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orld
國際

光化門廣場前的世宗文化會館。
首爾

世宗文化會館創下法人化後最高業績,高達5.15億新台幣

世宗文化會館(Sejong Center)與光化門廣場毗鄰,是韓國最具代表性的複合式展演空間之一,於1978年開館,館內設有劇場、交響樂團專用演奏廳、美術館、小型藝廊等設施。自1999年轉換為財團法人後,於2023年終創下歷來最佳收入業績,自製節目售票所得、場地租金及其他設施租借費用等合計達219億韓元(約5.15億新台幣)。其中常駐於此的首爾市立國樂管絃樂團、劇團、舞蹈團、音樂劇團、歌劇團、合唱團等6大藝術團體票房總收入,相較於前年增長了57%,達到33億韓元(約7,835萬新台幣),全年度付費觀演人數也累積近50萬人次,已恢復疫情前水準。 世宗文化會館執行長安浩相(音譯)表示:「會館法人化之後,自營收入首次超過200億韓元,這與近年光化門廣場步行區拓寬,並與世宗文化會館一樓銜接,打造出更親民的形象有關。」此外,2021年安浩相執行長上任後,積極推動提高直屬藝術團體的自創節目比重,並改善演出製作系統,從而提升節目整體水準,也與其他民間藝術團體節目內容得以區分,提供觀眾更多元化的選擇。新的一年,世宗文化會館除了繼續致力於活化館內空間,提高租借率和租金以外,也將整合館方空間及直屬團體資源,開發新型態的表演藝術節目。

文字|許景涵
第359期 / 2024年03月號
東京

日本「媒體藝術資料庫」正式公開,提供4種語言介面

國立藝術研究中心(The National Center for Art Research,簡稱NCAR)於2023年度從日本文化廳承接「媒體藝術資料庫」業務並致力於系統改善作業,日前於2024年1月31日正式對外公開。本次公開內容簡化既有複雜的數據結構,讓搜尋與顯示更加簡單易懂,更優化使用者介面,提供更多樣的資訊支援工具。資料庫主要收集包含漫畫、動畫、遊戲、新媒體藝術等4個領域的作品資訊和相關合作單位的數位典藏檔案,以方便新媒體藝術可以順利傳給下一個世代並且被有效用於研究調查與創作發展。文化廳於2010年開始建設資料庫,2015年3月公布開發版,2019年11月發表測試版,最後於2023年交由NCAR負責營運。 作為一個跨領域與跨機構的搜尋平台,「媒體藝術資料庫」主要提供漫畫的「單行本」、「連載雜誌」;動畫的「電視節目」、「劇場電影」、「影像資料包」;遊戲的「遊戲資料包」,及新媒體藝術的「展覽」、「相關活動」等資料,其中不只包括該作品的標題和作者等資訊,部分作品還提供相關合作單位及典藏等內容供查詢。目前數據收集來源包含京都國際漫畫博物館、北九州市漫畫博物館、一般社團法人日本動畫師.導演協會(JAniCA)等超過10個單位,並且於網站提供日英中韓4種語言介面。國立藝術研究中心以「藝術的連結、深化與擴展」為關鍵,希望連結國內外美術館、研究機構及社會各界,也令人期待未來有更多跨領域合作的作品因此產生。

文字|新田幸生
第359期 / 2024年03月號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海外觀點

虛構與現實之間的島嶼

關於里米尼紀錄劇團《這不是個大使館》瑞士演出

有時候,戲劇表演能夠擺脫虛構,以一種讓烏托邦場景變得實際可行的感受處理現實,哪怕那只是表演的過程而已。史蒂芬.凱吉(Stefan Kaegi)與里米尼紀錄劇團(Rimini Protokoll)作品《這不是個大使館(台灣製造)》(This is not an Embassy (Made in Taiwan))正提供了這樣的體驗。在首次歐洲巡演後,該劇將於4月在台灣演出。 為了模擬一個「不可能的大使館」,3位「專家表演者」32歲的台灣數位外交協會理事長郭家佑、27歲的音樂家王思雅和71歲的退休外交官吳建國創造了一種世代之間差異豐富的互動狀態,他們共同的使命就是向全球觀眾傳達台灣的本質。在為民主現況的台灣爭取認同的目標下,表演者的主觀和經驗層面是解開代表外界對台灣地位不同認知的防震棱鏡的關鍵;舞台下,他們正以不同的方式為這一任務奉獻自己的力量。郭家佑是數位科技的提倡者,和台灣數位外交協會的創始人,她相信可以透過網路進行人民對人民的外交。王思雅是一位音樂家、藝術家,也是伯思美國際實業有限公司王俊峯的女兒,分享她對21世紀企業家維和方式的看法。吳建國則以他退休公務員的身分,借鑑他在不同國家擔任台灣外交官37年的豐富生活經驗。他曾在種族隔離時期的南非、越南和貝里斯任職;他在貝里斯可以升起台灣國旗,這是貝里斯作為少數幾個正式承認台灣的小國所賦予的罕見特權。在座無虛席的洛桑劇院,他們講述的故事吸引了觀眾,喚起他們真誠的興趣和同理心。他們傳達自己和自己所關切所做的嘗試,獲得持久的掌聲,許多觀眾在演出後也藉機在門廳與表演者交談。 這個作品嘗試了一種共製模式,進一步深化國家戲劇院長期以來的國際參與,藉由尋找一種互惠的方式,讓台灣演員能與歐洲導演合作。就這齣製作而言,除了今 年4 月在台北國家戲劇院上演之外,也獲得柏林藝術節、維也納人民劇院、巴黎秋季藝術節等多個歐洲場館的支持,主要是為了吸引海外觀眾。重要的是,温思妮和羅尹如這兩位劇場專業工作者在研究過程中的協助,努力尋找潛在的「日常專家」,以實現作品中能交織不同的社會觀點,包括世代和人際之間。 除了國家戲劇院發布的徵集公告之外,他們還使用了社交媒體和專業網絡來進行田調,納入公務員、運動者和研究人員等不同背景的廣泛觀點,成為表演的劇本。

文字|弗瑞達.菲亞娜(Freda Fiala)
官網限定報導  2024/04/07
曼谷

2024「曼谷設計週」期待與住民一起打造宜居城市

曼谷藝文界年度盛事「曼谷設計週」(Bangkok Design Week)在1月27日到2月4日登場,曼谷設計週規模一年比一年還盛大,從最早的曼谷石龍軍路老城區的範圍一路擴張,活動區域已不限於老城區而是擴大到整個曼谷。 曼谷設計週主辦單位創意經濟局(Creative Economy Agency)的前身泰國創意設計中心(Thailand Creative Design Center)在2017年進駐老城區,喊出「重新定義區域」(Redefining the District)口號,在泰國新政府力推軟實力的大環境氣氛下,期盼帶動老社區的新發展,甚至進一步帶動泰國的創意經濟。 今年曼谷設計週共有15個社區加入活動,包括展覽、講座與工作坊、創意區、表演及創意市集。事實上,曼谷設計週想談的關於的不只是設計或是藝術,更多是關於生活的方式和態度,今年主題為「宜居地景」(Livable Scape),目標在邀請民眾一起為宜居城市盡一份力量。為何以宜居作為今年主題?主辦單位認為,因為曼谷以觀光知名,但談到宜居城市時,曼谷的排名卻遠遠落後,因此他們希望號召民眾參與,為曼谷的宜居性持續盡點心力。 如位於老城區的A thing that is pieces studio,工作室平常不對外開放,因參加設計週活動特地對民眾開放,展示他們收集廢棄塑膠再生利用的成果。工作室會和回收工人合作或鼓勵民眾將不要的寶特瓶蓋捐給工作室,再將這些廢棄物製作成馬拉松獎牌、杯墊、玩具和筆記本外殼等生活用品,創辦人Pim和Meow希望藉這些充滿美感的生活用品提升民眾對環保的意識。 主辦單位希望透過大型展覽,吸引各國設計好手前來泰國,與泰國創意相關工作者互相激盪,除建立起國際的網路外,更進一步促進創意經濟的產值。亦希望透過這樣的活動為社區帶來活力,展現一種生活態度,讓美學這件事也能輕鬆融入生活中。

文字|呂小珊
第359期 / 2024年03月號
檳城

私營小劇場IBOX Theatre挺過疫情浴火重生

檳城的私營小型劇場「IBOX Theatre」,在2019年底成立不久便碰上COVID-19疫情爆發,活動停頓了將近兩年,直到2022年中才重整旗鼓。這個座位不到100席的表演空間,附屬於Triple I Production House的辦公室,是創辦人王涵奕的心頭好。卸下Noise劇團主席一職後的王涵奕專心經營自己的製作公司,他一手創立的IBOX Theatre除了應付公司之用也對外開放,為檳城劇場人提供了一個表演平台,目前已經平穩邁入第5個年頭。 IBOX Theatre在Triple I Production House的資源支持下成功熬過疫情,解封後迅速恢復活動,這裡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先後上演了兒童劇、佛劇(註)、單人劇、實驗劇等不同類型的演出。4人營運團隊在這兩年內不斷開拓劇場用途,變身會議中心、培訓場地和直播空間。在演出之外還承辦了新紀元大學學院戲劇與影像系的畢業製作放映、中國網劇《愛在》演員招聘,台灣的生祥樂隊在疫情前也曾在此舉辦演唱會。由於地點靠近檳城理科大學,從去年開始吸引該校表演藝術系學生關注,與馬來劇場有了聯繫,同時還參與製作主打印度社群的舞台劇《Spice Curry》,走向更多元的市場。 經過一番努力,這間小型劇場已經重回軌道,今年上半年的檔期幾乎爆滿,1月份引進吉隆坡得獎雙人劇《奶奶來了》,2月份成為檳城新春廟會的統籌中心,3月份主辦演員訓練班的成果展《沉默的代價》,籌備多時的兒童戲劇班也即將開課,去年反應不俗的印度劇場也將捲土重來,5月份還有來自台灣的相聲演員講座。經過疫情帶來的考驗,浴火重生的IBOX Theatre將繼續它在檳城劇場的使命。 註:以佛典故事為主的宗教劇

文字|陳偉光
第359期 / 2024年03月號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真跡與山寨的思辨

塔沃柯夫斯基《Rohtko》 揭露西方藝術圈價值迷思

如何衡量一件藝術品的價值?它的真偽是否影響觀者感知?複製品難道無法取代原創,只是缺少靈光的仿傚?波蘭導演盧卡斯.塔沃柯夫斯基(Łukasz Twarkowski)的作品《Rohtko》運用字母調換、巧妙地冒名美國前衛派畫家馬克.羅斯科(Mark Rothko)(註1),以現場表演與即時影像相互交融的敘事手法,鋪陳真跡與山寨的價值辯證,深入探討當代藝術市場的矛盾與迷思。 真假難辨的藝術評價 剛邁入不惑之年的塔沃柯夫斯基曾是波蘭劇場教父陸帕(Krystian Lupa)長期的合作夥伴。近年來,他以多媒體創作橫跨東歐劇場圈與視覺藝術界,被譽為指日可待的新秀導演。他的作品善用影像科技,模糊現實與虛構的分野,營造表演者與觀眾相互交融的虛擬空間。 受哲學家韓秉哲著作《山寨:中國式解構》的啟發,塔沃柯夫斯基質疑西方文明崇尚真品的迷思:「對中國人來說,真跡只是一種理念的痕跡或體現.中國藝術史上,常常出現摹本比原作更珍貴、更有價值的現象,因為後人覺得它的製作更精美、更忠於原作的理念。」(註2)姑且不論中國人如何實際評價真跡的可貴,塔沃柯夫斯基挪用韓秉哲的論述,用意在於批判西方藝術界追求獨一無二性的物質迷戀:複製與原創相較,不但被認作一文不值,更有一種道德疑慮。 隨著市場化發展,拜物主義在當代藝術圈急速加劇:藝術家化為行銷名牌、作品成為交易商品、展覽變作一種背離原創精神的商業化事件(註3)。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疫情期間曾引爆熱潮的NFT加密藝術。然而,這種數位創作也撼動西方社會對藝術品的評價標準:創作的物質性逐漸被虛擬取代、失去價值。除了電子憑證,原作與複製品完全如出一轍,這種真偽莫辨的現象讓人迷失方向。

文字|王世偉
官網限定報導  2024/04/05
新加坡

劇團更名事件引發新加坡劇場人身分思考

去年慶祝創團30周年的「新加坡專業劇團」(Singapore Repertory Theatre,SRT),今年2月宣布更換劇團名字,成為「Singapore Theatre Company」(新加坡劇團),引起了新加坡藝術工作者們的熱烈討論。 所謂的Repertory theatre,是指有著固定演員班底,呈現固定劇目的劇團。SRT沒有全職演員,也沒有長期重複呈現固定劇目,其藝術總監Gaurav Kripalani因此認為SRT名不符實,在向國家藝術理事會提出申請以後,成功把SRT的「Repertory」一詞取出。 然而,劇團從此被稱為「新加坡劇團」(以下簡稱STC),卻引發更多疑問。實踐劇場藝術總監郭踐紅表示,STC雖然未必有「代表新加坡劇場」的意圖,但如此更名,很難不令人如此解讀;同時,新加坡劇場的多元化,並不是任何一個劇團可以獨自擔當的,新加坡劇場應該是所有新加坡藝術工作者們共同擁有的身分。 年輕劇場編劇A Yagnya也發聲,她認為STC雖然扶持了許多劇場工作者,但是該團鮮少製作與本地課題相關的劇目、呈現的劇目也多以外國名劇為主、並聘請國外導演導戲、邀請沒有新加坡口音的演員參演她表示,若該STC自稱是「新加坡劇場」的代表,那麼他們是否也成了新加坡劇場的權威?其他不符合該團標準的藝術團體,是否就不是「新加坡劇場」? Kripalani目前表示會繼續保留新名字,並且也確認不會自居是新加坡劇場的代表。這次的更名事件讓新加坡劇場工作者們討論「身分」的問題,思考「何謂新加坡劇場」,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裡,我們將會有更多關於「新加坡劇場」的思考和慎思。

文字|梁海彬
第359期 / 2024年03月號
上海

《新龍門客棧》爆紅,主創者茅威濤提出3大叩問

截至龍年春節前夕,中國劇壇唯一能稱得上年度爆款和現象級的作品,非新國風環境式越劇《新龍門客棧》莫屬。這部由著名越劇藝術家茅威濤擔綱藝術總監和總製作人的越劇,改編自徐克的武俠電影,由颯爽英俊、青春靚麗的全女班主演。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它所發起的首次線上付費直播,就吸引了925萬人次觀看,近4,000名觀眾發布了超過1.4萬條的互動評論。 進入2024年後,該劇的關注度依舊居高不下,線上的視頻播放量已突破10億次,線下演出更是大受歡迎,龍年春節期間的所有演出場次,均被秒殺一空。主演陳麗君更是頻頻躍上各大媒體熱搜榜,成為年度最為突出的頂級藝人。 這一現象似乎給戲劇界帶來了一片春色,不少從業人員興奮地表示,這部劇給傳統戲曲現代化、時尚化、青春化,開出了一條行之有效的創新和發展的路徑。 不過,作為這部劇的操盤手和主導者,茅威濤此刻卻發表了〈今天的觀眾需要看什麼樣的戲〉一文,對《新龍門客棧》的爆紅現象表示深深憂慮,她在文中向戲曲界現狀發出了冷靜的三大叩問:第一,戲曲界不知如何分析《新龍門客棧》案例,暴露出理論學術領域的薄弱;第二,戲曲界不知如何利用《新龍門客棧》的流量,暴露出整體運營理念的滯後;第三,從新觀眾群體的新凝視和關注中,暴露出主流創作作品內容的空乏。 茅威濤直言當下的戲曲研究和評論往往停留於藝術內容的好惡判斷,營運理念也只停留在單一的創作作品、完成演出場次。而如何發現演員的魅力、如何發現劇種的魅力,如何讓文化得以傳播,讓創作驚豔舞台或許才是從根本上改變觀念、思路和意識的底層邏輯。 顯然茅威濤的話是切中要害的,但會有多少人聽得進呢?!

文字|李翠芝
第359期 / 2024年03月號
澳門

同月兩個劇場演出取消,引發公眾議論

剛踏進2024年,澳門劇場便連續兩宗演出取消事件。 風盒子社區藝術發展協會《我們一如既往的那天早上》原定於1月26至28日演出,該劇因一宗學童自殺案引發創作靈感,「希望能藉著演出喚起對生之重視,以及探討對策。」然而劇團1月18日發出聲明,聲明書說明「整個創作和製作團隊,沒有人認識任何相關事件中的人士,演出內容亦不會有任何具體的個人故事、隱私,與內部消息要披露。」並對「未有清晰傳達是次表演之理念而使公眾引起不安與感到冒犯,本會僅致以摯誠的致歉。」兩天後劇團正式發布取消演出公告,認為「對是次創作的關注已超出過往經驗與所能承受。經團隊成員共同商議後,忍痛決定取消演出。」 同一週內,由文化局主辦之「第22屆澳門城市藝穗節」當中亦發生了演出取消事件。由「Miss Bondy私密小房間」演出的《造美之城》從深圳蛇口戲劇載譽回澳,原定於市政署大樓以變裝皇后選舉為題材,探討社會對美的強力與定義,並附有延伸活動《美美的車》在開動中的公車上舉行。1月21日因《美美的車》演出片段被偷錄至網路社群平台引發公眾正反兩面爭議,及至1月23日《造美之城》首演翌日,網上傳出演出取消訊息,稍後文化局長回應記者時指相關活動演出內容跟當初提交的資料、獲選時「局方的理解有出入」因而被取消。《造》劇取消後,演出單位旋即在一酒吧內與以「大姑媽傳」為題為會員作內部演出。 兩項因不同原因被取消的演出消息傳出後,原本受眾不多的小劇場,變成了被大眾關注的公共議題,屬澳門劇場史上罕見現象。

文字|莫兆忠
第359期 / 2024年03月號
香港

資助削除、演出被取消,香港創作人接連遭受打擊

香港目前的創作環境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疫後票房尚未完全恢復,觀眾流失比拓展快,加上經濟低迷讓消費者對支出更謹慎,同時社群媒體讓宣傳訊息片段化,生態變化讓製作困難重重;但對創作者來說,港區國安法實施的影響似乎更為深遠,商業製作雖可能享有較大自由但仍需守法,但對主要依賴政府資助的本地團隊來說,狀況變得相當複雜。 香港戲劇協會(簡稱劇協)主辦的上屆香港舞台劇獎頒獎典禮,是本地已有30年歷史的盛事,近年隨著合作多年的香港電台退出,劇協已面對重要難關,最近更因邀約頒獎的嘉賓(包括著名漫畫家尊子和紀錄片編導蔡玉玲)引起資助活動的香港藝術發展局指控,因「無主動商討下偏離以往做法」、「邀非文藝界人士任頒獎嘉賓」,和舞台設計暗喻紅橋與紅線等原因,活動完成後在未討論下扣減資助,並稱不會資助下屆活動,康文署亦表示將不會出租活動場地。劇協舉行記者會回應,事件亦引起廣泛討論,讓原已波動的創作環境更見嚴寒,本來在能說與不能說之間摸索出路,但路原來比想像中沙石更多。 接著藝團「小伙子理想空間」原訂在兆基創意書院劇場演出的作品,因場地按教育局發出的指引而解除租約,這已是該團第二次被取消演出,據說是有人投訴負責人「言論不當」。作品在上演數天前叫停,損失的不只是已投入的資源與可能收入,也讓人更感創作空間的壓抑。然而壞消息陸續出現,香港演藝學院畢業生製作的義大利劇作家達里歐.弗(Dario Fo)《一個無政府主義者的意外死亡》原定2月中上演,卻突遭校方叫停但並未說明原因,製作團隊在社群媒體上表示「做錯了什麼?」,並相信「一切都會載入史冊」。到底誰怕達里歐.弗?創作者該如何繼續守護這空間,讓創意和想像可繼續發揮?

文字|陳國慧
第359期 / 2024年03月號
紐約

美國表演藝術界對以巴衝突戰事異常沉默

中東戰事開打已4個月,表演藝術界對這個可能對全球政經情勢有深遠影響的大事幾乎是毫無反應,這個沉默與近幾年對其他重大社會政治議題的反應,有很大的不同。像是「黑人的命也是命」、奧蘭多同志夜店槍擊案、蘇俄入侵烏克蘭等,大多數表演藝術機構都傳達支持的聲音,有時是在社群媒體上發文、有時是在演出前致哀、有時是在場地內外張貼標語等。這些很明確的立場表態,顯示了表演藝術工作者不願給人躲在象牙塔裡、自外於真實世界的疏離印象。 但這次的情勢很不一樣。在一開始2023年10月7日哈瑪斯襲擊以色列的時候,還有一些反應,像是紐約的大都會歌劇院演唱了威爾第歌劇《拿布果》裡的《奴隸之歌》,但隨著以色列的反擊造成大批傷亡和難民流亡,西方社會批評以色列的聲浪愈來愈大,表演藝術界反而噤聲了。沒有音樂廳、歌劇院、劇場在演出前聲明為死難者默哀,沒有特別的演出悼念死難者,沒有場所掛上巴勒斯坦的旗幟像掛烏克蘭旗那樣。藝術家私底下被公關公司、經理、演出主辦單位要求,不要對以巴衝突表示意見,連在社群上都要小心。 對比西方社會,表演藝術界的沉默顯得很不尋常。大學校園是反應最激烈的,示威抗議靜坐從去年開始就沒停過,劍橋大學甚至取消一場聖誕節前韓德爾神劇《Saul》的演出,因為主角是以色列國王。然而以巴衝突前因後果太過複雜,不管說什麼,都會得咎。柏林就有一個藝術中心,因為邀請了一個左派的猶太團體而可能失去政府的撥款。著名的視覺藝術刊物《Artforum》因為刊登反戰的聯名信,總編輯被迫離職。表演藝術直接面對觀眾,一不小心,不是得罪了這一邊就是冒犯了那一邊,只好三緘其口。

文字|謝朝宗
第359期 / 2024年03月號
柏林

里米尼紀錄劇團《這不是個大使館》首演引發關注

里米尼紀錄劇團新作《這不是個大使館》由該團主要成員之一史蒂芬.凱吉(Stefan Kaegi)執導,在經歷台灣的駐村、田野調查與表演者甄選,及瑞士洛桑維蒂劇院的密集排練後,於今年1月24日於柏林藝術節完成首演。 凱吉的創作擅長以取材自真實世界的紀錄式劇場文本、聲音、互動式裝置,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城市環境中,建立多樣性的創作關係。透過實地田野調查、公開試演和概念在劇場具體化的過程,就特定主題,尋找「日常專家」(Experten des Alltags)、也就是未經專業訓練的演員參與表演,在舞台上串連起不同劇場元素,演繹自身故事。 《這不是個大使館》的3位「日常專家」為吳建國、郭家佑、王思雅,透過甄選加入製作。他們長年各自在台灣對外關係上有著不同視角的第一線經歷,從國與國之間的官方外交場域、珍珠奶茶原物料全球供應的商業版圖,到台灣數位外交協會NGO組織積極以民間力量參與國際事務等。演出從虛構的「台灣」大使館成立過程敘事,串起台上各自的生命故事,也同步到現場觀眾關於「台灣處境」的訊息與感知。 德國首演後,媒體上出現兩極評價,RBB盛譽此劇為少見佳作,應直接受邀至下一年度的柏林戲劇盛會,成為德語區10大「最受矚目」作品之一。此外,各種不同定位的媒體包括表演藝術專業劇評網站《夜間評論》,面向大眾路線的《南德日報》、《柏林日報》,及左翼光譜的《日報》(Taz)、《ND左翼新聞》都針對此劇特殊的政治議題提出觀點各異的評論,勾起討論與關注的程度可見一斑。 《這不是個大使館》將在今年3月完成在奧地利維也納人民劇院 (Volkstheater)、瑞士巴塞爾劇場 (Kaserne Basel)與洛桑維蒂劇院 (Thtre Vidy-Lausanne)巡演後回到台灣,於4月12到14日在台北國家戲劇院演出。

文字|陳成婷
第359期 / 2024年03月號
倫敦

英國國家歌劇院宣布將總部從倫敦移至曼徹斯特

前年11月英國國家歌劇院( English National Opera)遭文化部撤銷全額補助,政府期望歌劇院能移出倫敦,協助其他地區發展歌劇藝術,若歌劇院能提出總部遷移計畫則會回復補助。去年4月文化部同意給予2,400萬英鎊輔助國家歌劇院推展新計畫,去年底歌劇院終於宣布將在 2029 年前將總部移至曼徹斯特。曼城是歐洲數一數二的大城市,卻沒有常駐歌劇院,國家歌劇院的新計畫將改變這個現況。 經過嚴謹的討論與推演,國家歌劇院在5座城市中選擇了曼城(其他4個城市分別為伯明翰、布里斯托、利物浦和諾丁漢)。歌劇院認為曼城與其週邊城市的合作關係緊密,未來發展將不僅縮限在市中心內,而決定移師該地。歌劇院將在未來兩年陸續過渡到新的經營模式,並於 2029 年牢牢扎根於曼城。 歌劇院臨時執行長莫莉卡(Jenny Molica)表示,透過與他們在大曼城的合作夥伴和股東的討論,認知到曼城及其社區非凡的文化活力與願景,她說:「我們期待與在大曼城的合作夥伴、藝術家及觀眾共同開啟這個新的冒險,在地方、全國甚至是國際間創造一系列新的歌劇劇目。」大曼城市長柏納(Andy Burnham)也對此地成為國家歌劇院的新家感到興奮,更樂見歌劇院與當地藝術家一起創作的未來。 然而,將總部到曼城並不表示國家歌劇院將完全離開首都,歌劇院轄下位於倫敦的 Coliseum 劇院將持續營運,每季演出也如常計畫,此舉意味著歌劇院是擴展從首都的業務至英國北部,而非僅僅移居異地。但總部的遷移不可避免地造成Coliseum劇院的人事變動,歌劇院的音樂家與合唱團工會宣布將針對總部人事裁減決議,於2月進行罷工,這表示許多已售票的演出都將取消。於是歌劇院高層緊急展開與員工的對話,協商持續進行中,目前工會則暫緩罷工。

文字|林大貂
第359期 / 2024年03月號
巴黎

文化事業淪為政治酬庸?法國新任文化部長引爆爭議

1月初,馬克宏政府為了挽救岌岌可危的民調,進行內閣改組,宣布由右派政治明星哈希妲.達狄(Rachida Dati)入主文化部。此舉不但震撼法國政治界,也引爆文化圈的一片撻伐。 現任巴黎第7區區長的達狄曾是法國首位北非裔的司法部部長。窈窕美豔的外表、野心勃勃的行事態度、敢戰敢言的政治風格,使她成為法國政壇的話題性人物。而且,她從政後引爆的爭議也從未停歇,無論是感情緋聞、生下私生女、煽動言論、涉嫌挪用公款等等。 上任首日,達狄表明文化部並非她決定入閣的首選,她更想要深入權力核心,隨即又宣布將投入2026年巴黎市長的選舉。此番引人非議的言論彷彿證實馬克宏政府將文化部視為政治酬庸,掀起媒體界一片譁然。但總統強調,選擇達狄擔任文化部部長,是因為她的媒體聲量和政治行動力足以突破藝文界的菁英思維。儘管如此,記者仍臆測這是馬克宏在政治角力下的一步險棋。他想利用達狄頑強的戰鬥力拉攏右派選民,並擾亂長期由左派勢力支配的藝文圈。 無論推行巴黎奧運的文化活動、聖母院重啟、古蹟修繕、龐畢度中心整修引爆的罷工運動、國家媒體續存所有人都期盼在時尚圈比在文化界有名的達狄該優先處理哪個問題。然而,她上任後宣布全力投入鄉村文化平權,卻沒有提出任何配套措施。 以藝文產業為榮的法國似乎也落入選舉角力的陷阱,讓文化部成為政客邁向權力的跳板。全媒體時代下,藝文事業有沒有可能跳脫邊緣化的社會地位、明星化的趨勢、意識形態和政治盤算的干預,成為一種全民共識?這個問題值得眾人深思。

文字|王世偉
第359期 / 2024年03月號
檳城

歷史最悠久「全國中學華語戲劇比賽」正式回歸舉辦

擁有34年歷史的「全國中學華語戲劇比賽」在被疫情耽誤3年後,終於排除萬難復辦,於2023年12月29日重新回歸檳州大會堂的舞台。這項比賽被視為檳城劇場的搖籃,1990年代將戲劇活動推廣至中學校園,其後掀起浪潮,催生了「造心廠」、「戲園子」、「銀河系」等年輕劇團,讓檳城劇運進入百花齊放的蓬勃期。 比賽的前身是1989年8月13日舉辦的「第1屆檳威中學戲劇比賽」,當時由檳州青團運壟尾支會主辦,發起人張正仁在青年藝術劇團的協助下,把戲劇表演推介給州內的中學,最初幾屆的參賽者都是透過華文學會的名義出賽,其後才逐漸獨立,成為課外活動不可缺少的團體。比賽舉辦10年後,因為反應熱烈,這項州內比賽擴大範圍成為北馬區域賽,更名「北馬中學戲劇比賽」,原來的幕後團隊重組為「檳州英才文化康樂中心」,繼續承擔主辦方的責任。經過多年發展,終於在2016年改制為全國賽,定名「全國中學華語戲劇比賽」。 正當比賽邁入第32個年頭之際,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一切部署,基於學校停課和政府實施行動管制令,比賽被逼取消。翌年發起人張正仁也不幸患癌離世,復辦之事一直遙遙無期。直至今年8月26日,檳州英才文化康樂中心捎來好消息,即日起接受學校報名參賽,並以「劇光的力量」作為主題,大家關心的第32屆賽事終於塵埃落定,10支來自全國各地的中學隊伍將參與角逐。工作委員會主席林文輝表示,本屆的5位評審清一色由過往的參賽者組成,包括近年憑《誤殺》闖出名堂的電影導演柯汶利。

文字|陳偉光
第358期 / 2024年01月號
曼谷

「泰國雙年展」移師清萊,促進國際與在地藝術家交流

「泰國雙年展」(Thailand Biennale)今年邁入第三屆,由泰國文化部主辦的泰國雙年展目的在於促進國際和泰國在地藝術家的交流和連結,同時讓泰國各地不同的藝術躍上國際舞台。 今年泰國政府選定泰北的清萊府(Chiangrai)作為雙年展的地點,從2023年12月9日到2024年的4月30日,邀請來自21個國家共38外國名藝術家以及22名泰國藝術家設置藝術品,這些藝術品將散布在清萊府各處,以清萊市中心來說,知名的白廟、黑廟、清萊國際藝術博物館和皇太后文化藝術園區都是布展地點,甚至接近泰緬寮邊境的金三角都有展品。 今年的泰國雙年展主題為「開放世界」(The Open World),展出的藝術品焦點橫跨歷史、文化、多元性、自然和生態,由於清萊府和寮國和緬甸接壤,有許多少數民族居住在此地,除了藝術品的展出,泰國文化部也安排少數民族的音樂表演、電影放映、座談會以及清萊在地藝術工作室的參觀活動等。 由於泰國政府近年來積極發展文化軟實力,9月新上任的總理賽塔(Srettha Thavisin)親自出席9日的開幕典禮,展現新政府力挺文化活動的決心。 2018年第一屆的泰國雙年展在泰國南部的甲米府(Krabi)登場,2021年第二屆則移師到東北部的呵叻府(Korat),透過不斷變換地點,泰國雙年展的目的在於讓泰國不同的城市可以躍上國際舞台,並復興各地的文化,同時讓藝術活動不過度集中在大城市。

文字|呂小珊
第358期 / 2024年01月號
新加坡

養成未來劇場人,多個團隊創建培育平台

2023年底,各個劇團為年輕人打造的培育與表演平台紛紛推出展演與活動。彭魔劇團旗下的青年支部「Very Youthful Company」(簡稱VYC)於12月公演,呈現美國劇作家懷爾德經典《我們的小鎮》。成立於2021年的VYC是專為14到19歲的青年人提供演出的平台,學員通過面試後,在9月至11月間每週六一起進行訓練,並在演出前兩週每天密集排練。而學員不僅接受表演訓練,也必須學習、參與演出的各項環節,如擔任舞台監督、舞台製作、服裝設計、演出宣傳等。 12月份,必要劇場也為新晉演員與編劇呈現原創作品。必要劇場多年來以其獨特的集體創作手法進行創作,也致力於為新加坡劇場培養導演、編劇、演員。2022年,必要劇場推出了「Devising with Actors and Playwrights」(簡稱DAP)平台,用5個月的時間為新晉創作者進行培訓。如今DAP步入第2年,從5月至12月,必要劇場為20位參與者(編劇與演員)提供訓練,最後讓他們呈現5部新作品,並安排演後交流,讓創作者為其創作收取建議,以供將來繼續發展其作品。 戲劇盒也以不同的方式培育年輕劇場人。11月底戲劇盒進行了5天的「露營」:Camp-O,這是戲劇盒青年發展計畫的活動,邀請了業界人士(舞者、演員、音樂人、製片人)以導師身分帶領15歲至20歲的年輕人,透過藝術,打造可供青年們分享、交流、學習、發揮創意的安全空間。 各個劇團分別以不同方式培育年輕劇場人,可謂百花齊放。一個蓬勃的劇場生態不應只有靠學院訓練,不同理念的劇團以其不同的藝術理念為年輕人進行藝術訓練,絕對是好現象。

文字|梁海彬
第358期 / 2024年01月號
澳門

一個演出,面對兩種審查

澳門多個演出團體於2023年9月25日收到文化藝術活動資助單位「文化發展基金」寄來的電子郵件,郵件以「2023年受資助活動/項目溫馨提示」為主題,信中提醒:根據資助章程規定,如受資助項目「涉及不雅、暴力、色情、淫褻、賭博、粗言穢語、影射或侵害他人之權利等不當成分」,資助單位可取消相關資助。郵件發出後,引起眾多演藝團體及工作者強烈反應,並發表了一封由90多名戲劇、舞蹈及電影界人士及團體連署的公開信,以表關注。10月1日社會文化司司長回應傳媒提問時表示,這是因為接獲一些家長寫信投訴,其子女觀賞表演時因有不雅内容而引起不安,所以才致函提醒申請資助的團體。 澳門自1978年起已設立「公開映、演甄審委員會」,針對公映公演及公共娛樂的審別及進場提供意見,並設立與電影放映及戲劇演出相關的觀眾年齡分級制度。而自2023年起,文化發展基金在「文化活動/項目資助計畫」申請章程的第12點中,首次在基金可駁回申請、「不進入評審程序」的情況中列明:「活動/項目涉及不雅、暴力、色情、淫褻、賭博、粗言穢語、影射或侵害他人之權利等不當成分」及「活動/項目內容涉及危害國家安全、違反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兩點。由於澳門絕大部分劇場演出活動,均受文化發展基金資助,也就是說,日後在澳門上演之大部分劇場演出,將同時受到「公開映、演甄審委員會」的分齡評級,以及文化發展基金的內容規管。

文字|莫兆忠
第358期 / 2024年01月號
香港

香港文化博物館可能遭「殺」,表演藝術保育問題引發關注

今年香港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首辦「香港流行文化節」,當時香港文化博物館與香港電影美術學會聯合策劃和舉行了第一個以香港電影美術及服裝造型為題的展覽「無中生有香港電影美術及服裝造型展」,吸引不少觀眾參與。事實上,香港文化博物館近年有不少與香港文化有關的專題,都為本地和海外觀眾津津樂道,包括以金庸和李小龍為題的常設展,而「絕代芳華.梅艷芳」的展覽亦將舉行。與表演藝術有關的還包括館內常設的大量粵劇藏品;去年亦舉行了「實驗實驗展榮念曾創作50年」,展出榮念曾多年的跨媒體創作。 香港目前尚未有與本地表演有關的專門資料館或博物館,除民間和大學有個別收藏外,政府的博物館中就以香港文化博物館會較具體地進行相關工作。近日香港政府《施政報告》提出有關設立和重組博物館的建議,計畫將現時位於尖東人流廣多、交通便利的科學館,改設成「國家發展成就館」,以與旁邊的歷史博物館互相帶動發展。而科學館將遷至位於新界沙田的文化博物館,文化博物館的藏品則有可能被分散各處。 現在,科學館和文化物博物館的每年入場人數皆名列前茅,但上述改動似乎未經業界諮詢和周詳計畫,消息傳出後,也引起坊間關注文化和表演藝術保育在政府資源外(如民間或商業資源)的不同可能。誠然政府的帶領或資源相對充裕,有利保育工作,但集中歸一也有其危機,即使表演藝術保育發展成熟的歐洲,也曾出現過「殺館」的情況,如在疫情間的2021年,英國著名的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就提出關閉其劇場與表演部門,並把館藏分散至其他部門,引發當地業界連署聲援。表演藝術長遠的保育策略要深思,為的不只是現在的、更是未來的觀眾。

文字|陳國慧
第358期 / 2024年01月號
北京

沉浸式戲劇盛行,非劇場演藝空間拓展快速

非劇場空間演出成為世界表演藝術的趨勢,中國表演藝術界也即時跟上且蔚為風潮。政府亦從善如流,為支持更多「小而精」、「小而美」的演藝空間發展,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在9月公布了包括傳統劇場、文創園區、文化遺址及商業街區等15個多元空間,支持它們在新演藝空間、新演藝內容、新文化消費體驗方面為北京文化風景多添色彩。 演出空間的去劇場化是因為為了觀演體驗多元性而設計不同的演出形式,需要有別於劇場的定式空間方能展現,尤其是這幾年引入的沉浸式戲劇,觀眾則因為觀與演的假性合一而趨之若鶩,成為目前最盛行的演出形式。傳統劇場如位於美術館後街的77劇場與抓馬艾克斯傳媒公司的《大真探趙趕鵝》合作,讓觀眾回到1990年代的北京胡同;東城區隆福寺大麥演藝新空間在商業環境裡演出《現在開市》;京味沉浸式話劇《城南舊事之評書傳奇》則在位於前門的顏料會館劇場中上演;開心麻花在望京的劇場「花花世界」上演《偷心晚宴》,讓觀眾處身於當下虛擬又真切的娛樂生活中。這些空間與劇碼大多置於北京老城區,與北京傳統格調看似格格不入,卻也有反差的趣味。 沉浸式戲劇確實讓傳統觀演經驗來了個大翻轉,但令人擔憂的是,此類演出的目標觀眾顯然鎖定新鮮社會人,內容娛樂性高,談不上深度,同時戲多且同質性高,票房收益能否持續支撐熱度,並不樂觀。但話說回來,這類演出除非像10年前開心麻花喜劇創造出的新型消費娛樂,成為都市生活的一部分,否則何以為繼?戲劇市場本就起起伏伏,無法引領亦無力控制,只能順勢而為。這波流行帶來的唯一好處可能是劇場空間的解放,讓人們體會到表演藝術的莫大可能性。

文字|王泊
第358期 / 2024年01月號
首爾

大學路代表性劇場「學田」將於開館33周年日吹熄燈號

韓國小劇場文化的老字號殿堂、位於首爾大學路的「學田小劇場」(Hakchon Theater),因經營困難及負責人健康因素,決定於開館33周年紀念日的今年3月15日,正式吹下熄燈號。「學田小劇場」自去年傳出閉館計畫後,許多自此地發跡的演員及音樂人紛紛站出聲援,並聯手發起不收演出費的接力演出。 「學田小劇場」於1991年創立,除了作為典型的舞台劇劇場以外,也舉辦舞蹈及音樂等多種體裁的展演活動,演員薛景求、黃晸玟、曹承佑,歌手樸學基、尹度玹等人皆曾在此登台,已故傳奇歌手金光石(1964-1996)更曾在此舉辦超過1,000場的演出,因此「學田」也被稱為演藝界明星的搖籃。此外,改編自同名音樂劇的《地鐵一號線》為「學田」迎來全盛期,開演15年間,在170席的小劇場創下逾70萬人次的觀演記錄,然而「學田」負責人金敏基不願《地鐵一號線》成為搖錢樹般的存在,於2008年宣布終演,並致力於推廣更多相對小眾的劇目。 「學田」熄燈前,將以第2屆「金光石歌唱比賽」和兒童音樂劇《辣椒醬炒年糕》作為告別演出。金光石在世時與「學田」的關係可說是密不可分,以金光石的歌曲為「學田」畫下休止符,應是最美的結局。《辣椒醬炒年糕》是「學田」在結束《地鐵一號線》的常態演出後,負責人金敏基根據德國劇作家萊納.哈菲德(Rainer Hachfeld)作品《Spaghettimi mi Ketchup》改編,在最後一季的演出中,將集結2008年首演時的演員一同登台。

文字|許景涵
第358期 / 2024年01月號
東京

現代戲劇重要推手「駒場AGORA劇場」將於2024年5月結束營運

曾在台灣演出《三姊妹人形機器人版》、《台北筆記》,並以提倡現代口語戲劇為台灣觀眾所知曉的青年團劇團導演平田織佐(平田Oriza),日前於位在東京都目黑區的小劇場「駒場AGORA劇場」(こまばアゴラ劇場)官方網頁上宣布,該劇場將於2024年5月底結束營運,並辭去其藝術總監一職。 平田表示,成立於1984年的「駒場AGORA劇場」,是父親平田穂生向銀行借款創辦,自己在23歲時接手擔任負責人。該劇場不只成為劇團「青年團」的基地,更積極地支持年輕劇作者及東京地區以外的團體進行演出。然而,劇場的營運即使在眾人支持下至今仍背負著大量債務。尤其受到疫情衝擊導致收入減少,又面臨物價上漲、維護經費的倍增,讓平田導演以「考慮到自己的餘生,以及可能發生的不測或健康問題」為由,決定在目前處置相關資產以履行債務償還,結束40年的劇場營運。 作為日本現代戲劇重要推手的「駒場AGORA劇場」,歇業消息雖然引起眾人譁然,但相關人士也認為,這是伴隨著平田與青年團將據點由東京往豐岡市移動後必要的決斷。平田導演也在聲明中強調,作為營運主體的AGORA有限公司將會繼續支持藝術空間春風舎的活動,青年團相關作品則會以兵庫縣豊岡市的江原河畔劇場作為新據點,持續擴展日本國內外的演出機會。而由該公司所主導的無隣館,也將維持至今為止進行的人才培育、工作坊等推廣活動。

文字|新田幸生
第358期 / 2024年01月號
巴黎

不想坐好看戲?請上台解放身體!

疫情過後,歐陸表演藝術界一掃社交距離的陰霾,邀請民眾與表演者共享舞台體驗。今年秋天在巴黎演出的3部作品以不同方式,讓觀眾選擇被動觀看或主動參與,營造出多元且豐富的觀演關係。 法國新銳導演戈瑟蘭(Julien Gosselin)的新作《滅絕》(Exitinction),一開場就讓人覺得誤闖夜店。舞台中央的DJ播放著節奏強烈的電子音樂,側台也供應免費啤酒,觀眾可以自由穿梭台上、台下,像是遊走於舞池與包廂之間.經歷了長達半小時的銳舞派對,觀眾才從碩大的螢幕上看到表演者躋身於熱舞群眾之中,揭開這場末日寓言的序幕。戈瑟蘭巧妙地把參與觀眾化為背景,形塑作品要傳達的墮落感與電影美學。 德國女導演蘇珊娜.甘迺迪(Susanne Kennedy)則邀請觀眾一同挑戰半世紀前的經典歌劇《沙灘上的愛因斯坦》(Einstein on the beach)。不同於羅伯.威爾森(Robert Wilson)融合復古風格與超現實意象,導演與視覺藝術家Markus Selg營造出橫越遠古社會和未來文明的儀式.長達3個半小時的演出中,觀眾可以任意登上旋轉舞台,近距離欣賞歌隊表演和投影裝置,沉浸在真實與虛擬交融的宇宙。導演透過人工化的美學創造出炫目又迷幻的感官效果,帶領大家邁入人類世的不確定感。 以《優雅的印度諸國》(Les Indes galantes)聞名的街舞編舞家Bintou Dembl在《G.R.O.O.V.E.》中帶領觀眾遊走於龐畢度美術館,透過吟唱、電影、裝置、街舞的多元交融,體現跨文化的魅力。劇末,舞者請觀眾一起上台、重複相同的姿態與律動。演出不僅瞬間成為嘻哈派對,更宛如一場集體的街頭運動.Bintou Dembl透過鼓動的節奏勾勒出群體狂歡的氣氛,建構出集體行動的壯觀場面與震撼能量。

文字|王世偉
第358期 / 2024年01月號
柏林

以AI與深偽技術打造反極右藝術行動,藝術家組織ZPS引發爭議

政治美學中心(Zentrum fr Politische Schnheit,以下簡稱ZPS)是一個總部設於柏林的藝術團體,自2009年活躍至今,以挾帶嘲諷的政治倡議行動深入社會,反對極右派民粹主義並主張接納難民,實踐「積極的人道主義」。創始人為政治哲學家暨行為藝術家盧赫(Philipp Ruch),他在一次訪談中提及ZPS的藝術脈絡,是承襲自德國藝術家博伊斯(Joseph Beuys)與史林根希夫(Christoph Schlingensief)開啟的政治藝術行動:「藝術必須讓人感到痛苦、深受刺激和困擾。史林根希夫將之稱為:『透過顛覆實現啟蒙。』(Aufklrung durch Verstrung)」 今年底ZPS發起一項藝術行動,利用AI技術製作幾可亂真的政府官方宣傳,包含影像、裝置、網站與周邊商品,宣傳聯邦政府正式通過法案,禁止並取締占有國會席次的極右派政黨德國另類選擇黨(Alternative fr Deutschland,AfD),並宣稱該黨多位領導者已被逮捕。還透過總理府前設置的藝術裝置,以擴音喇叭重覆向路過民眾播放仿製的政府聲明,來闡述該虛構禁令的合理性。 同時,該組織架設了視覺上極其相似的總理府網站(afd-verbot.de),仿製總理蕭茲(Olaf Scholz)宣布正式禁止該黨的影片。甚至還偽造財政部長署名的公開信,為該活動募款。 在深偽技術和人工智慧的運用下,整個宣傳活動真假難辨。 各大媒體評價兩極,但不難察覺主流輿論對此行動合法性的強烈質疑。政府發言人赫貝斯特雷特 (Steffen Hebestreit)指出,目前只能「提出警告」(該組織)不要用欺騙性的仿真圖像、影像和語言。但會否產生相關法律後果,政府持保留態度,以待後續調查。他提到:「這項藝術活動展示了應用人工智慧會有的後果:深度偽造將會愈來愈滲透到公眾場域中。」赫貝斯特雷特呼籲所有媒體專業人士,協助提高公眾對假新聞和虛構資訊的認知。

文字|陳成婷
第358期 / 2024年01月號
倫敦

茹巴辛姆接手領軍英國國家劇院,成為首位非白人女性藝術總監

英國皇家國家劇院(Royal National Theatre)於上月中宣布茹巴辛姆(Indhu Rubasingham)將成為其新任藝術總監,於 2025 春天接下諾里斯(Rufus Norris)的棒子,為業界帶來新的動力。茹巴辛姆也將成為國家劇院的共同執行長,與執行董事娃拉(Kate Varah)一起工作。這是國家劇院從成立以來,第一次由非白人女性站上領導的位置,也因此劇場藝術從業者皆對此消息感到興奮不已。 2012 年,茹巴辛姆成為倫敦西北邊的窯劇院(Kiln Theatre)藝術總監,當時她也是業界第一位經營倫敦大型劇院的非白人女性,不僅監督900萬英鎊的資金運作,於 2018 年重建與重新塑造窯劇院的建築與品牌(前為三輪車劇院 Tricycle Theatre),也讓新創劇作 (new writing)成為該劇場的發展重心之一。 茹巴辛姆在國家劇院的3個舞台皆有作品展演,其於劇院最大舞台奧利維耶(Olivier theatre)的作品《印度國父與其殺手》(The Father and the Assassin)於 2022 年5月首演,因其受歡迎程度,去年中又再度重回此舞台。 諾里斯自 2015 年成為國家劇院藝術總監,他認為過去8年可謂多采多姿,帶領劇院經歷了英國脫歐、新冠疫情、「黑人的生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5個首相及10個文化部長的替換等,這些社會變動都為劇院帶來刺激,諾里斯也成功帶團隊走出困境。他專注於前瞻性的作品,並給予經典作品新生命,而在窯劇院引進新創劇作的茹巴辛姆接下總監位子後,人們也期待她如何更擴展國家劇院舞台給更多元背景的藝術家創作空間。53 歲的茹巴辛姆認為能成為國家劇院藝術總監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工作:「劇場具有改變的力量透過分享經驗和故事將人們聚在一起,而沒有什麼地方比國家劇院更能體現這個能力。」曾在國家劇院舞台上導戲的茹巴辛姆將更走入幕後,為這座標誌性的建築開啟下一篇章。

文字|林大貂
第358期 / 2024年0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