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对「消费时代」下,两岸三地的剧场界近年来都起了非常大的变化,除了有各种不同的戏剧形式兴起之外,在演员表现、导演创作、经费成本、宣传造势等,各种剧场基本的结构也都产生了大幅的改变。而表演艺术工作者在面对这样的一个剧烈变动的环境时,应该要如何自处?是要臣服于「消费时代、观众至上」的巨兽之下,还是要学唐吉柯德,拖著梦想之矛,与其战斗?
日前由香港艺术中心与剧场组合共同邀集了两岸三地的学者专家,以「当代表演艺术研讨会—华文戏剧的走向与未来」为题,在香港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交流对谈。参加会议的学者除了王墨林、傅裕惠、于善禄、林如萍等大家所熟知的台湾剧场界人士之外,还有大陆的戏剧学者林克欢、林荫宇、陶庆梅,与香港的张秉权、周凡夫、梵谷、林奕华等表演艺术界专家参与。会中研讨主题甚多,我在此仅以「消费时代的表演艺术」为主线,作精要摘录。
「音乐剧」剧场卖座的终极密码?
香港的资深艺评家周凡夫指出:「由于《猫》、《西贡小姐》等音乐剧曾在香港造成轰动,所以在香港许多表演创作者面对消费时代的改变,便把音乐的分量在戏剧的结构中加重比重。」他从香港近年的剧场作品分析音乐在剧场的分量,其重要性渐渐由配角转为一个重要的元素。「可是音乐剧虽然收入多,但投入资本也大,演出的场次也不够多,所以在香港仍没办法将剧场产业化。虽然有詹瑞文剧场组合的《万世歌王》,火红地上演了一百场,但仍属特例。」而且周凡夫认为,香港大多数加入音乐元素的戏剧表演,都较欠缺深刻内容,就算有,观众亦未必接收得到。
「被挤压!」小剧场革命精神不再?
而台湾的牯岭街小剧场艺术总监王墨林则忧心消费时代的来临,造成「公共空间」被过度挤压的问题。他除了看到台湾的小剧场过度依赖政府公部门的隐忧外,也提到艺术在消费时代的价值观之下,逐渐被商品化、均质化、景观化甚至被「诚品化」!他提出小剧场的创作者现在应该重新检视自己的定位,确认小剧场非公共化、不受制约且反全球化的自由创作精神仍在。
「艺术被社会边缘化的问题是一直都在发生的。」香港演艺学院人文学科系主任张秉权在讨论中提出,并也引述文化评论学者萨伊德的名言:「知识分子应该被边缘化,唯有这样,才具有批判性!」他认为在面对消费时代下要把观众带进剧场,「艺术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唯有更多的人能欣赏表演艺术,才能产生足够的消费,支持更多元的剧场艺术发展。
台湾大学戏剧系讲师傅裕惠表示,台湾的小剧场界过于孤芳自赏,对于流行文化的接受度,相较于香港詹瑞文在《万世歌王》中,愿意拥抱流行文化或甚至是向流行致敬的态度,相对较低。面对消费时代,台湾小剧场操作商业机制的手法也显得尚未成熟,虽然有些团体想标新立异引领话题,但却未实际抓住中产阶级消费者的胃口,对于台湾在表演艺术的资源整合,各团体应该再努力。毕竟能有足够的收入,才可以往理想迈进。
「感伤!搞笑?」各路手法显神通
横跨港台的剧场导演林奕华也提到,在消费时代中「媒体」所扮演的角色不容小觑。「我们不能否认电视已经是个流在现代人血液里的一个元素,那它和剧场有何不同?」他说:「为什么观众要进剧场看戏?在两个小时黑暗中不说话的时空里,剧场创作者是去帮观众设计跟建构一个自我对话的过程」。而且他也认为,「感伤主义」在消费时代下仍然是非常有市场的:「音乐剧是一种手段,爱情是很好的主题,因为那种不计较成果的浪漫,在现在这个商业化的年代已经没有了。」
此外,除了「感伤主义」,前中国青年艺术剧院院长林克欢表示:「在大众通俗文化主导下,从来都不缺乏搞笑高手。」「身为观众,我喜欢台上台下无拘无束的情感交流,演员与观众之间的平等对话、温和与善意的笑声,其嘲笑的矛头不是指向他人,而是指向我们自身时,它让人们学会接受,而不致被伤害。」
台北艺术大学戏剧系讲师耿一伟也说:「演员如何展现属于『人』的魅力,借由创作,让观众在舞台上看到自己无法对抗在资本主义或是消费时代下,所失去的『自由』,进而得到安慰或是升华,是一个值得参考的方向。」
传统价值观不再,艺术制作人的未来
对于未来表演艺术的发展,林克欢认为剧场已经从作家的年代、导演的年代、演员的年代,闯入了艺术制作人的年代,是到了一个要完全思考创作的时候。他也提醒剧场工作者:「观众要用钱买笑声、买娱乐甚至买感动的现象是不会少的,只会越来越多。所以表演艺术者如何知所进退,就是在消费时代下创作时最大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