認同的共識,然後也許就形成了所謂的風格吧這時新的挑戰如何在同質裡開發出自己的特性與風格,成了這些長年培養自己成為合群的舞蹈人的進階考驗。所以後來有的人成了藝術家,有的人成了訓練小舞者紀律的好老師。
-
講古—舞思舞想
怪咖舞者又一章
以我教舞廿多載的經驗,會當舞者的人不見得是條件最好的,或是身為學生時跳得最好的,甚至不是當年最有潛力的人。能夠在可以自由選擇時仍然決定當舞者的人沒有一個是沒有選擇不得已的,只有聽說過迫於沒有選擇不得已只好放棄當舞者的。當舞者必須要有決心,不論能不能養活自己,不論是不是很累,也不管能跳多久,反正就是非跳不可。
-
講古—舞思舞想
怪咖舞者
我選擇的舞者都有點怪咖,科班出身的舞者不多。換句話說,他們大多不符合既定的舞者形象。古舞團十多年來從不甄試舞者,因為沒有把握在兩個鐘頭的競爭之下選出確定可以共事的舞者。所以我選擇用觀察來搜尋,在平時的各種舞蹈場合,在工作坊裡,一些肢體能力和性格都有潛力的舞者漸漸被定位出來,時機到時我就發出邀請。事實證明,這麼做的結果運氣都不錯。
-
專輯(二)
傷口蛻變智慧
舞蹈以身體為工具,像許多運動及工作一樣,意外的傷害免不了會發生,而且是十分直接地衝擊到舞者的身體和心靈。傷害與恐懼極可能會跟隨舞者一輩子,重要的是學習如何與之和平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