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谷芳
-
藝聞觀點 News Review
期許主委能兼備「分配性」與「正當性」
原文建會主委黃碧端請辭之後,新任主委由台北市研考會前主委、台北聽奧總執行長盛治仁接任。盛治仁並非出自傳統的文化界人士,高層希望借重盛治仁在文化創意上的表現,盛治仁成功籌辦聽奧後,層峰對他整合藝文團體的能力大為激賞,希望藉由這項人事,為文建會注入新的活力。文建會主委換人風波,從八八水災引發的內閣總辭便開始鬧得沸沸揚揚,前主委黃碧端之請辭風波又引發媒體報導部分文化人士認為這表示政府不重視文化,內閣改組中文化部門不受重視。文建會主委更迭頻繁,從一九八一年至今,已先後更換十一位主委,任期不一,作風各異,因而文建會工作績效見仁見智。綜觀來看,如何看待文建會在中央政府底下的角色?對於新任主委,又可以有什麼樣的期待?
-
藝聞觀點 News Review 台灣版「人間國寶」出爐 將編列預算助其薪傳技藝
榮銜應給老藝師,傳承交給中生代
98年度傳統藝術及民俗「保存者/保存團體」名單出爐!文建會於三月三日正式指定歌仔戲第一苦旦廖瓊枝、盲人彈唱藝師楊秀卿、布袋戲大師李天祿之子陳錫煌為國家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地位如同日本的「人間國寶」,未來將編列預算協助其薪傳技藝。而漢陽北管劇團被指定為北管戲曲類保存團體,梨春園北管樂團被指定為音樂類保存團體,台南縣西港刈香則被指定為國家重要民俗。 過去教育部舉辦過「民族藝術薪傳獎」及遴選「重要民族藝術藝師」,但皆為榮銜,第一屆民族藝師曾進行過薪傳並領過每月五萬元薪水,一年後不了了之。這是文建會在新版文資法通過後,首度指定的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及保存團體,其辦法參考了日、韓等國的「人間國寶」制度。台灣版「人間國寶」,是先由縣市政府登錄重要無形文化財的保存者,再提報文建會審議。獲選者,將由藝師及傳統藝術團體自行招募從業人員的優秀藝生,提供習藝學費,培養未來藝師文建會傾向比照大學教師給鐘點費,每月大約可領四萬元台幣。
-
專輯(二)
離禪遠矣!
由思想而得的禪,習禪者覺得這是文字禪,離禪遠矣,因為少了實踐、實參;但它雖然浮泛,也還「霧裡看花」,總有「花形」。而《八月雪》則很像是對完全不知道禪的人來談他所了解的一個東方道理,深度、活潑度與契入性都很有限。而雖說《壇經》的故事很好,但若不好好「意在言外」,也就只能是個陳套。
-
回想與回響 Echo
Tsou!鄒? 一個文化角度的戲劇反省
誠如媒體文字所言《Tsou.伊底帕斯》的確完成了許多特殊的成就,留下不可磨滅的紀錄。然而,對人與實驗之間關係若不能有更深的反省,那恐怕也就無法成其眞正的意義。
-
回想與回響 Echo
肢體表現與時間敍述
《蝕》與《白》觸到了舞蹈這門藝術的定位問題。這問題看來是舞蹈課的基本通識,但就像哲學對自己基本命題的解析般,其實複雜得很。
-
音樂
以今釋古或以經解經
「以經解經」看來傳統,卻反而能給生命最新鮮的經驗與刺激,而也只有在這種態度及了解下,才能有眞正「以今用古」的「文化再生」。
-
現象視察
道與藝之間的拈提
「優」劇場近於宗敎的特質,混沌整體,當事者往往難以自我釐淸。迅速崛起並獲得資源支持,却也有一定程度的障礙;混沌難解必將容易淪爲耽溺。如何在明白出入之間,保有混沌,「優」劇才算眞正碰觸「道」與「藝」的關鍵。
-
回想與回響 Echo
高處不勝寒
《家族合唱》的整體氛圍是明顯的,但就作品論作品、就呈現論觀衆、就緣起論歷史傳續卻都有太多令人深思、値得討論的地方,圍繞著《家族合唱》所出現的種種,正可以做爲雲門及文化界深沈的觀照對象。
-
現象視察
身心的割裂或合一
身體最終的意義,或背後促使身體活動的精神是舞蹈家所關心的,舞者對一個無我寛廣的世界其心中仍存在著一些嚮往,「身心靈」的創作儼然成爲一門顯學。 然而,這股「淸流」果眞能將舞蹈的境界推向更廣垠的境域,或者僅只能成爲另一種迷障?
-
十年演藝
兩岸文化交流的實相與虛相
經由八、九年的交流,兩岸都確定自己較過去的幾十年更加瞭解對方,以爲對彼岸的認知已由虛相走向實相,然而,在這由虛返實的過程中,有心人當會發覺在這「實」中其實也已生出新的「虛」來。
-
回憶與悼念
斯人已逝,典型猶存
提起彭修文,就會想到民族管弦樂隊,想到中國廣播民族樂團,但彭修文音樂的最大成就其實並不在於樂隊編制的創制,而是在於民族管弦樂形態與中國傳統樂曲在他手中揉合成獨一無二的風格,以另一種不失完整而猶有強調的面貌呈現於世,彭修文眞正無人能及的成就其實就在於此。
-
戲曲
戲,以及戲之外的
明華園要能夠荷擔更大的藝術期許,就必須將社會性、功能性、野台形式的演出,與藝術性、現代劇場形式的演出作一更明顯的「經營型」區隔,用更開闊的態度結合諸方力量來做藝術性的演出。
-
音樂
同台演出,暴露了多少問題
上海民族樂團與實驗國樂團的同台音樂會,爲近年來低迷的中樂圈掀起了不小漣漪,不僅票房有所起色,音樂會中所呈現的強烈對比,也引起許多人的討論。就演出而言,由於兩者強弱分明,當然很難定位這場音樂會的成敗,但自凸顯議題的文化意義來說,這個活動則顯然是絕無白費的。
-
焦點
音中凝聚的豐厚人文 不爲時空所限的幾個中樂「異數」
藝術的本質是感情的,因此如果能夠直接以穿透力強的作品或演出,來勾起國人內在的情感世界,則不僅眞正的生命翻轉容易產生,也眞的可以「欲辨已忘言」。這樣的音樂家當然很少,但何其幸,我們也終於見到了幾位:五月即將來台的兪遜發、蕭百鏞、胡自厚所呈現的音樂,正是這種生命情懷。
-
回想與回響 Echo
如何看待「這一轉」
優劇場所屬的「優人神鼓」已經於四月二十一日,在台灣最南端的墾丁開始他們「優人神鼓,雲脚台灣」的活動。一直到五月十九日,在台北大安森林公園打完最後一場鼓爲止,優人神鼓以白天步行、夜裡表演的方式「雲脚」於台灣二十五個鄕鎭。作者以宏觀的角度來看優劇場近年的變化、以及優劇場存在於台灣的意義。
-
音樂
不是樂評,也是樂評! 從「關迺忠、閔惠芬與市國之星」談起
九月四日這場頗有「老鳳領新雛」意味的「關迺忠、閔惠芬與市國之星」演奏會,主辦單位的立意雖佳,也動用了一定的資源,但成效卻極爲有限,其關鍵處也就在於主辦單位對音樂會的設計始終無法眞正就一場演出的藝術層次、演出層次、及接受層面上詳加思考所致,而這也是目前普遍存在於音樂界的問題。
-
縱墨觀史
衰微與復振
二十世紀,尤其戰後,是人類文化史上最急遽變動的時代,「傳統」一詞在多數發展國家中早已成爲落後的代稱,而身爲其間一員的台灣自也不能例外,「覆巢之下無完卵」,五十年台灣漢人傳統音樂的處境變遷,一言以蔽之,即是一頁從興盛走向衰微的滄桑史。
-
焦點
從普渡祭儀雕琢出的舞劇3 談《醮》與宗敎、民俗的嫁接
民俗、藝術與宗敎是文化中彼此相連極深的三個面相,在過去,它們常常以一種有機結合的形式作用於生命之中,但到了近代,由於概念的分化,則已成爲可以完全不相關的一些獨立詞語。近幾年,有一些藝術家重新在其作品中,企圖以結合民俗質素,或賦予藝術更多宗敎性的實際行動。然而,在這些作爲中,我們卻也發覺存在著不少的問題。林麗珍以中元節慶爲基點的舞作《醮》將如何跳脫出來呢?
-
九四回顧
激情過後、主體何在? 高潮之後的省思
在民族音樂發展上存在著一種弔詭現象,亦即,擁有官方資源或商業能力的「主流」,其在文化面上,常自陷於依附性的邊陲思考,而主體性的反省卻反得有賴於民間「非主流」人士的舉揚,去年的情形大體也還循著這種軌跡前進。
-
焦點
歷史意義及風格特色兩皆足觀 北京智化寺京音樂
對於關心音樂或宗敎文化的許多人而言,或許靈修音樂、梵唄或西方聖樂才是他們心目中正宗的宗敎音樂;然即將來台演出的「北京智化寺京音樂」不管在宗敎理念或音樂風格上,皆有令關心民族音樂者深思之處。