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纪慧玲开场先介绍讲座活动与今天的讲者,这次筹备「评论的历史」回顾讲座时,主要回顾的文本群为《民生报》「民生剧评」、《PAR表演艺术》杂志(以下简称「PAR杂志」)与「表演艺术评论台」。发现除了王墨林,陈雅萍也是从1990年代持续书写评论到今天,跟台湾舞蹈创作、生成、发展有一定的关系,因此邀请陈雅萍谈舞评人的评论史,以及如何看当代舞评人的养成。
讲题一:舞评人的初生与养成——我的评论史
主谈:陈雅萍
回应:陈品秀
讲题二:对田启元作品评论的解读——评论的视界与历史的再验
主谈:林乃文
回应:詹慧玲
时间:2019/11/13(三)19:00-22:00
地点:社会创新实验中心
主持:纪慧玲
整理:陈昱君、罗倩
【上半场】舞评人的初生与养成——我的评论史
现在已不写评论的「遗珠」陈品秀,早期其实写了非常多的评论。如果说陈雅萍的写作路数有著扎实的理论背景,陈品秀则是从肉身直接参与开始,自己跳舞跳一跳后来投入写评论。陈品秀从写、不写,到现在的不能写,作为今天讲座的回应人,分享观察舞评人的另一个角度。
先看见、再描述
主谈陈雅萍从这次讲座活动所写的前导文章〈一个舞评人的初生与成长——我的评论史〉(注1)开始回顾她的前半身,也回应第一场讲座的几个关键字。她的第一篇文章写于1993年在纽约NYU念表演研究所的时候,最早的评论可以看到当时修习舞评课所获得的知识的痕迹。启蒙她的两位舞评老师Deborah Jowitt和Marcia Siegel,从六○年代就长期在美国报章杂志写舞评(dance review),后来成为第一批被网罗到学院的舞蹈研究学者。她们都没有硕、博士学位,而是从评论书写的实践开始,后来又从事舞蹈史研究。两位老师对她影响很深,她记得每次写文章用到理论名词(jargon),指导老师Marcia Siegel都会要她思考是否真的需要,若用了就一定要好好地阐释清楚。她在国立台北艺术大学开的舞评课很少直接谈理论,重要的是有没有先看到眼前的「舞蹈」与「身体」,先学会去描述,然后才是诠释,还有对于舞作脉络的梳理。最后才是评论议题的探讨,以及理论的应用。
回应吴牧青上周谈到评论人资深、资浅的话语权问题,她认为还是要回到自身评论专业知识的累积,如何掌握对象的脉络与理解,这也是她对自己写评论的基本要求。她写评论的基本态度是能不能为作品留下一些见证与记录,回想当时还是学生的她,已确定要研究舞蹈史,当时只要能够找到早期一、两篇有具体描述的舞评,就如获至宝。评论人期许自己成为专业的见证者是重要的。
舞蹈评论的观察角度与意义
谈完自己的部分,接著是对陈品秀和王墨林舞蹈评论的讨论。陈品秀在《PAR表演艺术》杂志的第一篇舞评是在1994年12月号〈悠游于世界舞坛——摩莉莎.芬蕾(Molissa Fenley)独舞展〉。国立艺术学院舞蹈系(现在的国立台北艺术大学)毕业的陈品秀,文章有著特殊的舞者视野,又如陈品秀1996年5月号写〈如花自放、水自流——山海塾《寂静》的体验〉,她可以非常鲜活地运用身为舞者的身体经验,去阅读书写出舞台上舞者身体细微的表现。
王墨林的评论则是有几个重要的核心关怀。比如王墨林写郑宗龙的《在路上》(注2),或是苏文琪《W.A.V.E.城市微幅》(注3)。王墨林谈「身体意志」、「肉体官能」与“Eros”(指生命基本的冲动,与冲动所激发的创造力)。他思考的舞蹈身体不只限于舞作的身体,他把舞蹈拉高,从台湾当代性的文化视野,历史脉络去谈——人的身体潜意识中的主体性。
陈雅萍也另外分享她近年在「台湾舞蹈史研究」课程教学时,对于王墨林过往常常谈的、他不觉得台湾戒严的身体已经被解严了的说法之回应。在戒严时代末期成长的她,现在也倾向同意他的说法。回头看王墨林的评论书写,理解到的确是需要从国家戒严到解严的历史脉络下去理解台湾的舞蹈与身体的发展路径。以陈品秀与王墨林的评论为例,可以透过过往长时间累积下来的评论,看到当时的舞蹈与身体展现出的历史当代性意涵。
最后陈雅萍提到,碍于台湾表演艺术的生态与周期,作品的生命非常短暂。除了云门舞集(以下简称「云门」)有较完整的舞蹈作品影像记录以外,多数舞团在这方面是比较缺乏的,也导致多数作品失去了被观众重复认识的机会。就这个层面来说,舞蹈评论所留下的记录有其存在与重要的意义。
不仅止于叙述的评论
陈品秀回应时先谈了自己与舞蹈写作的背景及工作经历,以及台湾当代舞蹈的观察分享。
她从北艺大舞蹈系毕业后,在陶馥兰的多面向舞蹈剧场舞团当舞者,1996年进入PAR杂志,从整理100字的演出资讯工读生开始,到成为舞蹈资深编辑,再后来才到云门。1990年代平面版面的蓬勃,如1992年PAR杂志创刊,1997年《民生报》「民生剧评」开始、《中时晚报》与《工商时报》都有评论的版面,她的第一篇舞蹈文章就是刊载在1994年《工商时报》。
她认为,舞蹈不像戏剧有文本可以参考,舞蹈是关于身体的哲学观点,舞蹈呈现的是思考;创作者如果没有具备一定的逻辑,作品就无法让她有不同层次的感受。而感性和性感是也是评论写作者所必备。但评论人的养成也没有真正的答案。国外很多评论人也不一定是舞蹈背景出身,但勤学、博学、认真的态度非常重要。作为一个评论人,能否驾驭文字、文章有没有论述观点,是最重要的,只有对所看到的作品的描述文字不足以成为评论。对创作对象与历史的脉络论述,把作品以经纬线的方式重新放回到社会脉络之中,来看作品与创作作者的发展,以及如何与当代社会对话,可以为作品的当代性拉出不同的思索层次。
曾经的舞蹈与舞评
台湾的「舞蹈博士潮」是在九○年代之后才有的,如陈雅萍、林亚婷、黄尹莹、赵玉玲等。过往台湾舞蹈书写缺乏评论理论系统,只有舞蹈史与舞蹈概论的书,这几位博士回台,写作、出版、教学,让台湾的评论有了史观、动作分析等历史发展或人类学、社会学、文化的书写脉络,丰富了台湾舞蹈评论的角度。现在回头看九○年代是蛮重要的。比方,这段期间钟明德写了《舞道——刘绍炉的舞蹈路径与方法》(1999)、有《舞蹈研究与台湾——新世代的展望研讨会论文集》(2001)和《林怀民舞蹈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
九○年代的舞蹈事实上非常轰轰烈烈。皇冠小剧场、实验剧场等中小型场地让舞蹈人可以发表作品。九○年代舞蹈人在找身体的主体性,比方所谓的「东方身体观」,包括林怀民、陶馥兰、林丽珍,从传统、从仪式里头去找台湾身体的主体性,陈雅萍后来也出版了《主体的叩问:现代性.历史.台湾当代舞蹈》(2011)。
云门从1994年开始静坐训练,一路发展太极导引、拳术。1999年成立云门2,布拉瑞扬.帕格勒法、黄翊、郑宗龙都曾在「春斗」展演过。后来两厅院的「新点子」、「新人新视野」又提供新一代舞蹈人创作的机会。
她也从个人的工作经历,提供了一个评论人养成的案例。她提到,在PAR杂志六年的编辑工作好像念了一个硕士,「编辑」最重要的任务是作为读者、创作者与写作者沟通的桥梁,当时也做了很多不同的舞蹈专题,大量地吸收国内外表演艺术讯息与访谈创作者。后来在云门工作,在云门的文献部门,又像念了一个博士,学习到了写作风格的训练。在云门十多年,看了国内外非常多的舞评,参与出版业务,文字写作多得林怀民的耐心教导。
评论,为何而写?
她后来停笔除了是工作太忙,她也曾对评论产生怀疑,自问,写评论是要写给观众或是创作者看吗?观众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创作者也是,是否真的需要评论?
最后她提到王墨林,很多人说王墨林好像都在打骂云门。她认为云门是王墨林自始自终的最爱与执著,他以非常认真的态度书写,用尽所有的努力去理解与关怀云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