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舞星 紐約閃耀
許芳宜、陳武康與驫舞劇場 進軍喬伊斯劇場位於紐約下城的喬伊斯劇場,四月由Ballet Tech舞團推出Mandance Project系列,該團藝術總監費爾德邀來台灣知名舞者許芳宜與陳武康合作,分別演出Isis in Transit,與Backchat 和Undergo等舞作;國內頗受注目的新生代舞團驫舞劇場,也首度應邀,在該系列中演出新作《速度》。
位於紐約下城的喬伊斯劇場,四月由Ballet Tech舞團推出Mandance Project系列,該團藝術總監費爾德邀來台灣知名舞者許芳宜與陳武康合作,分別演出Isis in Transit,與Backchat 和Undergo等舞作;國內頗受注目的新生代舞團驫舞劇場,也首度應邀,在該系列中演出新作《速度》。
泰德現代美術館的渦輪廳,首次邀請舞團駐團,由英國編舞家麥可.克拉克領導的駐團計畫,於八月底發表了第一階段的成果展現;舞作由七十五個業餘舞者與八個舞團舞者共同排練,舞者帶有稜角的動作與地板佈景的幾何圖案發展出有趣的關係,而業餘舞者略帶笨拙、且帶有機器人感覺的步伐則讓觀者覺得新鮮。
位在巴黎東北郊的維雷特公園是個大型開放空間,園區提供多個大小不同的展演場地。處於城郊的地緣關係,使其文化功能性著重在青年都會文化。為期十二天的「相遇在維雷特公園」系列活動,包括戲劇、舞蹈、嘻哈、Rap、歌曲以及混合以上所有表演形式的演出,標榜都會文化性格,關懷社會次文化;加上克里奧爾工廠(Kreyol Factory)的大型文件展覽,呈現廣布於加勒比海和印度洋的克里奧爾文化,充分顯示維雷特位在城市邊緣,對抗中心主流文化的特性。
巴黎時尚設計大師克利斯瓊.拉夸,應柏林菩提大道國家劇院之邀,與指揮家雷奈.雅克伯斯與導演文森.布薩爾,合作了韓德爾的早期歌劇《阿格麗仳娜》,於二月份演出。拉夸精緻的巴洛克風服裝,與劇情角色的貼合呼應,讓精采的演出與音樂更顯出色。
曾與阿喀朗.汗合作《零度複數》並訪台演出的比利時編舞家西迪拉比,去年推出和中國河南少林寺合作的新作品《佛經》,在歐洲掀起暴紅風潮!《佛經》以獨特形式表現人與自然眾生的和諧,十七位武僧在盒內面壁靜坐或牆上飛簷走壁,他們將少林拳、少林棍等七十二絕技表演得淋漓盡致;醉拳、猴拳與鷹拳等在絃樂的伴奏下,不但不失陽剛之氣,並兼具優柔唯美的更高藝術境界,將禪武幻化為禪舞!
香港藝術節今年邁向「四十不惑」,依然維持「大器」的策展特色,四十周年的歡慶以去年九月的大製作《李察三世》提早揭開序幕,一月底正式展開的節目依然是豐盛又多彩,含括東西方的「大腕」導演、精采的爵士樂名家、經典的芭蕾大團大菜小點、東西合璧,一場表演饗宴即將展開
德國的鬼才導演克里斯多福.史林根希夫,於八月下旬因肺癌辭世,享年僅四十九歲。這個當代藝術的叛逆之子,創作從電影、劇場到視覺藝術,創作風格大膽挑釁,面對自己的癌細胞也直視不諱,持續以日記、劇場、影像等方式記錄自己對抗病魔的過程,活躍的程度讓人忘了他是個癌症末期的病人,以至於他的死訊仍震驚了世人。
作為今年香港藝術節的重點大戲,高行健與林兆華這對當年的先鋒戲劇搭檔的再度攜手合作,更是《山海經傳》成為矚目焦點的原因。高行健的文本從開天闢地開始,許多天神帝后上陣,劇作家要讓他們「去神化」,提出以民間傳統技藝、像廟會一樣的演出形式,導演林兆華也放下之前導戲的精準,隨之「輕鬆做戲」。兩人的實驗企圖明確,但似乎是「錯置」在香港藝術節的舞台上
德國導演古茨為二○○八年薩爾茲堡音樂節執導的歌劇《唐.喬望尼》,首演時雖然引發爭議,創新的詮釋卻已成為票房的保證。古茨的製作中,讓所有的劇情在一座旋轉舞台上的森林中進行,舞台上的林木高聳不見頂,大自然的巍巍之貌延伸到舞台的框架之外;霧氣冉冉,在枝幹間輕拂著蕨葉和鱗蘚,讓這座森林沒有固定的外貌,籠罩在一股神秘的氣氛之中。這個荒山野地的一角,若是發生了什麼事,沒有人會知道。那麼,唐.喬望尼一干人等來這裡做什麼?
今年,亞維儂藝術節的節目策展總監由黎巴嫩裔、加拿大籍劇作家兼導演瓦吉.穆阿瓦德出任,其所訂定的主題為「重返敘事」。他認為,當現實與虛構之間的邊界越來越模糊,面對文化產業與政治溝通所製造,大量阻礙想像的機器,劇場如何重新找回表演的藝術、說故事的技藝,抵抗反敘述的巨大主流?藉由這個命題,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國家的藝術家提出他們的疑問與關切。
本來去美術館是看圖畫雕塑,上表演廳是聽音樂看表演,是再自然也不過。然而曾幾何時,這個界限愈來愈模糊。在紐約,博物館裡開音樂會,早已經是司空見慣;現在表演廳也不甘示弱,開始利用有限的空間,做起展覽來;而美術館則更進一步,收藏起表演藝術的相關文獻,協助解決表演藝術工作者最頭痛的問題之一﹕歷史記錄保存。
阿喀郎企圖用不同的方法,透過不同族群的合作藝術家,以舞蹈劇場的形式挑戰身分認同的問題和答案,曾經訪台的作品《零度複數》與新作《相聚》,在不同國家巡迴演出中也受到觀眾和評論的高度讚賞,對許多「客舍似家、家似寄」的現代人來說,挑起自我定位的迫切需要。
第四界香港新視野藝術節將於十月廿三日揭幕,開幕演出就是曾經訪台驚艷台灣觀眾的荷蘭舞蹈劇場的《原.迷月.虛凝之間》。這是一晚上三齣舞碼的精采演出,包含了荷蘭舞蹈劇場當家招牌與精神領袖季里安的新作《虛凝之間》,該團最新雙人編舞組合賴福特/利昂的《迷月》,以及特約編舞家、英國當紅炸子雞韋恩.麥葛萊格的最新舞作《原》。這次季里安與賴福特/利昂的作品難得同台,師徒作品據說風格相近,正好讓觀者一賞其中趣味!
「國際舞蹈奧林匹克」由PraBes Time機構之總監Olesi Bessmertni於二○○四年首創,目的在於提倡舞蹈普及大眾、增進國際平台交流及學習欣賞不同種類的舞蹈藝術文化等。所以比賽的項目廣及古典芭蕾、新古典芭蕾、現代舞、傳統民族舞、流行舞(Pop)及爵士舞等六項,參賽者規定在八至二十一歲間。第六屆「國際舞蹈奧林匹克」於今年二月十八日至二十二日舉行,約有六百多位舞者來柏林共襄盛舉。
旅德編舞家林美虹在德國「達姆市國家劇院」於今年三月首演了新作《北方旅館》,共有十一幕及數段插曲,像部電影般,由十五位舞者分別扮演不同角色,表現光怪陸離的族群,陸續地進出旅館,像是生命中的過渡驛站。有人努力開創未來尋求新機,有人則沈浸於過往的悲痛回憶,帶著破碎的心離開。每個門後都暗藏玄機,每個房間裡似有說不完的秘密,而每個靈魂深處更潛藏著無限渴望、焦慮與不安。
成立滿廿週年的德國「脈動劇場藝術節」,邀請全球約五十名策展人參訪並召開策展人會議。大多數與會者都同意:混搭不同藝術手法,自在呈現開放而非定論式內容的演出,正在大量吸引創作者與觀眾的目光中。
十九世紀德國作曲家韋伯的浪漫歌劇《魔彈射手》,在歐洲音樂史上被視為德國浪漫歌劇的先河,但其劇本中也有不太浪漫的地方,例如劇中對道德的強調,使得這齣戲帶有一種濃厚的教化口吻。在柏林喜歌劇院一月份的《魔彈射手》新製作中,西班牙導演彼耶多(Calixto Bieito)以恐怖的新增場景,突顯了劇中的人性黑暗面,超越了原來的劇本的限制。
「新科隆」在柏林是個聲名狼藉的區域,充斥著青少年的暴力群毆事件。馬蔻絲不僅跌破眼鏡地把此區的孩子變成能歌善舞的大明星,且再次讓觀眾對她的編導功力折服。雖然紀錄片《舞在柏林》有著異曲同工的作用,但《地球上之地獄》在探討青少年生活與異文化衝突的深度及藝術層次皆略勝一籌。馬蔻絲的作品豎立了新品牌的口碑,流行、不俗、刺激、前衛、大膽且魅力十足。
來自比利時的劇場導演伊佛.凡荷夫,自二○○一年起就擔任荷蘭劇場第一把交椅阿姆斯特丹劇團的藝術總監,執導過多齣舞台劇,也導過數齣音樂劇與歌劇,甚至拍攝電影。擅長在劇場中運用多媒體科技的他,曾提過,他對於科技在劇場裡不排斥也不濫用,要用就要用對地方:「我從不只是為了美學上的需求使用這些技術,而是為了使戲更臻完整的必要需求。」在《安東尼奧尼計畫》一劇中也如實驗證了他的話。
「廣東現代舞周」由香港編舞家暨重要的中國現代舞推動者曹誠淵於二○○四年創辦,今年已經堂堂邁入第七屆。愈辦規模愈大的活動可說是中國與世界的現代舞交流平台,今年舞周由廣東星海演藝集團及香港城市當代舞蹈團主辦,以「發現亞洲」為主題,集中邀約亞洲重要現代舞團隊和藝術家參與。除了舞蹈展演更包含了豐富的工作坊與大師班,讓年輕舞者得以密集地與世界舞壇互動激盪。
於一九九八年提出的「西九計畫」,內容為要將一塊位於西九龍的填海區發展為龐大的文娛藝術區,但擾攘十年未能定案進行。近期「西九文化管理局諮詢會」主席又宣佈要重啟三階段公眾諮詢,這個爭議已久的話題又再度引起熱烈討論。
豪華皇家劇團是法國知名的老牌街頭劇團,他們的特色是手工製作的許多怪異機械裝置、特效機器,並結合街景環境作演出。最出名的是他們的大人偶系列,巨大人偶隨著劇情在整個城市遊走演出,整個城市的人都隨著入戲。這回串連南特與聖納澤爾兩城演出的《巨大的鐵達尼號與潛水伕》,讓觀眾緊緊跟了三天,主角小女孩與叔叔潛水伕的相遇與別離,竟也催人淚下。
巴黎市立劇院是巴黎指標性的演出場所,也是讓現下世界級藝術家最初能嶄露頭角的舞台,如五月初在該劇院首演最新作品《帷帳》的山海塾即是其一。該劇院日前舉行新舊任總監交接,在該劇院服務了四十年的維歐雷特,把領導該劇院的大任交給了年方卅八歲的導演迪馬西-摩塔,年輕世代會有怎樣的新風貌,巴黎人正在期待!
巴黎國立歌劇院十月的節目很「捷克」!分別推出兩齣捷克作曲家的歌劇新製作史麥塔納的《出賣新娘》和雅納傑克《狡猾小狐狸》。後者睽違巴黎近三十年,這次由女高音札拉高娃主演,活潑浪漫的氣氛,讓人懷想春天愛意的神秘性。
自去年爆發金融海嘯以來,香港的表演藝術節目票房大受影響,大部分演出的票房下跌百分之十至三十不等,部分更未及收支平衡,各個表演團體在今年籌備演出時都步步為營。不過,在逆市中,於二至三月舉行的香港藝術節,共有七十四場節目全院滿座,平均入座率超過百分之九十四;更有團體突破困境,訂出高票價之餘,於票房開售當天門票便全部售罄。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