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祈
国立台湾大学戏剧学系名誉教授
-
说戏
戏曲共生在台湾
共生,是当前台湾戏曲剧坛的趋势。 我说的共生,并不是传统戏曲各剧种在现代社会同舟一命,而是艺术表现的交互融通。无论编剧、导演、设计群,甚至唱腔,都打破剧种界限,「原汁原味」已不再是唯一艺术准则。 即以今年台湾戏曲艺术节为例,《相看俨然》在前世今生的剧情设计下,歌仔戏与音乐剧相融于一台,《青姬》的昆曲、京剧、歌仔戏,各自体现不同性格身分处境,无需标举实验,也不必强调跨界,混血共生已是常态。11年前戴君芳执导《乱红》(2012),剧评还郑重解析为何明代侯方域唱昆曲、清代侯方域唱歌仔,而今面对《青姬》的3种腔调,观众只欣然赞叹「毫无违和」。 近年多部大型展演以及台湾戏曲艺术节旗舰制作,多元共生几乎成为常态。各剧种共冶一炉,是为了剧情需要,或者说,是在制作之初已有的共识。 这不是突发现象,回顾历史,创作人才早已相互流通,本文仅就我最熟悉的部分,说明京剧在其中不容忽略的位置。 众所周知,多位歌仔戏导演原为京剧演员,演而优则导,跨越剧种之际,从小学习已内化为骨血的京剧身段、走位调度、锣鼓程式、武打招数,自然被运用于歌仔戏,甚至也将部分京剧剧目移植为歌仔戏。很早就投入歌仔戏的名导刘光桐、林春发、阎循玮,分别毕业于小陆光京剧与复兴剧校,兰阳戏剧团的蒋建元导演原习豫剧,后曾向朱陆豪、王冠强请益京剧。两岸知名的李小平导演,原为小陆光京剧武净,在国光剧团执导十余部新戏,获得国家文艺奖,而他的学习经历还包括师从王小棣、李国修,因此游走京昆、现代剧场、歌仔戏、音乐剧,无不优游自在。著名京剧武生朱陆豪与小生名家曹复永,也曾受邀担任歌仔戏导演,创出重要作品。与客家剧团长期合作迭创佳绩的导演彭俊纲,原为京剧武净,更是国光导演。国光昆曲名家温宇航,应一心戏剧团之邀,指导孙家二姊妹身段并设计表演已有十余年,还曾担任客家戏导演。 「导演」原本就不限於单一剧种,但从小受京剧四功五法严谨训练,执导其他剧种,尤其是包容力强的歌仔戏时,京剧表演体系必然是丰厚充沛的资料库。 教育体系内,不能不提赵振华。国立台湾戏曲学院聘请这位京剧名武生担任歌仔戏专业技术教师超过20年,原本观众疑惑何以跨剧种教学,但后来证明影响更深远。最鲜明的例子是李家德,原本是歌仔戏科学生,赵振华老师不仅以严谨京剧武功练其筋骨,
-
说戏
艺术总监做什么?
「每场演出妳都要来啊?」 国光演出时,观众这样问我,还有许多好心的关注:「同一部戏演3场,妳不需要3天都到吧?」 很感谢观众体贴,但也很泄气。 到国光担任艺术总监22年,大大小小每一场戏都像自己孩子的人生大事,无论是幼稚园园游会、中学段考、大学学测或博士口试,身为奶妈保母,怎舍得不紧张地全程盯著?甚至国光对外的每一段文字,我都觉得是自己的责任,当然也包括演出字幕的校对。虽然负责字幕的同仁非常认真,我仍忍不住鸡婆再校3遍。 艺术总监的大节更在方向的掌握,22年前我提出「现代化、文学性」,这两项都有针对性,甚至阶段性。 传统一定要扣紧时代脉搏,我不愿以博物馆橱窗为定位,现代化势在必行,更强调京剧是现在进行式甚至未来式。「文学性」是针对昆曲。我爱昆曲,我曾说京剧是娘胎元配,昆曲是中年外遇,我不想还君明珠双泪垂,也不会恨不相逢未嫁时,只想左拥右抱。而我的两个爱人有冲突,京剧还好,视昆曲为母体源头,也是京剧大家族成员之一(注1),曾被京剧打败的昆曲,重生之后却难免有点吃味,总批评京剧没文学性。 我对雅俗没有高下之分,却要再三强调文学不是词采典故,生动就是文学。 第一部戏我选了《王熙凤大闹宁国府》,大家都以为要借《红楼梦》昭告文学性,其实不是,我要以这剧本生动通俗的语言,让观众体会未必「朝飞暮卷、雨丝风片」才叫文学。 王熙凤处理丈夫外遇的经验丰富,三下两下就能搞定,而这回却不一样,这次的小三竟是贾家亲戚,丈夫堂嫂的妹妹 :「新贱人 并不是 平常杂性」,新字妙到极点;又听说新小三竟已怀孕,我王熙凤的罩门不就在不能生儿子吗?这叫「捏住我 鼻尖儿 不吃不成」!这样的唱词是俗,却生动,这就是文学。 小说里王熙凤没有文学素养,剧本让她跑到小三面前示好:我不能生儿子,早就想为老公娶二房,谁知他手快先找到了妳,但「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把我瞒得个水泄不通」,观众看到「水泄不通」无不发笑,不是笑编剧错用成语,而是赞叹剧本厉害,让凤辣子口吻声息活灵活现。 总监要「出戏,出人」,眼下放著魏海敏国宝,只演老戏怕只有同温层能赏味,我想出王熙凤让魏老师极大化。海敏一听,眼睛一亮:「这戏有料!」一开始遵循前辈童芷苓
-
纪念大师 In Memoriam
华文漪驾鹤西去 从此世间无美人
(印度神童预言4月13有大事,世人纷纷猜测,是疫情、地震还是经济,对我而言,竟应验在华美人驾鹤西归。)
-
艺活志 Behind Curtain
超越传统戏曲的当代格局
剧作家施如芳的首部京剧《快雪时晴》,于二○○七年由国光剧团与国家交响乐团联合演出,以一帖书圣短笺、人物张容的时空穿越,铺展流离者的生命体悟,与两岸纠葛的历史沉重。十年后,《快》剧经典重演,剧本联同施如芳的另两出作品歌仔戏《燕歌行》与豫剧《花嫁巫娘》结集出版,特邀国光剧团艺术总监王安祈女士撰作推荐序,剖探施之剧作创意所在,本刊特地转载,以飨读者。
-
纪念大师 In Memoriam
恭送梅葆玖先生
梅兰芳是京剧繁华盛世的代表,梅葆玖于文革后崛起时,京剧已不再流行。而梅兰芳之子的身分,召唤起盛世记忆。观众对梅葆玖并没有编演新戏、塑造新形象的期待,他就是梅兰芳的替身(或影子),我们只想通过他,重新聆赏梅兰芳的代表作。梅葆玖在戏曲史上的地位,将永远与梅兰芳连在一起,延续京剧繁荣盛景的文化记忆,也延续男旦的表演艺术。
-
纪念大师 In Memoriam
挥挥衣袖 戏留人间
张义奎导演,六岁进上海「囍临堂」班(又称张家班)学习京剧,终其一生,将全副心力都投入京剧中。虽然不识几个大字,却在担任主排期间,将戏导得生动灵活,令人折服。一生悬命在京剧的张义奎导演,于二○一四年一月国光剧团岁末公演第一日突发心脏病去世。他教导我们的何止是戏,也开启了我们对人的尊重。
-
复刻选文 艺号人物
梅葆玖 唱出消逝的文化气韵
应台湾女弟子魏海敏之邀,久违台湾观众的梅派传人梅葆玖再度访台,并在魏海敏担纲的「大师经典.极致绽放」演出最后一天,与女弟子同台清唱,虽然已经七十五岁,但表演声嗓依旧典雅醉人。本刊特邀国光剧团艺术总监、也是超级戏迷的王安祈教授,专访大师,一谈梅派艺术的表演精髓与自幼跟随父亲梅兰芳的习艺点滴
-
焦点专题 Focus 「回眸」与「追寻」
关于京剧歌唱剧《孟小冬》
全剧以「临死前出窍的灵魂,回顾自己一生」的方式叙事。戏一开头,孟小冬已濒临死亡,灵魂游离出躯壳,回看一生。音声光影交错中,杜月笙踏踏实实的存在,梅兰芳,却是想抛撇想遗忘、却挥之不去、时刻上心的璀璨阴影。因此,剧中杜月笙请到唐文华真实扮演,梅兰芳则是浮动的影像。 戏里孟小冬的一生,是一段「追寻声音」的旅程。这段生命旅程,「费尽了心血用尽了情」,她所历经的两段爱情,我以京剧唱腔艺术来贯穿。
-
特别企画 Feature 台湾版《欧兰朵》 编剧自述
在灯光设计框架里编剧的奇特经验
导演希望基本上按照德法版的舞台灯光设计,因此剧本结构先被框住了,甚至某些段落的演出时间也必须以德法版灯光为参考。我经常在夹缝里反复挣扎,只为想在框架里把我读小说的体会以戏曲文字表达出来。不过,面对「跨文化」这么严肃的命题,当然也不能对文字锱铢计较,我抱著兴奋心情敞开胸怀。最期待的是,魏海敏的「京剧身体」能被多多运用
-
艺号人物 People 超级戏迷王安祈 专访梅派嫡传大师
梅葆玖 唱出消逝的文化气韵
应台湾女弟子魏海敏之邀,久违台湾观众的梅派传人梅葆玖再度访台,并在魏海敏担纲的「大师经典.极致绽放」演出最后一天,与女弟子同台清唱,虽然已经七十五岁,但表演声嗓依旧典雅醉人。本刊特邀国光剧团艺术总监、也是超级戏迷的王安祈教授,专访大师,一谈梅派艺术的表演精髓与自幼跟随父亲梅兰芳的习艺点滴
-
纪念大师 In Memoriam
有眼神 才有意境
对台湾戏曲发展有涉猎的读者,都知道「俞大纲」这个名字,可是却未必知道就是他,一九七○年代台湾文艺青年的精神导师,带出像林怀民、郭小庄、邱坤良等当代文化界这些响亮的名字。 今年适逢俞大纲百岁冥诞暨逝世三十周年,文建会等单位策划举办了一系列纪念活动,包含经典作品演出与研讨会,将于四月底登场。为了让读者更了解俞大纲的行谊风范,本刊特邀知名戏曲学者、国光剧团艺术总监王安祈,访问俞大纲的得意门生、雅音小集创办人郭小庄,回忆大师生前的点点滴滴。
-
特别企画(二) Feature
出、入 女人心
「昭君出塞」与「文姬归汉」是中国文化传统里两幅苍凉美丽的图像,这两位女子行走在不同的时代、反向的空间,命运交叠的二人,如果擦身相遇,她们会有哪些对话?《青冢前的对话》是这样产生的。
-
戏曲 尝尝古早味 之一
禁戏=匪戏?! 如今百无禁忌
「匪」这个五年级熟悉的关键字,在两岸开放之后,早就褪至生活记忆底层,国光剧团最近的一档公演从禁忌下手,翻开历史重搬「禁戏」,推出连三天「禁戏大汇演」,当年台大中文系学生,热爱京剧的王安祈,而今成为国光剧团艺术总监,王安祈说:在时局纷乱的今日重现禁忌,「不是要挑起激情对立,而是还原艺术纯粹的美感。」
-
特别企画(二) Feature
戏是薰出来的──
五十年前,一批「富连成」科班来台的京剧演员,成了京剧在台湾的播种人,二月间辞世,素有「戏包袱」美称的马元亮先生是其中之一。他那一辈从事教学的京剧老师,没用教本,带著学生站在舞台边「薰」戏讲戏,没有道地流派的束缚,却养成了如今台湾中生代勇于创新的京剧演员,展现出与大陆京剧演员不同的视野。
-
专辑(一)
减轻程式负担,翻掘前卫因子
若和前年「当代传奇」《金乌藏娇》相较,这两部同样以《乌龙院》为底本的新创作,在文本方面不约而同地采用「不改编、不翻案」的做法,可见《乌龙院》剧本本身已经够前卫够颠覆了,在京剧艺术已经和当代观众产生隔阂的此刻,剧团思考的同样都是:运用什么策略才能把这出传统戏里前卫的因子翻掘出来?当代传奇采用的是华丽繁褥的舞台包装与京剧程式身段的饱满呈现,北京京剧院则改用简约淡化的方式。从观众的反应看来,似乎后者比较容易为现代观众所亲近。
-
专辑(一)
女人岂止在徽州?
黄梅戏《徽州女人》岂能为地域特性所局限?湘剧《白兔记》之动人,又岂在于宋元南戏的存古性?当戏曲已失去流行地位时,剧种特色应当「内化」为整出戏的基调内蕴,不必强调不必外显,运用多元技法触动现代人心灵,让古典和现代接轨在「感动」的情绪里,这是《徽州女人》为当代地方戏的处境指点出来的一条途径。
-
专辑(一)
枝蔓与严实
面对大批要从情节、剧场视觉氛围来接受感动的新观众,新编戏的编法体现了新的美学,但《王熙凤大闹宁国府》却让编剧、导演隐身于后,让我们重新看到「演员」在「编、导」的保障巩固之下如何再度站回舞台第一线的位置,演员绝对不是编导手下的棋子。
-
剧场思考
嘻笑之余,体悟人世艰辛
「不瞒观众、只瞒剧中人」式的悬疑本是传统戏曲惯用的技法,而《求骗记》设计巧妙,关子扣子精彩绝伦,对人物心理、社会集体意识尤其有深刻描绘。更値得注意的是,构设出了「真诚/虚假」相互辩证的题材情节之后,编剧并没有把全剧朝向「尖锐批判、刻薄嘲讽」的路子发展,反而只以「幽默」为基调,呈现世事洞明的人生观照。
-
专栏 Columns
世纪新观众、观剧新文化
检场景观三四十年来在国艺中心都是常态,常看戏的观众还会为不同的检场打分数:「今天《会审》检场丢垫子迟了些!」曾几何时,苏昆检场的功能像是「展示」,像是「活教材」。倒不是批评什么,只是忽然警觉光阴似箭,国艺中心时代结束七年了,观剧文化倏忽变迁,一时反应不过来。
-
专栏 Columns
国立京剧团与保存传统
京剧老化的关键出在剧本的情感思想和时代脱节,如果不利用丰美的形式创作出呈现当代观点的新戏,僵化是必然的。近期新戏虽未必成功,但不能因此走回头路。传统当然要保存,传统在哪里?就在京剧演员唱念做打扬袂转身顾盼之间,而创作却是维系任何一项艺术的不二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