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玲
-
焦点专题 Focus
爱情岂是百忧解? 「临川四梦」故事新说
相对于汤显祖以梦入戏的创作特色,《玉茗堂私梦》主要以戏回应梦的意象,剧中既是梦梦交错,还有戏戏交台:杜丽娘梦醒处,正是淳于棼入梦际,也是女演员拒绝上台时。剧中戏剧和人生互相接棒,不只呈现真实与虚构如镜像,也让两者在互映、互涉之余,互相纠缠、互为因果。
-
戏剧
莎士比亚不是Shakespeare
「莎士比亚在台北」的五个作品主要以诠释个别剧作为主,而这些演绎经典的创作者,又似以「语言」为其重点。无论是玩弄油腔滑调的文艺语调、抑或生吞活剥乾涩的译语、还是走火入魔地拆解语音、乃至抛弃语言和大师来个鸡同鸭讲,对这些集合台北的创作者而言,「莎士比亚」几乎等同于语言,一种高不可攀又难以驯服的语言。
-
戏曲
国际化的死角
《金乌藏娇》的创新企图,不只摆在角色重新诠释,更大一部分如编导所言,是在于「金乌」的重新堆砌。然而这个堆砌,似乎偏离了重点,反倒弄巧成拙地堆砌了一场意向并不明显的繁琐。灯光的多重切割,甚至道具的装饰堆积,不断给予观众大量的文化符码,但它们的意义,没有超越填补空白的心理焦虑。
-
戏剧
鸿鸿床上的爱丽思
导演选择扮装大师出场,确实加深全剧的后设韵味,让这出戏真正成为「桑塔格的《床上爱丽思》」,而不只是一出名为《床上爱丽思》的西洋近作,这是值得赞誉的。但是,若仅停留在这样的层面上,究竟是四两拨千斤的巧思?或是避重就轻的回避心态?大师出场,只怕毁誉参半。
-
专栏 Columns
摇头丸,艺术的神话与污名
艺术的反社会论,既是(社会给予的)污名也是(艺术家自封的)神话。然而,二十一世纪重复艺术反社会的污名/神话,时间错置了,历史角色也错乱了。艺术家们群起抗议这样的污名化,是因为深知所谓的解严变迁,并不曾真正改变人们心中需要威权、习惯警检的秘密吧?
-
专题
演出好不灿烂,说理真个艰难?
现今的台湾剧场作品的多种尝试,并不缺乏美学特色;然而,坊间评论对表演形式的描述距离美学系统的整理,却还有一大段路要走,现今还没有看到任何足以取代八〇年代「顚覆说」、「抵制说」乃至「后现代说」的美学论述。本文试从开创性的理论角度,正视当代表演训练呈现的创作方法与形式,呼吁解决戒/解严文化时期的焦虑,整合与串连剧场教育与创作界零散的美学,以建立台湾现代剧场的表演体系,乃至审美观点。
-
专栏 Columns
「文化政策」待补的空白
台湾人已目睹权力更张的世纪之歌,这样的经验难道还不足以令吾人再论「文化与政治」时,掌握更世故宽广的空间,而不再自限「抗争」位置?当昔日的反对论述完成革命企图、正式执掌权力之际,过往主宰性的文化政策及晩近反对性的文化抗争,是否都可放在同样的历史天平上,接受衡量分析与检验?
-
戏剧
持剑之心,戒慎当须自在
戒慎之外,如何自在,当是创作者的下一阶段任务。毕竟,用力而不露痕迹,戒慎而依旧自在,是「戏」与「生活」两个极端之间的神妙地段,也是所有创作者共同意欲神游的目标;这应该不是独求于《持剑之心》者的苛责。
-
戏剧
媒体.剧场:「再现」的思辩与迷恋
Zodiac旺盛的实验企图,尤其明显地表现在它对剧场与媒体再现功能的辩证上:它既深刻地思考又热切地迷恋两种媒介的再现企图,它既可以让剧场与媒体互相辩证又可以让它们狼狈为奸。
-
爱丁堡
没有明星的爱丁堡艺术节
通常论及边缘与主流,总是凸显两者的拉锯抗衡。谈小剧场和主流戏剧,吾人也惯以前者对后者的挑衅顚覆拨撩为论述重点。然而,在此时的大西洋彼岸,这似乎并非恒常不变。事实上,当实验性质的演出和主流戏剧的主要区别在于彼此资源不同,而非风格企图的迥异时,笔者反而看到一个饱满充实的戏剧/表演文化的存在与滋生。
-
戏剧
超文本表演,夸语言书写
《蒙马特遗书──女朋友作品二号》不多加任何台词情节,但却是以重组叙事结构的方式,和原著以及它的读者对话。这样「忠于」原著的剧场呈现,也许有人以为未能超越原著小说文本的成就,但实在又比时下文学市场机制对原著的习惯阅读,更高明且内敛。
-
特别企画 Feature
史观的解构与重塑
女性主义表演史观建立的目的,正是挖掘重建那些被过去既有史观筛漏遗忘的表演活动事迹,而所谓的女性主义的特定政治性格,又恰好是让吾人解构既有史论,重新检视被深埋遗忘的过去,并据此重塑建构未来史观的主要关键与动力。
-
戏剧
陷溺在自我论述的海市蜃楼中
在讨论《绿房子》时,笔者无意比较中台两地戏剧的差异,而是将该作品视为一种样品,希望从《绿房子》的自我逻辑与矛盾中,寻觅大陆目前的部分文化翦影。
-
戏剧
舶来的同志情说了什么本土意?
文化的挪用还包含了一些潜意识的扭曲,因而总有些出人意表的演出。不论我们多么的小心翼翼、刻意迎合,大约都无法避免不小心使出的亵渎手势。既然如此,论同志情说同志爱,何妨轻松一点,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肢体,在自己熟悉的场景中诉说。
-
戏剧
《京剧启示录》启示京剧录
京剧或其他形式传统戏剧中的一段唱腔、一个身段,都可以成为浓浓的鄕愁,在这历史经验与记忆中,往往还混杂了许多像是政治介入或戏剧庸俗化等的不堪。无论多么不堪,如果我们无法面对,鄕愁只会成为愚蠢的情绪,无法化成生命的智慧,李国修经过十载努力,终于在舞台上参悟了舞台与生活间诡谲的互动。
-
特别企画 Feature
革命或反革命?晚淸到民初舞台上的性别表演
本世纪初新剧舞台上的反串表演,虽然有别于传统剧场的做法,乃至被用来向旧势力和新政权挑战,但它并不图顚覆性别角色的规范,有时甚且还呼应著既有的两性藩篱观念。本文从社会及文化角度,提出扮装及性别表演所衍生的诸多问题。
-
戏剧
五花八门的「女」节
《女节》一系列表演,除了沾带一个「女」字以外,她们对女性议题的看法,其实各有怀抱,心思不同,交集少的可怜。 唯其如此,我们反而可以从这次参与女节的作品,一探台湾活动于剧场的二十至三十岁之间表演工作者,特别是女性们,对这个流行风尙的反应(或者无动于衷),以及这股「女性」风潮在舞台上发酵情况。
-
戏剧
彩色语言花手套、粉红宝蓝萤光绿
「似乎暗示创作者急欲摆脱两性性别观,以及对女性的压抑。」一股带著台湾风情的女性表演风潮,正在蕴酿当中。
-
戏剧
语言的混沌与认同的困境
《潦过浊水溪》所反映出的语言问题,似乎说明了台湾现代表演艺术过度仰赖演员个人的生活经验,而较少来自有系统的训练。
-
焦点
环境剧场加「跨文化」表演 《奥瑞斯提亚》剧场初探
专硏「跨文化表演理论」的前衞剧场导演理查.谢喜纳受邀来台执导由《当代传奇剧场》以京剧形式演出的希腊悲剧《奥瑞斯提亚》,他如何把前衞、京剧融合在一起呢?作者以谢喜纳在台的导演助理兼翻译的身份,为我们写下第一手的观察与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